太子爷小说网 > 历史 电子书 > 明末疯狂 >

第566节

明末疯狂-第566节

小说: 明末疯狂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关于官员,首先确定的就是重臣。以后在朝廷中,内阁诸相、所有侍郎以上官员、各省巡抚、各藩地总督、十位大司寇(**官)、十五位都督府提督,以及一部分勋贵代表和御史台高级御史,还有国老(就是致仕的内阁宰相)将为朝廷的重臣。而这些重臣将共同治国,不以论政而治罪。

    而对于知府、知县等亲民官的考核和升迁,将以以下的标准来进行:

    经济状况和钱粮税收。对于每个地区,每年的财政税收都将比较排名。排名高的亲民官将优先升迁。这也将杜绝前明那些亲民官,不收官绅税收来邀名,最后导致朝廷财政崩溃的恶果发生。

    民生。每个地区都将力所能及地开设学堂和医馆,让治辖的百姓可以接受教育和医治病情。其他还有一些方面,比如提高百姓的收入、兴修道路和水利等,也将归于民生之中。

    稳定。每位亲民官要对治辖内的治安负责。尽量不引起**,尤其防止造反和盗匪横行的状况发生。如情况危急,亲民官可以要求当地驻军来帮忙。当然,如遇上灾年,亲民官也可以要求驻军共同救灾。

    其实大平朝关于官员的一系列要求和规定,无非是要增加朝廷的财政收入。而要增加收入,固定的田亩所产肯定提高不了多少,所以也就变相地要求这些亲民官,要扶持工商业的发展。同时,工商业的发展也能够增加百姓的家庭收入。最终就是要做到——国富民强。

    最后,吴世恭就宣布了朝廷新的各大衙门以及各部主官。

    因为此项内容很多,所以这里也就简单介绍一下。对于前明六部九卿的设置,大平朝将会大大地扩编,以此来加强朝廷的中央集权,也使得各衙门的设置更加合理。

    先说礼部:礼部将分离出三个二级局——学政局、教化局和医药局。学政局就是管教育考试的。而教化局就是原先汝宁军的宣传司。至于医药局,从名字就可以看出它的功能。不过在医药局中,将有保障老弱妇孺的一个部门。而这三大局的局长,都将领礼部侍郎衔。

    值得一提的是医药局的局长,她是大平朝重臣中唯一的女性,就是杨狗蛋的夫人——杨氏。

    而礼部的主要功能,也将转变为类似现代的外交部。而礼部中新设有一个司,名为“理藩司”,它的主要功能就是指导大平朝向外殖民扩张的。

    户部:户部也将分离出三个二级局——税金局、储备局和证券局。之所以如此设置,是因为大平朝的财政将实行“收支两条线”的政策。因此可以这么说,原先户部的权利将会被大大地削弱。

    而储备局将履行现代中央银行的职责。以储备的金银等贵金属作为本金,发行银钞、银元以及各类辅币。当然,储备局也将适当地发行国债。除此之外,储备局还将管理粮食等战略物资的储备,准备随时能供应战争和救灾所需的战略物资。

    至于税收,将采取全民纳税的原则。不过大平朝也将新设置几个新税种。比如矿藏开采的资源税、酒税、海贸税、商品的印花税等。总之一句话,大平朝的税收主体,将逐渐从农业税转变为工商税了。(未完待续。。)

第九百一十一章新朝新政(四)

    至于吏部,就改动不大了。本来吏部就是朝廷中权利最大的一个部门,但其职责也比较单一,所以吴世恭也就不做太多改动了。

    改动比较大的是兵部。吴世恭几乎把兵部一拆为二,很多兵部的职能都划归了五军都督府。而吴世恭就是要确定一个用兵的原则:宣战等事务将由皇帝和内阁决定。可是该如何打?就要各大提督具体指挥了。军事上的事还是将由武将来做。

    不过更悲催的是刑部和工部。这两个部将完全撤销,将拆分和新增许多新的部。

    吴世恭将把大平朝的司法权完全独立出来,所有的刑事和民事案件都有独立的法庭来判决。而最高的大理寺将由十位大司寇来掌管。不过吴世恭也不会在这个年代搞什么不伦不类的陪审团制,就是采用法官判决制。也暂时不会取消什么刑讯逼供。

    当然,新的司法体系也将引入了公诉人和辩护人的制度。因此也就有了检察官和律师的雏形。至于将来司法将如何完善,就依靠后人的智慧吧!

    除此之外,大平朝也将有农林部、交通部、工商部等近十个部。而这些衙门的设置,使得大平朝的政策变得相当明显,就是要一心追求经济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吴世恭将成立单独的驿邮局。以此来方便百姓的通信和出行,并为朝廷增加一些收入。

    此外,还有执行警察功能的内务部。秘密工作的山川部等。但是秘密工作只是对外不对内,防止大平朝出现特务政治。

    有两个机构要重点介绍:

    一是五军都督府:

    大平朝的国策当然由皇帝和内阁诸相商议制定,包括军事方面的国策。但是关于军事上的事务。将由皇帝、首辅和五军都督府的十五位提督来决定。

    而且大平朝的军队将严格按照《操典》训练军队,把任何战术动作都标准化。为了防止武将的军阀化,各地提督和军官也会定期调动。但是有了接受标准训练的部队,也能防止“兵不知将”的缺陷,能够让新任的军官很快上手指挥部队。

    还有一点,如果是和平时期,大平朝的军队将不能在城池中驻扎。而军属就要在城池中生活。如果军队发生叛乱,那内务部的部队将把军属扣为人质;如内务部发生叛乱,没有重型火器的内务部部队也阻挡不住正规军。这也是双向监视。防止有任何兵变的情况发生。

    二是御史台:

    大平朝将把御史**立出来,以各地方的选举产生御史。而御史将有豁免权,而且也能制定大平朝的法令。而资深御史,能担任地方巡抚或者各部侍郎以上的官员。如果能获得重臣的联合提名。于是甚至能直接入阁。

    其实御史台和重臣议政团已经演变成为事实上的上、下两个议会。这两个机构将和大司寇组成的大理寺一起,形成三权分立。

    虽然大平朝的君权受到很大的削弱,但是吴世恭也要在文官中形成三股平衡的团体,防止将来有独裁政治的发生。

    而在这些天的会议中,很多重要的内容都将在以后,被编入《穹源大典章》中。而大平朝也将在以后把《穹源大典章》中的内容定为国策,一旦要修改或者增删,必先召开大议政会议进行讨论、投票。

    这既能不死抱着“祖制”。防止以后这些“祖制”阻碍了社会的发展;也能定下原则,让国政有法可依。实际上。《穹源大典章》就是大平朝的宪法,而大平朝也将向君主立宪制的方向转变了。

    而在最后,吴世恭又宣布了《三年治国纲要》。而在这《纲要》中,吴世恭就以首辅的身份,向天下百姓承诺了十二项在三年内要完成的事务;二十一项想要长期完成,但在三年内要有明显进展的事务。

    从此以后,大平朝的每届政府都遵循了此惯例,在就任伊始,首辅必代表整个内阁,向天下百姓宣布《治国纲要》。这也是让天下百姓监督政府,让诸相努力执政的一个好办法。

    其实吴世恭的心中很明白,随着大平朝的延续,君权将越来越旁落。最终,大平朝的皇帝就会像现代社会的国王一样,完完全全成为一个“虚君”。

    可是吴世恭更明白:皇权和富贵性命不可皆得。毕竟自己未来的子孙,不会一直有着很强的能力和很高的威信。所以他就在这两者之间选择了富贵性命。让自己的子孙起码能够安安稳稳地平安下去。

    事后,关于这个话题,太子薛呈麟曾经与吴世恭有过这样的对话。

    吴世恭问薛呈麟道:“皇儿即位后,该如何治天下?”

    薛呈麟回答了一个很标准的儒家答案:“仁爱!”

    吴世恭笑着说道:“其实不尽然,皇儿未说到点子上。”

    于是薛呈麟就讨教道:“请父皇示下!”

    吴世恭答曰:“为君者统而不治!”

    大平朝的新政是描绘了一副美好的前景,不过现在的朝廷也将面临着一个困境。简单来说,就是:缺粮、缺钱。

    由于南方的产粮地都控制在南明手中,大运河又受到南明军队的侵扰,并不畅通。而北方又因为连年天灾和兵祸,土地大多都荒芜,就是组织民众耕种,也要到今年夏收以后才能收粮。所以粮食就比较紧缺。

    而缺钱的问题就更加严重。按照吴世恭的《三年治国纲要》,大平朝在这三年内要花费相当于五千七百多万两的银子。而在其中,军费开支将达到惊人的三千八百多万两。

    可是大平朝的财政收入却很少,就算是努力发展工商业,收上税收还是需要一个过程。虽然通过缴获、土地抵押、盐业专卖权的拍卖、发卖国债等办法,现在的财政还可以支撑。但绝不会支撑起很长时间。

    所以就在吴世恭宣布新朝新政的时候,两支大平军的部队,就在这个新年里,开始了各自的军事行动。(未完待续。。)

第九百一十二章佯攻变主攻

    穹源元年正月初一,潼关外。

    “轰轰轰——!”

    潼关的关城是烟尘弥漫,而在关城前五百步的距离,汝宁军集合了二十一门六磅以上的火炮,在集中轰击着关城城墙。

    等到硝烟稍散,一位大平军的军官就对薛勇说道:“将军!这墙倒是皮实。这么多的铁弹上去,也就打了几个坑,看起来要轰上一阵子了。”

    薛勇笑着说道:“就这么轰,早晚有一天要轰塌。你急什么?这大过年的,你就当是在放炮。这么大个的炮,你以前过年时没放过吧!”

    “哈哈哈——!”四周的军官和亲兵顿时都哄笑了起来。

    当李自成等大顺领导人获得大平军占据山西的消息以后,他们想当然地认为,大平军接下来的进攻目标将是——陕北,于是李自成等人的全部注意力,都集中在了加强陕北的防务上了。

    崇祯十六年冬天,大顺军便源源不断地大批北调。要阻挡大平军从山西而来的南压之势。可就在此时,他们却获取了新的情报:在山西的大平军部队是源源不断地调往了潼关地区。这就让李自成等人难以判断大平军的主攻方向了。

    按照道理来说:潼关是天下雄关,大顺军又驻有重兵。大平军长途调动,又毫不掩饰他们的行动,所以攻打潼关的难度肯定是远远高于渡黄河,从陕北攻入陕西腹地的。但大平军又调动了这么多的部队到潼关跟前,那么山西、潼关的这两路大平军。哪一路是主攻?哪一路是佯攻呢?甚至说,这两路会不会都是主攻方向呢?

    于是陷入了南北夹攻困境的李自成等人,开始犹豫不决了。李自成、刘宗敏等人。率领着大顺军主力由西安北行至洛川县后,整整停留了十天。显然就是被大平军两路来犯的形势弄得进退失据,只好暂时不动,需等待进一步的消息后,方能决定该增援何方。

    这样一来,大顺军原来准备在陕北迎击大平军的战略设想,随着形势的变化而不得不改变。使李自成等人在战局上完全陷于被动。更因为在山西的全大山也在加紧整合杂牌部队,又要等待消息配合潼关方向的进攻,所以进军缓慢。而潼关的消息却越来越紧,所以到了最后,李自成才最终决定,同刘宗敏等带领增援部队匆忙赶住潼关。

    崇祯十六年腊月二十日。潼关战役开始。面对着在关城外连营几十里的大平军大军。大顺军根本不可能视而不见,否则将会完全被大平军的炮火压着打。而且直到现在为止,李自成等人还不知道:哪一路大平军是主攻?于是刘宗敏就率部出关作战,想要先确定一下这路大平军的“成色”。

    面对着刘宗敏的进攻,薛勇等人是毫无压力。在这路大平军中,作为核心部队的原汝宁军和黑云军,他们可能进攻和攻城有些吃力,但防御住大顺军的进攻却是绰绰有余。于是刘宗敏首战不利。

    五日以后的腊月二十五日。刘芳亮统兵出战,再次受到大挫。接着。李自成亲率马步兵拒战,也遭到薛勇部大平军全力反击,大顺军再次失利。而在这次反击中,大平军的反冲锋的威力就发挥得淋漓尽致,使得这次出关作战的大顺军步兵基本上都未逃回去。

    正面作战不行,李自成等人就想要出奇兵了。在二十六、二十七两日晚间,大顺军连续出击夜袭,可都没有取得效果。直到腊月二十九日,大平军把攻坚利器——军中六磅以上的火炮和缴获的将军炮、大将军炮都调了过来,并进逼到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