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历史 电子书 > 明末疯狂 >

第307节

明末疯狂-第307节

小说: 明末疯狂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皇陵被焚,这**也就大到了天上了。按照惯例,崇祯皇帝就认为这是自己失德,上天才会降下灾祸,因此他就要进行深刻地反思,检讨自己的失德之处。

    于是在悲愤之余,崇祯皇帝先做形式主义的那一套吧。先是穿上素服,去太庙向列祖列宗哭告,后来又下《罪己诏》,自我检讨,承认各种错误“责实在朕”。

    而在诏书中,崇祯皇帝还表示要与将士同甘共苦,宣称在生活上减少开支,吃饭穿衣之类都简单从事。以此来激烈将士为国效命。

    当然,自我检讨以后,该对那些失责的大臣开始算帐了。崇祯皇帝认为:国家出现问题,与大臣们无能,不尽心尽力有密切的关系,因此他让朝臣们也都穿上素服,进行反省。

    在反省以后还要问责,作为事件的责任人,凤阳巡抚杨一鹏被处死、巡按吴振缨被遣戍,镇守太监杨泽畏罪自杀。不过这杨泽的行为也确实可笑。既然他知道没有好结果选择了自杀,可当时他又为什么逃出凤阳呢?还不如选择和凤阳共存亡,至少名声上也好听许多吧!

    兵部尚书张凤翼也是“惊怖欲仆”,事后崇祯皇帝虽然没有怪罪于他,可其领导责任也遭受了大批官员弹劾。使得崇祯皇帝不得不对其处了个“留堪”的处罚。可是张凤翼这个小老头的心脏明显承受不了这样的刺激了。没过多久,他就身患重病去世了。

    而其余的官员。也将在战后分辩清各自罪责以后分别论处。不过这也给予了他们一个戴罪立功的机会,这其中包括洪承畴、玄默等河南官员,还有一位不是官员的白丁——吴世恭。

    而这种公开挑战皇权的行为,当然也给农民造反军带来了疯狂的报复。明朝朝廷完全就把全部战略重点完全地指向了农民造反军。

    首先就是“谕中外刷国耻,尽心杀贼”,调洪承畴所统陕西兵出关。同中原各省官军夹剿。经过一番紧张的调兵遣将,明朝朝廷终于拼凑了边、腹官兵七万有奇。连在辽东的三千关宁铁骑也在祖宽的率领下,入关加入到剿匪。

    接着就是解决军饷问题了。朝廷发京、省、帑金一百多万两充作军饷,连崇祯皇帝内库都拿出了私房钱充做军饷。

    而这些还不够。因此崇祯皇帝再次下谕,在天下田亩里加派“剿饷”一百二十多万两。而这些“剿饷”那些官宦士绅等免税的阶层当然是不需要支付的,所有的压力又全部压到了天下百姓的身上。使得他们更加贫苦,纷纷破产。

    我们知道在明末的时候,为了解决朝廷的财政危机,朝廷为了剿匪的军饷一次次压榨百姓,让他们无法生存,使得那些百姓纷纷投入到农民造反军中。

    看起来这种行为是十分可笑。后世的那些史学家也对此种行为大加鞭挞。可是当时朝中的那些能臣们看不出这个恶果吗?崇祯皇帝也不明白这一点吗?其实这答案是否定的。

    崇祯皇帝和朝中重臣也知道这一点,但是现在的情况却让他们无法选择了。因为需要尽快的剿灭农民造反军,那也就需要尽快的募集军饷。

    如果从那些掌握天下财富的官宦士绅家族中征收的话,崇祯皇帝就算最终利用他的权威把朝中的反对意见压下,可那种和大臣们的扯皮事也不知道要扯到猴年马月呢,根本就是远水解不了近渴。还不如征收那些容易压榨的百姓呢。所以现在的情况完全就是饮鸩止渴。

    其实这道理也很简单。一种是三年后拿到银子,但明朝可能熬不过三年的时间;一种是马上拿到银子,可局势可能会变得更困难一些。那你会选择哪一种方法呢?

    当然还有一种解决办法,那就是增加太监的权力派出一些手段狠辣的税监。可是崇祯皇帝刚逼死了魏忠贤没几年,内廷中的哪一位大太监现在敢做这样的事啊?

    也不是没有两全其美的好办法。比如:象汝宁军一样,增大地方的权力,让他们屯田养兵,逐步地剿灭农民造反军。

    可这么一来,将来就很可能会象唐末一样来个军阀割据。因为那些军阀都有着自己的地盘、粮饷和军队,很不利于明朝朝廷的中央集权。

    其实这也是将来必有之路。比如在不久以后陕西巡抚孙传庭的屯田。可是在此时,崇祯皇帝和朝廷重臣觉得局面还没有坏到这一步,他们都不愿意放弃自己的一丁点权力,所以这个选择也是完全不可能考虑的。

    但不管怎么说,现在的崇祯皇帝和朝廷大臣们还是比较乐观的。他们都认为:虽然大明朝这个壮汉身子有些虚弱,可是对于这些鸩的抗毒性还是有的。

    因为有着陈奇瑜几个月之内把农民造反军逼入绝境的先例在,他们认为集中明朝全部实力的剿匪大军,可以在六个月之内完全把声势浩大的农民造反军给全部荡平。因此,那些后遗症也完全有的是时间来把它们治愈。

    可是崇祯皇帝和那些大臣们根本没想到,这形势是完全不同了啊!(未完待续。。)

第四百七十三章后金动态

    崇祯皇帝和朝中大臣们的乐观,是建立在百姓长期对官府的畏惧心理中的,是建立在明朝延续了三百多年的权威中的。可是这次凤阳失陷,却使得明朝官府那种虚假的强大,在很多破产百姓的心目中却轰然倒塌,他们突然又发现了一条活路,那就是参加农民造反军,把这个使他们破产的恶官府给完全推翻。

    这可真使得星星之火燎原起来啦!而且农民造反军的士气也大为高涨,使得他们有信心开始主动地攻打大城池,并且敢于和明军的主力决战了。

    而且还不要忘记了,大明朝这时候的生死大敌可不仅仅是农民造反军这一个呢。在辽东的后金汗王——皇太极又在做些什么呢?

    两件事:一件就是扫清后金内外所有的大敌!

    首先就是在孔有德叛军投降以后,在天聪七年六月十九日(就是崇祯六年。以后为了文中方便,都用明朝的国号来记述),皇太极派满汉兵万余人分左右翼攻旅顺,七月十四日奏捷,辽东的南大门旅顺口要塞落到了后金手里,同时俘获大批人畜财物。

    崇祯七年十二月,皇太极命副都统霸奇兰、参领萨木什哈领二千五百兵士征讨黑龙江未服之地。第二年故土传来佳音,他们收服了虎尔哈壮丁及老少男女共七千三百余人。同时期,吴巴海出征瓦尔喀也屡战屡胜。

    皇太极把他在东北的版图扩大到南自旅顺口,北抵乌苏里江以东并黑龙江中游地区。而且得到了大量生女真的加入,八旗的实力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

    而在崇祯六年,皇太极亲自领兵征察哈尔,四月出发,追击林丹汗。过黄河,后金军粮尽,射黄羊充饥,无水,以一羊易杯水而饮,只得半途而返。

    而在崇祯七年皇太极再次征察哈尔时,始知林丹汗已病死于青海打草滩,众无所归,后金又少了一位大敌。更是在第二年派多尔衮、岳讬等往收其子额尔克孔果尔额哲及其部众。多尔衮却意外地获得了元朝的传国玺。

    这一胜利标志着漠南蒙古全部归于后金。关外满蒙兵力在皇太极手中得到了一统,后金也能够在无后顾之忧之下。全心全意地对付大明朝了。

    并且皇太极就在崇祯七年、八年利用征服察哈尔之机,转攻了明朝,但主要是在大同、宣府附近徘徊,还没有从根本上动摇明朝的统治。不过这也变相地使得山西边军不能够加入到围剿农民造反军的明军中去。

    而在内政中,皇太极也建树卓越。

    崇祯四年以后的五年。皇太极以主要精力为后金的统治建立了更巩固的基础。崇祯五年八月廿九日下令八旗固山额真于所属各旗察问民间贫乏疾苦,认真审断罪犯。素以射猎为业的后金统治者这时也提出不准因射猎而私入庄屯。不准擅取柴薪。不准喧哗。

    崇祯七年正月,皇太极告诫各牛录额真:在耕种与征战发生矛盾时,宁可服从耕种。这就把安定的农耕生活提到了重要的地位。

    并且皇太极本人有很好的文化素养,这时他推行了振兴文教的措施。一改其父努尔哈赤屠杀文人的政策,并进行考试,选取了满、汉、蒙古生员二百人。他已认识到发展文教对治理国家的重要性。说不能认为不读书不会误事。

    所以皇太极规定从崇祯五年起,凡贝勒大臣子弟年十五以下,八岁以上,俱令读书。并且开始圈点满文。吸收汉族的先进文化。翻译并正在翻译的有:《刑部会典》、《素书》、《三略》、《万宝全书》、《资治通鉴》、《六韬》、《孟子》、《三国志》等。并在崇祯八年后金的文馆诸臣翻译了辽金宋元四代史书。

    更为可贵的是,皇太极还相当重视民族政策。他的又一个成功是以“善养人”扩大了影响。皇太极主张无论官民都给家室和庄屯,不要使一个人失其所在。

    在崇祯六年六月初二日,皇太极在一次讲话中谕令将士对新附之众,“一切勿得侵扰”。所以在皇太极这种政策影响下,明将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等纷纷归降了后金。

    而且皇太极重新任命孔有德为都元帅,耿仲明、尚可喜都为总兵官,让他们继续带兵,与和硕贝勒并列。原来后金的军队是清一色的满洲八旗,崇祯四年佟养性被命为总兵官,管理汉兵,攻大凌河时这支被称为旧汉兵的军队用红衣炮多所立功,到崇祯六年马光远统领汉兵时,实际形成了一个汉军旗,满语叫乌真超哈。

    所以在崇祯七年三月十三日皇太极在沈阳城郊阅兵时,参加的有满洲八旗、蒙古二旗、旧汉兵一旗,共十一旗。和以前有很大不同的是这时的军队已从私人武装变为国家的军队了。

    另一件事就是完全的休养生息。虽然后金在大凌河城之战中获得了辉煌的战果,可这种顷全国之力的战争也消耗掉了后金相当大的国力。完全可以这么说,后金的大凌河大捷与汝宁军的汝州大捷一样,是军事上的大胜,财政上的惨败。

    在这里就做个有趣的假设,如果明朝没有农民造反军这个内患,只要凭着明朝的国力,不断派出大军到辽东与后金作战,就算是场场大败,可能也会把后金的实力给消磨掉吧。

    反正这种不可能发生的假设也不多说了。在得到传国玉玺以后,又听闻了明朝中都都给农民造反军给攻陷了。后金的掌权者们对于明朝中央大国的卑微心理是一扫而空,他们开始准备建国,要与明朝平起平坐了。

    有些悲哀的是,明朝这时候是逐渐地从文明走向了野蛮,而后金却是逐渐地从野蛮走向了文明。后金也与汝宁军一样,都在建立着自己的秩序和文明,虽然他们学习的对象都是大明朝,可是后金是要从大明朝这个母体上吸血,而汝宁军则要在大明朝这个母体上寄生发展。

    唯一有些不同的是,汝宁军虽然发展的速度是够快的了,但还是远远的不如占据了整个关外的后金。

    但不管将来怎么样,现在最主要的事就是要尽快地收复凤阳。而汝宁军的獠牙则对向了撤出凤阳向南而去的农民造反军。(未完待续。。)

第四百七十四章夜行军

    “别乱!都排好队!一人一碗,全部都有!”大胡子炊头小声地叫道。

    赵敢排在队伍的中间,他的背上全都是汗水,被北风一吹冻得是浑身发冷。他也学着前后排队的兵丁那样在原地跳着取暖。

    赵敢是这次在徐州向汝宁军投降的,这次也被编入了临时的辅兵团,随同汝宁军主力一起行动。可在颖州的时候,辅兵团被拆散了,骑兵被分配到了骑兵军团,而余下的辅兵也分散到了汝宁军的各支部队中。

    在颖州没待上几天,汝宁军就全体向着淮南方向运动了。在第一天还好,全军在白天以正常速度行军了三十几里。可是在今天第二天,除了白天的行军以外,汝宁军却在入夜以后突然全军夜行军,急奔向淮南淮河河段。

    而现在正是急行军的休息时间,每位汝宁军的兵丁都可以喝到一碗热腾腾的姜汤。

    一边跳着,赵敢一边好奇地打量着炊兵身后的大车。那大车三面都被木板遮拦着,旁边还伸着一根长长的烟道,样子是怪里怪气的。

    “在瞧什么呢?”身后的程牛用手肘捅了赵敢一下,“是不是在看这辆大尾巴车啊?”

    程牛是汝宁军的一位老兵,这次他的连长就让他带着这几位辅兵呢。不过程牛的脾气也挺爽朗的,这么几天功夫,他就与赵敢他们都混熟了。

    赵敢点点头,笑着问道:“程大哥,这车的样子倒挺稀奇,派什么用的呢?”

    “还能派什么用处啊?跟着那些炊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