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历史 电子书 > 江山国色 >

第393节

江山国色-第393节

小说: 江山国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下周洲道:“金王子很得陛下的看重,也是在下的朋友,若是他有意建功立业,在新罗国内获得更高的权位,这不仅是我也是我大赵陛下乐见其成的。”

    ps:嗯,看下大家投票,心底有数了。看来李贵妃的人气很高啊。

    今天向大家求个赞,就在章节最下面,想上一个赞榜,在首页争一个露脸的机会啊,数据只差一点点了,再一些赞就可以到了,有能力的朋友帮忙点下蛮赞,拜谢了。(未完待续。。)

第六百一十五章 塞内塞外

    白道。

    突厥人的金狼大纛高高飘扬。

    二月,大草原上寒冬刚刚结束,今年草原的冬天格外寒冷,冬天的大雪降临后,草原上的牛羊马匹冻死无数。突厥刚刚从寒冬中喘息过来,而突厥可汗处罗决定,将突厥在漠南的汗庭,从铁山南迁,迁至更温暖,水草更丰美的白道附近,昔日鲜卑人北都盛乐左近,让突厥人去那缓一口气。

    这一次南迁汗庭引起了突厥内部的大激辩,不少突厥的长老头人,一并反对处罗可汗南迁的决意。

    他们认为处罗之前决定,将位于漠北于都斤山的汗庭,迁至漠南铁山,已是违反了几代突厥可汗留下的遗嘱,破坏了突厥祖先的规矩,失去了千里戈壁的掩护。而现在处罗更是进一步将汗庭从铁山,迁至盛乐附近,如此已十分靠近汉人的地盘。

    众突厥人都担心,盛乐城已处于赵国室得奚部铁骑的最远攻击范围之内,突厥不如汉人那般有城池保护自己,而盛乐城以南除了恶阳岭等几处山口外,突厥人几乎无险可守。一旦李重九有意与突厥开战,赵国的铁骑将可以直接打到突厥汗庭。

    突厥长老头人的反对,最后被处罗镇压下去了,几十颗人头落地,鲜血压住了任何反对的声音。处罗用突厥人奉行的血腥手段,借用迁汗庭之事,不仅铲除了异己,更进一步加强了自己的汗权。

    阴山山脉下现在已是六月,处罗终于将突厥汗庭迁至了盛乐,南方就是白道。那里是昔日北魏的武川镇,再往南则是马邑郡。

    现在的处罗可汗。头戴着可汗的金冠,正坐在战马上目光雄雄。四周都是骁勇的突厥健儿。正在引弓射猎。对于喜欢打猎的处罗而言,一日不打猎一日身子就不舒坦。

    处罗也喜欢将政务放在打猎中处理,现在在他身旁出使赵国的使者他的亲弟弟,莫贺咄设阿史那咄苾刚刚回来,向他禀告。

    “弟弟,你走了几千里路,出使赵国辛苦了,先喝碗马奶酒,再给我说说洛阳的情况。”处罗可汗言道。

    处罗的侍卫取了一个皮囊。将皮囊内的马奶酒倒在碗上,阿史那咄苾将一碗马奶酒咕嘟咕嘟地喝干,酒水撒得他羊皮袍子上都是。

    阿史那咄苾一摸嘴唇以手覆胸道:“回禀可汗,李重九确实已经在洛阳登基了,他不仅攻下了洛阳,得到了士人的支持,连汉人中王薄,孟海公这样的势力都投奔了他,赵国的势力又进一步增强了。”

    处罗可汗脸色顿时变差了。

    “父汗明鉴。上一次幽京之战后,赵军的实力,已令不少头人们对汉人的实力十分震惊,现在赵国势力进一步增长。我们不能不防。”处罗的次子,拓设阿史那社尔开口道。

    处罗可汗看向阿史那社尔冷冷地问:“你的意思也与那些反对你父汗的人一样,要劝我将汗庭北迁吗?”

    “父汗我不是这个想法。只是我们就算不北迁,也要加强恶阳岭几个山口的防备。父汗看这险峻的阴山。就是腾格里赐给我们突厥人最好的屏障,可以阻止赵军骑兵翻越。””阿史那社尔开口道。

    处罗可汗一鞭子打在了阿史那社尔身上道:“从来只有我们突厥人去打别人的。哪里有担心别人来打突厥人的,你没有出息,不配作我处罗的儿子。”

    阿史那社尔不敢再说话。

    处罗可汗咆哮道:“那些反对本可汗的人,都是目光如兔子一般短浅,他们都说迁至盛乐城,赵军的铁骑一夜可以打到我们汗庭,而为什么他们没有看到,我们突厥的铁骑也可以,一夜之内,打到幽京城下!到底是我们更怕赵人,还是赵人更怕我们?”

    众人听了却是心道,就算突厥骑兵打到幽京城下,我们却拿幽京的高墙毫无办法,但赵国的骑兵要攻打突厥,就如饿狼偷袭没有羊圈和牧羊犬保护的羊一般容易。

    不过现在大家都不敢这么说,阿史那咄苾开口道:“可汗,社尔还只是小孩子,不用生气。赵军现在人马都在洛阳,河东,河南布防,防备李渊和杜伏威,在辽东,山东他们要防着高句丽人,他们四面都是敌人,哪里有兵马来袭击我们汗庭。就算他们来袭我们汗庭,论野战我们突厥人,还怕汉人吗?”

    “说得好,是我们突厥人的子孙。”处罗满意的点点头,然后又横了儿子一眼。

    一旁赵德言道:“可是可汗,上一次幽京之战,李重九的赵军不仅有汉军步军擅守之长,他的骑兵也有我们草原骑兵的样子,不过正如莫贺咄设所说,他们重兵都李唐,高句丽牵制了,所以目前没有余力直袭草原,但是也不能不担心。”

    处罗可汗听赵德言这么说,眉头一皱,他并非是听不进反对意见的人,他杀人,只是为了让别人畏惧自己,而不是为了堵塞言路。

    对于赵德言的意见,处罗可汗还是慎重的。处罗看向赵德言道:“我承认幽京一战,赵军骑兵真的让我吃了一惊,李重九这个人比李渊还狡猾,以前我威胁室得奚部,逼迫他们让李重九削去可汗汗位,我本以为以李重九的脾气不会答应。只要他拒绝,这样我们就有借口来攻打赵国,将李重九的势力扑灭。但没有想到李重九居然肯放弃汗位,而且还拉拢了突利,令我最后出兵的打算没有达成。”

    说到这里处罗顿了顿道:“不过你若是以为本可汗,仅仅是因为突利和可墩二人,让今日赵国势力一步一步做大,那就错了。”

    “可汗?”赵德言露出意料之外的神色。

    处罗转过头对赵德言道:“当初本可汗之所以没有出兵攻打赵国,一来是因为可墩,突利的阻拦。二来是因为本可汗要用李重九来牵制李唐。”

    赵德言道:“可汗,若是为了牵制李唐。削弱李唐即可了,为何扶植一个这么强大的敌手?”

    处罗流露出恨色道:“大赵势力是出乎本可汗意料。但李渊也不是这样吗?当初他派刘文静来向我称臣借兵时,我以为他不过是刘武周,梁师都一样的人物,最多是一条狗,哪里想到李渊不是狗,而是虎,是狮子,他今日已经有了和我突厥叫阵的势力,你说我能不担心他吗?”

    赵德言恍然道:“可汗的意思我明白了。也就是既然有了李渊,那么再多一个李重九,也是一样的对吗?”

    处罗点点头道:“你这人还有那么点聪明,是的,幽京城下,我知道不可能一战灭亡赵后,所以决定与赵议和,因为我知道,一旦赵国与本汗议和后。他下一步一定是去洛阳为王世充解围,不让洛阳落在李唐手上,那么他一定会与李唐决战。本汗与他议和,就是为了麻痹李重九。”

    “李重九。李渊都是汉人的英雄,用你们汉人的话就是,两虎相争。必有一伤。”

    众人顿时明白,处罗原来是这个打算。

    处罗道:“这一次李重九与李世民在洛阳城下。本汗本以为有一场决战,无论谁赢谁输。本汗都要南下,如果李唐赢,我们就攻李唐夺取河西,如果赵国赢,我们就攻幽京夺上谷,如果是不分输赢,就更好了。”

    赵德言点点头,这是突厥一贯奉行的离强合弱之策,打击汉人中最强的势力,来保持突厥的霸主地位,让他们不可能威胁到草原。

    “我的兵马都已是暗中调动好了,只等这一战最后的消息,我突厥三十万铁骑就将南下,只是没有想到两边最后竟如此收场,李重九,李渊他们都如狐狸一般小心了,李渊根本没有与李重九决战,就让出了洛阳。我还以为议和可以让二人放松对我防备,让他们只盯着彼此。”

    众人这才恍然大悟,原来这才是处罗将汗庭迁至盛乐的真正原因,就是为了缩短攻打李唐,赵国的攻击距离。只是没有料到洛阳之战,最后这样草草结束,处罗只能反过头来,将部族内异己杀掉,巩固汗位。

    阿史那社尔向赵德言问道:“我对汉人不了解,那么以赵先生的看法,李唐与大赵哪一个更强一点?哪一个将来会是我突厥心腹大患?”

    赵德言想了一下道:“拓设的问题令我很是为难,目前而论李唐无论兵马,人口,地盘都比赵国要多要广,李重九新攻下洛阳,河北,人心还未收复,目前还不是李唐敌手,但若是时间长了,大赵有洛阳的便利,永济渠,通济渠的交通,加上李重九现在又得了杨家,卢家,王家,崔家等几大士族的支持,这河北士族与李唐的关陇门阀是可以抗衡的,所以最后大赵的势力会迎头赶上的。”

    阿史那社尔听了点点头,阿史那咄苾道:“要不是有赵先生,告诉我们汉人的形势,我们真是如瞎子一般。不过现在要攻打赵国,可汗就不能不顾忌到可墩的情绪,要知道近来可墩与大赵杨家,萧家的关系十分亲密,听说两边不时有人往来。”

    处罗可汗听了神色一厉道:“可墩的事,本汗早都知道了,没什么的,可墩终究是我突厥的可墩,知道这里才是他真正的家。这你不用担心。”

    阿史那咄苾见处罗不快,连忙请罪。

    ps:弟兄们好给力啊,昨天一晚上,已冲到了赞的周榜已是冲到了第五名。让本书挂在首页,幸福很感动啊,多谢弟兄们的点赞支持,拜谢!

    有余力的兄弟们还是支持下,一章点个赞,只要两分钱就好了,但对幸福的帮助就是无比巨大的。(未完待续。。)

第六百一十六章 郡武试

    洛阳宫;早朝退却后。

    李重九留下周旭,苏威等人于乾阳宫叙话。

    李重九看向周旭问道:“洛阳修文殿内图书典籍都整理好了吗?”

    周旭回禀道:“陛下,都已是整理好了,修文殿之书出自长安嘉则殿,当年有书三十七万卷;武皇帝命秘书监柳顾言等人对这些书进行编次;剔除其中重复和猥杂之书;整出御本三万七千余卷;现都收藏在东都的修文殿。”

    “我军攻破洛阳时,姬侍郎,已是命令士卒好生看守好修文殿,命人不可有毁伤。”

    李重九欣然道:“姬川倒是做了件好事,这些书都是前人之心血,当年秦始皇毁书坑儒铸就大错,朕不会学他。愚民不过一时之举,但惠民才是万世之得。”

    周旭拱手道:“陛下继承古训,崇儒重道,此乃明君所为。”

    李重九笑道:“朕的意思当然是如此,书籍可供天下人所看,不可皇家独享,朕要你从民间多检些书手来,将这三万余卷的书籍抄录两份。一份送到幽京的国子监中,一份朕决定在洛阳设一书院,让天下有识子弟皆可来学习。”

    周旭露出喜不自胜的神情道:“陛下此乃是盛事啊。”

    李重九看向苏威道:“苏爱卿,你觉得如何?”

    苏威道:“微臣也是觉得此事堪好。”

    李重九道:“苏爱卿,朕想让你负责校书之事,另外我请你作这洛阳书院的山长。你觉得如何?”

    苏威听了不由讶然,但转念一想。校书之举,乃是流芳百世之举。对于自己这个行将就木的老者来说,还有什么比身后名更看重的。至于为一书院山长,岂非将来天下许多读书人都为自己的学生,这不仅是天大的荣耀,对于苏家人脉也是大大有好处的事啊。

    苏威道:“老臣年迈,本不堪此任,但蒙陛下看重,不以微臣老朽,委以重任。老臣必当尽力而为,以报答陛下隆恩。”

    李重九听了欣慰道:“朕就知道苏爱卿一定会答允的。”

    李重九斟酌了下道:“朕赐洛阳书院为皇家书院,苏威就为首席山长吧,周旭你可以协理此事,请天下名儒来书院中教习,第一批洛阳书院的士子,就以一千人为限吧。洛阳书院两年肄业的士子,可免去县试,直接入原籍参加郡试。若是特别优异者。可直接举荐给朕。”

    周旭与苏威当下一并称是。

    洛阳有的是士族俊杰,五陵子弟,李重九让士族入洛阳书院读书,也是收拢人心之用。等于给洛阳士族子弟开了一条终南捷径,让他们为大赵效力。

    李重九对周旭问道:“今年秋天郡学取士,进行得如何了?”

    周旭闻言道:“郡学考试的章程。早已拟定,一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