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历史 电子书 > 江山国色 >

第187节

江山国色-第187节

小说: 江山国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时她正二八年华,怀着少女的憧憬,与父兄一起去解救被突厥大军困在汾阳宫中的天子。

    嗯,当年那个李重九,还是一介布衣,尚投奔在自己父亲麾下,没有出人头地,自己还记得对方那虽是外表寒碜,但是却是永远那副自信的样子,当时若不是他的计策,以及后来在万军之中刺杀始毕可汗,隋军还胜不了突厥人呢。

    若是世事能够一直如此该如好,父亲大哥,一切一切不改变就好了。

    李芷婉目光有些恍惚,待众将一并向李芷婉道贺时,她才回过神来。李芷婉生在阀门世家,打小跟在父兄身边,也算阅人无数,当然也听得出那些人是在奉承,而那些人是打心眼里敬佩的。

    但李芷婉亦一一回礼,不卑不亢,尽显士族之女的凤仪。

    当下对李渊言道:“眼下父亲已率军渡过黄河,我亦可以松一口气,卸除这统帅大军之职,将此给父亲来统领了。”

    李渊遥望那满山遍野的白衣军,点了点头,言道:“听闻关中百姓都叫你们娘子军,若是为父为娘子军统帅,不是成了女将。”

    说完左右大将皆是奉承般的大笑。

    李芷婉也不由莞尔,看着李渊的笑容,父女之间亲情乃是天性,哪里有什么大仇,这两年的芥蒂彼此之间自是一笑之间,一扫而空。

    这时刘文静站出身来,言道:“以一人之力,在关中为我军拉扯一支七万人的大军,三娘子可谓劳苦功高。大将军自是一片爱惜女儿之意。大战在即,李家自有男儿当前,依我之见,不如将这关中七万大军交给二郎统领,如此即卸下三娘肩上之责,也可为大将军分忧啊。”

    李建成听刘文静之言,顿时心底大恨,心道这老匹夫,我身为世子,不掌此大军,还能有谁,你将这七万大军都分给世民,那么至我于何地。将来我誓要杀之此老匹夫。

    刘文静话音刚落,这边一人站出身来,此人言道:“此言不妥,二郎君已掌握右军,攻打长安事重,不能再加其责。不如将大军分给世子领兵。”

    李建成微微点头,看了一眼说话之人,原来乃是行台兵部郎中,范阳郡公卢赤松。卢赤松在河东时与自己多有交往,这时候出面,显然是站在自己一边。

    身为范阳卢家的家主,他的意见亦是权重,李渊不由皱眉。

    刘文静当下笑着言道:“范阳公初来我军,可能不明情况,世子已掌握左军,亦如何给他加担子呢。”

    刘文静此言连消带打,明面上既帮了李世民,实际上又暗中讽刺卢赤松初来乍到,乃是半路投奔李家,资格不高,眼下讨论军务,这里哪里有你说话的份。

    卢赤松亦是城府深沉的人,笑了笑当下退下不再言语。

    而李渊看看刘文静,又看看卢赤松,再看看李世民和李建成,心道这二子都是我的爱子,手心手背都是肉,眼下我还未攻下长安,若是因此令二人心生芥蒂,反而是对我李家大业大大不利。故而不可因此而令兄弟二人生分。

    当下李渊言道:“好了,好了,不要再吵了,三娘,既是叫娘子军,就让叫下去,我心知将领士卒都是心向于你,既你之前带兵好好的,现在也就继续带下去。正所谓将要知兵,兵要知将,骤然阵前易将,于军心不利啊。”

    李芷婉一愣,未料到大哥二哥,争来争去,最后争到了这个结果。

    李芷婉当下深吸一口气,将心底话道出:“父亲,我不适合掌军……”

    李芷婉话未说完,李建成即大声反对言道:“三妹如此甚好,眼下攻打长安在即,阵前易将不好,你就帮帮父亲还有你大哥我,不要推辞了。”

    李建成笑着对李芷婉如此说到,同时横了一眼刘文静,心道,好,跟我争兵权,如此我将兵权分给三妹。三妹虽不至于帮我,但也绝对不会帮你。

    刘文静闻此目光之中,露出不快的神色,但也不好出言反对。

    李芷婉目露一丝茫然,她最担心的事,还是发生了,晋阳才起兵不过三个月,大兄和二兄已开始明争暗斗,而这天下还未夺得,绝非李家之福啊。

    但她也明白,自古帝王家,就逃不开此事,父子相残,兄弟反目。李家要夺得天下,就必须如此。

    原本李芷婉想将军权交给李渊后,就可以抽身离去,如此不但可以卸下重责,不必再为军旅之事操心,还能离开大兄二兄之间的争斗。没想到逃是逃不去的,只要自己还姓李的一日,并且还是嫡女。

    这是自己的命数,无论如何都是逃不过的。

    当下李芷婉向李渊一拜,言道:“诺,父帅。”

    李渊欣慰地拍了拍李芷婉的肩头,手指长安方向,雄心万丈地言道:“吾儿,你率大军在前,一个月内,我要将我李家的大旗插上西京的城头!”

    “西京!”

    “西京!”

    “西京!”

    渭水河畔,随着李渊这一指,数万李家大军一并举起手中长枪,齐声咆哮。

    大业十四年,三月,李渊率大军渡过黄河,与其女李芷婉会师于渭水河畔,随即大军直指西京。

    对身在江都的杨广而言,此刻关中危在旦夕。(未完待续。。)

第三百零五章 涿郡二三事

    三月,虽是初春,但蓟县却起了倒春寒,下了一场疾雪。

    蓟县城南几个如贫民窟的坊间里,乞儿或者是流浪至此的民众们,头无片瓦,在此之下皆是受寒受冻。乞儿们皆是老有经验地将干粪堆聚在一起,人藏在粪堆里暖身,故而整个县城处处皆是垃圾粪秽。

    取暖倒也是不难,但问题是严冬百姓可以节衣但不能缩食,冬季蓟县的人家因为战乱,自家的口粮也不富裕,更不用说施舍难民,士族之中虽有余力,但出面施舍的却不多,更多人袖手旁观。

    自李重九立足蓟县以来,河北之地各郡越多越多因受贼盗之苦的难民,前往蓟县。

    现今蓟县的难民已是聚集了上万人之多,他们夜间睡在街里,白日他们紧巴巴地盯着朱门内,燃起的炊烟,而自己只有食观音土,树皮,草根。

    郡丞魏征听闻此情况后,当下立即在城池四门之处,设立粥铺,从新设的义仓之中以施粥难民。现在四门粥铺之外,每日都可见得排起了长龙般的队伍,在那等待施粥。

    郡丞魏征闻此后,不由头上又多了几根白头发,一清晨微服赶到粥铺。

    魏征亲自拿着大勺,从一粥锅底,舀起汤汤水水来,一旁几名负责粥铺的县衙之人,皆是一副战战兢兢的样子。他们今日都听闻魏征检查各粥铺内粥是均稠时,已发现两人贪墨之人,都被拖出去杖毙了。

    “可!”魏征轻轻道出此句,众官吏方才拭去额头上冒出的细汗。之后继续施粥。

    魏征负手在粥铺前,看着如同排着长龙一般的队伍。不由长叹一口气,看看无数望眼欲穿的眼睛。还有万千流民们皆是嗷嗷待哺。

    一旁郡功曹,涿郡赵氏的赵何然开口言道:“魏郡丞,眼下天下大乱,北地唯有涿郡算是一偶偏安之地,现在每日涌入蓟县的流民就有数百之多,而城外各县更是不知多少。长此以往下去,就算得上谷公设立了义仓,以粥铺接济,恐怕也是填不了如此多的嘴巴。”

    “不错。”一名涿郡官吏,见魏征查得如此之严,想要以粥铺捞油水的几乎不可能,于是索性就言道,“设立粥铺不过一时之举,义仓的粮总有用尽一日,但流民每日都在激增,如此万一吃空了我们的义仓,万一涿郡真的有什么天灾。我们本郡之人,就无法顾及。故而我恳请魏郡丞涿郡各城不能再放流民入城。”

    “是啊,这群流民滋扰地方,仅仅是这几日流民生事就已是十几件。谁都知道蓟县内,富户甚多,万一惊扰到上谷公。就是我们的罪责了。”县尉也开口言道。

    魏征横瞅了这几人一眼,言道:“将流民拒之城外。来涿郡的流民也不会减少,此举岂非掩耳盗铃。万一流民聚众山野,反成贼寇,你们只想着一己便利,却不替百姓考虑么?”

    听着魏征如此疾言厉色,众人皆是低下了头。

    这时郡司马卢承庆,言道:“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我听闻上谷公近来在涿郡新设作匠坊,要招募工匠上千人,不如我看一下作匠坊,是否收难民。另外我们也可令想办法,安置这些百姓,上谷雁门不少田地荒芜,上谷公都可以令高句丽战俘屯垦,那更不拒流民了。”

    魏征闻言点点头,对卢承庆露出几分赞赏之意,言道:“善!”

    卢承庆亦微微一笑。

    李重九在涿郡新设的作匠坊,设立在涿郡城南偏僻处一坊内。

    原先在上谷郡替他冶铁的李作匠,现在作为了涿郡,上谷郡,雁门郡三军的总匠头,替李重九制作兵器,作匠坊下现有集合上谷,雁门,涿郡三地工匠一共一千多名匠人,这些匠人中有十几人,乃是少府监出身的。

    少府监隶属于太府寺,太府寺相当于后世的工部,但地位比工部低,少府监乃是太府寺中专门从事武器制作的。

    故而少府监出身的十几名匠人,都乃在少府监中服役许多年,懂得这个时代大隋最先进的匠作手法,乃是隋朝匠人的精英。

    李重九让他们与李作匠一并负责这涿郡的大匠坊,现在这里已是李重九的总兵工厂,将来数万大军一切武装装备皆有此出,每日有五百士卒日夜守卫。

    今日李重九被李作匠等老师父邀请至匠坊,是因为得知匠人坊成功仿造出了,三国时的诸葛连弩。

    作匠坊内,铁锤声反复的捶打敲击,鼓风机亦是呼呼而响。

    在如此吵杂的环境之中,李作匠一旁的周作匠,虽是一把年纪了,但大着嗓门向李重九介绍这仿制的诸葛连弩,表情之中无不得意言道:“弩射程与力度远胜于弓,但奈何上阵之时,仍无法取代弓,因为无非有二,一则弩射一箭,弓可射三箭,二则骑兵不堪使用。”

    “现有这诸葛连弩之用,一匣十箭,只需重复拉弦,扣动悬刀,就可以射箭,如此不仅步卒可用,马卒亦可使用矣。”

    李重九听周作匠之言,取过这诸葛连弩来,只见此诸葛连弩与普通弩箭无二,不同之处只是机腹之中多了一个机匣。

    李重九操作了一下,每射出一箭,机匣就会从下弹出新箭,然后操作者所作就是重新拉开弓弦,瞄准即可。

    李重九当下将弩弓给大将尉迟恭,王马汉,徐武等人一并看了,众将看后无不称许点头,举弩试了几下亦是不错。

    一旁姬川亦言道:“太守此弓听闻当年诸葛孔明制后,后魏国马钧仿制为五十矢连弩,但后来失传,现在能重现,这乃是天佑我军啊。”

    不得不说,就算罗贯中三国演义还没写,但一直以来诸葛孔明魅力还是很大的。

    周作匠当下决定趁热打铁,言道:“不知道上谷公,可否令此弩有作匠坊制作,若是人工足够,我们月可产百张。”

    李重九听周作匠及姬川之言后,缓缓摇了摇头,将弩放下。众人看李重九表情似有不可,周作匠当下问道:“上谷公难道此弩还有什么不足吗?”

    李重九将弩放下,将弩箭取出,对周作匠言道:“此弩可以,但矢不行,你看此矢只有八尺,并且为了方便装填,去了箭翎,如此如何能及远!”

    众将听李重九之言,皆是一看,果真如此。周作匠当下言道:“若是箭矢太长,则连弩就显得太重了,一人就举不动了,故而为了减轻重量,就必须用短箭。”

    听了周作匠之言,当下徐武取连弩来射,但见弩箭五十步内尚可,但五十步外精度已是下降。

    当下徐武皱眉言道:“如此连弩步卒要之何用。”

    周作匠当下言道:“我们可用箭杠制成铁矢,如此箭一沉,就不易偏离。”

    众将听了皆是摇头,若是箭矢通体用铁,那么成本就高了。

    徐武言道:“就算是铁矢,但是此箭在五十步外,连皮甲亦无法穿透,更不用说是铁甲,只能用来对付草寇,但若遇到一般草寇,一般弓矢就可击退,何必动用连弩,若碰上敌军披甲的精锐,连弩又有何用?”

    周作匠当下言道:“就算步卒不堪用,马军也可以用啊。”

    李重九摇了摇头,李重九的马军,多是番骑,番骑马上开弓,犹如喝水吃饭,要此射程力度只如一般轻弓的连弩何用,何况连弩造价,用箭远胜一般弩箭。

    难怪历史上诸葛连弩,在三国之后,后期再也无人装备。

    当下李重九就否掉了这诸葛连弩装备列装军队,周作匠听了见自己一番心血落空,当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