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历史 电子书 > 北宋小厨师 >

第1535节

北宋小厨师-第1535节

小说: 北宋小厨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赵楷似乎懒得多说,直接将莱州知府的奏章给了他们。

秦桧等人一一看过之后。

毛舒急忙道:“皇上,朝廷应该赶紧封锁这消息,否则的话,若是让百姓得知这一消息,会影响对高丽出口贸易的信心。”

赵楷叹道:“已经晚了,这支船队其中多半都是私人商船,如何隐瞒的住,很快,消息就会传到京城来。”

李纲愤怒道:“岂有此理。这光天化日之下,他们堂堂金国竟然干出如此勾当来,皇上,此事我们决不能善罢甘休,应该即刻派人去谴责金国。”

赵楷略显犹豫道:“可是这都是我们的猜测,我们并未直接证据证明是金国干的。”

郑逸道:“虽然没有证据,但是我们也应该派人前去交涉,若是朝廷无所作为,那些商人肯定会心生不满的,包括失踪人员的亲人。不管怎样,我们首先得安抚这些人。”

秦桧道:“三司使说的不错,但是这笔损失应该由谁来承当了?是我们,还是高丽,还是商人们自行承当呢?”

赵楷稍稍沉吟,又向李奇问道:“枢密使,你怎么看?”

李奇面色凝重道:“高丽方面,几乎都是朝廷把控着贸易,损失的是他们朝廷。而我们不同,我们这支船队多半都是商人,那些商人可能会因此面临破产,朝廷应该给与适当的补助。”

秦桧瞥了眼李奇。道:“枢密使的醉仙集团不会也在其中吧。”

你个王八蛋,成心拆我台吧。李奇讪讪道:“目前还不清楚,不过根据日期来,应该有吧。”说着他又立刻道:“但是我这么说绝非因为如此。如果朝廷不给予一定的帮助,正如方才毛院长所言,会影响商人对于出口的信心。东边倒还好,但是现在针对西域出口是关键时候,那边到处都在打仗,对于一些战争物资的需求十分大,我们的货物几乎是卖了个精光,所以朝廷必须得给予一定得保证,否则会严重影响到我大宋的经济战略,我们此时必须要加大出口,借以战争加紧兑换西域国家的金银。另外,还有那些船夫呢?他们是无辜的,他们理应获得赔偿,否则他们的亲属肯定不会善罢甘休的,这也会严重影响到朝廷的信誉。”

赵楷又向郑逸问道:“三司使,你以为呢?”

谈到补助,自然是以三司为主。

郑逸思忖一会儿,才道:“这钱倒是小事,但是朝廷也不可能完全承担,这做买卖本就该担当风险,所以微臣觉得可以给予一些适当的补助,另外还可以免除这些商人一些商税,以此来作为补偿。”

赵楷点点头道:“这事就交给商务局去处理吧,朝廷也应该给予一些帮助。”

秦桧突然道:“皇上,此事发生在莱州,无论如何,莱州知府都难逃其咎,否则很难安抚民心,朝廷应该撤职莱州知府,以安民心。”

操!你娘的反应未免太快了一点吧。李奇听得心头一震,这莱州知府原本是蔡京的人,现在是他的人,而莱州又是一块肥肉,秦桧早就想染指了,这可是一个机会。但是李奇绝对不会让秦桧染指莱州的,心思一动,立刻道:“微臣反对,此事只是属于意外,莱州知府并未有任何过错,如果由莱州知府来承当罪责,那么不等于是告诉百姓,这是朝廷的过失,这可不是安抚民心,而是不打自招。皇上,这冤有头债有主,朝廷给予帮助,那只是皇上体恤民情,但是这责任绝不应该由朝廷来承当,我们必须找一个合适的对象来为整件事负责。”

赵楷好奇道:“合适的对象?”

“金国。”

李奇道:“我们可以将责任全部推倒金国身上去。”

毛舒道:“可是我们并未证据指明就是金国干的,若是我们这么做,金国很可能会倒打一耙。”

李奇笑道:“朝廷无须昭告天下就是金国做的,只需要放出小道消息,引导百姓将愤怒的目光投向金国就行了。”说着他又向赵楷拱手道:“皇上,这对于我们而言,反倒是一个机会,我们可以借机宣传金国的恶行,由这件事作为一个引火线,再翻出当初金国南下侵略我国的事情来,从而让我大宋百姓将金国视作仇敌,若是他日金国有个风吹草动,我们便可无所顾忌的给予还击,而且还能得到天下百姓的支持,这可能是我们唯一能从这场意外中收获的利益了。”

赵楷听得心中一动,李纲却道:“但这不是欺骗百姓么?”

李奇笑道:“李院长,这不是欺骗,而是政治,金国狼子野心,众人皆知,我们必须得为此做好万全得准备,首先,就是要得到百姓得支持,只有仇恨才能让百姓产生共鸣,从而支持朝廷发动战争的一切举动。还有,李院长可别忘记,如果西夏实在是抵挡不住,我们极有可能出兵援救,但我们与金国还是盟友,我们必须要找到一个出兵的理由,现在金国已经将这理由给我们了,我们可以联合高丽向金国施压,要求入境调查此事,不过我想金国不会答应,因为这会有损他们的威严,这样一来,我们随时都能以此为借口,撕毁云桑之盟,反正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赵楷点点头,道:“枢密使说的很对,如今我大宋四海升平,国富民安,安逸的生活让百姓们都不愿再度点燃战火,如果天下百姓都不支持朝廷出兵,那么会导致朝廷畏首畏尾,在政策上变得极为被动,然而事实往往不会如我们所愿,金国出兵西夏,极有可能是针对我们,所以我们不仅要在储备上做足准备,还要在思想也要做好一切准备,朕现在需要朕的百姓和士兵有一颗居安思危的心。”

“微臣遵命。”

五位中枢大臣齐声道。

第二日,关于船队失踪的事宜立刻传了出来,同时间,大宋时代周刊和儒报纷纷披露了此事的,当日两份报刊皆是倾销一空,整个汴梁为之一惊。

不得不说一句,大宋的文人真是冠绝天下,其中用词非常巧妙,乍一看,整篇报道似乎都表示案情还在调查中,但是仔细一看,你很快就不由自主的将目光投向金国。

这肯定是女真人所为。

几乎百姓都是这般想的。

赵楷还令人快马将消息传遍各州县,必须得让全国百姓在第一时间得知此消息。

另外,在李奇和秦桧的暗中安排下,当初女真人南下在大宋百姓身上犯下的罪恶一一被披露出来,由于当时赵楷刚刚即位,需要巩固内政,只能与金国议和,于是朝廷在刻意淡化此事,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局势所迫,但是今时今日不同了,赵楷无须再看金国的脸色了,赶紧翻出旧账来,你们看看,这就是女真人当初对我们犯下的罪恶,多么的残忍呀,这还是人么,我们大宋数万万同胞都是死在他们手上的。

这一时间铺天盖地的消息以汴梁为中心往周围扩散开来,特别是黄河以北的百姓,那简直恨得咬牙切齿,汴梁百姓也开始口诛笔伐,声讨金国,没有人再记得当初宋徽宗朝廷的昏庸无能。

同时,赵楷昭告天下,此事绝不就此罢休,势必要查出真相,并且将会与高丽方面取得联系,一同与金国交涉,要求入境调查。

。。。。。。。

。。。。。。。

枢密院。

李奇向李光道:“枢密副使,即刻修书一封给莱州的韩将军,让他出动水师,调查船队失踪一事。”

李光一惊道:“出动水师?这………这是不是有些兴师动众了。”

李奇啧了一声,道:“调查案件只是借口,其实是抢占岛屿,搭建港口,你非要我说的这么明白么?”

这你不说明白,我怎会猜得到。李光点头道:“是,下官立刻去办。”

李奇嗯了一声,又道:“还有,今年得各大军区的军演推迟到明年年初,地点改在太原府。”

李光这回倒是心领神会,道:“下官明白。”

ps:求月票,求推荐。。。

第一千七百八十八章托孤

船队失踪一事,还是持续发酵。

这要是在以前,根本没有人会去注意,这太平常了,一趟花石纲可能都不止死这么点人,但是现在不同了,现在大宋的百姓都比较崇尚利益,特别是当初被杭州那么一闹,全国百姓突然发现自己的地位已经在慢慢提升了,那么我就有权去争取一些原本不曾拥有的权益了,而且是朝廷在后面操纵,各种带有怂恿意味的字眼出现在各大报刊中,这直接点燃百姓心中的怒火。

而且当初燕云一战,让大宋百姓不再像以前那样惧怕金国,纷纷要求朝廷去金国讨回一个公道来。

商务局。

不管是张春儿,还是卓琳都略显疲态,因为她们两个要处理关于补偿一事,这事情想当复杂了,毕竟还有一个高丽在,那些货物除了醉仙集团的,其余的都是卖给高丽的,其中有一部分高丽方面已经付了钱,可是你并没有将货物运送到,那这责任究竟谁来承当呢?

大宋商人肯定不愿意独立承受这一笔损失,他们也承受不起。

这无疑大大的增加了商务局处理此事的难度,所以李奇建议先拖着,告诉那些商人,要先调查,而且还要与高丽交涉,算清楚这笔账后,再来决定如何补偿他们,同时间,先补偿那些船夫,不管那些船夫是否还存活在世上,但是他们可都是一家之主,他们一倒,家里就失去了主心骨,朝廷必须得照顾他们,不能让他们活活饿死。

在这方面,大宋民间给予了朝廷相当大的帮助,首先,青天慈善基金会就捐赠了五千贯。另外,太师学院将无偿全部接收那些船夫的子女,来,你上我们这里来读书。

此举无疑传递了非常正的能量,现在只要一提起青天慈善基金会和太师学院,人人都竖起大拇指。

算来算去,还是这两家赚了。

不过这倒无所谓,人家出了这么多钱,帮了这么大忙,你还不允许人家借此宣传宣传。这一种双赢的利益会让这一种善行能够持续下去,那为何不这么做了,这跟什么道德无关。

“最近肯定累坏了吧。”

李奇笑呵呵道,心里倒是高兴,有了她们两个帮忙,他肩上的重担的确轻了不少。

张春儿道:“这本是我们分内的事,拿钱办事,为君分忧,这再正常不过了。”

卓琳道:“虽然累。但也值得,因为我从中学到了很多。”

两个人虽同为副经济使,但是言辞却是截然不同,张春儿更多的是从遵从供需关系。而卓琳却是以一种极为谦虚口吻,反倒是卓琳有点像是几年前的宋人,说话都是非常谦虚的,但是张春儿却更像现在的宋人。说话都是那么的直白,你拿钱给我,我帮你办事。这天经地义,没有累不累一说。

想着想着,李奇心里颇觉好笑,道:“那我首先要确保朝廷的每一文钱都发挥了它的价值,其次,就是让卓琳你学到更多。”

张春儿道:“难道又有任务?”

“聪明。”

李奇道:“朝廷准备拿出三万贯来去江南收购一些战争储备物资。”

“三万贯?”

张春儿满脸好奇道:“这能买些甚么?”

李奇笑道:“关键不在于买,而是传递一种信息出去。”

卓琳好奇道:“什么信息?”

李奇不答反问道:“如果是你商人,有个大买家突然跑来买你的货物,首先你想的是什么?”

卓琳愣了愣,张春儿抢先答道:“首先我们会想为什么他突然会来购买,如果能够得知原因,或许就能卖出去更多。”说到这里,她突然啊了一声,道:“我明白了,朝廷是要借此博取商人的支持。”

卓琳还是没有明白,道:“支持什么?”

张春儿道:“方才枢密使不是说了,我们购买的是战争储备物资,换而言之,就是战争会给那些商人带来更多的财富,那你说他们会不会支持战争呢?”

卓琳惊讶道:“朝廷难道要打仗呢?”

李奇摇摇头道:“不是要打仗,而是在为此准备,现在我大宋的边境都不太平,很有可能会爆发战争,皇上自然要为此做好准备,但是现在还没有发生,故此你们要对于此事严格保密,一旦透露出去,哼,你们不但要脱下这一身官府,可能还会去司法院走一趟。”

“是,下官明白。”

“哦,我………我知道了。”

“很好。”

李奇点点头,道:“既然你们明白了,那我就不多说了,你自己想办法,怎么样才能利用三万贯营造出一个气氛来,江南商人是国库的主要收入来源之一,他们的支持与否可能会影响到朝廷的政策,所以,你们必须要打起十二分精神来处理此事。”

“下官遵命。”

李奇道:“你们下去办事吧,待会再去一趟三司与三司使碰一碰面,现在三司使才是主导,可别再向以往那样了。”

吩咐完后,李奇就准备回去了,可这一刚出门,忽见一个熟人,忙招手喊道:“蔡二爷。”

来人正是蔡绦。

“李奇。”

蔡绦见到李奇急忙走了过来。

李奇好奇道:“二爷怎么在这里啊?”

蔡绦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