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历史 电子书 > 争龙道 >

第155节

争龙道-第155节

小说: 争龙道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么看这一片盐田,都觉得怎么顺眼了,再也不像前些日子,看到这些盐田的时候,出了怪异之外,再没有其它感觉了。
    家仆们赤着脚,挽着裤脚,赤着上身,用宽大的木质刮板,来回在结晶池之中推动,将池底结晶出来的粗盐,不断的推到池边,堆积起来。
    眼看着又有不少粗盐被刮了出来,少说又有几百斤之多,所有人都又有点得意忘形了起来。
    这些白花花的东西是什么,他们都十分清楚,别看这些只是一些粗盐,但是在他们眼中,这就是一堆堆的钱财,拿出去直接就可以当钱用的东西。
    这几日之前,他们还在为钱的事情发愁,眼瞅着李霖带来的那一千多贯钱,如同流水一般的就花了出去,可是却不见一点收入,但是今天当看到这一堆堆的粗盐之后,这些人的心算是彻底放在了肚子里面。
    但是高兴了一阵之后,他们马上就发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这么多的盐,他们该怎么卖掉呢?又该卖给谁呢?
    李家目前在这边初来乍到,虽然李霖已经跟当地几个大户打过了交到,但是只能说认识,绝对称不上交情,唯有林家和他们李家目前关系还算是走的很近,其余的似乎都有看他们李家笑话的意思,最重要的是这边的私盐买卖目前被本地大户刘家掌控着,刘家再山海县当地势力很大,如果李家现在就抢他们的生意的话,两家马上就会发生冲突。
    这样的买卖,跟刨人家祖坟差不多了!就算是李霖和范家交好,这刘家在江南土生土长这么多年,势力也不容小觑,肯定会不要命的反扑,而且据传这刘家做事历来狠辣,和当地许多山贼海匪都有勾结,在临海州也相当有话语权,家中豢养了不少的家丁打手,在山海县当地基本上没人敢惹。
    李家初来乍到,便直接伸手从他们嘴里掏钱,在私盐买卖上和他们夺利,这样做无疑是在与虎谋皮,刘家铁定不会答应。
    现在他们李家连庄子都没建好,就和刘家发生正面冲突,显然是不智之举,所以眼下虽然收获了这么多盐,可是销路却很成问题。
    于是想明白了这些事情之后,李家的这帮族人们又都开始有些发愁了起来。
    
    第七十四章 海路
    
    李霖听了他们的话之后,点了点头道:“你们说的不错!制出盐只是个开头,怎么能卖掉这些盐,才是关键!
    刘家确实在此地势力很强,我们眼下也确实不宜和他们发生正面冲突,所以这些盐我们暂时不能在临海州这边出手,必须要运出临海州,在其他地方出手。
    但是不在临海州买盐,难道我们就卖不掉这些盐了吗?哼哼!天下现在各地都缺盐,我也没说非要在临海州买盐呀!
    所以你们不必担心,本老大自有妙计!盐田制盐的这件事,暂时不要外传,传出去的话,暂时对我们没有一点好处,这个你们都应该明白!
    李恩,你去通知族叔一声,让他加大采购麻袋的数量,以后每天收获的盐,都需要尽快装包,储存起来,堆在海滩上太过显眼!”
    李恩立即点头答应了下来,其余族人也都纷纷点头称是,这才散去。
    李霖留下了李业和周成二人,和他们商量了一阵子,李业点头应诺,于是第二天便带了李桐,还有两个家丁,让彭明带着几个族人,上了码头上目前他们最大的那条单位海船,出海朝明州方向驶去。
    这是李家第一次尝试打通海路,虽然这个时代大陈朝对于海疆疏于控制,导致海上海贼很多,但是任谁都不能否认,海运是目前为止,沿海一带最方便快捷,而且运资最为低廉的一种运输方式。
    李霖在来南方之前,便已经打定了主意,今后将会在南方建立起一支属于李家的海运船队,唯有如此,李家才能真正的壮大起来,海运也将会给李家带来海量的财富,未来将会成为李家的立足之本。
    现在终于到了启动这件事的时候,为此李霖已经暗中准备了相当长时间,让彭明带着族人,以打渔的名义,已经来来回回在明州和山海县之间跑了几趟,基本上把这边的水路情况给摸了个大概。
    再加上目前他有了一个超级大帮手傲海,这家伙对于这一带海域的情况极其熟悉,现在基本上已经可以确保,在明州和本地之间来往没有多大的问题了。
    而明州有范家的买卖,这次范进跑来山海县玩的这一趟,途径明州的时候,已经把李霖亲自引荐给了坐镇明州的范家管事。
    范进私下里告诉李霖,范家其实暗地里也在做私盐的买卖,而且规模也着实不小,李霖回头如果在山海县能煮海为盐的话,所出的盐大可运至明州卖给范家,范家在价格上,也不会亏待李霖。
    所以李霖这次开盐田,并非是无的放矢,其实早已就做好了一切准备,这才开始开盐田制盐,原本他就没打算立即在当地和刘家起什么冲突,所以这些盐他也肯定不会在山海县或者临海州一带出售。
    很快李业和李桐便从明州返回了李家堡,给李霖带来了一个好消息,那就是明州的范家掌柜,在看过了他们带去的盐之后,立即便同意了吃下李家这一批盐,而且给出了李家一个基本上适中的价格,一石盐六百文的价钱,这个价钱对于李家来说已经是比较令人满意的价钱了。
    李家之前就在徐州那边做私盐买卖,但是他们并不产盐,私盐主要是从海州一带的盐枭手中拿货,算是一个二手批发商,在海州盐枭手中拿货的时候,一石粗盐基本上在一贯左右,而他们倒手卖给小的盐商的时候,已经达到了一贯半左右的价钱,等这些小的私盐贩子把粗盐卖到老百姓手里的时候,基本上已经达到了三贯左右。
    这样算下来,一石盐基本上是一百二十斤,一斤盐的价钱已经达到了二十五文左右,普通百姓已经是很难消费得起了,因为这时代一斤粮食,也不过一两文钱,而盐价却高达二十多文,有的地方还要高一些,普通百姓根本不敢多吃,所以很多平民家庭做饭的时候,多寡淡无味,就是因为实在舍不得用太多的盐。
    至于青盐这种东西,那就更不用想了,动辄一斤就要一贯以上,非富贵人家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范家这次给李家开出一石盐六百文的价钱,其实已经算是不低了,刘家再山海县,给那些渔民们开出的盐价,只有区区一旦二百文不到,只有一百多文,山海县这边的渔民,都用的是煎煮法熬盐,成本很高,而且需要投入人力很大,需要烧大量的柴草,才能熬出盐,基本上这个价钱,已经顾不住本钱了,所以这也是当地渔民和百姓痛恨刘家的主要原因。
    这时代大陈朝同样也实行的是盐业专卖,以前大陈朝统治力度强的时候,私盐买卖还不是很厉害,但是随着大陈朝的衰落,各地官盐被大批世家掌控着,投放市场很少,大部分被他们拿去当私盐买卖,结果造成了大陈朝目前盐贵的吓人,谁如果能控制住产盐的源头,那么就是发大财的一条途径。
    李霖采用盐田法产盐,使得制盐成本降的非常低,初步估算一下,一石盐充其量也就是需要成本二三十文就很高了,如果以后继续大量生产的话,成本可能降低到十文一石,就算是他不做终端销售,仅仅做生产商,这获利也已经非常巨大的。
    故此六百文一石盐的价钱,对李霖来说已经相当满意了,如果他不想得罪刘家的话,就算是以刘家开出的一百多文的价钱卖给刘家,照样也可以赚的不少,但是谁也不会嫌钱多咬手,李霖当然不愿意被刘家盘剥这一层,故此他宁可冒点险,把盐运往明州,卖给范家,也绝不会把盐便宜卖给刘家的。
    当然单靠范家一家想要让他们吃下这么多盐,也不是很现实的事情,毕竟范家吃入盐的数量,远赶不上李霖用盐田法生产盐的速度,而且如果这么多盐都在明州出售的话,弄不好会让余杭一带的盐价出现大幅波动。
    所以李霖初步打通了和范家的私盐批发买卖之后,便又让李业乘船,开始朝苏州一带活动,目标是进入长江口,从长江逆流而上,将盐运往扬州、江宁等地,甚至是如果可以的话,继续逆流而上,直接将大量的盐运往荆楚一带。
    李业今后就被李霖安排,具体只负责这件事,其他的事情就不再需要李业来管了。
    李业对于李霖把这样重要的买卖,全部交给他来掌控,很是有些激动,他很清楚李家今后私盐买卖将会达到多大的规模,现在只是一个开始,一个月初步估算,在春秋两季,就可产盐数万斤,以后继续扩大滩涂的盐田,这每年单是盐这一项,就是数千贯的进项。
    这么大的买卖,李霖却都托付给了他,让李业如何不感到激动,他手头现在掌控的买卖,实际上一年下来的利润,已经超出了兰县那边整个李家目前几乎一年的所有收入了。
    所以李业立即下定决心,无论如何都要把这件事给做好,否则的话他就太辜负李霖对他的重托了。当第一批盐通过海路运抵明州,交付给范家之后,范家也立即震动了一下,范家没想到李霖初到山海县才没多长时间,居然就产出了这么多盐,这一下可就让范家获益匪浅了。
    以前范家虽然做私盐买卖,但是却并未彻底掌握大批货源,所以私盐买卖始终都规模不大,但是现在有了李家这个货源之后,他们就一下将私盐的买卖扩大了数倍之多,其中获利之丰,让他们自己都觉得惊讶,于是范家的家主当即便重赏了明州的管事掌柜,要求他必须要在今后,和李家把这私盐的买卖给稳定下来,确保可以从李家拿到大量的盐,这样便可以逐步将余杭一带的盐业控制在他们范家手中。
    当盐田的生产稳定下来之后,李霖也就渐渐闲暇了下来,李家堡的建庄之事,经过一番努力之后,第一期庄墙工程已经初步结束,而且庄子之内的排水系统、供水系统也已经完工。
    到了七月间的时候,第一批房屋也已经建了起来,虽然目前看来这些房屋没法和兰县那边相比,主要还是木质结构的房屋,主要是这边目前还不具备大量烧制砖瓦的能力,只能有限的烧制出一些屋瓦,暂时还无法满足大量建造砖瓦结构房屋的能力,但是也已经基本上拥有了居住的条件。
    李霖在七月底的时候,亲自主持了迁居的仪式,将目前在庄外住在临时房屋的族人,还有佃户、家仆,都迁入到了庄子里面,包括彭家的那些族人临时居住的小村,也被迁入到了庄子里面。
    最重要的是他们在庄子里东南角的位置,建起了一座祭坛,并且在祭坛上建起了一个全新的小庙,将游神像移入到了祭坛之上。
    李霖随即便成为了这李家堡的正祀,获得了李家堡正祀的身份,并且由李方这个族叔出面,到山海县县衙之中的禁鬼司曹那里,做了正式的报备。
    山海县禁鬼司曹姓陈,乃是余杭一带一个规模不太大的道门之中的弟子,获知李家堡报备正祀的事情之后,便亲自前来李家堡了一趟,围着庄内的祭坛转了几圈,施了一些法,检验了这所谓游神的身份之后,未发现有何异常,于是拿了李家奉上的仪金,回去之后大笔一挥,就把游神登录在册,正式以官方承认了游神在李家堡的正祀的身份。
    李霖立即便感到了来自官方的那丝气运,落在了他的头顶金印之中,不过依旧没有让他完成突破从七品神格,不由得稍稍有些失望,不过仔细观察一番之后,还是有些欣慰,因为到了现在,他神魂头顶的金印之中,盛装的气运已经达到了八成以上,只要稍加努力,随时都能突破从七品,晋升为正七品神格。
    于是他暗中决定,要加快一点速度,尽快将周边的那些渔民百姓,都争取为他的信众,以此尽快突破从七品格局。
    目前他被困在从七品神格这一档上,已经有一年多了,却迟迟都没有再突破,这让他已经有些不耐烦了。
    其实这也是李霖有点心急了,这天底下多少神异,穷极一生几百年都不见得能晋升一阶神格,而他从重生到现在,不过刚刚两年不到,便从一个无品的神异,晋升到从七品神格,这样的速度,其实已经算是坐火箭一般的晋升速度了,可是他还不知足,要是让其他神异知道的话,估计当场就能被气的喷出一口老血。
    
    第七十五章 年底盘点
    
    时间往往在人忙碌的时候,都过去的很快,眨眼间李霖在山海县这边,就一年过去了,原本他计划是要在年底的时候,再返回兰县李家庄,参与族中大祭的,但是在他准备启程之前,却收到了父亲李敬的一封信。
    李敬通过往来兰县和山海县之间的族人口中,还有捎带的李霖的信中,对山海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