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东钉子户-第443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乔桂、刘少卿、马如峰、甚至沈岳、朱庆斌几个都在,团团围坐,正在大口吃肉!
张峰眼珠子都快掉下来了,他甚至都觉得这几个家伙是假冒的。你们到底知不知道,外面人脑袋杀出了狗脑袋,你们还有心吃肉。简直疯了!
“永贞,我要解释,知不知道,弟兄们都杀红眼了,你们还有心吃肉?”
张恪摊摊手,拉着大哥笑道:“我们也是没有办法,只有几个人,要是冒冒失失跑出去,碰上了乱兵,只怕更麻烦。”
“哼,你们都留在这里不动弹,乱兵要是追上来了?”
乔福抓着狗大腿,吭哧吭哧的嚼着,用手随便一指墙角。
“峰哥,没事的,那边有地道,要是追兵来了,我们就跑!”
蹭地窜起,张峰几个健步到了墙角,果然有一处黑洞洞的地道,看不清通向哪里。张恪笑着把情况简单说了说,张峰这才如梦初醒。
“二弟,你太狡猾了!害得我白担心了一场。”
张恪抹抹油乎乎的手,笑道:“既然大哥来了,我们也不用怕了,弟兄们,走出去杀敌!
乔桂站起身,晃了晃膀子,露出强劲的肌肉,笑道:“正好吃饱喝足了,我们可不能总躲在地下当老鼠。”
张峰带来的人不多,只有两千出头,却全都是精悍的骑兵,他们装备精良,放在草原上,一个骑兵能换五个蒙古人。如果集群冲锋,死亡比例更加惊人。
根据张恪的判断,眼下对于蒙古的优势,已经超过了大汉朝鼎盛时期对于匈奴的优势。两千年来,农耕民族第一次彻底压过了游牧民族。
而且这种压倒性优势并不是靠着穷兵黩武,透支国力换来的。每占据一块地盘,都能快速开发跟进。牛羊毛皮,金属矿产,大力推动着义州兵的发展,完全走上了越打越强的道路,
几员大将提刀上马,每个人率领一队骑兵,向着内城杀去。
张恪和大哥一路,骑在马背上,张恪就说道:“大哥,我布下这个局,就是为了清理城中陈陈相因,几百年的残渣余孽。告诉咱们的弟兄,化妆成乱兵,给我攻击所有官宦住宅,贵胄的府邸。崇祯养着这帮东西,我可没有那个兴趣!”
“明白!”
张峰拍着胸膛笑道:“永贞,你不用嘱咐,早有人这么干了。”
“谁?”
“还不是吴伯岩,那小子鬼着呢,他说以后大家进京,总要有府邸吧,不如趁现在把人杀光了,给咱们弟兄腾地方。”
“果然有眼光。”张恪忍不住笑道:“吴伯岩这家伙从来不吃亏,用来打内战真是可惜了,等着局势安定了,让他去印度,第一任总督非他莫属啊!”
张恪的一句话,却让三哥在后世骂了好几百年,在吴伯岩的经营之下,纺织工人的白骨和棉花将印度大地染成了白色……
张恪带着人马前进不远,突然前面出现一大群人,仓皇的逃命,双方撞在一起,对面的人立刻转头就跑。
短短的一瞬,张恪和张峰都看得清楚,这个队伍之中混杂了不少太监和禁军,看他们慌张的样子,不用问,一定是条大鱼。
张峰兴奋地一拍战马,猛地冲出去!
其他的士兵也都不怠慢,如同一阵旋风刮了过去。
徐弘基是一肚子苦水,他只能对王承恩说道:“公公,保护着陛下快走,我来挡一阵!”
“你们谁也跑不了!”
张峰说着战马冲到面前,一刀落下,徐弘基的左臂齐根断掉,鲜血涌出,老头顿时疼昏过去。
张峰催马越过他,直扑禁军和太监。这帮人哪里碰到过张峰这样的杀神,几个胆子大的都被一刀砍了,其他人顿时一哄而散,只剩下王承恩紧紧护着崇祯,四周都是冲上来的义州兵。(未完待续。。)
第六百二十三章 残局
一个又一个的禁军倒在了面前,忠心耿耿的人都战死了,而胆小之徒选择了逃走,眼看着身边的人星落云散,崇祯又恨又气,更加无奈凄凉。执掌朝政十年,就落了一个众叛亲离,国破家亡的下场。
“朕无能,朕该死啊!”崇祯猛地抽出宝剑,架在了脖子上。
“皇爷,不可啊!”
王承恩看见崇祯要自杀,吓得魂飞魄散,急忙伸出手,死死抓住崇祯的胳膊,老泪横流。
“皇爷,您可不能死啊,大明的江山离不开您。”
“还有江山吗?”崇祯眼中泪水也流了出来。
“王大伴,你看看吧,到处都是乱臣贼子,他们都要杀了朕。朕是大明的天子,朕不能给列祖列宗丢人,想让朕学刘禅苟且偷安,那是痴心妄想!”
说到这里,崇祯须发皆乍,怒吼道:“松手!”
王承恩的耳朵一阵轰鸣,好像被雷击中,抓着崇祯的手缓缓松开,泪水模糊了眼眶。突然双膝一软,跪在地上。
“皇爷,老奴跟着您去,到了天上,老奴还伺候您!”
王承恩说着站起身,不知从哪里捡来一把钢刀,高高举起,怒目圆睁,尖叫着,冲向了张恪。
“逆贼,咱家和你拼了!”
用不着张恪动手,早有人从一旁冲出,一脚踢飞了王承恩手里的刀。老太监扑倒在地,刀也松手了,他伸手去抓,想要抹脖子,哪知道士兵根本不给机会,一拥齐上,把他捆了起来。
眼看着最后一个忠心耿耿的奴才都被抓了,崇祯彻底绝望。他把宝剑担在脖子上,一滴鲜血从剑刃流下来。
就在这一刹那,突然一柄刀飞向了崇祯,用刀柄撞击,正好击中心口。崇祯身体虚弱,好像豆芽菜一样,尤其是心如死灰,被击中之后,立时晕倒,手里的宝剑也落了地。
出手的正是张峰。他提着崇祯的身体,像是小鸡仔一样,到了张恪面前。
“永贞,朱由检真是个废物,连自杀都不会,还能干什么!你说该怎么办,是现在杀了,还是明正典刑?”
张恪看了看面容清瘦的崇祯,他的鬓角竟然有一丝白发。再看看里面的衬衣,竟然带着补丁。
毫无疑问,作为皇帝他是不及格的,可是作为一个年轻人。还不到二十岁就背负了一个王朝,他是不幸的,甚至是无辜的。
“来人,把他带到院子里。我要和他单独聊几句。”
崇祯好像做了一个最痛苦的梦,他梦见自己的心口被穿透,鲜血染红了身体。从狰狞的伤口甚至看到了心脏在不停跳动,那么鲜艳,又那么残酷!
“朕该死,怎么不让朕死啊!”
仓皇的叫喊,猛地张开眼睛,他坐在了一张太师椅上,对面竟然是张恪,他正抱着肩膀,看着崇祯。
“逆贼,士可杀不可辱,朕身为天子,绝不会受你的折辱,杀了我,杀了我啊!”崇祯扯着嗓子大叫,脖子上,脑袋上,青筋都曝露出来。
“唉,朱由检,咱们也算是老朋友,你想不想听我说几句心里话!”
“哼,乱臣贼子,有什么好说的,朕只恨没有识破你,杀了你!”
张恪没有理会崇祯吃人的目光,而是平静地说道:“朱由检,其实我张恪的本事稀松平常,算计的本事不过是中人之姿。”
“哼,你这是在侮辱朕,还有皇兄!”崇祯不屑道。
张恪哂笑道:“你可以这么认为,而实际上我是多了数百年的见识,站得角度更高,看得更远。”
崇祯皱起了眉头,怒道:“你,你说什么鬼话?”
“我是从后世来的,这么说或许不明白,您可以想象成一个大明朝的人,回到了宋朝,他知道历史走向,自然无往不利。我的情况差不多,只不过是从四百年后回到了大明朝,有个词,叫做穿越!”
“你拿朕当三岁孩子,想耍朕吗?”
“呵呵,朱由检,不管你信不信,在没有我出现的历史上,大明朝在辽东屡战屡败,中原民怨沸腾,你做了十七年的皇帝,最后在煤山上吊,陪伴在你身边的只有王承恩!”张恪抓起茶杯,润润喉,笑道:“其实你死不死不算什么,只是令人扼腕叹息的是建奴乘势占据中原,他们建立了一个朝代叫做清!这个朝代从创立之初,就靠着残忍的杀戮掌控天下,最后百十年更是丧权辱国,西方列强,额对了,就是那些传教士的祖国,变得强大无比,拥有坚船利炮,五千年传承的炎黄子孙,几乎被打断了脊梁,被人讥诮成了东亚病夫。就是我们脚下的京城,被分割成八块,飘扬着八个国家的旗号,前所未有的奇耻大辱……”
“不要说了!”
崇祯突然愤怒地指着张恪,怒吼道:“朕不要听你的鬼话,也休想让朕听你的,大明还有忠臣,他们会手刃你的。”
“不会了。”张恪笑着摇摇头,说道:“朱由检,我之所以对你说这些话,是因为你没有机会跟别人再说了!”
朱由检脸色一变,突然指着张恪,大笑起来。
“好啊,狐狸尾巴漏出来了,想要杀朕了,来吧!给朕一个痛快!”崇祯说着,闭上了眼睛,一副引颈就戮的模样。
等了半天,没人动刀子,他突然睁开眼睛,只见几个女人,带着三男一女,四个孩子,站在了崇祯的面前。
“你们?张恪,你个畜生!”崇祯突然发了疯一样,扑向张恪,两旁的士兵急忙架住他,崇祯没法向前,用力咬着牙齿,血水从嘴角流淌出来,含混不清地吼着。
“无耻,无耻!”
“朱由检,我又没说要杀了他们。”张恪笑道:“我说话算数,就冲你的骨气,我会履行诺言。你们一家可以去南洋的岛屿安居,我会安排人教导你如何当一个普通百姓。或许有生之年,你还能回来看看,江山在我的手上,会不会大变样子!”
张恪说完之后,就一摆手,让人把崇祯一家子带下去。
没有惊动任何人,崇祯和家人被送上了官船,从天津一路南下,到了吕宋岛。或许远离政务,崇祯的身体竟然好了起来,十年之后,他竟能和普通农夫一样,早出晚归,耕田种地,施肥脱粒,自种自吃。
在吕宋岛生活了五十年之后,朱由检已经是须发皆白,满脸皱纹的老人,他乘坐着蒸汽客轮,漂洋过海,回到了京城。老人来到了大皇帝陛下的陵墓,坐了整整一天时间,没有人知道这对冤家说了什么,只有临走的时候,老人带走了一捧京城的黄土……
送走了崇祯,张恪并没有多少感叹的时间,京城还在一片混乱,他必须立刻恢复秩序。
“传令下去,立刻让大军入城,保护百姓,铲除逆贼。”
“遵命!”
随着张恪的命令,城外的二十万大军分批开进京城,控制四九城之后,从一个个街区下手,驱逐乱兵,凡是违抗的一律杀无赦。
把砍下的人头堆在了菜市口,仿佛小山一般高,各种各种的表情,狰狞恐怖,只要看上一眼,就浑身恶寒。
眼看着城中的人马越清理越少,困守内城的袁崇焕已经发起了三次突围,很可惜,面对义州兵的天罗地网,他根本没有逃脱的可能。
每一次都被无情地打了回来,眼下他身边只剩下三百多名士兵,拼死保护着他。袁崇焕默默听着周围的枪声,越来越靠近,就如同绳索,越来越紧,让他说不出话,喘不了气。
“不,我不甘心,凭什么,张恪你总是赢家?老子放弃县令不做,去辽东甘受风沙,就是你要建功立业,凭什么辽东都落到你的手里,天下也都归了你,苍天,何其不公?”他怒吼着,一口血喷出了唇外。(未完待续。。)
第六百二十四章 除旧布新
嗒嗒嗒……
马蹄踏着结实的大路,飞奔出去,这已经是一天之中的第十波。京中的乱局还没有结束,张恪就以“护国”的名义,发下了命令,要求各地守卫疆土,不得造次,一切都按部就班。除此之外,张恪颁布了两条政令,第一条叫做“兴学令”。
所有州县必须设置州学县学,每所州学名额不低于三千人,县学两千,分成初级班和高级班,初级班面向所有学子开放,只要通过基本测试就可以入学。高级班则是针对有一定基础的老童生和秀才。不论是初级班还是高级班,一律享受津贴。
明朝早就有县学体系,只不过人数有限,最多百十几个人,张恪一下子扩张了几十倍,对于一般小县城来说,只要读一点书,就能上学。
中国历来讲究学而优则仕,读书当官是最好的光宗耀祖的终南捷径,书读得好,就能改变命运。同时期的欧洲,根本不敢想象,他们还是封建领主制呢,至于美洲,遍地都是追着野牛跑的印第安人,更别说读书学习了。
正所谓流水不腐户枢不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