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枭-第68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年头,做什么没风险?陕西旱了这么久,田地失收,早就乱成一锅粥,就算我们有茶引,要是碰上那些饿急了的饥民,别说有茶引,就是有圣旨也不顶用,不过赵氏一族要是心有顾虑,陆某有个提议。”
“什么提议?”赵余庆沉着脸说。
陆皓山随手打一个响指,一脸从容地说:“赵氏一族替我暗中收取茶叶,收到茶叶后交给我,我负责运输,赵老族长派人在关外接应,主要还是找有信用的部族交易,卖个好价钱,事成之后,陆某给赵氏一族一笔报酬作为回报,而前期收茶叶的费用也全部由陆某出,当然,要是途中能帮我解决一些问题,例如利用人脉摆平一些麻烦事或处理一些有可能碰到的问题,我也会酌情增加这笔报酬,这样一来,赵老族长虽说少赚一些,但也可保万无一失。”
抛开自己,自己运出关外?赵余庆思如电转:茶马交易最凶险的就是运输,中途不仅有官府的阻挠,还要面对暴民、匪徒、甚至同行的攻击,可以说危险重重,而收茶叶和卖茶叶相对比较轻松,真是这样,那赵氏一族可以说没有什么风险,但这样一来,那赵氏一族就只能赚个跑腿钱了。。。。。。。
就在赵老族长和二个赵氏一族的元老在苦思的时候,一直沉默不语赵敏笑着说:“陆大人真是信心十足,不过这样对我们赵氏一族也太不公平了吧,一起冒险,出力少分得也少,真是有事,只怕也不能幸免,以大人的精明,说不定只是合作几次,熟悉我赵氏一族的人脉和渠道后,到时只怕撇开我赵氏一族,一个人吃独食。”
“呵呵,赵姑娘这话有些过了,陆皓山笑着说:“出力少,风险少,自然是分得少,至于吃独食,倒是冤陆某了,我们合伙做买卖,那就是一根绳上的蚂蚱,坐在同一艘船,当然不希望对方有事的,对吧?”
赵敏虽说是和陆皓山说话,实则也在点醒父亲,赵余庆一听,马上恍然大悟:这个姓陆的,为啥就那么有把握会顺利把茶叶运出去呢,是有什么手段还是背后有什么通天的人物在支持?真是这样的话,若是把自己的渠道和人脉都变成他的,那以后就没赵氏一族什么事了。
对了,那队袁督师的私卫,别人都避如蛇蝎,他只是一个小小的县令,竟然敢包庇他们一行,光是这份胆色,就不能以普通人看待他,赵余庆犹豫一下,有些试探地问:“陆大人,不知你有什么办法安全通过这层层防线呢?”
“这个是陆某的事,赵老族长不必操心,我想,赵老族长也不会把赵氏一族手中的人脉和渠道向陆某坦诚相告吧?”
“哈哈哈,果然是英雄出少年,既然是合伙,那就要同舟同济了,岂能让大人独力面对风险呢”赵余庆一脸正色地说:“赵氏一族,愿与大人共同进退。”
这个老狐狸,一经女儿提醒,信念马上变得异常坚定,在他看来要想火中取粟,自然需要冒一点风险,若是一个人连冒险的精神都没有,那么这个人可以说已经废了。
陆皓山对此没感到意外,要是赵氏一族的人胆小怕事,连这点胆量都没有,也不会攒下这么大的一副家业,闻言点点头道:“可以,不过茶引是我想办法,护卫也是由我提供,这次合作我要拿大头。”
“大头?大人要占几成?”
“我七你三”陆皓山霸气十足地说。
“不妥”另一个老成的长老赵如松摇摇头说:“大人,现在茶引并不难拿,只要舍得出银子都可以拿到,护卫方面,我们赵氏一族也有不少好儿郎,相反,我们赵氏一族要暗中收购茶叶,还得与野蛮的番人打交通,其功劳也不少,大人独占七成,这也有失公允。”
赵余庆点点头附和道:“大人,齐心协力的前提是公允,有一句古话很有道理,不患贫而患不均,风险我们共同负担,七三分成,的确有些过了。”
陆皓山一脸自信地说:“如果只看眼前这点利益,感觉自然少了,但赵老族长你要知道,我们走的,是异于常人的路子,也就是说,这三成比你正常走茶马交易赚的一半还要多,很快你就会发现,我们的生意只会越做越大,就是三成的收益,最后也会超乎你的想像。”
说话间,陆皓山有意把越做越大的声音刻意拖长,以示自己异于常人的决心。
“大人”此时一直站在旁边的赵敏对陆皓山嫣然一笑,轻启朱唇道:“再大的蓝图,没有完成之前也只是一个构想,我们赵氏一族有渠道和人脉、大人有关系和实力,双方合则利,不合则忧,再说我们赵氏一族也表现出了很大的诚意,其实五五分成是一个很不错的选择。”
陆皓山摇摇头,好吧,出动美人计了。。。。。
于是,一旁的刘金柱看到,谈判桌上的两伙人提出各种理由试图说服对方,让对方支持自己的观点,甚至还拍了桌子,经过半个多时辰地拉锯战,双方终于谈妥了条件:五五出资,六四分成,陆皓山占六,赵氏一族占四,护卫由陆皓山提供,但每次出动,都要获利中支付一定比例的利润充作军费,有战伤或战死的,也要给予相应的抚恤,此外,这合约期限为三年,三年后再根据实际情况重新商议分成的比例。
还算是皆大欢喜。
第九十五章 一丝醋意
谈好了权利和责任的问题,双方又开始商谈细节的问题,赵余庆笑着说:“县令大人,茶叶有好有坏,有贵有贱,不知我们收哪一种茶叶作交易呢?”
现在双方达成联盟,陆皓山又隐占主导地位,赵余庆觉得有需要和他沟通一下。
陆皓山毫不犹豫地说:“我要换最好的马,自然要用上好的茶叶,赵老族长,收茶叶的时候要注意一点,宁愿多出一点银子,也要保证质量,先把我们的名号打响,刚才你说汉川茶不错,我们就优先采用汉川茶,湖茶既然不受欢迎,那就不考虑了。”
“赵某也是这个意思。”赵余庆点点头道:“做生意的,留下一个好名声,这样的生意长做长有,不过,除了汉川茶,我们还需要收购一些福建茶才行。”
“哦,这个也受西蕃喜爱?”
赵余庆笑着说:“不仅西蕃喜欢,就是大明的贵族上层,对福建茶也非常追捧,大部分的贡茶都是出自福建,我们和西蕃做生意,给他们当权者送一点高档的茶叶当为礼物,商谈会顺利很多,这叫礼多人不怪。”
原来是这样,陆皓山点点头:“赵老族长老马识途,在你在,陆某很放心,不过陆某有一个小小的疑问,还请赵族长解惑。”
“大人不妨直言。”
“什么时候收茶合适?朝廷设立了这么多茶马司,还有茶叶检验所,对茶叶控制得比较严吧,现在陆某担赵老族长能否收购得足够的茶叶进行交易。”陆皓山有些奇怪地说。
“哦,大人想要多少茶叶?”
“六万斤”
陆皓山算了一下,假如换上好的马,大约二百斤茶叶换一匹,自己准备组建一支300人的骑兵,那么至少要六万斤茶叶,这可不是一个小数目,一般马能驮三百斤,但是从这里到西蕃,路途遥远又难走,有时避开官兵还要急行军,驮二百斤也算是极限,这样一来光是驮货的马都要三百匹,再加上人员、补给等,这已经是一支很庞大的商队了。
赵余庆当然也会计算,闻言内心一喜:这个陆县令,野心果然不小,别人贩几十匹马已经很吃力了,他倒好,第一次试水就想弄几百匹马,那规模比普通的茶马司还要大,像永乐期间,碉门茶马司用八万多斤茶叶,仅仅换了七十多匹不堪重要的马,野心不小,说明靠山也大,靠山大,安全系数也高啊。
当然,那是永乐大帝怀柔远人的政策有关,那些负责交易官员,肯定也收受了不少好处。
“大人,别说六万斤,就是十万斤都不是问题,问题是能不能顺利运出大明罢了。”赵余庆一脸自信地说。
“这么简单?”
“大人,这些茶在大明,就是老百姓喜欢喝,巷头街尾、路边驿站等,都有卖茶的地方,和柴米油盐没什么差别,只有到了边关,这才变成违禁品,茶马司、茶叶检验所查的,也只是运作边关的茶叶,实际上收集起来不难。”
陆皓山吃惊地说:“一下子收购几万斤,会不会惊动那些茶马司的?”
赵余庆笑着说:“大人并不是陕川人,对这些不了解也在情理之中,其实我我大明茶叶的产量还是很高的,因为西蕃这个市场,从唐代起百姓就开始大量种植茶树,据官方记载,到万历年间,光是陕西大型的茶场就有三百三十处,年产量过千万斤,就是紫阳为列,一年可产官茶五万斤,商茶八万斤,光是茶马交易,能用多少?朝廷这是故意减少输出的数量,单方面提高茶叶的价格罢了。”
“茶有春茶和秋茶之分,以春茶为例,明前茶和雨前茶质量最佳,要收茶叶,多摘几个嫩芽即可,摘多摘少,全凭心意,就是卖给官家的茶少了,也可以减产为由,要不就说潮湿腐烂了,卖给官府的价钱很低贱,卖给我们就高多了,很多时候,茶马司的官员也会偷偷把供倒腾出来卖给我们,损公肥私的事多了去。”
说完,赵余庆好像想起什么,不由补充道:“我们江油虽说少人种植茶叶,不过我们旁边的石泉县是种茶大县,嗯,对了,羌族的虎头寨就有一个大茶场,产量和质量还不错,大人不是和那个叫日达木子的羌族女子交往甚密吗,说不定从这里就可以弄到一大批上品的茶叶呢。”
一说到羌族女子和陆皓山交往甚密,不知为什么,站在一旁的赵敏感到心情有些郁闷的感觉,念头也有些不畅顺起来,虽说还没有见过那个叫日达木子的羌族女子,但是光听到这个名子,对那个人也讨厌了起来,而望向陆皓山的眼睛,也有少许幽怨。
幸亏这一丝幽怨陆皓山没有捕捉到,而答案也是让赵敏心情好上不少,面对赵余庆的调侃,陆皓山淡然一笑道:“赵老族长这话有些过了,我与日达木子姑娘只是见了二次面,有一些交集,最多算相识、有一点交情罢了,说交往二字,倒有些过了。”
“呵呵,现在江油县哪个不知我们的县令大人才高八斗,前程似锦呢”赵余庆看了看陆皓山,又用眼角的余光瞄了自家女儿一眼,笑着说:“不过羌族的女子,没有三从四德的教导,性子野了一些,个性也张扬了一张,不像我们汉族的女子,知书识礼,温柔贤惠,大人前途不可限量,可不能马虎啊。”
陆皓山和赵敏有一个赌约,说是让赵敏给他介绍女子,而要求恰恰以赵敏为模板,不得不让人浮想联篇,高傲的赵敏想考倒陆皓山,没想到反而被陆皓山的才华折服,芳心有一丝松动,而在赵余庆眼中,陆皓山的表现也越来越出色,陆皓山是进士出身,年纪轻轻就是七品县令,况且上面有人,前途不可限量,才华、相貌、品性都是不错,要是心里没点想法,那是不可能的,刚才也就是一个小小的试探。
“谢赵老族长关心,陆某受教了。”陆皓山微微一笑,回答得滴水不漏。
赵余庆举起手中的茶杯说:“好,让我们以茶代酒,预祝这次合作愉快。”
众人纷纷举起茶杯,轻轻碰了一下,一口喝干,以示合作愉快。
喝完茶后,陆皓山马上问道:“赵老族长,现在清明已过,不知什么时候开始收购茶叶呢?”
“大人不必担心,早在大人来之前,赵某已经派人到产茶区了解,找回昔日的供货渠道,只要一声令下,很快就能收到大量的茶叶,现在青黄不接,很多百姓都盼着用茶叶换吃的呢。”
陆皓山点点头说:“所需银两,赵老族长派人告知陆某一声,自然派人送到府上,不知收齐六万斤茶叶需要多长时间呢?”
“现在布置有些晚了,刚刚开始,也不宜大动作,雨前茶已经消耗得七七八八了,只有明前茶,从收购、整理、装运等,赵某估计有二个月的时间足矣”赵余庆顿了一下,有些担心地说:“大人,银子不担心,茶叶也不是问题,现在的问题是护卫问题,赵某知大人想组新军作来护卫,可是现在新军还没有成,只有短短的二个月时间,大人哪里没有问题吧。”
“没问题”陆皓山一脸自信地说:“二个月的时间是少一些,不过把一群农民变成听话的士兵也足够了,你放心,误不了事。”
“那就好。”
两人又商量了一些小细节,小半个时辰后,陆皓山婉拒赵余庆设宴招待的好意,携着刘金柱,再带上酒足饭饱的两名衙役径直往县衙飞奔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