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历史 电子书 > 大明枭 >

第170节

大明枭-第170节

小说: 大明枭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东家不肯说,李念也没办法,只是笑着说:“那学生就静候东家的佳音了,对了,东翁,这次成都之行,准备带上哪些护卫?”

    “不沾泥一灭,境内的大小匪患可以说被清剿一空,暂时来说还算太平,也不用太多人,带四个人就够了,就唐强、赵功常、李定国还有孙熊吧,让他们四人陪我走一趟。”

    唐强和赵功常是原私卫队成员,经验丰富、武艺精湛,陆皓山用得很是趁手,这次是去见大人物,作为重点的培养对象,李定国和孙熊也带上,让他们开开眼界、见见世面,也每乘机扩展一下他们的人脉。

    “是,东家,学生马上安排,不知东翁什么时候起程前往成都呢?”

    陆皓山估摸了一下时间,很快自信地说:“三天后吧,准备礼物需要一点时间,再说离韩文登寿宴还有些日子,从广元到成都,路途并不是很远。”

    作为四川都指挥使,平日韩文登大多都在都司府坐镇、办公,四川都指挥司由成都都卫转变而来,洪武四年九月设立成都卫,洪武八年十月改都卫为四川都指挥使司,陆皓山要参加寿宴,就得奔赴成都。

    正好,陆皓山来大明这么久,还没有看过这些真正的大城市,上次和赵氏一族的人贩运茶叶,途经成都,不过为了赶时间,过门不入,这次正好。看看“天府之国”最繁荣的城市,到底是怎么一个模样。

    “是,东翁。”

    和李念谈完话,陆皓山找了一间僻静的房间,吩咐没事别来打扰自己,先去库房挑了一些原材料,又小心翼翼从箱底拿出自己那套工具,把各种类型的刻刀、小铁锤、滑石、挫子等工具一一摆开,一接触到这些工具,陆皓山的神情就变得专注。一丝不苟,不耐烦地一一察看、抹试着自己的工具,不假手于人、也不随意了事。

    像后世像很多大师级人物大多有一点小习惯,或者可以叫“怪癖”,如书法家写书法时会自己研磨墨汁、厨师下厨时仔细清洗自己的刀具、国手大师下棋时折火柴棍、运动员上场时仔细擦拭自己的运动鞋等等,很多人以为多此一举或者故意拿捏,其实,这只是一个抛去杂念、让自己尽快进入状态的一种方式,就像有些人冲动时会用冷水浇脑袋又或深呼吸几下。让自己冷静下来一样。

    前世作为顶尖的工艺大师,陆皓山也有一套让自己尽快进入状态的方法,就是整理工具和原材料,对一个大师级的人物来说。要么一出手,一出手就要吸引人的眼球。

    很快,陆皓山的眸子变得清澈,呼吸变得平和。神情变得专注,只见他轻轻拿起几块宝石,放在眼前打量了一会。很快就打磨了起来。。。。。。。。

    三天后,也就是十月二十八日,一大早,陆皓山就携着唐强四人,一路向成都的方向直奔而去……。

    久旱逢甘雨,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今榜题名时。这是人生四大喜,对新上任四川都指挥韩文登来说,四占其三:藉着这寿宴,邀了大批的心腹、故友前来,而成都并不是韩文登的故乡,可以用他乡遇故知来形容,这是其一,其二就是藉着这次四十八岁的大寿,把第五房小妾纳进门,今晚就洞房,这就是洞房花烛夜,最后一项就是金榜题名,这一项更不是问题。

    状元听起来很威风,但是只是一个“叫好不叫座”的职位,按照惯例,状元授予翰林院修撰,这只是一个正六品小官,榜眼和探花待遇更差,被封为翰林院编修,正七品的芝麻官,这就是古代那些学士高中后,往往选择和豪门要员联婚的原因。

    没办啊,官太小了,得抱大腿啊,韩文升晋升正一品大员,掌握一省军政大权,岂是金题提名那么简单,所以,韩文登值得庆祝,也理应骄傲。

    上次升官,那是剿灭不沾泥之后,当时四川刚刚平定,还有不少散兵游勇作反、土匪反贼还没有清除干净,战死战伤的士兵得抚恤,然后又要与朝廷商议这次有功将士的奖赏等,也没有庆祝,现在正好一起来。

    韩府上下,提前半个月就上下忙碌,张灯结彩准备这一天的到来,到了大寿这天,全府上下,就是帮工的杂役也换上喜气的新衣裳,一个个笑容满面地接待着各方的宾客,这一天能出现在的韩府的,不是韩文登的心腹就是故交,没一个是普通人,能不客气吗?

    再说那些客人出手也大方,那守前门的阿福一天就收到十多张金叶子,把一众下人都给眼红了。

    “报,程同知到”

    “报,宁川卫赵指挥使到”

    “报,者多族长官司到”

    “报,田巡抚大人驾到。”

    “报,李御使到”

    那门子不停地大声吆喝着,作为都指挥使府的门房,自然是见多识广,不用询问就大声叫起来,韩府宴请宾客,自然是一件大事,管家早就对宾客分作三六九等,门子大声一叫,不同的客人自然有相应的人去迎接,通常部下是由下人带进大堂给韩文登拜寿,亲朋好友则归韩府的家属接待,至于更为尊贵的,那得韩文登亲自去迎接。

    韩文登一共起了二次身,一次是他的恩师,右都督府的前任右都督王辉,对韩文登有知遇、提携之恩,恩师来到,韩文登哪敢怠慢,亲自出门把恩师扶了进来,还有一次是蜀王派管家送来贺礼,贺礼是两柄玉如意,贺礼虽说的一般,对爱财如命、吝啬成性的蜀王来说,这是不错的贺礼了。

    明朝的王子王孙,大都是分封在全国各地,为了防止他们造反,没有传召不能进京,也不能轻易出城,就是探个亲也得找地方官员报备,受到地方官和卫所的监视,除了有实权的那极少数,大部分都是属于圈养状态,蜀王给监视他的人送礼,也在情理当中。

    韩文登虽说看不起蜀王,两人之间也有不少积怨,主要是在军费短缺时向蜀王借粮,可被再三拒绝,蜀王的态度很简单,要借的没有,要贷的就有,要像利子钱一样要给利息,能不怨恨吗?不过怎么说也是“龙子龙孙”,看不起不等于可以不做表面功夫,还得到门口迎接。

    至于那二柄玉如意,韩文登只肯留下一柄,又回赠价值相当的礼品,算是不欠蜀王的情。

    门子阿福非常机灵,他有一个本事就是只要他见过一面的人,都会记得很清楚,所以有客人到,不用递请柬都能大声叫出来,当他看到一个年纪轻轻的少年人笑着往韩府走时,搜索枯肠都没有想出此人是哪个,只好堆着的笑脸走上前行了一个说:“这位贵客,请出示你请柬。”

    陆皓山笑着把请柬递上,阿福只是扫了一眼,不仅判定了真假,也知道来者的身份,大声吆喝道:“文冲千户所陆千户到。”

    一声吆喝,很快,一个待女走过来,给陆皓山行了一礼,然后熟练地带他往大厅都走去。

    大厅内,已经是济济一堂,陆皓山官阶太低,来得太早或来得太晚都不合适,看到时间差不多了,这才捧着礼盒进去。

    都指挥使寿宴,韩府戒备森严,唐强、赵功常、李定国还有孙熊陆皓山让他们在客栈待着,没有跟来。

    刚进大堂,那待女脆生生地说:“文冲千户陆文华到”,既是给寿星韩文登提醒,也算是给在场之人介绍。

    来的宾客太多,要是韩文登一时认不出来,就有怠慢客人之嫌。

    “哟,他就是那个小县令,不错啊。”

    “比想像中年轻,果然是后生可畏”

    “不沾泥的飞电营还不算太差,他带一伙乡勇竟然全歼,不简单。”

    “这次能顺利平定叛乱,此子立功不小,难怪指挥使大人这么器重他”

    众人对陆皓山议论纷纷,陆皓山虽说听到,不过面不改色,携着礼盒走到韩文登面前, 恭恭敬敬地说:“下官祝指挥使大人福如东海,寿比南山,这是下官一点小小的心意,还请大人笑纳。”

    “是皓山啊,请起吧”韩文登怪嗔地说:“来就好了,还送什么礼,真是见外了。”

    几次交集,韩文登对陆皓山的评价很好,有能力还会来事,出门又大方,这种手下谁也不嫌多,米芾的书画还有那支价值不菲的红珊瑚,都送到韩文登的心坎上,韩文登对陆皓山非常满意,不过这一次还真有一点“嗔”了,为了影响不好,那些手下大多识趣地把贺礼交给下人处置,到时交上一张礼单即可。

    陆皓山偏偏携着礼盒前来,今儿怎么不懂事了?

    “这是下官一点小小的心意,还不知合不合指挥使大人的心意。”陆皓山一边说一边把礼盒交给身边的下人。

    “拿来老夫看看就知了。”出人意料的是,就在下人想捧下去登记时,韩文登语出惊人地说。

    每次送礼都送到心坎上,韩文登突然来了兴趣:陆皓山这次送自己什么,是不是又给自己一个惊喜,再说陆皓山说话时一脸的自信,更加深韩文登的好奇心。(未完待续。。)



238 三边总督

    韩文登慢慢打开礼盒,只见里面放着一件东西,用绸布包裹着,轻轻打开,一个奇形怪状的东西躺在里面,这件东西把两小筒连在一起,饶是见多识多的韩文登也是第一次看到这样的东西,感觉怪怪的。

    不过这件东西做得倒是精巧,镶了黄金、嵌了宝玉,看起来有一种赏心悦目的感觉。

    “皓山啊,这件是什么东西?”韩文登忍不住发问道。

    陆皓山笑着说:“不知大人有没有听说远千里眼?”

    “千里眼?本官不仅听过,书房内还有一具花重金从外番人手里买来的一具,那玩意不错,看得挺远的,可惜有一次不小心从马上掉下来,摔破了”韩文登说着,心里一个激灵,有点吃惊地问道:“你不会说,这玩意就是千里眼吧。”

    “正是,大人试看一下就知道。”

    韩文登一边摆弄着手里的望远镜,一边好奇地问道:“这玩意什么用,这样看吗?”

    好家伙,把望远镜看反了,陆皓山忍住笑,连忙走上去,一边校正一边教导韩文登怎么正确使用这架望远镜,其实也很简单的,韩文登以前也用过千里眼,可以说一点就会,学会怎么使用后,韩文登就兴致勃勃地玩起这架望远镜来。

    很快,韩文登就发现这种双筒望远镜好处,不仅看得远、看得清,看东西的时候也自然很多,流入大明的望远镜绝大多数都是伸缩式单筒望远镜,看的时候需要眯着一只眼,而陆皓山做的是双筒望远镜,更符合人体工学,无论是应用还是工艺,都不是那种简单的单筒望远镜可以相媲美的。

    一代工艺大师的作品,哪里会差。

    玩赏了好一会。韩文登才放下,有点爱不释手地玩赏着手里的望远镜,刚才觉得它怪怪的,现在一点也不觉得怪了,做工精细,线条流畅,不仅镶嵌了宝玉,还雕有让人赏心悦目的祥云图案,真是越看越喜欢。

    “不错,不错。皓山,你这寿礼真是送得太好了,老夫很喜欢,让你破费了。”韩文登看着陆皓山,面露笑容地说。

    再一次给自己惊喜,还真是机灵、懂事。

    别人来送礼,字画送得多了,感到平淡,金银财货又觉得有点俗。前面的那些礼单韩文登都看了,虽说都挺贵重,不过并没有让人眼前一亮的礼物,倒是陆皓山这件礼物。又精巧又实用,这让韩文登非常满意。

    陆皓山马上恭敬地说:“其实不值几个钱,知道大人两袖清风,所以上面镶的都是普通的玉石、绿松石之类不值钱的东西。难得大人喜欢,这是下官的荣幸。”

    上面镶了珍珠、猫眼石等珍贵的材料,可是陆皓山张嘴就说绿松石。这样就显得这礼物不是很贵重,就是传出去对自己的官声更加响亮,韩文亮了听了心情大好,高兴地说:“有心了,一会本官得跟你多喝几杯。”

    “谢大人。”陆皓山谢过,然后很识趣地退到一边。

    这次寿宴,韩文登才是主角,能来这里贺寿的,都是响当当的大人物,估计最小的就是自己这个小千户,陆皓山心知肚明,让人记忆深刻就行了,没必要大出风头,而一旁韩府的管家也在忙碌,自家老爷说一会和陆皓山喝几杯,这样一来原本没资格上主桌的陆皓山就得安排上主桌,不然老爷和谁喝去,这样一来,就得有人要被拿下去,哪个要拿下去这些都是他要考虑的事。

    祝了寿又送上贺礼,陆皓山被刚才引路的待女带到一边,喝茶、用点心,等着一会入席。

    陆皓山贺完,那些宴客又接连有来,陆皓山还是新人,一边和旁边的人客套,一边看着别人给韩文登贺寿,对他来说,这是一个融入的四川都司的一个机会,陆皓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