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历史 电子书 > 民国之钢铁狂潮 >

第371节

民国之钢铁狂潮-第371节

小说: 民国之钢铁狂潮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伏见宫瘪着嘴轻缓的点头:“大西大佐的提议很好,完全可以照此执行。那么,其他的办法呢?”

    其他的?还真没什么好办法。离着那么远,战况却又那么紧急,船舶起码要两三天才赶得道,只有飞机能管事了。

    舰政本部上田宗重中将提议:“要转移国民视线,最好能从现在起就淡化与支那作战的消息,让他们把注意力集中到我们的新战舰上面。目前,两艘全新之主力战舰已经接近完工,我们完全可以把他们提前开放出来,引发国民兴趣,代替原有战舰在他们心目中的位置,如此,哪怕最终消息泄露,总有缓和的余地。”

    伏见宫眼睛一亮,脸上露出一丝满意:“此提议极好!海军的强大,便是帝国的强大之根基,让他们看到更多的希望,总比盯着一些无关紧要的东西要好。可以这么办!”

    伏见宫博恭王作为军令部总长,乃是坚定不移的舰队派核心领导,在他心目中的海军,那是越大越好!战舰越多越好!跟陆军部的分歧,自然不要多说。

    眼下,在1936年1月通过提案确定,并当年开工建造的2艘补充战舰去年底完成主体建造,到现在才勉强完成晒装,正式下水其实还要点时间的,内部设备安装和调试都没完成,弹药库都是空的,形成战斗力,起码得年底……但事到临头,只能先拿他们出来顶杠。好歹,舰炮啥的都弄完了,表面光彩照人,没问题啊!

    “可是这样一来的话,我们新造战舰的真实情况就会被其他各国知道,虽然已经退出了海军协定,但现在的紧要时刻,要是引起各国的警惕和封锁就不好了。”

    比较谨慎的人立刻提出不同看法。在场的人都很清楚,那新造的战舰标准,早已经严重超出了华盛顿海军协定的标准。标准排水量47500吨,满载达到55000吨之巨,拥有三座三联装410mm炮塔的大家伙,确定无疑是世界第一流的水准,装甲更厚,动力更足,拉出去,绝对能吓掉一地的眼珠子。比协定中最大3。5万吨标排超出太多了。

    可如今这么光明正大摆出来,真的没问题吗?

    永野修身不屑的哼哼道:“那有什么!现在的情势下,你们以为那一个国家还有心思关心海军协定的问题?德国人都在大肆建造强大的战列舰,日本为什么不可以?不要忘记了,我们一直想要跟德国结盟的!没有强大的海军力量,德国人怎么会同意亲密的合作关系!万一他们因为这次作战的失利而倒向支那人,那才是大麻烦!”

    在舰队派的人看来,日本有没有强大的实力和足够的价值,主要就看战舰的数量和海军的武力强大程度。被打烂了多半的联合舰队,和拥有全新强大战舰的联合舰队,完全是两码事!

    站在政治立场,一手导致日本退出海军协定的永野修身有资格这么说。

    米内光政少有的出言附和:“这样考虑是对的。帝国必须要有强大的盟友,英美等国只会给我们制造更多的麻烦和陷阱。我支持舰政本部长的提议。”

    终归他也是海军的骨干力量,可不能看着海军就这么一蹶不振了。

    这一条又通过了。时间紧急,哪怕是一贯扯淡、意见不合的人,在关系到整个海军和帝国前途的大事上,还是难得的拿出了足够的耐心和合作诚意,比陆军那帮混蛋好多了。

    匆匆忙忙的几个小时会务结束,从本土紧急起飞的百多架战机朝着茫茫大海高速飞去,他们必须赶在天黑之前杀到战场,空中掩护舰队的缓慢撤离,直到航油耗尽,落海拉倒。

    慢腾腾的水上飞机和轰炸机最终没敢派,那玩意几乎就是活靶子,这时候,就别指望搞什么反败为胜了,先最大可能的保存住力量再说吧。

    随后,米内光政和伏见宫等几个核心要人一起面见天皇。

    身在皇宫中的裕仁天皇可不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从中国买来的短波收音机啥的一概不缺,中国普天盖的报道他早都知道了,因此当一群海军精英们叩阙到来的时候,他的脸色,跟抹了半斤白灰似的,别提多难看了。

    “诸位大臣就是这样为帝国尽忠的吗?堂堂联合舰队主力尽出,却造成如此大的损失,你们觉得,朕该如何向臣民交代?”(未完待续)rq!~!

第500章 紧急补充造舰

    一群将星闪耀的帝国精英纷纷低头,他们都看出来了,裕仁那脸都气的变形了,要不是从小的帝王教育合格,天生的深沉内敛有气魄,稍微差点的,只怕现在都蹦起来破口大骂了。

    天皇就是天皇,哪怕从来没有中国皇帝那种一言九鼎威服天下的气概和权势,哪怕是摆在台上当吉祥物,也得按照礼仪老老实实的供着不是?再说,裕仁可不是一般昏君,那是绝不逊于明治天皇的心智和胆略,表面上退居幕后,实际上,对国家臣民的影响,大得很!

    伏见宫是皇族,又亲自控制着海军部中心,自然没什么好推卸责任的,挨骂就得听着。米内光政其实很冤枉,黑锅他必须得背上,事情,还得他来解决啊。

    好歹的,裕仁没有大发雷霆的破口训斥,想当年被朱斌从头顶上丢了一堆炸弹下来,差点吓得尿床,人家不也照样温文尔雅的继续主持大局么?淡定,还是要的。

    伏见宫沉了沉,恭谨的报告:“我们已经在设法解决相关的问题。相信很快就能把情势完全控制住的。”

    把匆忙商议出来的一些方案往上一递,裕仁粗粗的看了两眼,随手放在一边,背着双手站起来,绕着屋子转圈,嘴里幽幽叹息:“帝国能走到今天,经历几代人的辛苦操劳,颇为不易。今日世界风起云涌,帝国又面临数千年未有之大危机。一切行动,都必须做好万全的计划,稍有不慎,就可能将百年之功化为流水。你们都是朕信得过的大臣,应该懂得。”

    几个人“嗨嗨”不止。

    裕仁转了几圈,最终还是没有说太多,他不是中国皇帝那么大谱,差不多做做样子就行了。挥挥手道:“就按你们拟定的方略处置吧。我只有一个要求,在帝国完成关键的移民大计之前,海军。不得轻动,此乃国之根本。”

    米内光政这次比较痛快,毫不犹豫的答应下来。其他人也不敢有什么意见,现在可是他们捅出来的篓子,没收拾好之前,说啥都没用。

    日本启动移民计划到现在,往南满移民超过300万,速度比预料的要慢一些。但好歹是站稳了根基,预计到后年,加上往朝鲜的移民起码要达到八百万至一千万,才算保险,那基本就不怕叛乱分子制造麻烦,人口密度占了优势。一切都能良性循环下去。

    此外,对台湾的移民工作也开始启动,归根到底,要完成占领和吞噬,必须有人过去。才行啊。

    日本人就是这么矛盾。一方面,从上到下鼓噪着要上大陆,要扩张国土。可真正有了条件,那么大的台湾、琉球、朝鲜和东北三省,地皮比日本大了不知道多少,移民的时候。却都不愿意走!

    除了做生意的,开工厂的,大量的渔民和农民,甚至是市民在内,宁可在危机四伏的小岛上憋屈着,也不想去广袤的白山黑水去拥有一大块良田土地,开矿建厂或者做工。这里面,有顽固的乡土情结影响。也有各大财团和资本家们为了自己的利益,对移民照顾的事情虚应故事也有很大关系。

    裕仁也好,他们这帮官员也好,不少费力气去办理,可成效,离着预定的目标还差的远呢!

    可惜的是,现在的日本,根本不是脑筋清醒的人说了算的,军人干政已经到了不可理喻的地步,军事斗争的气氛占了主流,真正考虑长远大计的聪明人,根本靠不上边,或者被砍死……。

    出了皇宫,首相近卫文麿冷冷的瞟了一眼这帮人,心想他这位子估计也坐不长了。海军造成如此大的失利,追究起责任来,一个都跑不了,到时候他不主动辞职,恐怕都不行,那些嚣张愤怒的下级军官们,不折腾个底朝天才怪。

    不过他想走,其他人却不想就此放过了,伏见宫带头,米内光政和永野修身、上田宗重等人直接拖着回去开会讨论进一步的处置方案,一些必须要抢在舰队回归、消息败露之前确定下来的事情,不搞是不行了。

    包括大藏相贺屋兴宣在内的主要内阁成员都被召集起来,加上贵族院的一帮老头子们,神色紧张的把几个重要议题粗略的一说,然后米内光政很坦然的道:“无论如何,尽快批准新的造舰计划,补充联合舰队的主力舰数量,保证帝国海军的优势,是当务之急。如果能在近几天确定的话,会有很大帮助。”

    舰政本部掏出的补充方案转了一圈,全都皱眉头,贺屋兴宣干脆两手一摊:“你们的要求实在太过分了!大藏省不可能有那样的财政拨款拿出来,为了满足陆军的要求,我们已经将上次的各国贷款都花光了!”

    米内光政自己也知道有点过分。除了抢着下水的两艘战舰,和快要完成主体建造的两艘六万吨超级战列舰外,还有两型号、各两艘总共四艘的建造计划,原来是打算明年开工的,现在看来不行了,马上开工,都不一定赶得及……整个联合舰队只剩下三艘完好的主力舰,加上去也没多少啊!

    可仅仅是这四艘主力舰的预算,就要高达3。5亿日元以上,并要全新建造至少4艘航空母舰,又是1亿日元;四艘重巡舰和八艘轻巡、驱逐舰一大宗,又得1。5亿左右,战机补充1千架,飞行员培训2000人,又得1亿……加吧加吧,起码要7亿日元打底。倘若加上因此而必须扩充的造船、炼钢、重型机械厂和电气、锅炉制造设备,林林总总的人工开支,通货膨胀,旧舰更新,没10亿,别想搞定。

    问题是,预算还不止这些。按照估计,此次造成的战争损失需要处理,造舰完成后,中国必然也会有差不多数量的主力舰,那么就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增加,那预算又得加大。陆军会眼红,必然要求相同的待遇,也要加大军费开支,财政状况根本难以支撑。

    伏见宫博恭王面无表情,但不容置疑的道:“这是不可以讨论的决定,帝国的安危在此一举,无论如何,内阁必须设法解决。”

    米内光政慢悠悠的道:“没有钱,可以继续借嘛!德国方面,美国方面,都是可以考虑的。实在不行,发行国债也是可以的。”

    贺屋兴宣脑袋一晕,心中顿时升起不妙的感觉,连米内光政这家伙都开始胡言乱语了,可见情势到了怎样危险的地步。海军一直以来不都是很强大的吗?居然被逼到了如此份上,他们到底是面临了怎样险恶的麻烦啊!

    近卫文麿有点破罐子破摔的架势,连争辩都免了,开诚布公的道:“没有别的办法,哪怕是拿黄金做抵押,也必须把窟窿堵住。海军补充计划必须顺利出台,帝国好不容易有了今天,不能为了一点钱就坏了大好前景。外务省,可以多跟美国人和德国人接触一下,他们想要继续得到日支之间长久的贸易增长机会,就必须支持我们。”

    “动用黄金……吗?”贺屋兴宣有些茫然的重复一句,两眼无神的耷拉下脑袋,心中哀叹,没指望了。

    日本的黄金储备,是非常珍贵和稀缺的,因为经济危机导致大量外流,不得不取消金本位挂钩增发、贬值,好容易稳住了,富士山金矿的开采,东北占领后的金矿勘探,好不容易攒下点家底儿。再加上德国人为了开采北方择捉岛火山内的铼矿,几乎以一比二的比例用黄金换取,加起来多弄了300吨,稍稍松快点,这要造舰,就得全砸出去。

    他那模样太明显了,其他人看的真切,伏见宫顿时不爽,厉声喝道:“大藏大臣要搞清楚,帝国有海军,才有安全,才有地位和一切!海军被严重削弱,遭到支那的强势挑衅,帝国的地位将不保,到时候,说什么都没用了!黄金花出去,总能再找回来!”

    当着满朝大臣的面,不好说抢。

    不过贺屋兴宣是听明白了。日本怎么强大起来的,不就是靠战争扩张,武力掠夺和敲诈勒索么?没有钱了,抢地盘,打赢了,要赔款,没有市场,抢市场,逼着中国开放,或者干脆武装占领……。对他们来说,造战舰也好,武装陆军也好,就是各大财团暗中支持的抢劫团伙,只要能够不断开拓新的区域市场,一切投资都能赚回来。

    理论上是这样,可真正能做到多少,贺屋兴宣自己都算不出这笔账,因为从上世纪抢到台湾,甲午前后夺了朝鲜,包括最近占领的东三省,帝国财政收入貌似在不断增加,国力在不断增长,可绝大部分的穷人,依然穷的吃不起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