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历史 电子书 > 民国之钢铁狂潮 >

第266节

民国之钢铁狂潮-第266节

小说: 民国之钢铁狂潮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耪倬杩罴首急肝辖拇笫偾熳#蛏习偈苷蕉坊焙乩瘢悼谷盏某杉ǎ椿故侵毂笫浊恢浮U庖俏裁粗毂罄┱拍敲纯欤笞诺ㄗ忧赖嘏桃裁蝗怂等剿牡脑倒省

    老蒋听完看完,脸色不只是不好看了,甚至都做不出什么表情。两眼之中鬼火乱冒,直勾勾看着几张纸上的条款久久无语………那些字都是用中文打印机搞出来的宋体字,跟这时代往来公文的手写体完全不一样,冷冰冰硬邦邦充满了公事公办的味道,让老将浑身不舒坦,一看就火大!

    憋了许久,老将终于冷飕飕的丢出一句话来:“回去告诉朱汉臣,让他好自为之。”

    蒋百里清风拂面的淡淡一笑,点点头就走人了,风度之好,比委员长阁下好了不知多少。但到了外面,他却无奈的摇摇头,心中慨叹,国事艰难啊!里里外外都在闹腾这些破事,想安心做点正经事怎么就那么难?

    他之所以出手帮助朱斌,也是看在这小子是用心办对国家有利的好事上。在海南开设军事基地搞工业,他其实不怎么赞成,因为那里没什么纵深,很容易被海军强国偷袭,防御压力会很大。

    但朱斌有理有据的一番话把他说服了,这一着非是乱走,乃是必须。中国一旦开战,必将面对全方位的入侵,南方地处偏斜,混乱已久,且被日本人渗透的太厉害,一旦开战,必定成为进攻的主要方向之一,到时候老蒋为了自己的东南财税重地,肯定顾不上,到时候被突破,就会席卷南国,一发不可收拾!

    当今天下,有实力有余力的,也只有他朱斌,凭着强大的海军和空军,起码能牵制住日军相当力量,战略上非常有用,此其一。

    其二,中国严重缺少战略矿产资源,橡胶、铁矿全需要进口,一旦开战必然被掐住喉咙,导致后继无力。而海南岛首先有一个巨大的优质铁矿,又有一个巨大的钛矿,还有水晶矿,都是关键的战略资源。此外,这里的气候极其适合种植橡胶和高产农作物,开出两百万公顷好地来,起码能解决掉相当部分的资源自给。

    第三,海南近处浅海有丰富的天然气矿藏。开采之后可以大大减轻中国对海外石油的依赖,尤其是在战时就更加的重要,从他个人来讲,也不怕老蒋捣鬼不让重庆的油气东进。

    有此三样,就足够值得他来插手了。至于航天基地什么的太过机密,朱斌还没向核心外的人透露过,此时的人也难以理解,自然不肯多说。

    归根到底,朱斌是出于一片爱国之心,蒋百里看的透彻,这才出手相助。

    有朱斌如此插手一折腾,李宗仁手腕熟络的耍开huā枪,借力打力的抵消了老蒋的压力,不但一点地盘没丢,反倒间接地掌控了北部湾,欢天喜地的跟朱斌接上了头,然后以闪电般的速度缔结了一系列的矿产换武器和贷款、工业设施的协议,并在第一时间得到了足足一个团72架特遣舰队换代不用了的p…21a战斗机,随后是一大堆用不上了的老式德国造105mm加农炮和博福斯造75mm野炮、山炮。

    这仗没法打了,老蒋借坡下驴,仅仅僵持了不到半个月,就草草的收场。闹得沸沸扬扬的“两广事变”各方出动了近90万大军,一枪没放的收场,简直荒唐可笑!

    另一边,工作效率神速的工程兵团仅用了一个月就把航天基地的地基给打起来,并首先树立起一座二十米高的楼架,炮台和军事基地、防空基地等全部粗粗设立后,就忙不迭的将一枚组装完成的直径550mm、长10。6米的探空火箭运了来,经过反复检查和调试之后,终于到了放手实验的关键时刻。

    8月15日,天气晴好,清晨只有微微的凉风,高空中一望无边,连云彩都稀罕。设立在近海上的观测船和地面观测站全部部署到位,一艘飞艇升上三千米高空稳住身形,另有两架装载有复杂电子设备的四引擎大型运输机攀升到一万米高度缓缓地绕飞,一切准备就绪。

    足足两百多人的火箭推进实验室成员几乎全部到场,包括特斯拉在内都挤在了临时设立的发射中心内,眼睛一眨不眨的盯着上百台十四寸的显示屏。正中央,年轻的冯。布劳恩兴奋的微微颤抖,同时有点紧张的时不时抬眼看站在不远处的朱斌。

    时间指向上午6点23分,王恸山从外面进来,朱斌低声问:“周围警戒都安排好了?”

    王恸山淡定的点下头:“全部部署完毕,五十公里半径内没有可疑的人存在。”

    “好。”朱斌回头示意设计团队的中方头头束星北“开始吧!”

    束星北老大不小的人了依旧风风火火,兼且不怎么在乎规矩,当下也不客气,回头冲叶企孙和冯。布劳恩吆喝一声:“各部门注意,‘s1型探空火箭’发射倒计时,正式开始!”

第364章 探空火箭(二)

    s1型探空火箭,是迄今为止他们制造出来的最大一种火箭,总重量近2吨,上下分为两级。【看】【 書】【吧】下级为双基液体推进器,主要是用过氧化氢和煤油为燃料,驱动液氧煤油发动机在极高的压力和温度下工作,提供强劲的动力,保证火箭能以极高的速度起飞。

    上一级是固体推进剂发动机。整个火箭壳体主要由无磁性的超轻高强度铝合金锻压制成,外层覆盖耐高温的玄武岩纤维,气动外形都经过飞船智脑的反复模拟演算,保证一帮科学家们计算出来的数据准确可靠。

    内部关键部件燃烧室和喷管,一个需要承受高达102~2x107帕的高压力,一个要耐住25003500度的高温,这在世界绝大多数国家来说都是难以实现的巨大瓶颈,顶多有德国人、苏俄和美国人勉强能凑合出来,但要想搞得足够大,使发动机工作时间足够久和足够稳定,那就只有朱斌这里才有保障。

    从全世界忽悠来那么多科学家,朱斌又是打着“世界和平”的幌子,当然不能一个劲的发展武器,他刻意的让人分成两个主要组,一组负责固体发动机的,首先为他完成了火箭筒、火箭弹、火箭炮和初级导弹的研究,最后顺理成章的推演到尺寸足够大的探空火箭上前期不是没搞,但那些直径不到300mm的单级固体推进器探空火箭的飞行高度有限。很难超过五十公里。远远不足以他们完成大气物理、空间物理、天体物理、气象、光学、电磁学等等方面研究的需要。

    另一组则在前者基础上,首先开发成功了比较安全的鱼雷,从内部结构上说,先进的鱼雷实际上就是一枚火箭的雏形,除了需要将化学能转换成电能或者机械能,最后由螺旋桨完成推进工作外,其他的高强度耐压外壳、战斗部、制导部、燃烧室、推进剂布置等等都差不多,要是最大的区别,在气动布局上,一个遵循流体力学。一个遵循空气动力学多一点而已,甚至鱼雷某些技术方面比简单的火箭更为复杂。

    可以说,凡是能制造出优秀鱼雷的国家,技术上制造火箭都没什么问题。反过来能造火箭的国家,却不一定能搞得好鱼雷。

    鱼雷成功之后,顺理成章的开工更大尺寸的玩意,并且液体推进剂和燃烧室、发动机、喷管、壳体等材料也都搞得差不多了,而火箭各种顶部仪器组件也随着世界级的开发团队到位之后迅速拿出产品,真真正正能进行科学实验的探空火箭自然就出来了。

    基于成熟的主体结构、技术和推进系统的完善成熟,整个火箭开发团队几乎没走什么弯路,许多气动布局方面的问题在火箭弹上都经过反复验证了。

    内部仪器部分原本是非常瓶颈的,但在朱斌这里全都解决了关键技术。全自动生产线制造的微型大规模集成电路芯片和晶体管、高质量电容电阻能基本部件制造的电子板体型只有当前世界电子技术水平制造物的百分之一,极大的节省了空间;超高精度数控机床甚至立体打印机让所有细小结构和精加工的零部件变为可能;分子熔炼炉能提供世界上最精纯的材料。保证敏感器件的性能稳定和精确;而可以任意组合的无限量材料配方则保证每一位科学家都能找到符合心意的材料种类。

    再加上定点由专人掌握的计算终端,模拟风洞,由飞艇和大飞机提供的万米以下低空环境数据,小型氦气球携带的能够直接飞到3万米高空同温度空气稀薄区域的大气环境,以及近乎无限量的资金支持,数以千计的专家和实验小组再搞不出点好玩意,那不都得羞愧的自杀啊!

    可以说,眼前这一枚s1探空火箭其实已经集中了当今世界火箭技术之大成,完全可以作为一个稳定的实验平台和武器开发基础来使用了,但是嘛……朱斌却是不准备让所有人都知道嘀。

    为了安全保密起见。整个项目都被拆的七零八碎,每个关键技术部分都有中国本土科学家在主持或者参与,为的就是防止万一哪一个知道的多了带出去,就会造成不可收拾的大麻烦!

    虽然每一个参与到这些核心项目的专家都签订了不少于十年的工作协议和终身保密协议,可在这混乱的时代。还是小心再小心的好。

    冯。布劳恩来到中国之后,真正参与到火箭研究的时间不到一年半。而取得成果则主要集中在最近一年,从去年6月世界各地科学家汇聚之后,项目突飞猛进,自然的也把他的工作范围限制住了,主要放在火箭设计方面,其实也是最关键的部分。

    眼下,这一枚由他废了不少心血设计出来的火箭顶部的有效载荷最大可达235公斤,设计飞行高度可达200公里,已经相当的优秀!

    束星北一嗓子喊完,无线电中迅速传来各方最后一次的情况报告:

    “火箭检查完毕,工作人员撤离!”

    “发射场清空,安全人员撤离!”

    “五指山观测站准备就位,雷达工作正常!”

    “海洋一号测量船准备就绪,雷达工作正常!”

    “监天一号工作正常!”

    “指挥中心主控系统工作正常!”

    ……严密的工作程序一丝不苟,十几个单位的报告次第而来,刻意竖立在前方的一座大型led电子钟上,硕大的阿拉伯数字稳定的跳跃倒计时。

    “倒计时一分钟!”

    洪亮的报时声让冯。布劳恩又是身体一颤,下意识的把手放在了蘑菇形状的红色按钮上方,束星北眼疾手快一把给他叼住,哈哈笑道:“伱小子别那么激动啊,小心走火!”

    冯。布劳恩羞涩的笑了笑,下意识的扭头看了一眼朱斌和坐在后面的见他鼓励的朝这边笑着注视,心中顿时一定,深深吸一口气,静听倒计时的声音:“六、五、四、三、二、一!发射!”

    束星北的宽厚熊掌用力排在他的手背,把按钮重重的压下去,就见高透过率的轩窗外,远处发射场上一片滚滚浓烟席卷而来,翻腾而起,下一刻,一条通体雪白的锥子型火箭喷射着十几米厂的炽烈火焰,在红外镜片观测下,发出明亮的橙色,代表着它的推进剂是煤油。

    两吨重的箭体在澎湃的高速火焰推动下如利剑一般刺破苍穹,倏忽间冲上云霄,速度从零直线加速到两马赫,并朝着更高的速度一路狂奔!

    就在火箭起飞的刹那,顶部装载的数十种仪器同时开始运作起来,几秒钟的功夫,遍布周围的各大观测站纷纷发来接收到信号的报告!

    又几秒钟后,第二级液体推进火箭燃料耗尽,从连接部分脱离分解,朝着南海坠落,第一级固体发动机及时点火,保持速度和角度继续朝着高空冲击!

    地面观测站和测量船上,高精度雷达不断的捕捉着相对细小的火箭身影,高空个层级一直到对流层的顶部都不曾遗漏,最后,最高处的氦气球监测仪器接班,一组组的数据通过微波通信链路传递到地面站,别的东西来不及,火箭的高度和状态则稳定的不断报告。

    “七十千米!九十千米!一百二十千米!一百五十千米!两百千米!固体发动机停止工作……测量仪器释放完成……无线电定位设备工作正常,发射成功!”

    “成功了!”

    束星北一声大吼,捏紧拳头当空用力一挥,控制中心顿时欢声雷动,数百名穿着白大褂的科学家跟孩子似的跳起来,跟旁边的人热烈拥抱,互相使劲拍打着肩膀和后背,离着不远的另一间临时休息区内,一整排的香槟瓶子“砰砰”的打开!

    朱斌虽然连几万米长的星际战列舰入役场面都看过多杀次了,对这种小玩意一点感觉都没有,但仍旧被现场的气氛所影响,再说这样的成功也意味着他朝着未来目标迈进了一大步,也微笑着一边鼓掌,一边走过来,跟束星北、叶企孙等人用力的握手,最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