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历史 电子书 > 民国之钢铁狂潮 >

第154节

民国之钢铁狂潮-第154节

小说: 民国之钢铁狂潮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考试

    这样的殊荣,换到一般人身上,哪个不得感动的热泪盈眶,拼死报效啊朱斌的这帮子手下们,塞进陆军大学里经受各方面的熏陶之后结果说不准会怎么样呢,这可算是下了大血本了

    甘丽初他们进去之后迅被人追捧,并形成一个个的小圈子,老蒋知道在所难免,也算国内一大特色,特也不介意手下的心腹们发展一些自己的股肱,将来也便于分化控制难道说朱斌的人进去了,为这个闹腾不成?那也不至于影响到教官们啊那些来自德国和前白俄的教官们,水平还是挺高的嘛

    “辞修,你说说看,到底是怎么回事?”

    老蒋最近忙于剿匪大业,百十万大军的调动,数面合围的大阵仗,闹得他脑袋发昏,根本没顾得上管那边的事,觉得不会出什么纰漏这下子有点没头绪

    陈诚没急着马上回答略微沉吟一番,斟酌着道:“详细情况学生也不是太清楚,只是听的下边有人与他们信件往来中提到,甘日如他们对海军特战队之战功并不以为然,皆觉得其军事素养和技战术泛泛而已,打仗靠砸钱当铁乌龟并非真刀真枪的能耐而朱汉臣手下的军官则以为中央军的指挥官们志大才疏,徒有虚名,上了战场面对日军都一败涂地,跟正经现代军人比起来差远了”

    “这群目中无人的混账东西如何的敢口出狂言战争岂是他们言语之间可轻慢的?”老蒋登时觉得不爽,他不怀疑陈诚故意编瞎话上眼药犯不上的事情不管怎么说,中央军是他一手带出来的,骨干军官越来越多的都是黄埔系出身,海军特战队的小子们如此说法,这是打他的脸呢

    陈诚也心有戚戚焉,被人指着鼻子这么批评,一个个心高气傲自以为天之骄子的陆大学生们能耐得住才怪,打起来是正常的

    老蒋鼓了好几鼓,没有雷霆发作,又问:“他们闹意见,关教官们何事?难道德国人也掺合进去了?”

    陈诚摇摇头:“具体情况还不是很清楚,只知道朱汉臣的手足对数位教官所授课业内容不屑一顾如姜教官和德国潜艇教官之海军作战,他们就以为严重脱离实际,并对现代舰艇之功能与发展理解错误,甚至老旧落后二十年而对史培曼、古德威等教官所授德国战术,一味强调飞机、坦克、大炮的群体彻底进攻,战决之策略并不合适中国国情倘若我军照搬条文,与日军作战必败无疑”

    “呵呵?他们当真如此说法?这却奇了”老蒋非但没有恼羞成怒,反而笑起来,却让陈诚有点摸不着头脑,又问,“他们是怎么解释的?”

    陈诚答道:“有德国教育背景的余报国言道,德国作战之欧洲环境一马平川,多平原而少山地,国与国之间接壤分明,极有利于大兵团规模化排兵布阵,强兵快撕开战场壁垒纵深扯动,海陆空三面进军,是可以收获奇效的但中国处于防御作战,本身军事装备简陋单薄,根本不足以形成重炮和重装甲集群,而作战目标又是无后勤和战场根基的日军,是同样喜欢正面进攻快决战的典型,如此硬碰硬的打,除非能顶住其第一波的攻击,否则前锋被挫,腰肋必然为其左翼攻击战术所破,届时必定一败涂地,远不如发挥本土内线作战优势,与敌人打消耗战、持久战、袭扰战,尽量避开正面除非他们有特战队一般的装备和素质”

    “这话说得也有几分道理……”老蒋起初听得还慢慢的点头,到后来就觉得不对劲了,尤其最后一句下来,脸皮登时一黑,冷哼出声

    前半截的东西说得都是实情,中央军眼下的确穷困,不能跟德国人比较,动辄数十上百辆坦克的集群冲锋,万炮齐发,上千架战机突袭敌人,这样的大场面根本不可能出现,就算有那么多也没地方摆,除非是华北或者外蒙,但机会很小

    但几样战术就值得商榷了,作为中央军,在自己国土上不与侵略者决战,国民怎么看?国府的面子还要不要了?区区一个小军官,眼里没有大局和政治考量,这也正常,可当着面的卖弄你们特战队的富裕装备算怎么回事?

    老蒋也听过不少的说法,这海军特战队,都快被朱斌养成少爷兵团了上上下下连大头兵过的都比一般小老板富裕,每个人装备都极好,让不少人为止羡慕,可不应该那这个来炫耀卖弄,生怕别人不打主意是怎么着?

    “该敲打敲打他们了”老蒋觉得不能再这么放纵下去,抽调培训的事情做得还是不够,应该让他们长长记性才是

    蹙着眉头思忖了很久,连日来剿匪作战步步进取的喜悦和舒坦都散掉不少,反复琢磨这两件事的利益得失,最后敲了敲桌子,道:“这样,等过两日剿匪作战完成之后,组织一场军事演习,就由教导纵队和特战队来一次向全军之汇报”

    “是”陈诚腮帮子微微一抽,浑身冒出一阵冷汗,以他对老蒋的熟悉如何不知,这是动了怒气了出动教导总队搞军事演习,朱斌纵然有三头六臂也得认栽了?

    说起来,他也觉得朱斌有点太嚣张,不就是有俩骚钱,不就是打赢了日本人一场么,靠得也不过是出其不意和大量的军火装备,搞乌龟战术,各种机缘巧合罢了,换别的人,未必不行中央军,还都没怎么上呢

    这一遭,可算玩出火来了,只要战阵上把嚣张气焰打下去,看他还拿什么来炫耀

    要说德国顾问团的效率还是蛮高的,小克虏伯和刘礼士也算说到做到,老蒋这边才安排下准备军事演习的事情,朱斌这边紧跟着就得到消息了,当时就乐得哈哈大笑,拍着大腿道:“行啊既然有人把脸伸过来,不抽他两耳光怎么好意思?中央教导总队?哼哼,样子货”

    他是真的不放在心上,看了陆军大学、黄埔军校的教学内容,知道了师级以下军官们接受的教育和水平,朱斌就知道对手都是什么货色了,说实话,人都是精英,精神也都不错,可接受了错误的知识,又要带着整体素质很差的队伍作战,连“因地制宜”都做不到,能赢才怪呢

    只让留守的参谋班子商量着拿出应对方案,自己则专心准备跟日本人的这一回合较量,起诉书和传票都发出去了,炒作也搞起来了,可不意味着,这场戏就能唱的圆满

    就在全国各方面一片喧闹的时候,表面上发表声援的各国代表却并没有进一步的迹象,只是嘴皮子上耍完了,就一水儿的“表示关注”,或者干脆就是围观,情势如何发展,要看日本人的反应

    而日本总领事馆在头两天是一点动静都没有,上下的人都板着脸一副“没听过这事”的表情,对记者提问不发一词但在日本本土,却已经引起了轩然大波

    商工大臣中岛久万吉首先蹦出来,对朱斌的起诉大放厥词,声称这事对大日本帝国忠勇臣民的极端污蔑,是对大和民族智慧聪明的无端陷害,所谓的侵权之类言辞,绝不确切,都是一派胡言,必须严加惩处,以儆效尤

    说到底,仿造卡车这件事,里边有他一份功劳在,做成了业绩不小,何况,保护自己人,那是应当应分的

    一手操办整件事的丰田喜一郎却没那么强悍,这个任性倔强而聪明的青年得知消息之后,第一个念头就是,不该听信那帮家伙的撺掇,干了这样的蠢事(未完待续)

    泡书阅读最最全的小说 ///

第215章 日本人的应对

    对于制造日本自己的汽车,丰田喜一郎是有着强烈的愿望的他从小就立下志愿,要跟父亲一样凭着自己的聪明才智创下一番宏伟事业,发明一样能让日本强大起来的工业产品,经过考察和慎重考虑后,他决定制造汽车,并在1930年就开始研究发动机

    虽然当时手里没钱,进展也不大,他却并不灰心,到了去年夏天,第一款中国人自己设计制造的载重卡车的问世震惊世界,让他的心中泛起滔天的波澜

    为什么,为什么中国人会首先制造出这样的汽车来,而日本人却不能呢?看看,在东北,31年就发现了他们在制造汽车,现在经验研究出影响世界的先进卡车,当时就获得巨大的利润,日本人比他们优秀,有着好的工业条件,为什么就做不到?

    不,一定能够做到,只是不够努力而已

    丰田喜一郎是不肯承认不服输的,不惜逼迫当前掌握家族企业大权的妹夫总裁丰田利三郎,拿出钱来帮他成立一个汽车部,而后自己与朋友买了一辆卡车回来拆解研究,经过一年时间的辛苦,终于摸清了大概的状况,试着制造样车

    刚开始的时候进展并不顺利,朱斌出品的卡车有着太多的先进技术,特别是针对汽车每一个零部件不同的冶金种类,性能参数很让人恼火,光是钢材都要几十种,这怎么搞的清楚呢?

    相对而言德国的DKW前驱汽车就简单不少,但是,现在的情况是,日本的道路整体并不怎么样而卡车的实用性高一些可问题是,仿造这款车,留给他改造的余地已经很小,除了按照日本人的身高和环境做小了以外,似乎没别的可以添加了,并且最关键的是,这车可牵扯到不少人的利益呢,真的没问题吗?

    这段时间里丰田利三郎通过了解卡车的市场前景后,觉得汽车或许是一个很不错的出路,起码在陆军部那边,就需要大量的汽车特别是卡车而世界范围内的市场也很让人心动,问了不少人后,就刻意的放低了姿态,开始商量支持的事情

    丰田喜一郎却不。了我想做的事你不让,看不起还说三道四现在却来假惺惺的卖好,不需要

    终于下定决心干起来,至于侵犯专利权什么的,干脆都没考虑过这回事中国人的东西么,有必要考虑这事?至少朋友都是这么说的

    出于一切配件都自己生产的考虑丰田喜一郎最终搞出来的卡车比原车整整小了一号,发动机只有七十二马力车的长度、宽度和高度都大大的下降,车桥、底盘、轮胎等都相应缩水,原车的制动系统也不用复杂的液压刹车盘而用气刹,轮毂、车身什么的也不用高强度合金了,全都尽量的用自产钢材凑合

    结果就是,这车最后的载重只有1。21。5吨,比上海这边的拖拉机厂准备推出的三轮农用车大不了多少

    但这终究是自己造的车啊丰田喜一郎自豪的想要长啸一番,忙不迭的与朋友展开测试,一名在陆军部当差的同学闻讯后,当即提出来,直接大量制造一批给军队测试,如果可行的话,会大量采购最关键的,是要把这件事尽快的宣传出去,日本人,不能落在中国人的后面

    这就是他心中不舒坦的地方,这种事,在没有决定性的成功之前,怎么就好随便宣扬出去呢?这下好了,被人找上门,自己都还没有准备充分各方面的说辞呢,总不好跟陆军那帮家伙一样什么都强词夺理?一定要编出各种合适的解释来,完全避过了对方的专利陷阱才是重要的

    各方面气势汹汹的报道和压力隔着大海传过来,丰田喜一郎愁得连续两晚上没有睡着觉,但在第三天一早,他却接到通知,随后赶到位于东京的商工政务次官岩切重雄的家里

    沿着刻意弯曲的山道穿过白雪皑皑的两侧树丛,进入一片宁静写意的庭院,丰田喜一郎连续多日的紧张不知不觉的被打消了不少,清爽的寒风将不远处松树枝头的雪片吹得如樱花瓣飘摇散落,一股悠然出尘的意境油然而生驻足在门口的喜一郎不自觉的脸上带起一丝淡淡的微笑

    在主人家的殷勤引导了到了内庭前院,正对着精致水榭花园的屋子开着,底部铺着供暖通道的木板地上铺着榻榻米,岩切重雄穿着一身居家和服,面带和煦的微笑表示欢迎

    丰田喜一郎意外的发现,来的客人不止他一个,这次同样被起诉的日产汽车鲇川义介居然也在,另有几位身份不凡的官员贵人也在其中,竟是一次规格不低的小聚会

    “丰田君,请不要拘束,随便坐下”岩切重熊伸手想让,丰田喜一郎赶紧表示感谢,很自觉地盘腿坐在末位,他看出来,其他人的身份规格都不是他现在能比的,尽管他背后是尊贵的三井财阀

    鲇川义介冲他点点头,丰田赶紧的对这位东京帝国大学机械系的学长表示问候,对方倨傲的微微点头,密封眼里闪烁着冷漠的光芒,看的他心中很不舒坦

    岩切重熊环顾一圈,微笑道:“人都到齐了,那么就开始诸位都清楚这一次的支那人起诉事件?”

    被点名的两位被告同时脸皮一沉,勉强的点点头丰田还好点,他年纪轻,事业名声都还不够响亮,可鲇川义介却是名声在外了,其日产株式会社的名声在外,财力充足,如今随着满洲的开拓,发展是上了快车道,有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