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历史 电子书 > 民国之钢铁狂潮 >

第142节

民国之钢铁狂潮-第142节

小说: 民国之钢铁狂潮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等人都出去了,老蒋却又重新拿起汇总报告,掀开前面的部分,一边再三品味,干瘦的手指头轻轻敲打着膝盖,越看越觉得有内涵,有搞头,吆喝侍从人员:“去把夫人请来。”

    宋夫人正在庐山避暑,顺带的跟一帮美国友人聊天谈论世界格局事务,听到老蒋的召唤很是意外,但知道肯定有不寻常的事情发生,歉意的跟美国佬告个罪,匆忙来到老蒋的办公室。

    “夫人,你看看这份提案,我觉得很有意思。”老蒋少有的干脆利落,把报告递过去。

    宋夫人有些惊讶的看了他一眼,发现他的情绪极好,分明是。事,就觉得奇怪,谁有这个本事能让他如此情绪波动?接过报告来仔细一看,失声道:“呀!怎么和我与美国朋友的意见不谋而合?噢,又是那个朱汉臣提出来的?不错,果然有水准。”

    对朱斌,宋夫人一直很有好感,觉得这小子能干,知趣,大方又不失聪明,跟那帮子自甘堕落的国府要员完全不是一个类型的。在家能搞工业做买卖,在战场能冲锋陷阵,可谓文武全才,最难得的还不肯趋炎附势,跟其他各派阵营分明,对他们两口子的态度很端正,很会做面子,挑不出啥大毛病。

    再看这份提案,就更加喜欢了,简直就是为他们量身定做的!

    “夫人也觉得不错?”老蒋从来都很尊重夫人的眼光和能力,她说不错,就一定有理由和根据。

    宋夫人喜道:“是啊!这些日子来,我正跟美国的朋友们聊起来,他们讲,美国的罗斯福总统正在施行新政重振国家经济和国民精神,其中有些主意其实就来自于朱汉臣当初与洛克菲勒家的谈论,至少是不谋而合,也说明他的眼光很有先见之明。我正想着,我们是不是也要细心谋划一番,改变今日国家的落后贫瘠,一扫数百年来的颓唐之气。汉臣这提议,可谓面面俱到,与你的庐山训练班用意贴紧,特别是给优秀青年的扫盲和军训,加上思想教育,足可彻底抽掉那些反对力量的根基,大有作为啊!”

    老蒋禁不住眉头松动,笑逐颜开,拍着她的手道:“既然夫人有如此心得,不如就由你来主持此中细务如何?那朱汉臣也是要大用一下的,有他调动实业界的财力和人力相佐,会好办许多。”

    宋夫人多聪明的一个人,马上就明白,这事情当中,既要借助朱斌的财力和影响力,又不能太过突出这小子的作用,否则置国府和老蒋于何地?他亲自出面就显得太过隆重,也会给许多人错误的信号,导致一系列的麻烦,不如由夫人做主,还能有不小的缓冲余地。

    “好吧,我要认真思考一下。”宋夫人很清楚此行动的意义所在,对老蒋的帮助极大,毫不犹豫答应下来。另一方面,她是个女强人的心性,魄力不让须眉,早有心做一些大点的事情,这个正好符合条件。

    送走了夫人,老蒋仰身在清凉的太师椅上,一手扶额闭上双眼,脑子里迅速翻滚着成堆的资料,朱斌的一系列作为报告连篇累牍,各部分调查汇总和结论更交叉叠加,混成一片。

    良久之后,他霍然睁开眼睛,屈指在桌上轻轻一敲,自语道:“朱汉臣,你究竟是一个什么人?目的又是什么呢?”

    几天后的9月3日,在庐山军官训练团第三期开学典礼上,蒋委员长发表了《新生活运动发凡》的演说,指出“所谓革命者,即依据一种进步的新思想(主义),以人力彻底改进各个人以至整个国家之生活形态之谓。简言之,革命即生活形态之改进也。吾国革命之所以迄今尚未成功,即在于全国国民之生活形态始终无所改进。”他提出的“新生活”是“先求全国国民于食衣住行四项实际的基本生活能澈底改进之一种社会教育的运动”,是使国民革命得以成功,中华民族得以复兴的手段。

    核心内容跟朱斌提案内的条目大同小异,在思想层面上,糅合了中国传统礼教、以国家利益为重,日本传统的武士道精神、以至基督教价值观的元素,究其根底,是要从国民的基本日常生活做起,务求达致一个全面的社会风气的革新。

    讲话内容传到上海,朱斌一看大乐,好嘛,蒋委员长看来还是挺听得去别人意见的,还“新生活运动”,不错不错!

    假道士曹翰捋着山羊胡子赞道:“想不到朱总队竟有如此的谋略,这份提案实在恰到好处,看委员长推动的力度之大,这是要动真格的!难以想象,你一个外国归来的人,是如何想得出如此贴紧其心意的东西?”

    朱斌翻着白眼道:“贴近个毛啊!我哪里知道什么国情啊心意的,我的想法,就是要把我们正在进行的扩张合法化,谁知道还能歪打正着啊!”

第200章 釜底抽薪

    他要真有那本事才见鬼了。(看*书*吧:。)海从去年开始的工人选拔和训练,扫盲、军训做法是很好,但落在有心人眼里,这就是有严重不良企图的行为啊!你既然是招来做工的,有军训的必要么?所谓培训服从性什么的,没说服力啊!

    这个已经有不少人说闲话了,但朱斌不可能停止,他需要人才,可用的、听话的人才。

    然后是今年在古镇口搞基地的一系列行为当中,直接涉及到了地主的利益,现如今人家告状都到了省长韩复榘那里了,他朱斌竟然要收了地主的地统一耕种,这是要造反呢!

    这话还得从年初划地时说起。当初借着全球防务开第二基地的名头搞地皮,本来他们五百人的训练规模,加辅助设施和服务人员撑死千把人的话,有一个角落就足够了,朱斌倒好,借着自己被一帮混蛋勾结暗算的由头,蛮不讲理的把半座大珠山半径五公里的区域都划拉进来了。

    而后大张旗鼓的开始建设,到了六月正是批准他搞海军基地,干脆把整个古镇口湾方圆19平方公里的地方全圈了下来,紧跟着就是海装所研究基地、大学城的计划出笼。

    光有地皮还是不够的,后边需要搞得东西太多,码头车站机场什么的就不提了,单说为将来十万人供应吃喝拉撒需要的基本生活物资,就是一个天文数字,这玩意就不可能全部外运,正海古镇口西边南边方圆百平方公里全是良田,四周山水系发达雨量充沛。决然是一个建立大型基地的好地方。

    朱斌毫不客气的就下手了。本来古镇口一开工,周围的劳动力全都划拉一空,地主们已经很有怨言,这回大计划出台后,干脆找门去跟他们商量,咱们换一个活法。

    怎么整?负责谈判的人先扒着指头数算一遍,研究基地和大学城开工之后。这里起码要几万工人忙活,当地方圆几十里内加起来人口都没他们多,需求是大大的。现有的人里面,青壮拉去干活赚钱,青少年短期培训班和学校,妇女养殖种菜,老年人看孩子当工头。土地没人种了怎么办?集体机械化统一耕种。

    不管是贫雇农还是地主家,反正找不到人种地,不如把地统计好了,用大型机械统一耕种,地主家可以参股附近的工厂项目,或者干脆搬到青岛去享福。不乐意去?那就商量商量。

    合作方式有三种,一是直接把地买了,省心;二是把地租出来,每年收定额租子或者直接变现给钱;三是参加分红,拿土地当股份最终看利润大小。

    第一样几乎没人选。中国老百姓对土地的执着简直不可理喻,那比老命都重要,第二种选的最多,因为他们觉得自己有数,一亩地百十来斤的麦子,百十来斤的玉米。杂七杂八没多少别的玩意。粮食便宜了不值钱,租给佃户收成有限。对于选这条的,朱斌这边给的条件很大方,你原来一年收多少粮食。照旧给你多少,还不用给佃户留了。更不用管税赋,舒坦死!

    第三种,敢参与的绝少,这年头凡是手里有枪的没一个好东西,谁知道最后是不是坑了地又坑了钱,两手空空哭都没地方哭去?朱斌?抗日英雄?关我鸟事啊!没听说!

    死都不合作的也有,祖祖辈辈在这里,想动我的地,除非要了我的命,管你是谁,不合作,不搭理,该干嘛干嘛去。传更新

    对于这种的态度只有一个,不强求,但你也别后悔。

    然后,官差辑盗、收税要捐、下乡检查、乡民投诉的开始蜂拥而来,三更半夜的到处开枪放炮的号称是军事演习,那炮弹枪子儿“rr”的在房顶窜,一家老小吓得钻床底,尿裤子拉稀。

    不服啊!当地主的谁家没点关系,投诉!告状!

    到了沈鸿烈那里,市长先生枪伤才好,对朱斌这救命恩人那是相当的尊重,这等破事,肯定是一堆刁民不肯合作所致,乱棍打出去算轻的。没辙,多花钱,告到韩复榘那里。

    韩省长更蛋疼!去年缉私的事情朱斌一直没找他算账,明面老韩狂得很,老蒋的面子都爱答不理,中央派下来的官员都敢弄死,但他很精明,知道有些人不能惹,比如朱斌这样的,三番五次把日本人打得满地找牙,惹火了直接往他脑袋顶丢炸弹,受不了啊!

    这种事朱斌肯定干得出来,打听明白了这厮的为人,韩复榘直接摇头,那边归沈鸿烈司令管辖,他不好插手,送来的礼就收下了,辛苦大老远的跑来。

    一个海边的地主能有多少财产?三下五除二就光净光了,惹不起,只好屈服。

    但这样的事情瞒不过有心人的耳目,一来二去就到了国府内。就开始纲线,这干扰村镇治理,迫害良善百姓,随意更改国家大政,横行一方,这是要干什么?

    怪话就出来了,朱斌不可能听不到。对这种鸡零狗碎的玩意他是不想搭理的,那帮人除了喷口水没别的本事,但不能引起全面的反感,那对自己的大计不利。思来想去,就要为这行为找个冠冕堂皇的说法,于是乎,一个顶着利国利民大帽子的提案就出炉了。

    哪里知道,这提案来的简直太是时候,歪打正着的命中委员长阁下和夫人的心窝窝,一白遮百丑,心情大好之下,些许瑕疵就无所谓了,并且卡着条目去看,证明他做的很合适嘛!

    他这理由很好很强大,曹翰捋着胡子慢慢的点头:“所谓成大事者必有大运随身,此时可看做实证。我没看走眼,呵呵呵。”

    朱斌直撇嘴,没好气的道:“怎么说都是你有理啊!那万一老蒋看不眼。我们岂不是白忙活一场?他若作梗插手,事情会不好办许多。”

    曹翰摆摆手,一副运筹帷幄的笃定表情道:“朱总队多虑了。出发前我们就曾议过,此事断然可行。首先,提高国民素质对于一国政府执政水平乃巨大之考验,有无举措,可作为其能力的平叛标准。也是当今世界文明国度之标准;其次,军事教育,以蒋某之思想灌输统一,便于其潜移默化收拢各方派系,有釜底抽薪之妙。至于培训技工,选拔人才,不过应有之意。本就是正常的,他怎么会反对?”

    “还真是……。”朱斌越想越觉得有道理,老蒋最关心的东西不外如此,想一想也是啊,他为首的实业界老板们出钱训练青年工人,制造出数以百万计的预备役,到时候国家征兵,直接就给他做了嫁衣裳,嘿嘿,却是好算计!

    豪言壮语放出去了。就得下手干实事,朱斌免不了在海再召开一次商业会晤,有老蒋的“新生活运动”之政治纲领打底,他再提这个倡议就名正言顺,大胆了许多。

    此时,海的工商业界老板们对朱斌的点金之手那是佩服的五体投地。关于在各地扩大选拔青工人才一事都表示赞成。现在的海乃至周边区域内。各大工厂里洋人技工的比例占到了中国工人的十分之一强,足有两万多在他们场子里,却只需要他们听一半的薪水,带来的工作效率和产品合格率。比原来的文盲工人高了何止三五倍啊!

    大利当前,谁都不会犯傻。因此。朱斌提议成立“青年教育基金会”的事情,毫无困难的通过了,商定在全国各主要城市开设分部,争取建成总数一万间的培训教室,选拔合格青年分三个等级循序训练,如此则每年能筛选出至少200万合格青年,最终成才的工人,当不少于四分之一,足够大家伙分配了。

    本着谁投资谁获利的原则,朱斌无疑又占了将近一半,但这一次借着政府鼓吹的东风,各方财东们动作也相当不小!如今海周边有美国人,重庆周边有德国人,下一步再往哪里开?武汉?沙市?还是南京、安庆和马鞍山?都盯着呢!

    众人拾柴火焰高,风风火火的扩张运动迅速展开来,实业界以实际行动支持蒋委员长和宋夫人之倡议,实在令人提气、振奋,作为大功臣,朱斌马迎来了自己的奖赏调集众手下的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