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历史 电子书 > 民国之钢铁狂潮 >

第140节

民国之钢铁狂潮-第140节

小说: 民国之钢铁狂潮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朱斌不慌不忙的掏出一张表单来。环视一周现场后,笑眯眯的道:“未来三年内,基于长江沿线工业建设的需要,我们要修建一条从重庆通往南京的天然气管道,沿途经过武汉、九江、安庆、马鞍山等重镇要地,加分支。总长度可达2200公里。同时将沟通并行之铁路和高等级公路,通信、电力线路等等。此外,我们还将在南京兴建一座跨江大桥,只此一项就需耗费刚才百万吨、水泥数十万吨之巨。又。我们正在兴建的古镇口海军基地方面,将耗费钢材水泥两百万吨以。附属之科研基地,大学城,总耗费钢材、水泥可能达到500万吨!诸位算算,350万吨很多吗?”

    “轰!”会场顿时炸了锅了!包括翁文灏秘长在内,百双眼睛都用一种看外星人似的眼神齐刷刷的盯着朱斌,不敢置信的哗然一片!

    一条管道!一条公路!一条铁路!一座大桥!一座基地!还有一座大学城?!大学城啥玩意啊!

    不管是啥玩意,扳着指头算一算他们就得出一个恐怖的数字,一千万吨!朱斌嘴里的计划,起码需要一千万吨才能够用啊!哪怕现在就达到350万吨产能,那也得三年全部投入才够,这家伙疯了么!

    “汉臣,这等事情开不得玩笑!你可知道,这需要投入多少钱么?!”

    天然气管道还罢了,委员们大部分都知道,在重庆天然气田目前已经探明了将近1亿吨的储量后,明年投产的天然气厂、天然气化工、天然气变油和天然气发电等一系列项目都会带来巨大的效能,而多余的气量会用管道沿着长江输送下去,起码到武汉、马鞍山和南京三个地方的发电、炼钢及其他工厂尽量使用起来,减少国内对石油和外国煤炭的依赖。…

    可大桥啊!跨越长江,那不是闹着玩的!

    朱斌淡定的点点头:“这些计划的资金已经筹备的差不多了。天燃气管道和并行公路、铁路、通信、电力项目,美国太平洋集团将会投资,我在其中有一定股份,不涉及任何的路权和两侧矿产、勘探等条款,纯运营回笼资金,相信交通部可以通过。”

    太平洋集团什么的,其实就是朱斌最初与劳伦斯。洛克菲勒一起搞的太平洋勘探,开始只是弄的钻井平台来着,结果一搞不可收拾,迅速扩展到海勘探、油气田钻井、开采、运输、油气化工等设备的制造,现在又有了造船和其他业务,规模扩大十倍,基本整个美国西海岸的造船厂和钢厂都给划拉了一遍。眼下,重庆基地的天然气钻井、开采设备,天然气站的净化处理和储存设备,以及后续的化工、输送设备,都来自这个公司,肥水不流外人田啊!

    范旭东为首的化工业界成立的化工机械厂也在紧锣密鼓的建造,预计到明年这时候,就能够制造一系列的相关设备,不再单纯依赖外购,而利用天然气的各种小型压力存储罐、天然气炉灶和民用产品,已经开始生产并参加了世博会,据说订单相当的不少!

    利用外资修路修管道,没特殊条款,这个不是问题。老蒋受家里人影响。也很想攀美国人的高枝,多弄点美国钱来拉动经济支持统治,对此肯定表示欢迎啊!

    再者,朱斌他们提出来的建设方案,除了他自己,其他国家估计谁都不会干整条铁路沿线光挖沟、钻洞、架桥的数量,就能让人崩溃!

    翁文灏、钱长照、陈仪、杨杰等人对视一下。各自点头表示认可。

    朱斌又道:“南京长江大桥,可贯通天堑,沟通中国南北,铁路从北平直下广州,带来的便利之大不用我多说,我们请美国和德国方面的专家做过论证,修建总投资不会超过一亿美元。而我们将用三十年的经营权,即过路过桥费来回笼资金,为此将成立一个基金会,欢迎国内各界优先购买股份,并发行建设公债,相信投资不是难题。关键是,建桥所需的钢材、水泥、工程机械、专业人才是面向全世界招标,各国必然有兴趣。”

    “嘶!听去,很可行啊!”

    一亿美元很多!相当于四亿银元,对中国。这是一笔大钱全国一年的税收才几个亿啊!

    但分摊到全国全世界,那就不够看了,现如今国内沉淀的资金少说也有几亿十几亿的隐藏着,有这样的项目,有朱斌这样的人牵头,要做成一点都不难啊!

    什么事。就得看敢不敢想。能不能做,有没有那个魄力!环顾国府下,会当官的比比皆是,能干这种事的。寥寥无几啊!

    收过路过桥费,不过是厘金而已。这是应该的,关键是大桥建成后,南北交通的效率会成十倍的提升,铁路公路贯通,效益无可估量啊!

    “好!这个好!我会亲自向委员长汇报此事,汉臣,你可有详细的计划?拿来拿来!”

    钱长照想通之后顿时喜不自胜,这样的大好事,相信委员长一定乐意看到,这样的工程能够引起世界性的关注,对于他老人家的名声很有帮助啊!能够有机会在全世界面前出彩,老蒋肯定。!

    “有的。”朱斌从大大的公文包里摸出厚厚一沓子资料给他递过去,几十份简报则分发给几位组长和委员头头们。

    定下来的委员会里面没有教育界最出名的人物,但对于教育的关心,则几乎是每个委员都有的,作为中国地质学界泰斗之一的史量才直接忽略过海军基地什么的,在他看来有钱都能搞的大型建筑项目,紧抓住朱斌最后的那个关键词问:“汉臣,你说的大学城是怎么一回事?大学便是大学了,难道还能成城?”

    是啊!建一所大学都能累的人吐血了,一座城……你以为自己是谁啊!全国的大学生加起来才三万七千多人,连同专科的也不过四万冒头,能填满一个镇子不?

    朱斌断然点头:“就是成城!古镇口基地建成后,分散在全国各处的海军装备技术研究所各部门将集中过去,组建一个全国最大的实验中心,而以此为依托,将修建一座能容纳10万大学生的理工科综合大学城,面向全国工业和科技提供定向培养,将面向全世界招聘优秀的教师,招收学生。”

    会场内又是一阵轰动!十万人,正经八百的一座县城啊!关键是全新建造,还都是学生教师,这样的建设规模,几百万吨钢筋水泥算什么啊!实验室,教学设备,居住环境,辅助各方面的构建,那才是惊人的天文数字!

    没人能坐得住!在座的和没来的,国防设计委员会里面数十名委员和数百名成员几乎都跟海装所的研究室沾边、合作,也跟全国各地成百千的工厂企业挂钩,如此庞大的机构支撑一个大学貌似没有啥问题,可是,这事情真的是你一个人能干的么?

    民国有个奇怪的现象,一年才三四万的大学生,面多四亿五千万人口不过是杯水车薪,竟然还有失业的!每年不少于一千人!朱斌张嘴就十万人……尼玛,你一个学校顶全国一百个学校啊,有谱没谱啊!

    翁文灏几个人觉得脑袋有点大,使劲捶捶额头,叹道:“汉臣啊,我就不问你到哪里去弄这些钱了,你把学校建在那里却是为何?古镇口……要不是也参加了军港建设的地质勘查,他又是国内最顶尖的地质学大师,一般人甚至都找不到那地方在哪。

    是啊,为什么弄在那里?谁都知道,山东半岛离着小日本多近,教育这么关键的设施,不都放在北平海南京之类的大地方么?那么偏远,谁去,怎么去啊!

    朱斌一呲牙,眼神里带着点凌厉肃杀的意味,淡淡的道:“我的目的,是想构建一个单纯的学术环境,每一个学生和老师都能安心的学习工作,不去弄那些污七八糟的事情!”

    话不用说透,众人已经明白他在说什么了。这两年来,全国各地的学生安心读的没多少了,整天不是罢课就是游行,吵吵闹闹已经成为习惯,好像不街吆喝几声中国就彻底灭亡了,浑然忘了自己的使命和任务是学习,是学以致用,该干的事情不干,这样的人弄进了工厂和机构当中,都是招灾惹祸的根苗。

    出身实业界的委员们很理解朱斌这心情,作为一个大老板,剥削阶级,资本家,谁乐意手底下的骨干隔三差五的闹腾罢工,惹来政府和外国人的麻烦?

    只是,他这么干,岂不是要跟许许多多惯会耍嘴宣传的人为敌么?这胆子,可够大的!

    只要朱斌能把学校建起来,条件设施弄齐了,不用担心没有老师和学生。全世界失业的大学老师有的是,光美国和德国随便挤出一点就够了,德国人从去年到现在,赶到中国来的学者专家和学生已经万了,仅次于美国人,挑挑拣拣凑个几千人不难!

    再说,朱斌做事向来大方,背后还有神秘的GD实验室,肯定能吸引很多专心做研究的学者。

    中国人口基数这么大,想大学找好工作的有的是,凑个十万八万,玩一样。

    陈仪皱了皱眉头,提醒他道:“你可千万想清楚了,那边就在海岸,若然日本人挑起事端,将直面其巨舰大炮和空军威胁,安全方面怎么办?”

    朱斌信心满满的撇着嘴道:“我不去惹他们已经很给面子了,日本人若是敢来找茬,我让他来多少,死多少!”

    杀气腾腾的宣言一出,满场人遍体生寒,这才想起来,这厮貌似出道以来,从没对日本人留过手啊!日本人也从来没在他这里占到便宜!说不定,他真有这张狂的本钱啊!未完待续。。

第198章 富可敌国等于找死(三)

    朱斌不想在这个问题进行过多的探讨,风放出来,适可而止就好,别惹得成为全世界针对的众矢之的,那就得不偿失。日本和国内一帮只会耍嘴的人什么的,不在他考虑之内。

    建大学城,可不是他说的那么简单啊!诚然,中国这么大要想振兴,大学生自然越多越好,能普及才牛叉呢!但显然不显示,而他的目的,也不在真心帮着国家全面强大。

    归根到底,还是要打造他靠得住的铁杆力量!

    从普及大学教育时代出来的人,对于文盲率95%的国情极度不适应,想要找几个能用的人都难,合格的工人更不用说了,那还得千挑万选。

    要说符合他的要求的,德国和美国勉强算,可现在,德国在拼命的排外,不光是犹太人,跟纳粹党不和的都在驱赶之列。美国更美好到哪里去,罗斯福台后明面是拉动经济,背地里开始要求各大财团放开权利,动用见的人见不得人的各种力量,对国内某些势力展开血腥屠杀掠夺,什么黑帮啊移民团体啊外国老板啊之类的,统统不放过,干的不比日本人、俄国人乃至德国人更文明。

    朱斌这样的黄种人,如果身在美国,有现在的身家,早给分尸了,现在的美国财团政治、黑暗统治下,可没人管你什么流社会,美国法律首先是保护白人的,非白人都在他们打击斗争之列!

    朱斌也是没办法,同文同种同根。他选择中国,但要花费的力气就更大更多。如今终于有了自己的枪杆子,自己的地盘,那还不杆子使劲的折腾啊!只要自己培养出几十万大学生塞进团队中。凭他无限支持的科技力量,足可折腾的天翻地覆!

    只是这些,都不足为外人道也!

    会议开到这里已经歪楼严重了,钱长照赶紧的纠正方向,暂且把朱斌这骇人听闻的计划条目放在一边,继续议程。

    其他各组的报告没什么新鲜的,可供讨论和作出相应处理的条目不是很多,进展也是极快。关键还是军事、原料与制造、运输与交通几个组的内容最多。大概是受了朱斌刚才发言的刺激,许多原本憋着不敢提的提案,原本在报告中没有大胆说的内容,也开始试探着露一点峥嵘。

    以恽震、曹瑞芝、宋希尚三位专家为主的长江水系资源调查组经过数月的辛劳。终于完成了《扬子江游发电勘测报告》,发表在今年的《工程》杂志第八卷第三号,由副秘长钱长照亲自推荐办理,几个月来,在国内引起很大的反响。

    报告中指出。“宜昌至重庆间,江长600公里,枯水落差125米450英尺,用枯水流量发电可得400万千瓦。宜昌附近有葛洲坝及黄陵庙两处。&&堪以建坝设厂。”

    “就我国现实及一二十年内之需要,每一厂之机器最后容量不宜超过30万千瓦或40万千瓦。否则其第一期之创业。担负全部建筑之固定费用将太大,其电输成本。即不能甚廉。本队为使政府得知此项工程之大小及难易起见,假定宜昌水力发电厂之容量为30万千瓦,初步设计,俾得一较可靠之概算。葛洲坝第一期l0万千瓦,需费国币3400万元,以后每期增10万千瓦,即需2100万元。每度电之成本,最先为0。65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