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历史 电子书 > 纵横三国的铁血骑兵 >

第374节

纵横三国的铁血骑兵-第374节

小说: 纵横三国的铁血骑兵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仅如此,张绣甚至连杨修这样的文人都不如,反而败杨修逼的投降了。真是他人生中的一大耻辱啊。

“参见燕王!”当张彦勒住马匹,停在了众人的面前时,众人便不约而同,异口同声的说道。

张彦摆摆手,道:“诸位不必多礼,我来晚了一步,让诸位久等了。今日庆功宴上,只有兄弟,没有什么燕王,也没有什么大人,大家都一醉方休。我来晚了,等一会儿先自罚三杯。”

这一席话一出口,让那些想一睹张彦尊容的人都感觉到倍加的亲切。原来燕王不光不摆架子,还是那么的平易近人和爽朗。

张绣更是觉得张彦与他所见到的任何一个有能力独霸一方的人不太一样,这个人,很随和,很平易近人,也很和蔼可亲,总是给人一种莫名的亲切感,让你发自内心的,不由自主的想和他聚在一起,想为他做些什么事情。

或许,这就是个人的魅力所在吧。

张彦的目光快速的扫视过了在场的每一个人,除了一张生面孔外,其余他都认识,而他也在心里暗自揣测,这张生面孔,应该就是他想见的张绣。

张绣看着张彦,张彦看着张绣,四只眼睛里所发出的目光,在一瞬间交汇在了一起,但随即又分开了,原因是张绣不敢直视张彦,这是不敬之罪,同时,心跳也越来越快了,就连他自己也不知道自己在紧张什么。

张绣、张彦,虽然只有一字只差,但是却是两个不同的人。

“你就是张绣吧?”张彦看着张绣的眼睛,一直没有移开,他看出了张绣脸上的一丝紧张,便首先发话问道。

“败军之将张绣,参见燕王殿下!”张绣立刻做出双膝下跪之状,朗声说道。

张彦突然伸出了两支强而有力的手,一把托住了张绣,只轻轻一提,便将张绣给提了起来,然后笑着说道:“我刚才说过,今天这里只有兄弟,没有什么燕王,你忘记我刚才说的话了吗?”

“末将没忘,只是末将……”张绣忙道。

“我明白你是怎么想的,但是你既然选择了投降于我,而我也接受了你的投降,那么就说明我们从此以后就是兄弟了。既然是兄弟,那么兄弟之间,又有什么好顾及的呢?”张彦道。

张绣听后,内心里是一阵感动,对于他这个降将来说,张彦竟然能够待他如同兄弟一般,这换做是谁,都无法抑制住内心的情感。而恰恰,张绣就是一个性情中人,只张彦的这一席话,便已经让他双眼中浸满了泪水,不停地在打着转转,几欲落下,但又被他给强行控制住了,不想在这里丢人。

张彦看见后,呵呵笑了笑,便伸出手,一把拦住了众人,说道:“这里天寒地冻的,我们还是进城暖和暖和吧,你们总不至于要把我冻死在这片雪地上吧?”

第0章516刘备的宿命(4)

庆功宴就在陈县的县城里举行,这里既是陈郡的郡城,也是陈王刘宠的封国,但是两者之间却是互不牵制的。

以前刘宠的国相骆俊,如今成为了陈郡太守,陈王刘宠自从依附张彦之后,一直过着较为太平的日子,毕竟大树底下好乘凉,加上刘宠对张彦很有好感,两个人也成为了兄弟。

不过,在此之前,张彦因功异姓封王,还是多多少少影响了一些刘宠的情绪,而且张彦的这个燕王,才是货真价实的,是很有实权的,不像他,只是一个诸侯王。

东汉虽然也采取分封制,但是分封的诸王地盘都很狭小,而且东汉对诸侯王有着严格的控制和监察制度,所以纵观整个东汉历史,从未没有过诸侯王起兵造反的例子。相反,有些诸侯王甚至还要看国相的脸色,即便是受了委屈,也不敢吭声,只能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在东汉的历史上,国相和封国的王爵之间是对立的,国相名义上是派来辅佐封王治理封国的,但实际上却是在监视封王的一举一动。

西汉景帝时,吴、楚等国发动了七国之乱,被平定之后,汉室尤为重视对那些诸侯王的监管,到了东汉时期,除了封国的第一代封王的日子过的比较潇洒一点,他们的子孙后代都普遍的过的很窘迫。

但是,像刘宠和骆俊这两个人,在封王和国相之间相处的如此融洽的,还是屈指可数的。

刘宠武勇刚猛。善于骑射。而骆俊则是不折不扣的儒学大家。其智力也一定差不到哪里去。两个人的相逢,或许就是上天故意安排好的一场巧合,从始至终,两个人之间都相处的十分融洽。

而且,在黄巾之乱时,由于刘宠和骆俊的精诚合作,在别的地方都被声势浩大的黄巾贼攻下了的时候,陈县却在刘宠、骆俊组织的防守下。一次又一次的打退了黄巾贼的进攻,保住了陈县。

即便是在后来的诸侯争霸当中,别的诸侯王都自身难保,或死于非命,或背井离乡,但只有刘宠,依然牢固的站在陈县的县城上,即便是曹操、袁术、袁绍、刘表这样的割据者,只要一提起陈县,都不敢轻易招惹。

但是。刘宠一直独守陈县,没有向外扩张。这也说明他并没有什么太大的野心,正因为这个原因,当张彦“挟天子以令诸侯”,逐渐崛起在徐州的大地上时,刘宠便做出了他最为正确的选择,毅然决定依附张彦。

这次庆功大会,因为在陈县,在刘宠的地盘上,所以选在了陈王的王府里,而一切支出的费用,都由陈王一力承担。

宴会上,张彦和众人侃侃而谈,边喝边聊,谈天说地,却从不提及公事。张彦不提,别人自然也就没法提,于是一场宴会下来,众人都喝的酩酊大醉,纷纷被安排在陈王府的客房里进行休息。

直到第二天,张彦才将众人全部聚集了起来,然后论功行赏,其中功劳最大的是杨修和袁涣,再次是陈王刘宠、何仪、刘辟等人,然后才是赶来支援的郝昭、陈应等人。

于是,张彦便直接给杨修、袁涣二人挂上了少将军衔,本来刘宠的功劳应该稍微低杨修和袁涣一等,但考虑到他是诸侯王,如果军衔低于了杨修和袁涣,面子上罩不住,再加上刘宠对张彦是忠心耿耿的,张彦给了刘宠一个中将的军衔。而至于何仪、刘辟则是中校军衔,而降将张绣,由于投降后带着杨修等人去占领了南阳,所以也有一点功劳,封了一个少校的军衔。

军衔是军衔,并不是官职,军衔只是一种殊荣,就像爵位一样,只是,一时间这些改革内容,大家都还无法适应,因为他们还是习惯于古代的爵位制度,王、公、侯、伯、子、男早已经深入人心,要想适应新的军衔制度,还要有一个很长的过程才行。

有军衔之后,张彦再嘉奖有功将士,就来的得心应手了,因为军衔只是一种殊荣,精神奖励大于物质奖励。

而爵位,则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你要封爵,就要有封地,有食邑,所以,自从新政公布之后,原有的爵位还保留着,但张彦却对爵位封封赏,看的更加重了。

这就好比战争年代和和平年代差不多,战争年代要想获得功勋,那是很快的,但是和平年代,要想获得什么功勋,简直比登天还难。

所以,开国的时候,为了刺激大家的积极性,大部分开国的皇帝都选择大肆封赏功臣,但是到了盛世的时候,平常人要想获得什么爵位,那可就难了。

张彦现在也有这种心里,之前封赏的爵位太多,现在有些后悔了,后面再要封赏的时候,爵位绝对是一个不轻易封赏的东西,不到万不得已,他绝不会用爵位来进行赏赐。而取而代之的,更是他所推行的军衔制度,想要从根本上确立大家内心对军衔的认知。

这次张彦虽然是一个人来了,但是却随身带来了许多军衔,这也是他此次来到这里的目的之一,他要亲自为受封的人在胸口上挂上勋章。

新政推行之后,张彦便让工匠加紧打造了一批勋章,以此来取代以前受封爵位时的印绶,算是换汤不换药吧。

勋章很精致,不算大,但是挂在胸口却格外的显眼,勋章上面还铸刻着星星,以星级的多少,来确定军衔的大小。除此之外,还有条形的杠,算是完全照搬现在军衔的制作方法。

没办法,张彦能想到的,就只有这样,他发现,照搬比自己别出心裁的去想,来的实在些,毕竟全世界都沿用的东西,他为什么不能用。不同的是,张彦只是把勋章提前了一千多年而已。

张彦亲自为受封的人挂上了勋章,然后回到了自己的座位上,让大家都坐下,他便开口说道:“自从豫州刺史陈珪病重,回到彭城养病之后,豫州就一直没有任命刺史。但是,陈珪的病情怕是短时间内无法好转,还需要休养好长一段时间,豫州不能没有刺史。我想从你们当中,选出一位来当豫州刺史,我想听听,在你们的心目中,谁最合适?”

杨修首先开口说道:“我以为,袁太守最为合适。”

“不,我觉得杨太守比较合适。”袁涣急忙推辞道。

话音一落,大厅内再次安静了下来,谁来当豫州刺史,其实大家的心里都由各自的想法,杨修和袁涣是最有能力的两个人,他们当豫州刺史的可能性比较大,所以大家根本不去争论。

但是,杨修和袁涣两个人竟然互相推辞,这让众人都有些为难了,索性他们也不发表意见了。

张彦看了看大家,便问道:“你们都觉得,谁来当豫州刺史比较合适?”

何仪、刘辟二人与袁涣的关系比较亲近,自然是推荐袁涣,而刘宠、骆俊则推荐年轻的杨修。

两边的支持率基本相同,不同的是,支持的对象不一样。

张彦看了一眼一直没有发言的张绣,问道:“张将军,你觉得谁来当豫州刺史比较合适?”

张绣吃了一惊,没想到张彦会问自己,但片刻之后,便恢复了镇定,对张彦说道:“我想,应该让合适的人来当豫州刺史,到底该选谁,我也不清楚,我初来乍到,对这里并不了解,但是我觉得,燕王殿下的心里应该已经有了明确的人选,否则的话,也不会如此一脸的轻松。”

张彦哈哈大笑了起来,便缓缓的站了起来,朗声说道:“此次之所以能够击退刘表的大军,袁涣有着巨大的功劳,而且袁涣还设计斩杀了蔡瑁等人,还俘虏了众多荆州水军,又让刘表狼狈而逃,可谓是此次战争的首功。豫州刺史谁来担任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该如何保境安民,而此次袁涣的表现,足以证明他是一个好太守,在刘表大军进入汝南之后,由于他的妙计,使得没有受到敌军的攻击,让汝南的安定得以保存。所以,豫州刺史,由袁涣来当应该最为合适。”

话音一落,杨修没有一点的失望,相反,他还很高兴,因为他知道,袁涣此次的功劳,比他的大多了,他只是守住了颍川,收降了张绣,而袁涣则是瓦解整个刘表的进攻计划,并且还在战场上收获颇丰,袁涣的这种老谋深算,他确实佩服的五体投地,即便是换做是他,放在当时的那种环境下面,也未必能够做的比袁涣好。而且,杨修一直认为自己很年轻,他也不愿意离开颍川,就算让他来当,他也不会去当的。

现在倒好,是个皆大欢喜的结果,他还继续当他的颍川太守,继续留在阳翟城,继续为颍川的百姓造福。

“过些天,吏部应该就会颁下任命书,你先准备准备,到时候到谯县去上任。至于汝南太守一职,我另有安排。”

“喏!”

就在这时,一个锦衣卫急匆匆的从外面走了进来,手中拿着一封书信,一进大厅,便朗声说道:“启禀燕王,荆州急报!”

第0章517刘备的宿命(5)

急报是司马懿送来的,而送来急报的人,正是潜伏在司马懿身边的周云聪。

张彦从周云聪的手中接过急报,迅速的打开看了看,信中的内容让张彦不禁感觉到有些心花怒放。

司马懿使用手段,将刘备从荆南调到了南阳去当太守,准备驻扎在新野。并且说刘备颇有雄才,只是一直郁郁不得志而已,如果不趁现在消灭刘备,那么等到以后刘备有了际遇,再想对付刘备就晚了。

不得不说,司马懿年纪虽轻,可是眼光却很独到,居然能够一眼便看的出来刘备是困在浅水的一条龙。

张彦对于司马懿提供的这个消息自然很开心,曹操已经被他消灭了,江东的孙权虽然还处在和他对峙阶段,但是只要再等几年,汉朝国力慢慢恢复,以及新式武器的开发和普及之后,张彦要想拿下江东,简直是轻而易举。

这个时期的三巨头,最落魄的估计就要数刘备了。当年,张彦接掌了陶谦的位置,执掌徐州之时,就想过要把刘备、关羽、张飞留在身边,然后加以利用。再找个机会,干掉刘备,这样一来,关羽、张飞就自然而然的成为了他的属下。

可是,刘备这个人却不愿意在他手下做事,直接去了荆州,当了武陵太守,机缘巧合之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