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教大明-第543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日本人长期的战国时代练成了好几样法宝,筑城术就是其中之一。可能有的人会对此不屑一顾,但以事实来说,日本人的城防水平是经过实际的战火考验,比起西方人的棱堡来可能技术手段差一些,但实战效果应该是丝毫不差。
在朝鲜战场上,第二阶段的战事之中,日本几个兵团据守海边,守备海岸线和补给,明军调集主力大军,由麻贵等名将指挥,就是啃不下来日军的堡垒,第二阶段的明军和朝军联军人数已经在倭人之上,但仍然没有全歼过日军,也没有攻克敌人的堡垒,可以说,援朝之役是打的完全的消耗战,而不是真正击败了日军,真正击败日军只有平壤一役,李如松出其不意,以主力骑兵配合大炮打败了小西行长一军,但在后来的碧蹄馆一役中李如松把带着的家丁打光了,锐气全失,明军与同样损失惨重的日军陷入僵局,后来才有沈惟敬等人的谈判空间。后来谈判失败,明军再度大举入朝,这一次由东李西麻的麻贵当提督,可惜打出来的战果连李如松还不如,明军是依靠大明的国力,生生把日军给耗走了。
眼前这座大阪城比起日军在朝鲜沿海紧急筑城的城墙可要险峻的多,当然也庞大和华丽的多,耗费了相当的人力,收集了相当多的财富,这里是丰臣家的骄傲和光荣所在,也是丰臣秀吉打算让子子孙孙统治日本的所在,修筑起来当然是不惜工本了。
此时在城中也是出现了相当多的武士,还有很多“老中”和“家老”级的人物,每人身后都跟着大量的伴当,每个武士都不会单身行走,身边会有低位武士和小姓仆役跟随,在丰臣秀吉未发迹之前,他就是跟着织田信长身边的小姓侍童,由此受到信长赏识,开始到军中谋求发展,如果不是有信长的赏识,凭他町人之子的身份,在等级森严的日本根本就不可能有出头的机会。
就算现在,因为秀吉既不信“平”也不姓“源”,所以不能封为大将军,只能任职“关白”,雄心勃勃如丰臣秀吉者也打不破阶级的壁垒,不过在此时,他已经无暇再介意此事,在最近的这一段时间,丰臣秀吉所谋划的已经是足以改变东亚格局的惊天大事了。
第777章 关白
“关白到。”
一个长相清秀,年在十四五的童子一声低呼,阁中的所有重臣家老和大将们都垂下了头,将两只手按在膝盖上,老老实实的躬下身去。
最前两人是紧急奉召前来的两大家老,一个是相貌清癯的前田利家,另外一位,则是身形矮壮,圆头虬须的德川家康,这两位都是资历和实力远超其余家老的强者,自然是坐在众人之前。
落后他们两人半个身位的便是石田三成,他也是家老中的佼佼者,实力强劲,而且这几年最得秀吉信任,所以他对自己落后两个家老半身位的境况感觉不满,在小姓的高呼声中,石田三成不动声色的又往前挪动了半步。
仿佛是感受到了什么,前田利家皱了皱眉,德川家康毫不掩饰的冷笑了一声。
不过在这种时候,家老们再高的地位亦不敢出声,众人听到一阵不加掩饰的大步前来的脚步声,知道是秀吉来了,顿时是所有人又将头又向下低了一低。
“嗯,大家辛苦了。”
“见过关白大人。”
传来的是秀吉略嫌慵懒的声音,众多家老将头抬了起来,眼前是一个头发枯白的老人,身上一袭锦袍穿的皱巴巴的,毫无原本的华彩,也没有给这个老人添加一分威严气质,毕竟是长相太没有威严,气质也很难说是出众,人瘦巴巴的,脸色枯黄,一张脸皱的厉害,整个人又矮又瘦,看起来确实象是只老的不成的马猴。
当年,丰臣秀吉在织田军中被称为猴子,这个称呼似乎是信长所创,后来也有不少人这么叫丰臣秀吉,不过当这位一路从普通的组头到番头,再到大将,侍大将,部将,然后成为一国之主,后来更是成为织田信长的继任者时,这种旧日的谐称再也没有人敢于出口,现在的丰臣秀吉,只有一个称呼,便是“关白。”
在当年,织田信长信心满满“上洛”的时候,恐怕没有想到,自己身故之后,日本会落在“猴子”的手中,一切的发展,竟会是眼前这样的情形吧。
丰臣秀吉的脸色还算平静,只是眼神中显露出别样的神采,他已经下定了决心,只待做出实际的动作了。
看到秀吉的脸色,已经提前得到通知的前田利家露出凝重之色,他向着秀吉问道:“做出决断了么?”
“嗯,是的。”
秀吉对这位以前同时在织田家共事的好友还有三分尊重,除了前田利家外,另外能得到他这份尊重的就只有德川家康,在回答前田利家的同时,他也向德川家康道:“真是决定了,要下达命令了呢。”
前田利家皱了皱眉,伏身不语,德川家康肃容道:“一切均依关白之令。”
“嗯!”丰臣秀吉正色看向众人,大声道:“已经决定,要攻伐朝鲜,向明国用兵!”
“是,关白!”
在场的人,均有一种战栗和惶恐的感觉袭来,但也有更多的期待感与即将上战场的兴奋感觉。他们无一不是在日本战国激烈的战事中存活下来,并且奋斗出了更高更强的位置出来。对这一场战事与其说是害怕,不如说是掠夺的欲望大过了对大明这个庞大帝国的惶恐惧怕之情,除了少数人之外,更多的人对征伐大明没有什么惧怕的心理,正如后人总结的那样,战国时代末期的日本就如一个火药桶,无数大名满怀杀伐的欲望却找不到对手,如果不是对朝鲜和明朝的战争消耗了这股劲头,后来的幕府想安稳坐二百年天下,岂是易事?
另外便是当年倭寇对明朝的战事十分顺利,虽然在戚继光等人兴起后,南方明军由卫所制为主改为募兵制,战斗力有了一个质的飞跃,明军动辄以死伤几百人获得斩首过万的战绩,但一开始明军的孱弱无能却是烙在了日本人的骨子里头……要知道到大明沿海的倭寇可都是一些在日本国内走投无路的浪人野武士,很少有真正的各大名的直属的真正精锐,就是这些人和王直等中国海商勾结一起,居然闹的明朝上下不安,纵横多省抢掠无数民财,杀伤大明百姓,奸淫掳掠无恶不作,几十年间屁事没有,后来还是明朝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平息了下去,当年之事叫很多日本人对明朝的国力打了一个大大的问号,十几年前,秀吉就上书给织田信长,表示统一日本后他还要带兵继续征伐明朝,将大明给全部打下来,同时灭国朝鲜,这样日本的领地就几十倍的增加,盛唐光辉,将在他们日本人手中再现。
而后来虽然战事不停,丰臣秀吉征服中国的想法却始终没有丢开过,他曾经接见过大海盗曾一本,这些海盗向他吹牛,以日本武士之精锐敢战,征服大明,犹如大水崩沙,利刃劈竹,几乎是轻而易举之事。
在见过这些海盗之后,丰臣秀吉的野心每日俱增的膨胀着,他最亲信的心腹和重臣们都早就知道他的想法和打算,只是众人真的没有想到,丰臣秀吉有把这种野心和欲望付诸实际的一天。
无论如何,现在大家是和这猴子绑在一起,是生是死,当然也只能一条道走到黑了。
丰臣秀吉说了几句话之后就感觉耗掉了全身的力气,他向石田三成瞟了一眼,石田三成会意,坐真腰板,大声说道:“伐明,三条道路。第一道路,是从日本下海,大军直击明国的宁波等地,由浙江沿海上岸最近,然后直扑明国的南京等重要城池,再控制长江上游,明国的半壁江山就落入我等之后。第二条路,便是由海路直扑明国的京师,天津一带,直击敌国京师,等若一刀斩首!第三条道路,便是以对马岛攻朝鲜,先灭朝鲜,立足之后,再由朝鲜攻入明国辽东,此三条道路,经过关白大人权衡考虑之后,已经决断,选择第三条道路,由对马攻朝鲜,先等‘八道国割’,然后积蓄更大的力量,直扑明国辽东!”
所谓“八道国割”也是丰臣早就和东国及西国大名们打过招呼了,灭亡朝鲜,先将朝鲜的八道进行踏看,确定田亩数字和收成,然后按多少石高分成若干国,参战的立功大名,可以在朝鲜再领一份土地,朝鲜国土并不算小,汉江以南良田很多,北地多山,但亦有不少田土,这样的一大块地方打下来,重新分成若干小国,分给诸大名,原本百万石高领地的大名,领地可能瞬间就增加一倍,境内的民力物力尽为其有,等于自己手中的实力也增加了一倍。此时的日本虽然已经一统,但各藩仍然拥有自己的家臣和武士,有自己的内政权和武力,只是需要听从秀吉的命令而已,后来的江户幕府时代,对各藩才有更严格的限制,但就算江户幕府时期,对长州和萨摩等藩的控制也并不严格,无论如何,在有机会增加领地粮食收入和领民的时候,各藩大名绝不会客气,而这也是丰臣秀吉能引动他们的最大原因。
丰臣秀吉半倚着,看到眼前的重臣和大名们都心浮气躁的模样,他便是微微一笑。
这些家伙,眼界好生小呢。
他的梦想可绝不止如此,前几月,他叫人持节下海,到高山国出使,命其国依附于自己,否则将来必受征讨。
高山国也就是后来的菲律宾,现在是西班牙的领地,不过秀吉并不知道,他只觉得自己麾下几十万虎狼之士,高山国如不依从,必成齑粉,是以一定会诚惶诚恐来归,绝不敢违抗他的命令。
几十年的统帅生涯使得他有强烈的自信,同时也损坏了他的健康,迈入老境,思维方式已经有了可怕的转变,将征战时对部下的那种颐指气使用在其余的国家之上,这是秀吉身上最大的毛病,不过却是根本无人敢于提醒他。
高山国当然没有理会,西班牙人估计都未必知道丰臣秀吉是谁,日本在他们眼里也是属于葡萄牙人地盘里的未开化的小国,估计这文书直接被置之不理,丰臣秀吉自感失了面子,事隔未久,他就已经做出了征伐朝鲜的决断。
“打下朝鲜,八道国割,”待石田三成说了一气之后,丰臣秀吉微笑着道:“吾将请天皇搬到明国京师去住,吾将划十国为天皇领地,供养皇室,吾子将为大唐关白,吾自己搬到宁波,以此一城养老足矣。诸君,明国百倍于我日本,各位可能都会拥有千万石高,努力吧!”
众人闻言,均是哈哈大笑起来。
加腾清正大声道:“不若我立下大功,请关白将宁波赏赐给我!”
丰臣秀吉闻言笑道:“若虎加腾真有不世之功,将宁波赐下又何妨?”
“关白可居南京,那是好地方。”
“大明和朝鲜的皇室,应该迁到日本看管起来。”
秀吉一拂袖,笑道:“明国皇室曾经善待故元宗室,唐人有这样的气魄,吾等亦不能差了,到时在日本给明国皇室一国,以供养他们的祖先便是。”
“关白气魄,非吾等所能及。”
众臣之中,不乏能言者,商人出声的小西行长就是一个,此时自是拼命奉迎,马屁如潮,缕缕不绝。
第778章 焦急
“既然加腾要立功,眼前就有一件重要之事,由加腾清正和寺泽广高两位去办。”丰臣秀吉道:“出征朝鲜,在近海地方要选一个最好的港口,屯兵屯粮,水师船只停泊,我已经决定兴造一个大城,不在大阪之下,修好之后,我也到新城居住,就近指挥对朝鲜的战事。此城要紧,务要在最短时间内建成,到时候好驻兵,屯粮!”
“请关白放心。”加腾清正和寺泽广高赶紧俯首,大声应道:“吾等必不敢误关白大事。”
“嗯。”丰臣秀吉点点头,又对诸大名道:“各藩按石高数量出兵,然后组建军团,再任命军团长,预计全国出兵三十万人以上,第一击就要超过十万人,以雷霆之力,一举击溃朝鲜。要记得,我等大敌是明国唐人,而不是朝鲜!”
到目前而言,丰臣秀吉的诸般战略布置倒也还精当,三道的选择也是最正确的。扑击宁波等地虽然可以直接明朝防御薄弱的江南等地,破坏明朝的财政基础,抵抗肯定也会很微弱,但面临茫茫大海和季风的难题,日本当时虽然是海洋民族,造船业却是亚洲倒数,水师力量极弱,就算明朝的造船已经被欧洲抛下,甩日本几条街还是很轻松的,当年倭寇为祸时,明军陆战虽然屡战屡败,海上却是经常叫倭人吃亏,哪怕狂妄如秀吉者,也不敢把十万大军放在水路,要对自然之力和明军的优势水师,很可能不能登陆就全部葬身大海了。
直扑大明京师,沿海岸边行船,风浪威胁倒是小了,但大明京师等地可想而知是戒备森严,一扑而下当然最理想,如果打不下来,日本将面临补给线漫长,不论增兵还是续粮都跟不上的尴尬境地,很可能登陆的大军前后无路,最终崩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