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历史 电子书 > 回到明末当军阀 >

第107节

回到明末当军阀-第107节

小说: 回到明末当军阀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王兄见两人同意,连连致谢,脸上流露出难以言喻的喜色,看来确实打通了一个好门路。只是条件是让某个人入伙金钗楼。

王潇走了,康悔一脸忧色。

“杨兄,你说这可如何是好。谁知道入伙的人是什么人?”

杨潮知道康悔担心有人强占金钗楼的产业,如果拉一个强人加入金钗楼,无异于引狼入室。

杨潮安慰他道:“放心吧。王潇手里是一百股,你我二人手里却有两百股,他就算把他的股份全卖了,也不过少了三分之一,你我二人还占着三分之二。金钗楼就还是我们说了算。至于有人强占,哼哼,恐怕也没那么容易。”

杨潮的实力在南京已经不容小觑了。因此康悔也放心下来。

又跟康悔说了说金钗楼的事情,杨潮最关心的是二立社的问题。

那群书生将二立社总部设在金钗楼。倒也没怎么闹事,金钗楼中都是些姑娘。书生也没招惹。

而且哄闹结束后书生大部分都回家了,只有一些外地书生暂时无法回家的,在二立堂打地铺。

这地铺是杨潮送的,让黄凤府去落人情,拉拢一些外地的穷书生。

当然也都是些没有功名的书生,真正的举人甚至秀才,也不至于落魄到打地铺的程度,他们大可以在南京租住,有钱的租河房住,稍差的留宿南市楼,最差也可以住客栈。

不过康悔还是很担心这些书生。

毕竟江南的书生一个个都很张扬,官府都不想惹,二立社这个有五百多书生的社团,却将总部设在金钗楼,让康悔犹如坐在一个火药桶上面一样非常不自在。

杨潮却告诉他,如果想让陈圆圆和董小宛留驻金钗楼,就得留下这些书生,毕竟有这些书生在,没人敢找两个名妓的麻烦,要是有人想捋虎须,不妨想一想年前的书生哄闹。

年前书生哄闹的具体原因很复杂,是因为田畹在江南胡作非为,而田畹胡作非为的目的,第一是搜集美女,第二是聚敛钱财,追着陈圆圆、董小宛来南京,未必真是非要得到这两人不可,只是找一个由头敛财。

但是人们不愿意想太复杂的东西,在大家的眼里,田畹就是为了这两个名妓来的,而书生也是因为这两个名妓而哄闹的,所以书生留在金钗楼里,就是一个很大的护身符,起码官府不敢惹了。

听到杨潮这么解释,康悔才恍然大悟,才明白原来杨潮让书生们把二立堂设在金钗楼,还有这么远的部署,这下就更加放心了。(未完待续)

第一百六十二节满额

军营中,赵康跟吕末按照名单,挑出了二十人,组成了杨潮的亲兵队。

这二十人都是见过血,不过指挥能力和学习能力较弱,都经过几个月的培训,却大字不识一个,属于那种头脑简单四肢发达型的壮汉。

这些人当军官不太合适,杨潮才拉进自己的亲兵队当做精兵使用。

对这些壮汉,他们原本的军官也很喜欢,这些人都比较老实听话,还能打,谁不喜欢。

可是在杨潮的命令下,也没人敢反对,只能嘀咕两句,跟吕末、赵康抱怨两句,赵康竟然还懂得安抚一下同僚,没有得了便宜卖乖,这么明显的进步杨潮也是看在眼里。

组建了亲兵队后,还得继续招人。

右司把总黄冲的兵额,杨潮一个都不想浪费,还有至少三百人可以招。

杨潮这边清理掉了陈宽和李富两家兵额,又有些富余,因此直接报招四百,兵部竟然批了。

同样的班子,胡全、吕末和赵康三人,负责去招兵。

但是招了一天,竟然只招了一百个人,这跟上次可是完全不同。

杨潮以前招兵一直都很容易。

经过询问才知道,竟然是因为自己的军饷已经失去了吸引力,小兵一个月两钱银子,伍长三钱,队正一两,旗总二两,百总三两,军官自然还不算差。

可是对于小兵就差多了,大米已经涨到三两八钱银子一担了,小兵一年的军饷还不能买一担米,也就是说无法养家糊口。

老兵是因为觉得饷银下发利索,而且军中伙食不错,升迁也是有希望的。只要运气好,杀几个江匪就能升官,他们尝到了甜头。因此愿意继续来营中,可是两钱银子对于新兵。真的没有吸引力了,所以那些知道或者不知道杨潮的人,都不太乐意当兵了。

一天时间只招了一百个人,这让杨潮不得不考虑涨军饷了。

涨军饷,杨潮不是作为负担考虑的,如果一个士兵不能养家糊口,如何指望他们能有荣誉感。

跟乞丐一样的士兵,除了是一具混吃等死的行尸走肉外。还能有什么。

但是对于物价杨潮从来没有什么概念,因为自己还没怎么为生计发过愁。

军营中的李富也不例外,他虽然是个种菜的,其实也是一个小富翁,几十亩菜田,每年至少二百两收入,日子过得比一般的乡下地主还要滋润,因此物价对他其实也没多大影响。

杨潮最后是找张大桅商量的。

张大桅老成持重,也没有其他营生,杨潮给他开的军饷也不过是一两银子。因为给他也弄了个队正的身份。

老张表示家中确实拮据,但是他一两银子的饷银,还是能够养家糊口的。但是还不足以让全家都吃饱饭,如果能涨到二两银子,他一家三口就能过上不错的日子了。

也就是说翻一倍。

但是老张是军官,需要二两银子养家糊口,如果是士兵,老张表示都是家里的闲散劳力,留在家里都是负担,留在军中管饭就给大家解决大麻烦了,其实不需要涨月饷。一个月两钱银子不算少了。

但是考虑再三,杨潮还是决定加饷。明代北方战兵的饷银一般都是一两到一两五,但是实发到手上的不会超过五钱银子。杨潮干脆就给自己的兵发五钱。

军官相应提高,伍长涨为一两,队正涨为二两,其中五两,百总十两,如果到了把总,一个月光是饷银就有二十两。

新的军饷待遇很快就颁发下去,而且杨潮坚持明文张贴出来,让所有士兵看着,尽管都不识字。

集合所有士兵训话,告诉他们新的制度,哪怕是经过严格训练,这饷银依然让人嘀咕起来。

新招来的那一百士兵,就更不用说了,大声喧哗不止。

有了这新的饷银制度,杨潮相信应该有吸引力了。

这次也不去上门招兵,直接写了十几封告示,张贴到各个卫所去,让想当兵吃粮的青壮自己来军营报道。

果然第二天就开始有青壮来到大营,打听清楚小兵真的可以有五钱银子后,都愿意当兵。

胡全在大营门口摆开桌椅,吕末在一旁帮忙记录,赵康则带着亲兵负责维持秩序。

头一天就招了一百人,第二天招到了两百,第三天招了剩余的一百后,大门口排队的还有三百人以上,跟他们说招够了,还有人愤愤不平,表示走了大老远的路才来到这里,结果没当成兵。

对这些鼓噪的青壮,直接出动亲兵队,排开阵势威慑了一番就都散去了。

军队编组已经很正规了,有上次扩军三百的经验,这次在加四百人也不在话下。

不过很多老兵基本打散了,尤其是那些见过血的士兵,最少都是一个队正。

就连上次陈宝弟的士兵,只是守在船尾,从头到尾看别人冲杀,也至少都混上了一个伍长当。

这样一来,唯一成建制的老兵,就是杨潮身边的二十个亲兵了。

完成编制,提拔了一批新的伍长队正后,杨潮召集老的九个队正开会。

现在其中三人,吕末、王璞和赵康都已经是旗总了。

只有许多男、陈宝弟、宋坤、李五六、孙长福、郑永旺还是队正,还在带新兵。

但是这几个老队正无疑比那些新提拔上来的更有指挥经验,也更有带兵经验,哪怕是见都没见过厮杀的孙长福、李五六、郑永旺也比那些新提拔上来的队正更有一种军官的气度。

杨潮告诉这九人,虽然各自的官职有高有低,但是大家还是在同一水平线上,自己现在升到千总了,手下有一个把总缺额,将从这九人中选出来,至于谁能够当选,依然看表现。

杨潮宣布,今年同样会继续办识字班,识字提一级的制度依然没变,吕末已经通过了识字,因此不用在考试了,但是其他人如果通过考试照旧提一级。

另外杀敌立功依然照去年的制度,人头功劳会按照制度来分配。

因此要想升迁,就只有两条路,第一条是杀敌立功,第二条可以用功识字。

升迁途径公开透明,杨潮相信今年用心识字的人肯定比去年多多了。

因为至少许多男等依然跟过去自己手下小兵一样职务的老队正心里很不舒服,进取心非常强烈。

开完会,留下了赵康,依然鼓动他,告诉他现在军中就只有他手下是见过血的精兵了,能不能立功就看他的表现了。

赵康表示不让杨潮丢脸,杨潮告诉他,今年他将代替去年的王璞护船,也就是让他天天去护航,更有机会碰到江匪,赵康立刻新欢鼓舞,这是最好的机会。

又跟吕末和胡全单独聊了聊,告诉这两人,他们虽然被杨潮任命做了旗总和百总,但是杨潮询问他们愿不愿意放弃。

以前杨潮根本不考虑,但是现在杨潮有能力帮这两人弄到秀才功名了。

首先胡全,以前连县试、府试都通不过,县试太简单了,就是县令直接阅卷,江宁县令杨文骢哪里,杨潮一句话的事情,府试也容易,应天府尹如今也是杨潮的好友,因此通过县试府试两级,就是一句话的事情。

至于秀才也不算难,提学御史徐之桓这次因为安抚书生有功,功过相抵最后没有受到责罚,原任留职,不降不升,而原本他极有可能因为书生哄闹一事,被牵累问罪的,因此徐之桓算欠杨潮一个人情。

提学御史恰好就能管到院试那一级,尽管他一个人说了还不算,但是让他帮忙保两个秀才过关,并不是什么难事。

欠杨潮的人情,让徐之桓用两个不算值钱的秀才功名来还,他大概不会觉得为难。

胡全表示一切让杨潮帮他做主了,他就是个没主见的,自己要干什么都不知道,来军营还是杨潮拽着他来的,否则他现在还在杀猪。

吕末则很干脆的表示自己现在的功力距离秀才好差的太远,想继续读几年书后再说,他倒是个有自知之明的,他的水平也就是刚刚开蒙,就去考秀才实在是太说不过去。

杨潮没答应帮胡全拿主意,让他自己好好去考虑,去计划,杨潮可不想自己的朋友堕落到连自己的人生都没有主意的地步。

杨潮答应了吕末,让他继续读几年书,等他自己觉得差不多了,在帮他运作考科举去。

兵招满了编队也完成了,可是之后杨潮还是忙碌了好一阵子。

因为总共八百多人的士兵,全都要建立档案制度,可读书识字的就三个人,吕末还只是刚识字,因此主要的重担其实是杨潮和胡全做的。

让杨潮感觉自己的军中严重缺少文书,办识字班是一方面,要快的话,还是直接招几个读书人来的快。

除了这点之外,一切都还算正常,工匠来营中开始修建澡堂子,李富的大棚菜开始出菜,战船再次挣钱去了。

因此一等档案工作忙完,杨潮就有了空闲,而这时候金钗楼重新开张,杨潮正好去看看。(未完待续)

第一百六十三节镇楼双绝

书生哄闹结束后,南京再次进入了正常的轨道,各行各业有条不紊的开工,官府官员继续办公,文人士子也再次开始进入青楼玩乐。

金钗楼此时开张是一个好时候。

这次依然是盛况空前,不提南京四大名妓系数捧场的老节目,光是陈圆圆和董小宛两大名妓登台,就足够赚够人的眼球了。

去年书生哄闹到了二月,许多人都火了一把。

四公子自不用说声名一时无两,起码在南京,已经可以跟老牌社团东林和复社在名声上抗衡了,这让东林领袖钱谦益打落门牙只能往肚子里咽,四公子可是他默许下捧起来的。

要不是他一开始暗中支持,四公子可没有那么大的胆量,也没有那么多举人支持四公子。

可是四公子最后竟然弄出了一个二立社,而且到了今年这个社团依然保持一种团结模样,紧密程度比东林还有过之,一不小心钱谦益等于给自己培养了一个政治对手,不由让他郁闷。

除了四公子外,媚香楼的李香君也火了一把,因为大家都知道书生哄闹正是从媚香楼传出来的,是媚香楼中李香君先跟锦衣卫起了冲突,几个书生护花心切,跟锦衣卫扭打起来,竟打伤了锦衣卫,之后锦衣卫抓人,书生哄闹要人,四公子崛起。

因此媚香楼,李香君堪称这次书生哄闹的导火索,加上李香君后来一直站在书生一边,不畏强权给书生提供一个夜宴的地方,还帮助四公子扬名等等,让李香君南京第一名妓的风头更是无人撼动。

但是这些人还不是最火的,陈圆圆和董小宛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