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历史 电子书 > 大明虎臣 >

第96节

大明虎臣-第96节

小说: 大明虎臣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本来为了加强对军队的控制,可惜,适得其反。拥有了dú lì的军权和财权,四镇将领实际上成为了割据势力。不受节制,飞扬跋扈,聚敛钱财遂成为常态。

    以往的一些摩擦为什么会变得如此**裸?

    高杰想要杀掉黄得功的最主要目的自然为了地盘和利益,因为扬州。

    四镇在出产和收入上并不均衡,这加剧了将领之间的地方xìng对抗,四镇之间因而矛盾重重,勇于私斗,怯于公战。由于横行压榨地方,百姓们也普遍鄙视这些军队。而作为一直在江南作战的军队,黄得功的部队军纪很严,这让他极其鄙视其他的部队,认为高杰等人是吃皇粮的土匪。

    扬州有多么富庶不必细说,高杰想要进入扬州而不得入,但他害怕黄得功进入扬州,因为他看到了史可法和朝廷对黄得功的信任。高杰怀疑朝廷劝他撤离扬州是为了将此城交给黄得功,为了阻止黄得功向扬州推进,这次事件不可避免的发生了。

    而这件事也让周虎臣反应过来,杨振熙、马鸣騄、汤来贺三人为什么如此痛快的答应自己进入扬州。至于那个千金一诺简直就是自己放弃了一座金山,这让知道了真相的周虎臣后悔的脑门发青。

    本来以为自己很聪明,结果却是被人摆了一道,周虎臣很不爽。

    虽然黄得功和高杰之间的事情已经被史可法千方百计的压了下去,赔偿了黄得功(形式上是由高杰偿付,实际上是史可法拿出来。),表面上暂归于好。可是,高杰军队的家属和一些士兵留在距离扬州咫尺的瓜洲,这周虎臣怎么会同意。现在的扬州是自己的地盘,岂容高杰染指。

    滚蛋已经很便宜,周虎臣不杀人已经算是够大方了。

    杨成即恨得咬牙切齿,可惜,他没有胆量和周虎臣的军队一较高下。无数的家眷需要照顾,再加上黄得功在一旁虎视眈眈,杨成即很痛快的收拾起了东西。

    当然,杨成即认为自己这不叫滚蛋,应该叫做移师。

    无论是移师还是叫什么都无关紧要,周虎臣只需要杨成即滚蛋就可以了。

    杨成即痛痛快快的走了,可周虎臣的麻烦也来了。

    扬州城内。

    大明弘光朝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挂兵部尚书衔督军江北的史可法正在和蔡懋德理论。

    周遇吉坐在一旁,除了刚见面时和身材矮小的史可法寒暄两句,他一直如同雕塑般坐在那里就没有插言。这个客厅中现在就三个人,扬州的官员回避了,而蔡懋德的手下认为自己没有说话的权利,众人寒暄几句也逃了。

    史可法一直在江南任职,他和江南人蔡懋德很熟,而且两人关系还不错。

    黑瘦的脸满很是严肃,周遇吉的军队擅自占领扬州让史可法很愤怒,他吹胡子瞪眼,毫不留情面的和蔡懋德正在讲着大道理。而蔡懋德一直在赔笑,笑的让史可法无可奈何。作为老友,翻脸是不可能,何况,这支军队很强,战绩摆在那,可以说是整个江南最强大的军队。

    史可法欢迎这支军队,但他不欢迎这支军队进入扬州,所以,他要讲道理,各种道理。

    在史可法的严肃中,在蔡懋德的微笑中,周虎臣来了。

    蔡懋德继续笑着介绍,这次他笑的更灿烂了。周虎臣直接躬身一个大礼:“属下,山西参将周虎臣见过督师大人。”

    周虎臣尊重史可法,但他不尊重史可法的政治智慧和军事能力,历史已经说明,史可法是政治和军事的双料失败者,而且,失败的很彻底。所以,史可法的一些指令和看法他准备保持观望态度。

    史可法当然知道这个京中虎,伸手虚扶,沉着脸赞扬两句,算是走了一个过场。

    蔡懋德现在笑开了花,周虎臣来的很是时候,这个史可法交给他了,让两人斗嘴吧。估计——史可法会完败。

    “朝廷意图北进,yù扫平李自成残匪,如此时刻,怎能偷安于此?再者,没有朝廷律令,大军怎能擅入扬州。”史可法继续,说的大义凛然。

    李自成在一片石大败,随后běi jīng称帝,杀掉投降建奴的吴三桂一家后已经撤离běi jīng,建奴进入běi jīng的消息已经传来,史可法所说的北进其实就是抢地盘,趁着清军和李自成混战的时机北上。

    “督师大人,如此时机我军自然要北进,家父和抚院大人也愿意接受大人节制,只要督师大人发令,属下立即出兵北进。”周虎臣立即表态,但就是不提撤出扬州的事情。

    “这扬州。。。。。。”

    周虎臣立刻截住了史可法:“督师大人,大军总要有驻军之地,何况扬州人都很欢迎我们,这您都看到了!如果我军北上,全部离开扬州城,岂不让扬州父老伤心。这样吧,我军只负责扬州的防务,至于扬州的所有财权,丝毫不加干涉,您看怎么样?”

    蔡懋德就差掩住嘴了,这财权本来就没有,自己一方已经被扬州官员yīn了一道,现在,轮到周虎臣yīn一把蒙在鼓里的史可法了。

    “这朝廷规矩。。。。。。”

    周虎臣再次截住了史可法:“督师大人尽管发令,只要您开口,属下绝不推辞,立即出兵北上。”

    史可法终于知道蔡懋德为什么不插言了,这位京中虎简直就是一话唠,而且开口时机掌握的让人郁闷。

    史可法咬着牙,黑着脸,他感觉有些胸闷。

    这时候,周虎臣再次开口:“只要督师大人发话,属下定指哪打哪,属下凭借这战胜建奴和李自成的无敌雄兵,定能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督师大人您尽管放心下令!”

    “好,好啊!”史可法连声应到:

    “多谢督师大人成全,让我军驻留扬州!属下为了朝廷甘愿出兵北进,扫平李自成和建奴,收复整个朝廷失地!”

    说完,周虎臣直接跪了。反正这属于先烈人物,跪一下无所谓。

    这哪跟哪?我什么时候答应过啊!

    史可法一阵眼前发黑,这个周虎臣简直。。。。。。

    可是,史可法能说自己没答应吗?这支军队已经进了扬州,还放弃了财权,还可以听从指挥。。。。。。

    蔡懋德站起身,他轻轻地扭动着脖子,随后满意的昂起头,大有一副不仅是我被yīn过,今天又有一个的意思。

    ;

第168章 我要沿江而上

    ()    【感谢;独奏二胡的打赏!】

    史可法表现的很无奈,既然军队已经进入扬州,他总不能驱赶。|看|书|吧|其实——史可法这次来只是做做样子,既然已经进入,他并不指望周遇吉真的撤出扬州。

    扬州的各项收入很重要,尤其是盐业带来的岁入更是一个天文数字。否则,他早已经让比较信任的黄得功部入驻了。现在,周遇吉不要求这些,同时重要的是,周遇吉的军队不用考虑军纪和忠诚。

    归根结底,这是利益问题,让谁入驻扬州都会带来几镇的不满,容易产生隔阂,让史可法很难做。周遇吉的进入无疑解决了这个问题,至于那些不满,也已经无法可想,谁敢和周遇吉一战?何况,周遇吉一旁还有一个盟友黄得功。

    扬州的问题解决了,史可法再次开始去奔波于几镇制之间。

    现在的情况是,李自成的大顺军兵败西撤,畿南、山东、河南等地官绅开始反叛大顺军,各地陷于一片无休止的混乱当中。就局势而言,趁清军尚未南下之时,出军北上,收服这些地方的官绅武装,扩大自己的管辖区,自然不失为一着高棋。史可法也看到了这一点。问题是,原有的四镇变成了五镇,这五镇中高杰、黄得功、刘良佐、刘泽清因定策有功,备受弘光帝和马士英的宠信,都想过太平rì子。史可法这个督师现在要奔走调停于四镇之间,调解矛盾,并让他们出兵北上。

    在离开扬州时,蔡懋德和周遇吉已经承诺,十rì后准时出兵,根本不用他调停。

    出兵北上的条件很优厚,凡各属之兵马钱粮,皆听其自行征取。如恢一城、夺一邑,即属其分界之内。这是等于完全xìng的放权,可以想象,高杰之流一旦进入这些地方,对地方的伤害xìng会造成什么样子的后果。

    尽管是这样,可谁也不愿出兵,江南之地太舒服了,谁愿意离开,这需要史可法去做工作。

    这一切与周虎臣基本无关了,他出兵可不是敷衍,因为他有他的目的。

    在周虎臣回到镇江的时候,南京终于来了消息,蔡懋德被宣入朝。

    镇江几万人安置起来很费功夫,这可不是暂时露宿,这些人要长期扎根在这里,需要住房。而最重要的是,周虎臣的军工作坊必须赶紧开工,弹药的储备好像不太多了。

    住在这里需要占地,当然不能白占,需要给土地所有者补偿,至于建房更是一笔很大的开销,加上几万人的饮食补贴,工坊的建设。周虎臣突然发现,自己储备的大量银子变成了流水。

    六月的天太热了,忍着酷暑的周虎臣忙了好几天,终于安排好镇江的工作。

    回到扬州,一个很意外而又熟悉的人物出现在周虎臣面前。

    竟然是张国维,看到在客厅和父亲正在微笑攀谈的老人,周虎臣的大脑一下想起了种种过往。。。。。。这位为了国家呕心沥血的老人已胡须斑白,脸上的皱纹更深了。

    看着进门就跪拜的周虎臣,张国维站起身。

    “竟如此高大了,小虎在山西的勇猛作战老夫听说了,果然是一员虎将!”拍着周虎臣厚实的肩膀,张国维眼中有欣慰,也有一种说不出淡淡忧伤。

    周虎臣浅笑着没说什么,他赴镇江后就知道了张国维在南京,也明白张国维的忧伤,那是对běi jīng的失陷,对建奴入关的担忧。

    “老大人您请坐,我们还是说说这朝廷和江北的战事吧。”周遇吉说话了,这个时刻不需要过多的感慨,无论怎样,都已经成为过去,天下的形势才最重要。

    张国维现在的职衔仍旧是兵部尚书,不过前面加了一个协理戎政,后面加太子太保。这全部是虚职,没有具体的职责,显然,张国维并没有在朝中受到重用。

    在张国维的口中得知,由于张国维曾经督军周遇吉的军队,他此行是受命来安抚。这显然是弘光皇帝的授意,其中也有马士英的影子。马士英还给周遇吉带来了私人的问候,马士英对黄得功有知遇之恩,而周遇吉和黄得功相交莫逆,马士英估计是想让这支强大的军队向他表示忠心。张国维不一定是说客,因为他和马士英不是一路人,这个安排可能是为了让周遇吉安心。

    这是让周遇吉站队的前奏,可惜,在张国维对朝堂的一些看法中,周虎臣意识到,朝堂也已经有些人在分门派,张国维表示出自己的担忧,这种争斗对国家很不利。

    站队没用,站在哪一边都没用,周虎臣知道历史的真相。史可法不行,马士英不行,他只能靠自己,至于和谁更亲近,周虎臣只需要左右逢源,他决定暂时和谁都很亲近,以后的事以后再说。

    “这李自成和建奴正在作战,现在西逃,山西已经很危险,看来李自成有大势已去的苗头啊!”朝中的事情说完,张国维开始说起了江北的混战。

    “李自成已必败无疑,老大人知道建奴的作战力,恐怕用不了太久,我们的敌人就会变成建奴。而老大人您也知道,我们的敌人不但有建奴,还有那些降军,毫无置疑,我们将面对数也数不清的降军,他们。。恐怕将成为进攻江南的而主力!”

    周虎臣一语中的,这个残酷的现实让张国维来脸sè变得有些灰败。周虎臣的话没有错,张国维作为曾经的兵部尚书非常清楚这一点。那些投靠建奴的将领和士兵很可怕,虽然在身穿明军服饰的时候无能的让人摇头叹息,但是,这些人一旦投降了建奴,也不知为什么,这些背叛祖宗的人和自己人作战,他们会变得非常勇猛。勇猛加上数量众多,他们对昔rì主子的军队和地方熟悉无比,这将是灾难xìng的后果。

    “可是。。。史阁部,还有马阁辅却有意联虏平寇,说什么为先皇报仇,将来划疆而治。”

    过了很久,张国维终于挤出了这句话,这显然是透露了朝廷的大方向。

    “建奴灭掉李自成,难道他们会对这最富饶的江南就此罢手?想要偏安江南,可能吗?昔rì的大宋就是例子,这些野蛮民族的贪婪从来都是无止境的!建奴窥视我华夏大地是一天两天了吗?只有猪才会这么想!”

    周虎臣很不客气,话很难听,弘光朝臣的这个想法,或者说策略是完全错误的,他不需要客气,因为历史是最好的见证。

    眉头越皱越紧,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