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虎臣-第75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帅,这。。。恐怕很难守住,只是守多长时间而已!”简忱第一个做出回应。
周虎臣赶紧火上浇油:“十天、半月,甚至是一个月都有可能,可是,一个月,两个月之后呢?弹药会耗尽,粮食会耗光,难道饿死在府城之内,李自成沿路已经取得了足够的补给,他会耗死我军。再有就是,李自成难道不会绕过太原府城,他仍旧会去攻击内长城的防线,我军根本无法阻止李自成军的前进脚步!”
守备闫丙泰也赶紧接过话:“大帅,不能这样作战啊!几万士兵的生命,加上无数的百姓,我们不能和李自成这样作战,也不能被困守太原,一旦。。。。。。李自成会屠城的!”
“大帅,不能守太原啊!我军完全可以守住内长城,李自成就是人多势众也奈何不了那些铁壁,请大帅三思!”
“是啊,大帅,以我军的力量唯一能够守住的只能是内长城,我军在后方会有充足的补给,只要扼守宁武关和雁门关,李自成就是人再多都对我军无可奈何!就是几年他也无法攻破这些关隘!”这次是吴云端,他说的合情合理。
不但是吴云端,何世晋、柳七、高强等人纷纷谏言,无一例外——退守宁武关内长城。
周遇吉仰起头,他闭上了眼睛,神情异常的颓败。
看来,周遇吉已经做出了决定,蔡懋德知道已经不可挽回,周遇吉这个山西镇总兵的责任其实就是防守内长城。既然这样,蔡懋德毅然决然的迅速起身,随后对着众位将领就是深深的一揖。
“萃庵不必介怀!老夫来守太原,誓与太原共存亡!望老夫。。。萃庵给我烧一炷香,敬上一杯水酒,老夫知足了!也希望诸位将士不负朝廷,能够守内住长城关隘,老朽拜托了!”
“老大人,您同我一起退守宁武,我军兵jīng粮足,还大有可为,我们还有雁门关可守!老大人怎可轻易言死。。。。。。”
“萃庵不必劝了,老夫守土有责,就是命丧黄泉,也不能受前千夫所指!”蔡懋德依旧很坚决。
“老大人。。。。。。”
“萃庵无需多言,老夫会在九泉之下看着萃庵的军队,希望萃庵能够给朝廷一个交代。。。。。。”
“老大人。。。。。。”
“萃庵撤军吧!老夫不怨你!”
历史还是那个历史,进程是如此的一样。但区别同样很多,除了一只蝴蝶在煽动翅膀,还有这支完全不一样的军队,蔡懋德的结局好像仍旧是那个结局。
李自成的大军在休整,一场不可避免的大战好像就在眼前,只剩下时间问题。
周遇吉并没有急于撤退,首先撤离的是辅兵和各种物资,他的军队必须让李自成看不到任何异常才行,现在需要的是牵制。
不停派出斥候进行sāo扰,周遇吉开始负责大军的掩护工作,当然,李自成若是急于进攻,他必须来一次强硬的对战给撤退的人争取时间。而周虎臣则首先开始带兵后撤,有些意外sè是,简单安排好撤离,交代几句,他竟然紧紧尾随着蔡懋德奔向了太原府城。
蔡懋德的府衙内,稳稳坐在自己的大堂,蔡懋德已经发出消息,让他的那些手下布政、参政、参议、推官、巡按御史和一些重要武官都聚在这里,他有话要说。
既然准备死守太原,蔡懋德就要和这些官员达成一致。他非常清楚,不是每个人都和他一样不畏生死,至于违命者,蔡懋德已给他们找好了出路,几十名嫡系军士已经在衙署内的偏房中待命。
就在蔡懋德耐心等待的时候,突然间,外面传来一阵嘈杂的声音。
“怎么回事?”
蔡懋德的问话竟然没有人回答,他禁不住皱着眉头,蔡懋德对守职的士兵很不满,他离开自己的座椅刚刚来到门前,一个人出现在眼前。
“小虎,怎么是你?你不是。。。。。。”
周虎臣怎么会让蔡懋德这样白白的死去,一个国家的捍卫者不应该这样毫无无价值的离开这个世界,周虎臣给他的未来留了很大的空间,他需要这个人为了这个国家继续活下去。
所以,周虎臣一伸手,他那肥厚的大手一把就捂住了蔡懋德的嘴。
随后,几名士兵迅速向前。一省封疆,军政一把手的山西巡抚蔡懋德眨眼间就变成了一只五花大绑的大粽子。
求推荐、收藏!
;
第129章 这叫避其锋芒
() 【感谢;梦做刘邦的三次打赏,拜谢了!】
正月十七这一天的上午,众目睽睽之下,山西巡抚蔡懋德的官轿被前呼后拥的出现在大街上。|看|书|吧|
不久之后,不断有人开始尾随,开始加入,这些人中有很多高官,也有许多武将,自然还有许多衙役和士兵。
李自成几十万大军来临的消息已经传遍了整个太原府,而各级官员和衙门也同时得到了山西巡抚衙门下发的文书,所有文职官员和吏员,还有将士一体撤离太原府,目标是进入距离二百多里之外的宁武关内长城。
山西巡抚蔡懋德和一众官员刚刚撤离,作为周边最富庶和繁华的太原府也发生了一件大事。
太原府内和周边的百姓简直无法无法相信自己的耳朵,许多士兵到处敲着锣吆喝发粮赈灾,太原府的廪仓将对百姓免费放粮,只要你来到大同府廪仓前,就会分给粮食,无论多少次都没有关系,只要你能带走就行。
这自然是周虎臣的杰作,这些粮食无法带走,烧掉太可惜,分给百姓正好不过。周虎臣怎么也不会留给李自成,他不但是历史上周虎臣的杀父仇人,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周虎臣看不上李自成。这个在历史上有着很高评价的人物其实就是一个只配做贼寇的材料,说白了,李自成就是一个没有眼光的鼠辈,无论作战还是政治,李自成都是失败的代表人物。何况,李自成还是让华夏陷入黑暗时代的那只手,还借用了什么党项人作为自己的祖先。
在周虎臣眼中,这个李自成就是一个标准的傻X。
也就在整个大同府百姓有些疯狂的时候,周虎臣心目中的傻X李自成开始行动。
双方你来我往,斥候间的搏杀再一次开始了,既然是战场,死伤难免,虽然占据着武器和勇气的优势,但周遇吉的骑兵斥候终于还是出现了死伤。
撤离需要时间,周遇吉的任务是拖住敌军,他预计的是能拖多久拖多久。祁县距离太原府城还有百余里的路程,李自成的大军行动起来,到达太原府城需要两天时间,周遇吉只要能够多拖住敌军一点时间,就等于给自己的撤离队伍争取了更多时间。
斥候间的搏杀是大战的前奏,周遇吉对这些轻车路熟。不是没有办法,他当然不会和李自成的大军进行大的碰撞,现在不是最佳作战时机,周遇吉只是做做样子罢了。
你来我往,双方斥候斗的不亦乐乎,李自成的人多,时间不长,周遇吉不得不派出骑兵去充当斥候和敌人继续缠斗。
在斥候间的不停缠斗时,一支庞大的军队首先向西开始踏着冰面越过汾河。
周遇吉不得不撤退了,这种包抄战术很简单,但也很有致命。
明军开始慢慢后撤,李自成的大军紧紧跟上,斥候仍旧在两军之间的宽阔地带搏杀。
李自成很有一套,他的正面大军缓缓跟进,而左翼越过汾河的军队却在加速。这种情况很被动,周遇吉不得不退的越来越快,被敌人的大军包抄可不是玩笑。
这一退就是十几里,在这是十几里后,一个更加严峻的局面出现了,东侧的山区越来越远,平坦的地面越来越宽阔。李自成再一次做出了一个正确的战术,他的右翼再次出现一支火速上前包抄的军队。
敌人太多,周遇吉没办法了,全线撤退开始了。
李自成追赶的气势汹汹,可惜,他的军队体力太差,起码比周遇吉的军队要差很多,直到午时,李自成的三路大军也没有追上周遇吉的军队的尾巴。
人多有优势,但也有缺点,队伍会很乱,李自成的大军一直在追,但在追赶中也总是要稍稍停下来对军队进行调整。
就这样,李自成一直在前进,而在前进中陈迅速占领了太古、交城,随后是徐沟、清源。
正月十九的下午,周遇吉终于看到了太原府的府城轮廓。让周遇吉百思不得其解的是,斥候来报,在太原府的附近和府城的城头,竟然没有看到一个防守的士兵,而太原府的府城城门却仍旧开着大门。
奇怪可是奇怪,周遇吉也没有时间耽搁,身后的李自成看到太原府近在咫尺,已经在加速。
在周遇吉绕过太原府城之后已经是傍晚,探马来报,最早撤退的所有人已经距离宁武关很近,大军可以全力撤退了。
大军再次撤了一段距离,开始扎营,吃过晚饭,周遇吉开始召集所有将领。
“不能再这样憋屈了,让我们今天晚上给李自成些厉害瞧瞧,由高强高将军负责一次夜袭,明rì一早全军高速撤离!”周遇吉开门见山,这几天的确太憋屈了,临走,他决定发给李自成留点什么。
“大帅,少帅临走时说过,既然撤就要撤的痛快,只要敌军没有机会追上我军后勤部队的机会,能不战就可不战!”副将莫显成赶紧阻止,这可是周虎臣留给他的任务。
周遇吉一皱眉,随后挥挥手:“算了,算了!今晚加强jǐng戒,明rì一早全力撤离。”
这个儿子越来越自作主张了,可周遇吉也没办法,这些手下将领对儿子是越来越信任,他这个父亲总不能和儿子去争。就内心而论,这样被儿子牵着走,周遇吉有些不适应,但同时,他内心未尝不是一种骄傲。
崇祯十七年正月二十rì下午,起伏连绵的内长城出现在周虎臣的视野中。
宁武关其实就是山西镇总兵的官署和家宅所在地之一,周虎臣不知道,他这只蝴蝶在周遇吉一上任就在狠命在扇着翅膀,本来应该在宁武关的周遇吉被他搞到了大同,现在历史重演,周遇吉就要回到宁武了。
宁武关和内长城线上著名的偏关、雁门合称外三关。关城雄踞于恒山余脉的华盖山之上,临恢河,俯瞰东、西、南三面,周长四里,开东、西、南三门,呈椭圆形,状如凤凰,故俗称“凤凰城”。城外山冈之巅,烽台星罗密布,关山、烽火接连不断,壁垒森严。此处以重兵屯驻,东可以卫雁门,西可以援偏关,北可以应云朔,盖得地利之势,很利于防守。
当周虎臣进入宁武关,山西巡抚蔡懋德老大人终于被放了出来。
蔡懋德很愤怒,无数官员和将士无论如何也拦不住他的怒火,就这样,辛辛苦苦cāo劳很久的周虎臣还没有获得一点休息时间,连晚饭都没有吃就被找上门。
“小虎~你竟敢如此大胆,盗用我的名义让官员。。。和将士擅自撤离太原,这是弃土之罪,让老夫如何向朝廷交代,让万千百姓如何看我蔡懋德,让士林中人。。。。。。”
看着吐沫星子乱冒,一脸悲愤的老巡抚,周虎臣很平静,平静的就差微笑了。
周虎臣不为所动,蔡懋德更加愤怒了:“你~你这。。。。是擅行军命,好大的胆子!谁给的你权利?”本来想说周虎臣是逃跑,可想一想不对,这宁武关才是周遇吉真正的防守重地,逃跑的是自己,虽然是被迫。所以,蔡懋德赶紧改口。
笑了笑,周虎臣开口了:“老大人,这叫避其锋芒,是最基本的战术,您说,我军还守不守宁武关,守不守内长城防线?”
“当然要守,死也要守!”
“那老大人您和小子嚷什么?李自成不rì就会来到宁武关下,现在什么重要?喊这些过去的事情有用吗?”
“你。。。哎。。。”蔡懋德一阵眩晕,这几天他被气的几乎要绝食,周虎臣几句话就让他再也没有了和周虎臣计较的力气。
周虎臣笑容灿烂:“老大人,现在需要派人去防守雁门关,您去吗?”
“不去!你派人去吧!我死也要死在宁武关!”
“那好,一会儿军议,我们商议如何防守整个内长城防线,老大人您亲自主持,我们现在需要的是吃饭。”
“那。。。那就吃饭!”蔡懋德咬牙切齿,对周虎臣再生气也没用,事已至此,撤离太原已经成为事实,万般无奈,现在唯一的方法只能是固守内长城。至于周虎臣对他的绑架行为,暂时蔡懋德没法计较了,再委屈已经这样,他总要以大局为重。
第130章 万事俱备就差过冬大白菜了
() 周虎臣从来不是谦谦君子,尽管他是一番好意,尽管蔡懋德并不领情,可能对他还有了很深的成见。但这也无所谓,目的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