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英雄-第150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谢纶辉已走,王季同本待去虞辉祖那里商议事情,适才在旁边招呼的印钞厂张坤却是有话要说,“先生,学生有话想说。”
这张坤是第一批管理培训班里面较为优秀的培训生,因为做事情比较细致,人也勤快,加上家里早先也是开钱庄的就被王季同安排在了金融这边,印钞厂因为都是洋师指导,张坤懂洋泾浜英语就让他来协助了,在他的管理下,几个月下来把印钞厂打理的井井有条。因为是钱庄世家出身,对谢纶辉说的一些东西倒很能分辨出一些东西。
王季同知道张坤的为人,知道他定是看出了什么才会这么说话的,便又坐下了,道:“你说吧。”
张坤见先生同意进言,心中一喜,道,“楞徽先生适才所言,有实在的地方,也有……不实的地方。”
王季同有些惊讶了,奇道:“嗯。你倒是说说这楞徽先生有什么说的实在,有什么说的不实在。”
张坤道:“楞徽先生所说铜元之事是实在的,所言纸钞在两江不能发行是不实在的。”他此话说完,眼看向王季同,见先生开始思考,知道自己的话引起了先生的重视,便接着道:“这铜元贬值之事,如今已显端倪,去年沪上一洋元可换八十个铜元,而今一洋元却可换九十四个铜元,假以时日,只怕要不了几年之后一洋元就要换两百个铜元了。”见王季同点头,他又道:“若将东北的货物运销两江、闽浙之地,所收的铜元可以由商贩在当地换成银元,如此对银行已没有丝毫风险,只是这兑付的损失要加在货物售价里而已;另一种则是收取各地商贩的铜元,然后集中起来运到沪上兑付,如此可减少兑付的耗费,减低货物售价,只不过这风险在我。两种办法都可行,只要有人节制出不了大错。
先生刚才是想借着铜元贬值的当口,发行于纸钞两江、闽浙、两湖之地是绝好的想法。刚才楞徽先生说洋人银行会反对,学生看诸如汇丰银行这些洋人的银行不会在于小钞,再是他们基本都是和钱庄、洋行、大户做生意,府县的生意它们是没有人做不了,也不稀罕去做。至于本地的钱庄,对我们银行设立或许会反对,但是对纸钞发行却没有丝毫办法。这钱庄一般本钱不多,像沪上的那些大号本钱也不过三五万两,若是在府县,本钱最大的钱庄有上万两就了不起,小的则在一两千两左右,这样的实力不足以挤兑抗衡我们的银行;若是还不放心,则可以像旗昌轮船公司一样,接着洋人的旗子办事,想来府县的钱庄也不敢来反对的。”
听他说到旗昌轮船公司的办法,王季同不由笑了起来,现在通化轮船公司就是这样的做派,不然无法在日军允许下往返通化。张坤不愧是钱庄世家,说的还是很有道理的,王季同问道:“那楞徽先生怎么不知道在两江等地发行纸钞可行呢,他为何反对啊?”
张坤闻言一愣,复又说道:“学生却是不知道。只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的话,想来是派系的缘故。”
“派系?”王季同问道
“是的,先生。”张坤道,“沪上钱业分洋商和华商,华商大多是绍兴人所开,而洋人银行的买办大多又是洞庭人,俗话说‘绍兴人再狠,碰到洞庭帮也要忍一忍’,洋人银行和本地钱庄算是两派。至于华商里头,除绍兴人外,宁波人开钱庄的也不少的,最出名的应是宁波镇海方家、叶家还有李家,所以华商里面宁波和绍兴又算是两派。虞先生几个都是宁波人,而楞徽先生却是绍兴人,若是银行的纸钞在两江、闽浙、两湖等地发行,那么这钱业之主导就将不再是绍兴人而是宁波人了。楞徽先生之反对不是计划可行,而是计划非常可行。现今我们天字号在沪上越做越大,盈利也越来越多,办银行钱庄是肯定的事情,如果商行做的好,银行又做的好,那到时候怕是对外拼不过洋人,对内打不过宁波人。”
宁波商人有几个家族是很出名的,比如镇海方家可是沪上商界的传奇,这宁波商帮之所以能称之为商帮,方家作为首领可谓功不可没。便是如今方家在沪上也颇有影响力,要不是方家钱庄买卖一般都是自家人独资,王季同还想和方家合股开银行。
王季同听完张坤的分析,一时间没有言语。他所想的不是纸钞发行的事情,而是这中国果然如竟成所说只有家没有国,只认亲不认疏。他道:“那么楞徽先生说没有精通西洋银行的人才也不是实话吗?”
张坤道:“这倒是实话,就是通商银行的那个洋大班也只是请来当门面的居多,里面正在的运行的还是钱庄这一套东西。”
王季同道:“如此,看来这银行还是难办了。”
张坤闻言想说什么,却又忍下没说,王季同道:“行健,你想说什么就说什么吧。”虽然他毕业有些日子了,但是王季同还是记得他的字。
见王季同表态,张坤也不再扭捏,道:“其实人才还是有的。就是只能打打下手,不能独当一面,不知道这样先生好不好用。”见王季同没有说话,他就只好硬着头皮继续说下去,“这楞徽先生的公子韬辅和学生在培训班是同学,关系很好,特别是韬甫更是从小在钱庄里长大,钱庄里那些东西很是烂熟于心。还有学生也愿意去东北以尽绵薄之力。”
张坤声音越说越小,到最后基本是听不见了。本来按照他的性子只不会如此大胆的毛遂自荐的,不过自从其父十多年前为助胡雪岩,弄得钱庄破产家道中落,其父最终也郁愤而死,几经磨难之后他便立志要开沪上最顶尖的钱庄,以一洗前仇。之前他在沪上一个同乡的钱庄里做伙计,算是偷师学艺,去年听闻仪器馆培训班教西洋商学,便咬着牙辞了工,本打算如果所学不成就去码头做力工,谁知道半年下来人生际遇从此一变,培训班出来就指派到了印钞厂。上半年印钞厂筹建以来他可是花了不少心血,只是钞厂开印之后,往日的钱庄梦又复想了起来。
王季同虽然为人严肃,但也不是很着重什么上下规矩,都是造反的人,那有那么多规矩,因此他对张坤大胆的自荐倒也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妥,他心里想了一下便道:“行健,你要去东北那也不是不行,要紧的是这钞厂的事情要有人接手;还有韬甫那边要去的话一定要楞徽先生同意,若是不同意,那么也是不好去的。”
忐忑间的张坤闻言大喜,不过他心中狂喜,但脸色却没有没有多少笑意,只是那双眼睛忽然的明亮的很,他说道:“先生放心,若是要去东北这几个月一定会把印钞厂的事情交代好,韬甫那边也会一定会征询楞徽先生的意见的。”
王季同点点头不再说话,张坤和谢韬甫还是不错的,熟悉钱庄事务而且人也稳重,派过去他还是放心的。只是这挑头的人还是再要找一个,实在不行只能让美国那边看看有没有合适的华人,再不行就只能让洋鬼子老麦在美国给找个洋人大班了。当然,这些都是在他心间一转而过罢了,他现在还在想刚才说的那个纸钞代铜元的事情,若是能做成,那以后革命成功,复兴会清理起金融货币可就事半功倍了。
王季同匆匆的出了印钞厂,直往四马路仪器馆而去。今天除了和楞徽先生会面之外,还有两个事情要办的。这和虞洽卿、虞辉祖的会面就是为了第二件事情。
四马路的科学仪器馆早就搬到更加体面的天字号总部大楼去了,但是虞辉祖却是念旧的很,只说这里是当初起家的地方,风水极好,仍然在这里开一个门市,他自己没事也喜欢常来这里,今天要和虞洽卿和王季同谈事便约在这里。
第六十章天通
王季同到的时候,虞洽卿的马车也是到了——为了拉拢虞洽卿,火柴工厂便让他占了大股,这工厂一起,虞大老板就忙得脚不沾地的,轿子嫌太慢不坐了,换成了西洋马车。可他忙是忙,但半天下来他发现自己完全没有办法管工厂,而且越管越乱。和味精、氯碱工厂不同,这火柴工厂是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起先开业之前便有五百多号工人,后面开业之后又招了不少,工人拢共有一千多人,虽然按照杨锐的设计工厂的各项制度很是完善,但为了尽早投产,虞洽卿发扬精明的本性想跳过了工人培训这一节,同时是这时代的人和后世的工人完全无法相比,开工之后工厂车间便是一片混乱,不说其他,就说卫生,几天不到厂区便是一片尿味——因为工厂是计件管理,厕所太远工人同志们便就地解决了。
后来实在没有办法,从味精厂和培训班调来几十个班组长,停工五天才重新整理之后这才慢慢的规范起来。还有就是内部质量和成本控制不好把握,成本远远超过设计的标准,当然,这个问题也是要时间去解决的,任何一家工厂质量和成本的矛盾都是存在的。不过,这些事情如果说可以等等慢慢改进的话,那么原料的问题就是很棘手了。化学原料还好,杨锐毕竟花过心思,不能自产的红磷也绕过洋行,从德国选好了供应商,只是千算万算,想不到在火柴梗上出了问题,这也是杨锐来自后世,对火柴工业想当然的原因。
火柴的原料除了火柴头的化学原料极为重要外,火柴梗的来源也很重要。这火柴梗虽说就是木材,可不是一般的树可以用,除了成本之外还要求材质相对柔软,颜色也最好要雪白,一般情况下制造商都是选择白杨、榀木、椵木,这些木材在东北没有开战的时候完全没有问题,一开战东北的木材都被日本人没收充军无法运来,其他地方如山东、河南也有这几种木材,但是这根本就没有人收,而且即使收了也因为交通不便也是无法供应,后面几经折腾,弄了些江南本地的柳木来试试,终于不负苦心获得成功,这才解决了大问题。凡此种种,虞洽卿算是明白了办实业的百般滋味,头发也薄了一层。
看见虞洽卿从马车上下来,王季同远远的打了招呼,大声道:“阿德哥,最近火柴卖的怎么了?”王季同一年下来待人处事比以前好上不少,知道虞洽卿喜欢听别人说他“火柴大王”,所以有此一问。
虞洽卿闻言见是王季同,笑着道,“呵呵,小徐也刚到啊。火柴嘛,蛮好,蛮好……”
王季同笑道:“什么蛮好啊,阿德哥的火柴何止是卖的蛮好,前段时间申报都说你是我大清的火柴大王啊。”
通过前面的铺垫,马屁终于顺利的送了出去,果然,虞洽卿闻言哈哈大笑起来,嘴上却说:“不敢当啊,不敢当啊。要不是各位帮忙抬爱,火柴工厂也开不起来。”虽然知道王季同是故意夸自己,但是虞洽卿心里还是甜滋滋的,这工厂可是倾注着他的心血啊。
两人边走边说,一直进到仪器馆的离间,虞辉祖早在哪里候着了。大家又是客套了一番。其实王季同这次也是为了配合东北银行计划所以找虞洽卿的,东北的好东西不少,但是说起来大豆才是大项,其中的油一些可以用在制皂上面,但是只是少部分,更多的豆油和豆饼都是要外销的。通过之前的靠味精建立的销售渠道是一个渠道,但是这豆油、豆饼都是大宗交易品,最好的方式还是在此基础上另外借助现有的贸易商行。
就如绍兴人基本是开钱庄出名一样,宁波人主要是开商行起家的。虞洽卿本就在宁波商会里只在首领朱葆三等老前辈之后的,而现在靠着天字号的和自身火柴大王的名头,隐隐已经成了下一代宁波商帮的首领了。因为他精力主要在火柴工厂,关外的生意他只是象征性的参股在里面,所以这次王季同拉着虞辉祖一起和虞洽卿商谈,虞辉祖作为伙伴和同乡,而王季同则作为杨锐的私人代表了。
待大家坐定,王季同又接过俞子夷拿来的礼物,他把两个盒子递给虞辉祖和虞洽卿,说道:“这是竟成托我带给两位的,上好的瑞士洋表。”在之前商议好的谎言里,杨锐此时还在德国和虞自勋、徐华峰一起。
虞洽卿接过盒子,心里却是松了一口气。去年苏报案起,虽然杨锐很早就离开了沪上说去欧洲,但他还是怀疑杨锐就是复兴会的那个头目“竟成兄”。后面火柴厂办好,他便把资金和精力专门放在这个上面,东北产业他也只是象征性的参了一小股。不过,怀疑是怀疑,他是不可能去举报的,这毕竟大家都是同乡,若是他举报的事情传扬出去,那么他的名声可就全毁了。这个时代的生意场是讲究无限责任,信义比钱更好用;若是名声坏了,那么再多的资金都没有人跟他做生意。本着自保守信的原则,虞洽卿这一年来过的很小心。
现在他听闻虞自勋和徐华峰两人都证明杨锐是在德国,而不是在东北那个在报纸上大出风头的复兴军里,心顿时便放了下来。在他看来,虞自勋因为是年轻人或许会是革命党,但是老成持重又累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