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历史 电子书 > 蒙山军 >

第527节

蒙山军-第527节

小说: 蒙山军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发跟中国没有丝毫的关系,现在却要中国承受战争的风险。青岛居民不止德国军人和侨民,他们只占了几十分之一!更多的是中国公民!政府必须考虑他们的安全。辛慈先生,就我个人而言,我希望德国胜利。但是您要知道,没有援军的堡垒终究会被攻破的!没有例外。如果德国政府明智的话,就会选择我提出的方案,侨民不必说了,如果要回国,我国政府将负责将其送回国,如果不愿回国,可以在济南、南京等城市择地妥善安置。对于德国守军,可以保留所有私人物品,军官可以保留佩枪,由我国负责分期送回贵国。他们都是优秀的军人,在这里注定被毁灭,但回到德国,他们将发挥贵国希望的作用。”

没有援军的堡垒注定被攻克……辛慈冷静下来,“总统先生,我会将您的意见报告国内的。”

辛慈回到使馆后,还是立即给青岛驻军司令官施特劳斯少将发了一封密电,转告了最新得到的消息。施特劳斯少将终于明白华军在山东举行的规模空前的大演习的用意了,中国人非凡的洞见和见利忘义令他沮丧且愤怒。但很快又疑惑起来,“和平堡垒”演习是六月下旬开始的,当时萨拉热窝的刺杀尚未发生,中国人如何预见到欧洲局势的巨变?这无论如何讲不通。但继年初莱州演习后,中国人再次集结重兵于山东,显然不合情理。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作为在青岛基地效力十几年的军人,从陆战营营长而第一军需官而参谋长而司令官,斯特劳斯将军已经和蒙山军打了十几年的交道,深知由蒙山军为骨干组成的国防军的实力。最为糟糕的是,中国人也明白青岛德军的实力。华军中央军区的高级将领,司令官封国柱上将,第6师师长瞿鸿翔少将多次参观过青岛要塞的防务,谁能想到中国人会成为德国的敌人 ?和平接管青岛基地以应对日本的进攻,保证德军官兵的安全并将德军官兵全部送回国……这跟投降有什么区别?让卑鄙的中国人见鬼去吧!

施特劳斯将军虽然愤怒,但他必须正视威胁了,因为中国人对青岛防御已经了如指掌!该死的!谁能想到这一步呢?

为保护远东舰队和青岛港口的安全,德国规划建设了规模庞大的军事防卫工程——青岛要塞,设立了众多炮台、堡垒、军营及附属设施,成为远东著名的海防要塞。

德军沿市区东部的太平山麓和海泊河中下游一线,构筑了南起浮山湾小湛山,北抵胶州湾内海泊河口全长六公里的步兵堡垒防御工事。德军沿防御线高地共构筑了小湛山、小湛山北、中央、台东镇、海岸五大堡垒群(即民间所称的一号、二号、三号、四号、五号炮台)。装备4门280mm、2门240mm、4门210mm、7门150mm及4门105mm火炮。此外还有若干门88mm火炮及满清陆军的老式120mm炮。

这些堡垒由一处大堡垒、二至四处中小堡垒组成,每处堡垒均有地下通道连接。在大堡垒周围另有九至十三个不等的战时小堡垒,用以驻兵、贮存给养、弹药和作战指挥与掩体。步兵防御线居高临下,设计周密,易守难攻。原计划在堡垒线外侧开挖一道深约5米,宽约6米的壕沟,沟底和堡垒周围架设了通上电流的铁丝网,一直连接南北海滨。在壕沟两侧再沿壕沟修筑一长串步兵掩体和火炮、机枪掩体(地堡),配置轻型火炮、机枪、步枪等武器,将构成长达6公里的坚固防线。除此之外,德军还计划在浮山——孤山——楼山一线修筑了外围警戒防线。

这个防御计划是并不是针对中国人的,起初是因为中国人的孱弱,后来是因为与中国国防军的友好关系。防御计划实际是针对其他军事力量,比如日本、俄国或者英国。当青岛要塞被从他地登陆的武装力量包围时,要塞仍可以坚持半年或者更久。但针对陆地的防御在后期并未完成,比如小湛山一线的壕沟和电网修筑计划就搁浅了,原因当然是由于新中华的建立,德军将华军视为了友军,从未考虑过于中国国防军开战,又相信国防军有足够的实力阻止别国的侵略,这部分工程就放缓了(事实上被取消了)。

但针对海上的威胁,青岛德军的工事却很强。德国海军部在规划青岛要塞时,除将原清军的炮台设施予以扩建,安设新式火炮外,又先后规划建设了一批永久性大型炮台等防御工事。经过长达十余年的三期规划建设,到1914年,青岛要塞已基本建成。在前海一线,修筑了团岛炮台、台西镇(西岭)炮台、青岛(衙门)炮台、俾斯麦南炮台、汇泉角炮台等五大海防炮台;在市区主要山头上,修筑了俾斯麦北炮台、伊尔底斯北炮台、伊尔底斯东炮台和台东镇炮台(没有安装火炮),但除上述永久性海防炮台外,德军计划建设的一批炮台:在面对要塞的陆地正面的毛奇山(贮水山)、台东镇和面海的伊尔底斯山(太平山)等地的30余座计划安装有中小型口径火炮的临时炮台却没有修筑或者没有完全筑城。

这样,青岛要塞就出现了重海轻陆的特点。现在毛病来了。

欧洲以很突然的方式爆发了。总参谋部数次密电青岛基地加强戒备,戒备谁?当然是戒备与英国有着盟约的日本人,远东只有日本有足够的海军力量来攻击青岛。如果中国站在德国一边,德军有信心守住青岛。所以辛慈奉命加强对中国政府的联系,争取中国加入同盟国,一些给中国的优惠还是与辛慈商议后向国内建议的,但中国却拒绝了德国丰厚的条件,采取了中立。如果中国不抵抗日本的攻击,青岛就危险了。

当然还有另外一种可能。那就是中国人先于日本人夺占青岛。参加“和平堡垒”大演习的中国国防军四个师仍留在山东,其中主力第6师已经东进,逼近了青岛,这是极为危险的一个信号。这个辖3个步兵旅以及配属全部特种部队,拥有各式火炮超过200门的主力师的东进可以视为加强海防,也可以视为准备强攻要塞。当初提尔皮茨海军上将视察青岛时曾说过,如果要塞工事全部完成,足以抵抗一个军的攻击。但华军第6师的实力超过了一个德国军了。第6师的实际兵力超过了45000人,相当与3个德国步兵师!

斯特劳斯首先盘算了自己的兵力。就兵力而言,青岛德军部队实力处于最高峰。目前有一个海军陆战营1300人,一个从1910年逐渐加强而至满员的步兵团3600人(与中国人举行的军事演习主要就是这个完整的步兵团)。战争爆发后,反应迅速的德军驻天津租界的3个步兵连和守卫北京使馆的一个加强步兵排在中国国防军的默许下从陆路撤往了青岛,使得青岛基地的守军兵力增加到6000人。

施特劳斯少将在对着要塞防务图思索着,现在开始完善陆防工事无论如何已经太晚了。辛慈的话是对的,即便那些堡垒工事全部竣工,在援军断绝的情况下,要塞的陷落是肯定的。青岛要塞的工事未必强过旅顺,兵力则大大弱于俄国守军,守住青岛以待战争胜利的希望极为渺茫。

正文 第二节 要塞(二)

8月16日,欧洲最坚固的要塞——比利时列日要塞被德军攻克,为此德军付出了25000人的惨重伤亡,但德军急需的西进道路被打开了。

列日是一个很小的城市,但却是西欧的交通枢纽。其实,列日并不是一个城市,更应当称之为要塞。它是由12个巨型堡垒环绕而成的巨大堡垒群。每个堡垒都有装甲炮塔,装备8…9门大炮,用混凝土加固,可以抵御世界上最重型火炮的轰击,而且,比利时还在列日配属了3。3名官兵。

经12天的血战,德国人摧毁了列日,打开了“施里芬”计划所必须的通道,此战冒出了一颗新星,才华横溢的鲁登道夫少将进入了德军高层的视野。

8月17日,进入东普鲁士的俄军在一个叫斯塔普鲁伦的地方正式与德军交战,战斗是以遭遇战的形式爆发的,德军被逼退,但抓获了约3000名俄军。俄军加入战场比德国预料的快的多,东线的战斗令德国总参谋长小毛奇深为忧虑,在西线未决胜负之前,东线将牵扯德国很大的精力。东普鲁士不是一个随便可以放弃的地方,它在德国人特别是高级军官中过于神圣了,它是容克贵族的故乡,而容克军官团是德军的核心。

这一天对于同盟国还有一件烦心事,塞尔维亚人发起了对奥匈军队的反击,让奥匈军队狼狈不堪。塞尔维亚人暴露了德国唯一盟友的虚弱,更增添了小毛奇的烦心。

小毛奇之所以叫小毛奇,并非因为他年轻。其实这年他已经六旬开外了。德国人为了区别于德国军神、取得色当会战胜利以击败法国的战争英雄毛奇元帅,他们将出任德军总参谋长(事实上的总司令)的毛奇元帅的侄子称为小毛奇。

显然,小毛奇走上现岗位是沾了其叔叔的光。他的性格和能力与其担负的职务差距很大。东普鲁士危机(小毛奇认为更多的俄军将源源不断抵达战场)以及奥军的失礼给了小毛奇巨大的压力,使得他产生了辞职的念头。

也就是本日,中央军区参谋处长端木良上校奉封国柱之命进入了青岛要塞面见了斯特劳斯少将,转交了封国柱上将给斯特劳斯司令官的一封亲笔信。在这封信里,封国柱说根据情报,日本已经决定出兵青岛了,为防止这一事件的发生,国防军将不得不先期占领青岛!为避免有着悠久合作关系的中德两军发生流血冲突,请斯特劳斯司令官认清当前的局势,从港口撤退所有的军舰,立即安排侨民的撤离并在8月22日前做出德军守军接受国防军“保护”的最后决定。

这封语气婉转的信函其实就是一封最后通牒。中国人明确告知德军,如果不放下武器和平撤出青岛,中国国防军将要武力收回青岛了。

连日来忙于整修军备的斯特劳斯少将不敢怠慢,立即电报柏林。8月19日,柏林回电,要求守军坚守要塞,为了德意志的荣誉战至一兵一卒!

斯特劳斯已经闻到了浓烈的战争气味了。在国内指示到达之前,斯特劳斯已经开始疏散青岛的德奥侨民,这并不违反国内的指示。但海路已经不通,为了执行破交任务,也为了避免被英日舰队封锁在港内,德国东亚舰队的六艘巡洋舰在斯佩将军的统领下已经离开了青岛南下了。商船虽然可以进港,但考虑到侨民的安全,斯特劳斯还是选择了陆路撤离,这方面得到了中国人的大力协助,大批的德奥平民顺着胶济铁路撤至济南,然后转道南下,从上海乘坐中立国商船回国,也有约三成侨民选择了留在中国,安置地为济南和南京两市。这个过程中充分体现了中国对德国的友好之情,无论是选择回国的还是选择留在中国的德奥侨民都受到了极为妥善的照顾。尽管斯特劳斯少将不断接到华军进逼青岛近郊的报告(多是侨民的报告),斯特劳斯还是致信给封国柱,对中国协助撤侨表示了感谢。

但随着国内不准将要塞让给中国的指示到来,斯特劳斯将军清楚,曾经密切合作过的德中两军将要兵戎相见了。

小湛山一线肯定是华军的主攻方向,在小湛山及小湛山北的两个支撑点对面,华军17旅的兵力部队展开,从18日起,随着青岛要塞的戒严,每日都有好几批的华军飞机飞临要塞上空侦察拍照。斯特劳斯后悔当初没有将要塞按照设计图彻底完成了!更复杂的工事加强已经来不及,只能尽最大限度加强工事及火力了。

8月22日,在中国人限定的时间前一小时,斯特劳斯派了一个上尉穿过华军的警戒线,将斯特劳斯的一封打印但签名的信函送达第16旅旅部,面交旅长曲致庸准将。

“这就没办法了。”曲致庸看过这份中文写就但签了斯特劳斯德文名字的信函,“我们也不愿意跟你们打,但青岛是我们的。现在我们要收回了!给他写个收条。”

德军上尉立正,向曲准将敬了个标准的德国军礼,接过副官写就的收条,一言不发退出了曲致庸的旅部。

16旅的任务是拿下小湛山及小湛山北两处主阵地,强渡海泊河,从东南方向攻击要塞核心。为此,第六师将炮兵主力配置于16旅方向,除了16旅的炮团外,师属重炮团的两个营及炮兵司令部直辖的一个重炮营(辖4门买自德国克虏伯的280mm臼炮)也配至该方向。

看上去16旅是主攻。但曲致庸清楚,真正的主攻方向在偏北一点的17旅,他们在16旅将德军主要防御兵力吸引至小湛山方向后,将对台东镇的四号炮台实施决定型突击,击穿德军防御线直插市区,为了用速战速决的形式拿下青岛,中央军区唯一的一个用于筑垒地域突破的战斗工兵团配属给了第17旅。

为了蒙蔽德军(判断德军在青岛近郊有大量的眼线),17旅部队都是打着16旅的旗号进入台东镇以西攻击地域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