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地师-第64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了场地,下一步就要开始募兵了。
明朝的募兵制始于土木之变以后,募兵制所招收的士兵都是自愿当兵的,与由世袭军户构成的卫所兵相比,战斗力更强,机动性也更强,可以随时征调远戍。大名鼎鼎的戚家军和俞家军,都属于募兵,在东南沿海抗倭作战中,成为明军的主力。
苏昊募兵,用的是邓子龙的名义。邓子龙所带领的部队,就是通过募兵制而建立起来的。他最早的兵源来自于江西,后来调往云南作战时,又在腾冲、姚安等地招募了一批当地人入伍。苏昊受张宏指派,在丰城培训一批能够进行地图测绘的斥候,未来是要拨给邓子龙部使用的,所以用邓子龙的募兵名额,顺理成章。
苏昊列出了募兵的条件,要求年龄在18岁以下,未婚,家世清白,人品端正,身体健康,另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条件,就是有一定的文化水平,不能是大字不识的文盲。
明代的江西颇有文化传统,农家子弟读书识字的不少,所以苏昊提出的这个条件,并不算十分苛刻。韩文安排县衙里的衙役把募兵告示贴到了全县各乡,很快,各乡就送来了一批自愿当兵的年轻人。
这些人大多是粗通文墨,但又没到能够考上秀才的程度。一般情况都是家中兄弟比较多,有限的一些田地无法养活这么多人,遇到这样一个当兵的机会,大家都想去碰碰运气,看看能不能在军队中谋到一个出身。
有一件事是苏昊所不知道的,在这些年轻人中,竟然有相当一部分是慕名而来的。他们听下乡去募兵的衙役们说,这次募上来的兵卒,是跟地师苏昊学艺的。苏昊打井的时候走了差不多半个县,名气之大,妇孺皆知。听说能够在苏昊名下学习测地之法,许多“苏粉”便纷纷报名而来了。
于是,当身着鸳鸯战袄,头戴青色软帽的苏昊出现在这群前来应征的年轻人面前时,众人一下子躁动起来。
第096章 测绘表演
“真的是苏师爷!”
“地师啊,我的苍天,咱们真的要当地师的徒弟了!”
“你说什么地师,这不是一个将军吗?”
“苏地师你都不知道,来来来,我跟你讲讲哈……”
人群里那些知道苏昊事迹的人,便开始绘声绘色地给旁边的人讲起苏昊打井的事情来了,其实他们自己知道的也有限,大多都是讲一些转过若干道手的路边社新闻。在他们所讲述的故事中,苏昊已经不是一个人了,简直就是一个妖孽……好吧,就算是一个有节操、专门给人间做好事的妖孽。
“老三,你相信他们说的吗?”人群的一角,一个膀大腰圆、满脸横肉的汉子眯着眼睛,不屑地看着站在前面高台子上的苏昊,对站在自己身边的一人问道。
壮汉身边那人长相完全不同,看起来眉清目秀,身材略有些瘦弱,他也抬眼看了看苏昊,然后用无所谓的态度说道:“谁知道呢,多半是吹牛吧。我估摸着,那些讲故事的人,没准就是这个百户安插在我们中间的,就是想编几个故事,让我们服他。”
“老三,你的脑子果然好使,我怎么就想不到这点呢。”壮汉拍着自己的脑袋,咧开嘴笑道,“八成就是这么回事。”
那个老三道:“咱们不管他怎么装神弄鬼,反正咱们兄弟俩是来当兵吃粮的,谁当长官都是一样,凭着二哥你这一身力气,不出两年,还当不上一个小旗?”
壮汉道:“没错,老三,凭着你的脑子,我觉得当个小旗也够了。到时候,咱们兄弟俩都是小旗,一起回村里去,多威风啊!”
在那个年代,农村里见个当兵的也不容易,一个小旗带上几个士兵,在农民们的眼里就是威风八面的样子了,这哥俩跑出来当兵,能够想到的最美好的目标,就是成为军中的一名小旗。
苏昊站在用土坯垒起来的台子上,面无表情地看着下面100多名年轻人,对于这样的场景,他是有经验的。他知道,年轻人们刚刚从各乡村汇集而来,还没有什么纪律观念。乍见长官,心里会有各种各样的想法,这些想法都是要和同伴交流一下的,所以,苏昊决定给他们几分钟的时间,让他们先释放一下情绪。
“各位!”苏昊等待了五分钟左右的时间,然后开始发话了,“都安静吧!”
听到苏昊发话,年轻人们有的迅速地停了嘴,有的还后知后觉地在说着什么,结果边上就有人开始提醒了:
…》WWW.KANSHUBA.ORG》…“哎哎,别吵,苏师爷说话了!”
…》看》…“什么师爷,是百户。”
…》书》…“百户就百户吧,哎哟,你踩我的脚干什么!”
…》吧》…“谁踩你了……”
一阵小小的混乱过后,人们终于安静下来,全都抬起眼,看着站在台上的苏昊。苏昊背着手,目光在100多名年轻人的脸上依次掠过,被他看到的人,无不下意识地低头看着自己身上是否有什么不妥当的地方。
看过一圈之后,苏昊对众人说道:
“各位,欢迎大家前来应募。我们这一次招募的兵卒,与以往不同。以往招收的兵卒,主要任务是打仗、冲锋陷阵,所以更看重的是兵卒的体力和勇气。而这一次呢,我们招募的是军中负责勘测地形的斥候,所以除了体力和勇气之外,我们还需要诸位的头脑。”
“百户老爷,我们能学会你的勘井术吗?”人群中有一个胆大的人喊了起来。
“不得喧哗!”站在苏昊身边的邓奎用手按着腰间的腰刀,向前迈了一步,向发出声音的地方恶狠狠地瞪了一眼。
苏昊笑着向邓奎摆了摆手,示意他先不必发作,然后对众人说道:“刚才,我忘了向大家介绍规矩了,这位兄弟初来乍到,不知者无罪,这一次就不追究了。以后大家记住,你们走进这座军营,就是我大明的兵卒,讲究令行禁止。
在军中,长官说话时,未经许可,兵卒不得肆意插话。如果是长官与你们议事,你们自然可以说话,但说话之前,需要举手请求,明白吗?”
“明……”下面有人打算回答,话刚出口,突然想起苏昊刚刚说过不准插话,吓得连忙把后面的字咽了回去,同时用忐忑的目光看着台上的几名军官。由于刚才邓奎瞪眼的样子甚是可怕,所以他们看向邓奎的时候,还多于看向苏昊的时候。
苏昊又笑了笑,说道:“长官问你们话的时候,你们是必须要回答的,而且回答的声音还必须很大,不能像没吃饭一样。好吧,我们再来一次,我说的话,你们明白吗?”
“明白!”下面的人这回搞清楚该如何做了,不过,他们毕竟没有训练过,回答的声音还有些参差不齐。还有如那两个想当小旗的兄弟那样惫懒的人,回答的时候未免出工不出力,嘴唇在动,声音却是出不来的。
苏昊也没指望这些头一天还在拿锄头挖地的年轻人马上就能够像久经训练的士兵一样,培训一批人是需要很长时间的,他对此有充分的心理准备。他摆摆手,让众人安静下来,然后接着说道:
“刚才有位兄弟问,能不能学到本人的勘井术,我给你们的回答是:暂时还不能。”
话一出口,苏昊就听到下面有一些微微的叹气声,他笑道:“我们是军队,军队的任务不是打井,所以勘井的技术不是我们要学的东西。但是,我们要学的,远比勘井要重要得多,也有趣得多。这样吧,我挑两个人,来陪我做一个演练。”
说到这,他走下土台子,走进人群当中。人们纷纷向两旁散开,让出一条通道,让他走过。苏昊慢慢地走着,目光不时在两边的年轻人脸上扫过,走了几步,他停了下来,指着前面一胖一瘦的两个人,说道:“我看你们二位颇有些默契,要不就请你们来帮这个忙吧。”
“我们?”这两个人正是刚才商量着想当小旗的兄弟俩,苏昊站在台上的时候,就注意到了他们那副满不在乎的样子,所以刻意想让他们来作为演练的人员。
“你们二位如何称呼?”苏昊问道。
“回百户老爷,小人叫熊民范,这是小人的弟弟,叫熊民仰。”那壮汉回答道,他心里虽然对苏昊并不怎么感冒,但出于敬畏官员的本能,面子上还得表现得恭恭敬敬的。
“哦,原来你们是兄弟俩。”苏昊颇为惊奇,这两个人怎么看也不像是亲兄弟,不过,这不是他管得了的事情,他只是关心地问道:“你们兄弟俩都来当兵了,那家里双亲可有人供奉?”
熊民范咧嘴笑道:“我家兄弟6个,若不是几个弟弟还小,我爹还巴不得让他们都出来当兵呢。”
“原来如此。”苏昊微微点点头,说道:“好吧,既然你们是亲兄弟,就更好了。我想请二位配合我做一个演练,你们看行吗。”
“百户老爷请讲。”熊家兄弟一齐答道。
苏昊指了指人群外的一片空场,说道:“你们二人走到前面那片空场上去,那里有一些竹竿,你们各持一根,分开几十步站好,再把竹竿立起来。我找几个人,只需要站在这里看,就能够报出你们二人之间相差几丈几尺,你们信不信?”
苏昊说这话的时候,周围的人也都在听着。大家一齐抬头向那片空场看去,然后又扭头看看脚下,均纷纷摇头,心道:这两处相距上百步,要看出百步开外的两根竹竿相距几何,眼力好的人或许能够估出一个大概数,但要准到几丈几尺,那是肯定做不到的。
熊家兄弟也是存着这样的念头,二人不知道苏昊此举是什么意思,都迟疑着不肯迈步。
苏昊笑道:“各位,我说过了,咱们要培养的,是负责勘测地形的斥候。这测距之法,是我们必须掌握的。我想向你们展示的,就是如何不用靠近,就能够测得两点间的距离。你们不想看个究竟吗?”
熊家兄弟这才互相对视了一眼,迈步向那边空场走去。走了近100步远,二人果然看到旁边有一些竹竿,上面还用油漆画出了红白相间的两种颜色,也不知是做何用场。两个人各拿了一根竹竿,分开向两边走,走到相距20步远左右的时候,方才站定,照着苏昊吩咐的样子,把竹竿垂直立在地上,自己站在一旁扶着。
苏昊见他们二人已经站好,便招呼了一声,旁边走过来四名生员打扮的年轻人,正是马玉、江以达等书院的学生。他们每两个人一组,各扛着三角架和测绘工具箱,走到苏昊身边,分别站定。
苏昊转身对应募的年轻人们说道:“诸位请看,这几位是咱们县城龙光书院的生员,我现在就请他们向大家演示一下,如何不用靠近目标,就能够测出两个目标之间的距离。独文兄,经兮兄,你们可以开始了。”
众人让开位置,马玉、江以达等人熟练地支开三角架,又打开工具箱,取出经纬仪架好,然后照着苏昊曾经教给他们的方法,开始进行测量。
前来应募的年轻人们分别站在两组生员的身后,屏住呼吸,看这些生员如何施展神技。
第097章 神奇的测绘术
“甲组测量,角度12度48分!”
“乙组测量,角度15度15分!”
“两组测量点相距60尺。”
两个测量小组分别报出测量结果后,四名生员同时拿出纸笔,半蹲在地上快速地演算起来。自从跟着苏昊学习测量技术以来,他们都习惯了用炭笔写阿拉伯数字进行数学运算,至于运算中需要用到的三角函数,苏昊也已经专门制作出了三角函数表,发到了生员们的手中,以备查阅。
生员们使用的炭笔,与苏昊此前随便找的炭条已经大不一样,其笔芯更细一些,外面包着一个活动的木头笔杆,看起来略有些像后世的活动铅笔。搞地理勘测,需要在野外作业,使用毛笔和砚台十分不便,这种炭笔才是最佳的记录工具。
测量仪器的改进更为明显,自从造出了望远镜之后,苏昊就惦记着要把望远镜用到经纬仪上。在郝以宗、郝青父子的配合下,苏昊成功地对原来的经纬仪进行了改造,装上了专用的望远镜,而且还设计出了一套调节望远镜角度的装置,使得测量角度的读数可以精确到分。
有了这样的仪器,测量工作可谓如虎添翼。在这段时间里,苏昊抓紧培训了马玉、江以达等几名生员,让他们熟练地掌握了测量距离、高程等指标的技能。如今,苏昊要让他们在募兵们面前展示一下,用以坚定募兵们的信心。
“启禀苏百户,计算结果,目标两竿间相距8丈3尺。”马玉最先报出了自己的计算结果,随后,其余生员也陆续报出结果,与马玉的计算完全相同。
苏昊呵呵笑着对应募的年轻人们说道:“大家都看到了,刚才我们这几位生员已经算出熊家兄弟所执的两根竹竿之间的距离,有哪位兄弟愿意过去实际测一下?”
众人面面相觑,虽然大家都非常迫切地想知道生员们测量的结果对不对,但这是去检验长官说的话对不对。如果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