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血-第628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陛下英明神武,也断不会轻作诳语,来戏弄一位军中大将,不然的话,岂非亡国无日了?”
孙文通呲了呲牙,瞪了李博文一眼,作为蜀国旧臣,这疮疤可没少被李博文揭开,对于这位的刻薄言语,实是听不顺耳。
“皇帝陛下说不定口出无心。。。。。。。。”
“好了。。。。。。”陈常寿开口阻住两人的口舌之争,顺便解释了两句,“一年多来,朝堂之上颇有动荡,若是出兵,朝堂之争便能瞬即平息,又逢有良机,以陛下之英明,哪里会放过?”
南十八点头赞同道:“惜身所言不差,十八这里先恭喜大人了。”
赵石笑笑摇头,战事的起因他不想多说,他专注的则是战事本身,而借助这几位的地方其实还于,一旦他领兵出征,长安这里的事情却需要作出一些安排,比如国武监,比如猛虎武胜军一旦离京,兵员补充,粮草诸事等等等等,其中涉及的绝对不会只简单的行军征战,因为猛虎武胜军和国武监几乎可以说是两位一体,没有国武监,也就没有什么猛虎武胜军,反过来亦然。
而偏偏猛虎武胜军和其他京军,禁军,镇军都有些不同,若是离开京师,这根基要留哪里?
这些才是他真正担心的地方,要说其他嘛,比起这个来,就没那么重要了。
话题转回来,几个人厅中商议了足足一个多时辰,这才大略定下来,若是领兵出征,南十八,孙文通随行,留下陈常寿,李博文京中看家,至于其他的,还得容几个人好好想想。
而当务之急,其实便是整军备战,孙文通那里这会是毫不含糊,回去之后,便列出了长长的单子,从粮草到军械,再到驮马车辆,还有缺额之战马等等等等,看的赵石都有些眼晕,有些头疼该怎么跟户部打交道了。
南十八那边总管人事抽调,又按照赵石的吩咐,欲从国武监抽出数百生员来,以为备军,其实赵石已经想好了的,要将这些人带着随军而行,组建成军官团,历练一番,一些人可能会补入猛虎武胜军,一些人则编成教导团,负练兵之责。
这是很有必要的,如果大战一起,虽说南十八等人于其他诸事上意见不一,但却都一致以为,战事若起,则必定战事连绵,非是一时半会能够结束的了的,所以一旦战事拖延,兵员备补便是重中之重,而东军之中,折家势大,赵石又非领兵大帅,所以这后手一定是要留的,事实上,也证明赵石这个决定确实英明无比,但那也是后话了,这里不须多说。。。。。。。
后,各人正欲散去,赵石才省起还有事得办,又将众人留了一会,说起靖佳长公主欲认自家儿子为义子的事情。
几个人听了,略一琢磨,除了孙文通之外,其他几个人便都面色古怪了起来,李博文吧嗒着嘴,率先来了一句,“大人好福气。。。。。。。。”
南十八和陈常寿对视了一眼,想他们这种聪明人,立马就知道,对方所想恐怕与自己差不多少,南十八转开目光,仰首望天,闭紧了嘴巴,陈常寿有些想笑,却又觉着嘴里有些发苦,瞥眼瞅了瞅明显没当多大事情的赵石,心里暗自叹了口气,这位大人啊,有些事上真的是粗疏的紧,到不愧是一介武夫。。。。。。。。
琢磨了一下,知道这事南十八是不会搀和了,而李博文?别指望这个家伙,只要此人一开口,好事都能变成坏事,别提这事实有些匪夷所思。。。。。。连他自己都不确定,皇帝陛下的心意是不是就是这般。。。。。。
“好事啊。。。。。。嗯,长公主殿下那里却是孤单冷清了些,大人不用费心,此事交由惜身来办便是。。。。。。。。只是。。。。。。。虽说陛下有意如此,但长公主殿下那里也不知答应不答应,所以。。。。。。。。大人还是亲自走上一趟为好,问明白了,也好将此事办的完满,呵呵,大人以为如何?”
赵石有些奇怪的瞅了一眼陈常寿,这结结巴巴的,可是少见的很,给高兴的?自家弟子攀上公主,老子这里还没怎么呢,你就先高兴了?真真是让人无语。。。。。。。
不过跟迫眉睫的战事相比,这事他心里可真算不得什么,也没深想,便直接应下了。。。。。。。。。。。。
最新章节txt,本站地址:
第七百一十四章无题
第八卷繁华处是吾乡第七百一十四章无题
阳光爬上窗棂,越过屋檐,越加炽烈的散发着自己的热情。
赵石坐于书案之后,聚精会神的看着手上的文书,不时提起笔来,勾勾画画,这里是得胜伯府的书房,布置的简简单单,既没有宽大的书架,也没有饱满的藏书,墙壁上除了几张主人完全不会注意的画作之外,却还挂着几柄战刀,笔墨纸砚散发出来的芬芳,丝毫不能掩饰它们所带来的杀气。
长相俏丽的丫鬟拘谨的磨着墨,只因得胜伯府的书房,迎来其主人的机会实少的可怜,打理这里的人到也清闲,既不用每日擦拭精美易碎的瓷器,也不用整理书卷,只进行日常洒扫便是。
不过这里也算是内宅重地,所以才配了两个伶俐的丫鬟,和几个手脚勤快的仆人,不然的话,照顾这么一间屋子,两个粗使下人也就足够了,根本用不到那么多的人手。
其实,这间书房里面,贵重的五品就那么几件,却皆乃御赐之物,那才是重中之重,不容有失的物什。。。。。。。。。。
现赵石手上拿着的是一张长长的名录,不用说了,正是国武监今年招收的生员的名单,与往年大抵相当,却也有不同之处。
其实不同的地方并不多,只于比起往年来,这份名录显得加的详完善了,前面数百人,皆为这一期正式生员,出身来历注解的分外详实,几如各部告身,虽说查祖孙三代不可能,但也不会相差太多就是了。
后面数百人,则是今期国武监招收的童生,多数皆为长安左近良家子,这个其实不用多瞧,下面的人办的妥当的很,已不须督学大人亲历其为。
不过说起这个来,这几年却也总有些波折里面,其实也不是旁的什么,非有人故意从中作梗,还是当世的观念问题,不是有那么句俗话吗,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国家开科取士,明面上看似无分贵贱,但事实上相对应的人群也只是那么一小撮罢了,不用说旁的地方,就拿大秦京师长安来说,千年古都,汉家繁盛之地,但你若街头巷尾捉几个人问,十个里却还是有***个是一个大字不识的,长安尚且如此,就不用说其他各处了。
朝堂上的大人们没觉着不对,士子们没觉着不对,便是升斗小民们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只要吃穿不愁,不会觉出有什么不对来的,反正几千年已降,都是这么过来的,谁又能说出个子午卯酉来?
而这两年,国武监开始大肆招收童子入监就读,从开始的几十人,到后来的几百人,很快就会超过千人,工部那里经过前几年的忙碌之后,这两年的精力却是几乎被国武监占去了一小半,其中繁重的便是建造国武监童生寓所,几年下来,已经与西山大营及西山行宫连成了一片,将承恩湖变成了国武监的内湖。
其实,让一些“心怀远大”的读书人担忧的是,如此大规模的招收童子,实乃前所未闻之事,就算古有有教无类之说,但。。。。。。。。。读书人读书为的是个什么?大家伙心里都明白的很。
往好听了说,那叫学好文武艺,货于帝王家,往不好听了说,就是千里读书,只为光耀门楣尔,读书人读书,还不就是冲着一朝金榜题名,便荣华富贵加身去的?
而国武监虽只此一处,但这许多童子一同就读,连年下来,朝廷哪里有那许多官位相候?到时朝廷开科取士又该是怎样一番光景?
不说这个,就说现如今国武监出来的那些生员,顶着一个国武监的名头,出来便多数能弄个官身,虽然其中大部皆为武职,但瞧着也恁的让人眼红了不是?
再往长远去想,国武监乃礼部辖下,位同国子监,将来谁又能保证的了,这些国武监生员不会将目光放到文职上面?
等那一天到了,以其同窗之众,又该有多少助力?到得那时,朝堂之上,还有其他人说话的地方吗?
这不是一个人两个人的问题,即便是军中之人,估计若是想到这一点,也定然会有些不寒而栗的感觉的,所以,这两年因为招收童生入监的事情,国武监可没少跟人打嘴上官司,而童生招收事宜上,也没少了磕磕绊绊。
由于这个,国武监还走了好几个礼部很有些名望的教授,便是到得现,事情几乎都到了木已成舟的地步,也时时会有人跳出来加以置喙。。。。。。。
而之所以能走到今时今日之地步,可以说,若非没有赵石前面顶着,加之国武监地处京师,临近帝侧,赵石本人又能帝王身边时常相伴,不然的话,正所谓众口铄金积毁销骨,国武监哪里会是今日这番模样,上面不定得多出几个难伺候的公公婆婆来呢?饶是如此,这两年口水官司打下来,赵石当初一力开创国武监所赢得的那点赞誉也差不多烟消云散了的,朝堂上,是不知得罪了多少人,其中之艰辛,又哪里是旁观的人能想得到的?
不过话说回来,到得今时今日,一切堪堪已经走上了正轨,值得赵石自己操心的事情自然而然的便也少了许多,也正应了那么一个道理,一个兴的团体一旦成型,便也有了自己的利益诉求,这是不会以一个两个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所以现许多事,也已不用赵石自己张口,自然便会有人着力去办,根本不用他费心劳神了的,而可以想见的,若将来有那么一天,等到国武监彻底站稳了脚跟,便赵石自己,若想将抹去国武监的痕迹,也会遭致这个团体的激烈反抗,就不用说是旁人了。
话说的有些远了,回到正题。
赵石现眼睛虽然盯着名录,但想的可不是以上那些乱七八糟的事情了,他如今的整个心神,已经不国武监身上,而是那即将到来的战事上面,与蜀中之战不同的是,这次一旦出征,要做的事情实是太多太多,尤其重要的是,对于成军几年的猛虎武胜军来说,这一仗,却是许胜不许败的,而不管猛虎武胜军操练有多刻苦,成军有何独特之处,说到底却还是一支军,军中之人多数都没有经过什么战阵,比之于当初的羽林左卫要强上一些,却也强不到哪里去。。。。。。。。。这才是至关重要之处。。。。。。。
而当年他率领羽林左卫一部随军东征,连战连捷,回想起来,其中侥幸的成分可是不少,而今再出潼关,还有那么幸运吗?
赵石深切的明白,一支善战精锐,总不能一挥而就,中间必定要有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积蓄几年,算是个这支军伍打下了底子,但战阵不是别个,那可是杀人夺命的修罗场,就算你平日军容再是威武雄壮,一群没见过血的年轻人到了那里,估计也和待宰的羔羊差不多。
所以,这仗和教学差不多,应该要先易后难,有一番磨砺前面,慢慢适应,只有挺到后,才能其百战不殆的精锐之姿。
想清楚了这些,赵石对猛虎武胜军的领兵之权就不可能放手了,换句话说,这些年,他可是下了一个大赌注上面,别说胜不胜了,只要一场小败,消息传到京师,可能就有一番震动,终这些年的心血可不就付之东流了吗?
不过话说回来了,此时他就算再急,也是无用,领兵之权争是要争的,但总归不会是现,如今虽说皇帝陛下心意已定,但真要等到出兵,却还需要些时日,当初起兵伐蜀,可是准备了年余,而如今的情形看上去比之当初要强上一些,想来,一旦准备起来,也要快上许多,但这时日也不会太短。
再加上,现明面上出兵之议悬而未决,,就谈不到领兵人选问题了,所以现只能等,也只能暗中事先做些准备,比如之后由谁来任国武监主事,又比如猛虎武胜军的粮草辎重诸事,还比如家中又该如何安顿一番,等等等等,林林总总的算下来,事情也着实不少。
事情不少,却要分个先后重点出来,所以这两日他哪里也没去,只呆府中,慢慢的理清头绪,加之之前一番奏对,对于战事方略也要深想一番,虽说皇帝陛下未必会再问计于他,领兵大帅之位多数也不会落他的身上,但总归要做到心里有谱不是。
不过细想下来,这次出兵和伐蜀之战可是大不相同,比之易守难攻,却也孤立无援的蜀中不同,后周却与金国交界,大秦一旦出兵,金国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