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历史 电子书 > 将血 >

第576节

将血-第576节

小说: 将血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百多人,来历各异,其中可不乏骨头硬的,以及倨傲不可一世的主儿,尤其是一个出身雄武军的滚刀肉,不但时时顶撞各个教习,便是藏暗处那只瘦虎,也就是左卫号称活阎王的李虞候,此人也敢于撩拨,疏无半点恭敬。

    颇有些天老大,我老二的架势,对于这种天不怕地不怕,舍得一身剐,敢将皇帝拉下马的混人,连那些京军生员首领以及几个世家子中的翘楚,也都是退避三舍,不愿轻易招惹。

    就这么一位被雄武军扔出来,如同大闹天宫的那只猴子般的人物,偶尔遇到督学大人的时候,也是老实的像是一个未经人事的处子,一个利落的军礼行下去不说,还口称学生见过督学大人,当时就掉了一地的眼珠子。

    事后有那与其亲近些的问起,却是回答,督学大人对咱不错,自然要恭敬些了,这话终传出来,却没一个相信的,有的是戏言,那厮恐是忌惮督学大人勇武无双,怕被揍上一顿,才收敛了混人性子,换个旁人试试,怕是没两天,就能闹将起来,终被开革了事的。。。。。。。

    不过不管怎么说,不用多少时日,督学大人国武监当中,便有了很高的威信,比之军中立威,可谓是春风化雨,容易的太多了。

    其实,聪明人只要细想一下,多少就能明白这威信是从何而来了。

    先不说京军出身的生员大多皆为督学大人旧部,或也曾督学大人麾下效力过,任何不敬言语传到这些视督学大人有若神明般的家伙的耳朵里,皆得不了好去,久而久之,也就无人再敢有何闲言碎语流露出来了。

    就说国武监如此这些措置,宽敞的各处讲堂,开设的名目繁多的各种科目,从各部抽调出来的教授,还有许多大异于当世各个学院的规矩等等等等,开始时是觉着鲜,时日越久,却才隐约体会到这些规的便宜之处。

    见识浅些的只能啧啧称奇,而见识稍微多些的,却隐约觉得,不定国武监学上两载,便能抵得上旁人军中历练十余年之功的,都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而国武监教授诸般科目,那一科单独拿出来,不是将门之家可传之子孙的镇族之学?

    若真能耐下心来求学于国武监,将来军中搏个立身之地,还不是轻而易举?

    不光是国武监的生员们勉力适应这些鲜事物的冲击,国武监的教授们也是如此,可谓是边教边揣摩。

    这般下来,构置这一切的督学大人,自然而然的也就有了名望。

    其实还是上了年纪的教授们看的清楚些,瞧的越清楚,想的越明白,对督学大人也越是推崇。

    而其中,尤以国子监出来的郑老先生为激烈,曾对人言,圣人云,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我辈皆晓其理,然用之亦难,今观国武监诸事,才知罔自饱读终日,却不如人多矣。

    古之先贤,惊采绝艳者如恒河沙数,多如繁星,然自成一家者疏,今国武监事,以圣人之大道,行之于武事,继往开来,别出枢机,局面自成,如是问之,将可为一代兵家宗师焉?

    评价之高,估计赵石自己听了都会脸红,也是国武监创立未久,声名不显于当世,这话虽夸张无比,引人注目,却也无人当真,直到后来,国武之学大行其道,军中大将,十九出于其间,那个时候,才有人又将此语拿了出来,却也是百十年之后的事情了,此为后话,暂且不提。

    当然,一日为师,终生为父,这个约定俗成的习俗也要算里面,不论督学大人有多年轻,也不看其地位如何之隆重,只他是国武监实际上的主人这一条,也足以让众生员不敢稍有放肆的了。

    此时已是严冬时节,再过些日子,就进腊月了,天气严寒,但照国武监头一年的规矩,先要壮健体魄,略谙文事,方可教之以正学。

    于是,这一年让几乎所有生员以后想起来就不禁打寒战的日子也就开始了,如何壮健体魄?冬练三九夏练三伏尔。

    这个章程自然是赵石亲自定下的,上午队列操演,下午体能训练,没什么出奇的,只分外严厉,不将人操的欲仙欲死,绝不罢休。

    当然,也是变着花样来的,而生员们除了左卫出来的,其他人头一次知晓,跑步原来也能玩出这许多的花样,绕圈跑只算是热身,障碍,越野,负重行军等等等等,后世许多军队操练的花样都一一呈现,保证绝对不会让你有精力躺床上睡不着就是了。

    不过这还不算,让许多人头疼的还是那略谙文事四个字,而名传后世的国武监文章总录就是这个时候出现的,而此时,其名却叫千家文,来历嘛,不用说了,皆为去岁南十八等教授赵石所录,多为摘录,现却是拿了出来,作了武学教材。

    还好的是,武学这第一批生员不识字的没有几个,省去了许多的麻烦,不过也有那目不识丁的,要从识字认字开始,那才真叫要命,不过要一群武人操弄文章,许多人觉着,这读写,背诵的功夫,还不如校场上拼死拼活呢。

    而中午,晚上各两课的时光,就成了难熬的时候,讲堂几位看上去温和无比,但却总是笑里藏刀的教书先生也就有了花脸狐狸的绰号,当然,这会儿却是以杜橓卿为首的十余个读书人,一天之中惬意的时光了。

    杜橓卿穿着灰扑扑的国武监生员学服,已是跑的两条腿都快木了,几个月下来,人瘦了许多,脸也黑了不少,不过精气神却与其他人一样,都是越来越足,大冷天的,身上脸上都是汗水,寒风一吹,冷的人脑仁都疼,但只要你动起来,就还能撑着,停下来才是和自己过不去呢。

    不过想停下来也不成,后面那头恶犬可从来不会手下留情,而让杜橓卿忌惮的则是那位的嘴巴,阴损的就像毒蛇的信子,每吐一句出来,都能让人羞惭欲死,尝试了多次的他,可真不愿以身试法。

    “塞外欲纷纭。。。。。。。。”

    以往斯斯文文的杜橓卿想也不想,扯开嗓子就跟着众人吼了起来,“塞外欲纷纭,雌雄犹未分。明堂占气色,华盖辨星文。二月河魁将,三千太乙军。丈夫皆有志,会见立功勋。”

    “侠客重周游。。。。。。。。。”

    “侠客重周游,金鞭控紫骝。蛇弓白羽箭,鹤辔赤茸秋。发迹来南海,长鸣向北州。匈奴今未灭,画地取封侯。”

    。。。。。。。。。。。。。。。。。。。。。。。。。。。

    一首首壮人心志的从军行,边塞曲下来,虽说被寒风灌了一肚子,舌头冻的都有些麻了,但确实让人热血翻涌,不知不觉间,便又跑了老远。。。。。。

    最新章节txt,本站地址:



第六百五十二章多事

    第八卷繁华处是吾乡第六百五十二章多事

    比起喧嚣的景兴四年来,景兴五年这一年过的分外平静,就像经历了暴风雨的海面,乌云压顶,狂风怒号过后,雨过天晴,风平浪静。

    不过也非没有引人注目之事,经过长达一年的勾心斗角,唇枪舌剑,几经波折,大秦和后周终于定盟于长安,时人皆称之为“长安之盟”。

    不过因秦周两国一直以来尚算相安无事,所以盟约定的颇为保守公平,两国谁也没占多少便宜,拿后世的眼光的来看,到像是一个互助条约,但正因如此,也多浮于表面,看不出两国有多少诚意,像是两国交好的一个见证罢了。

    而南唐此事上去落了后手,本来与大秦交往先,此时却处境尴尬,彻底失了先手,但南唐承平已久,素以大唐正朔自居,开口求娶大秦长公主遭拒之后,许是觉着失了上国颜面,便再未遣使来秦,显是有了绝交之意。

    这些政治层面上的东西,对于民风粗放豪爽的秦人来说,处理起来还较为生涩,其中颇有些为后人所争议的地方,和前秦比起来,少了许多的强势,显得有些缩手缩脚。

    但实际上,确也有许多原因束缚住了秦人手脚,除了大秦与西夏,金国征战多年,于外事之上,主战之声一直是朝堂上下的主流,和议少有人提起,即便是当年三十万大军西征,一败涂地,也不曾有人提议与西夏议和,反是朝堂上下,一片的欲与西夏人死战的声音,由此可见,秦人之勇武好斗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大秦的国策。

    这般下来,远交近攻之类的连横之策也就少有用武之地,所以,处置外事上,便也显得僵硬了许多,或者也可以说,显得过于老实了。

    再有,自平蜀之战后,大秦确也疲敝非常,正需休养生息,国策由外转内也就情理之间了,自然不欲边事上再起纷争,可以说,和后周定盟也是无奈之举,这般说来,许多关节处忍让一些也就没什么稀奇的了。

    不过话说回来,事实上,大秦得了蜀地之后,国力倍增,而朝堂之上,随着像杨感,折木清这样的栋梁之臣渐渐褪色,老去,一个个接任者却渐渐崭露头角。

    像晋同门下平章事李圃便是其中佼佼者,李圃其人,世家子,素不以文章见长,性端方,多沉稳,处事练达,政风开化,为政其间,多有沿革,乃大秦霸业中奠基式的人物。

    别说景兴五年这一年,年轻的大秦得胜伯,明威将军,羽林中郎将赵石赵柱国创立国武监,开始了漫长的军事鼎革之旅。。。。。。

    可以这么说,秦地之兴盛,其始,既非汾水河畔,一战胜金兵十万,非挥兵南向,平灭后蜀,而是真正开始于景兴五年,这看似平静的一年。

    当然,此乃后话,这里提上几句,不须详述,而景兴五年还有两件事隐约为人所记,不是旁的,却是两桩婚事,而之所以两桩婚事会闹的沸沸扬扬,也是简单,只因这两桩婚事涉及的女子都非常人罢了。

    一个便是前同门下平章事杨感的孙女杨倩儿,此女不但出身大族门阀,素有才女之称,至于相貌,那是没的说,说是世间绝色未免夸大,但据说也是秀美难言,而这等才貌俱佳,兼有那般显赫的家世,想无声无息嫁出去,怎么可能。

    要说此女虽有诸般好处,却也非没有一点的缺点,据闻,此女已然老大不小,双十年华已过,按照时人说法,那就是老姑娘了,到得如今才与人婚配,到让许多人有些疑惑。

    但还是那句老话,知道内情的人不敢说,不知道的则是胡乱瞎说,都说此女得杨老大人喜爱,须臾不愿放其离了身边,这才把婚事耽搁了下来,要说这历年求婚之人,能从长安,一直排到西北边塞的。

    不过不管传闻如何,这才貌俱佳的杨氏女就要嫁人了,嫁的人家也不简单,乃是驸马都尉韩文魁的幼弟。

    要问驸马都尉韩文魁是谁,那可是当今圣上的姐夫,文武双全,性情坚韧,深得当今圣上信重的一个人,若非此人娶了一位公主,不然的话,如今的位份绝对不会那般低法。

    正经的皇亲国戚,可谓是门当户对,只是听闻那位郎官身子有些弱,一年到有半年是与汤药为伍,其他的都没的说,瞧着就是一桩天作之合来的。

    而婚事办的也很是***,又有皇后娘娘主婚,当即便传为一时之美谈,羡煞了多少长安男女。

    但是那一天,早朝时候皇帝陛下无缘无故雷霆震怒,两位奏事的大臣被发配往了蜀中,许多重臣挨了斥责,就没多少人知道了,没多少人将这个与这桩婚事联系一起的。。。。。。。

    而另外一桩婚事与杨韩两家联姻比起来,却是一点也不逊色。

    而那娘子的身份比之杨倩儿是尊贵了几分,赫然便是大秦如今唯一还未出嫁的靖佳长公主殿下。

    虽然,这位公主殿下没有杨倩儿那般的才名,但人家那身份。。。。。啧啧,谁能比的了?而且,据说这位养深宫的长公主殿下容貌清丽无双,深得当今陛下宠爱,连南唐来人为南唐太子求婚,都为当今陛下所婉拒,只因不愿长公主殿下远嫁他乡之故,由此可见,这位长公主殿下陛下心中的分量了。

    不过,与杨倩儿一般,这位殿下也是老姑娘了,今年芳华十九,但不同的是,却是被先帝的丧期给耽搁了。

    而这会选出的驸马都尉也颇耐人寻味,乃是羽林左卫指挥副使王虎的次子,而王虎王大人就这么一下子成了国戚,还比皇帝陛下高了一辈儿,真真是被天上的馅饼给砸到脑袋上了。

    不过这一桩婚事虽是景兴五年冬定下来的,但却得来年夏天完婚,不过这桩婚事一经传出,年关时王虎王大人府上可就热闹了,道贺的,借机走动的,比之往年可是多了十倍不止,算不得一步登天,却也相差不远了。

    。。。。。。。。。。。。。。。。。。。。。。。。。。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