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血-第566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与此同时,羽林中郎将衙门中另有一番深谈却继续,不过时间不长,王虎,何青原两位指挥使大人也便先后辞了出来。
王虎脸上多了几分喜色,出来衙门,便急匆匆的招呼护卫骑马走了,而何青原何大人走的时候神色间却有些阴晴不定,门口处顺便叫上被吓的手足无措的副手,径自离去。
未几,兵部呈文枢密院,言道恩科即,国务日冗,鉴长安街市屡有不靖,请以羽林右卫及左右屯卫助长安令尹衙门镇之。
雄武军素为京军精锐,忠心耿耿,向镇外城,及各处城门要道,今调其部与羽林左卫一同宿卫宫禁,及各处官衙值守事。
这就是要调整京军驻防了,没有枢密院的签押以及皇帝陛下用印,此事是成不了的,不过也没有多奇怪,隔上两三年,必定有这么一次调防,只是这次隔的时间久些罢了,算不得什么大事。
但这一次味道还是有所不同,雄武军和羽林左右卫向来是一内一外,由你来宿卫宫禁,另外的便会驻守外城,这几乎已成了一个惯例。
如今却是将羽林左右卫拆了开来,而且是用精锐的羽林左卫以及雄武军来卫护皇城,积弱已久的右卫以及左右屯卫来驻守外城,还掌了些民事,这么一来,相互掣肘的味道也就浓了起来。
京军数部人马,从大秦开国到现,闹出了不少惊天动地的变故,几乎每次皇位传承,每一场权力博弈,都有京军的影子里面,也没什么好奇怪的,京军权责极重,又不可或缺,权力迭之时,自然少不了他们的身影,这根本不是由某个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事情。
若是几年之前,这样的调拨一定能惹出轩然***出来,但现嘛,陛下英明神武,朝政平稳,众臣渐渐归心,所以此时,这样的调防也就算不得什么大事了,无非就是羽林军中内部的些许争竞而已。
时光匆匆,景兴四年这一年,发生的大事太多,,羽林军的调防就好像大海中的一朵小浪花,转眼间就被人忘了个一干二净。
接下来,先是祭天大典,若是往常,此等大典不过是祈求上天护佑,使大秦来年五谷丰登,国泰民安而已,但景兴四年的祭天大典对于大秦的意义可并不止这些,这是一次功绩的展示,昭示着气象的开端,野心勃勃的帝王,借此良机,告知朝堂上下,甚或是黎民百姓,他的志向并非只蜀中一地,他的目光将长远,也将加广阔。
权力,野心,志向,功绩,等等糅合一起,成就了景兴四年这一场浩大的盛典。
祭天大典过后,又是秋后的开科论才大典,各地举子群聚长安,使这座古城终于恢复了些许盛唐时节的繁华盛景,不过稍微令朝廷遗憾的是,蜀中虽平,但远远未到万民归心的地步,蜀中士子来长安赶考的寥寥无几,使景帝登基以来,第一次科考白璧微瑕,显出了那么一点遗憾。
不过不管怎么说,接连两场盛事,不但将景帝的威望推上了自登基以来的巅峰,使得民心士气都有了显著的不同。。。。。。。。。
就这些朝廷大事的遮掩之下,已经改为国武监的武学,悄无声息间,各种筹措事宜也慢慢接近了尾声。
到得八月间,朝廷开科取士之时,承恩湖畔已然开始按照赵石已经静心预备很久,又由工部派来的匠人陆续补充而成的建筑规划,大兴土木了。
事情很是顺利,工部官员到是很好打交道,派出的人手也颇有能力,其中还有两个员外郎就常驻了承恩湖畔,让赵石也很有好感的是,工部无论官吏还是匠人,都很务实,和其他各部官吏相比,少了许多虚华。
当然,原因有很多,其中主要的是,工部为六部之末,实权少的可怜,多数都是跑腿的差事,想要虚华也虚华不起来不是?
事情虽然顺利,工部的人干起活来也很得力,但让赵石有些纠结的是,工期却是出人意料的有些漫长了,当他终问起工期的时候,两个主事的员外郎几乎异口同声,至少需要三年,还是人手充裕,天气许可的情形之下,若是有了意外,耽搁了工期,时日还要长的多。
尤其让两人有些抱怨的是,武学本来建的已经有了些模样,但此时却要大部拆除,着实要费许多功夫的。
三年?别说三年,两年赵石都觉得长了,不是他心急,他费了多少的心思才略略完善了此事,又费了多少唇舌来说服皇帝陛下?之后人事上的事情又下足了功夫,这几个月来,真真是殚精竭虑,将能用的人都用了,将能使的手段都使出来了,为此,甚至连当初欲要握住京军兵权的打算都抛了一边,尤其是羽林左卫的人事调配上面,做出了很大的让步,不然的话,就算如今他已不是羽林左卫都指挥使,但要想架空了王虎,也只是一句话的事情罢了。
左卫是他起家的班底,就算杜山虎等人不了,但左卫上下将校,哪个不是他一手提拔起来的?如果他不松手,就算换上多少任指挥使,左卫依旧还是他赵石的左卫,谁也别想那里兴风作浪。
但就为了这国武监,他已答应了王虎,左卫诸事,轻易他不会再行过问,对王虎讲,之后左卫推荐入国武监的人选上,王虎可以自行定夺,这也就意味着,之后入国武监的,肯定多数都是他赵石的旧部,结果也就不用说了,所生职缺,王虎自然会以心腹之人补之,换句话说,左卫的兵权,他几乎放手了一多半儿,这为的是哪般?还不是为了让国武监可以快成型?
而且,深远的一步棋却左右屯卫上面,这个先且不提。。。。。。。
但做了这许多准备,却要等三年?三年之后,谁他娘的知道会是如何一个情形?其他的不说,皇帝那里等不等得起才是重要的。。。。。。。。
这个自然不成,赵石打算强行缩短工期,但两个员外郎都是连连摇头,表示,人手就算再多,工匠也是有限,一些精细活计马虎不得半点,就拿规划之中宏伟的那座四层讲武堂来说,其中就算是一根楔子松了,过不了个三五年,那可是要出大事情的,一旦楼塌了,砸不砸死人,他们也都是要掉脑袋的,事关身家性命,马虎了怎么成?
两个员外郎的辩解有力且很专业,听的赵石有些头昏脑胀,所谓术业有专攻,对这个他还真没多少发言权。
他这人虽然一直保持着军人式的蛮横,但他大的好处就是,从来不会听不得旁人说话,只要他觉着有理,一般情形之下,很有些不强人所难的自觉,相反,若是他觉着你是敷衍塞责,那就两说着了,很唯心,但自信而又有权力的人,多数都是如此,性格上的缺点保证了他们的强势外,也能使他们所做的量保持正确。
闲话少说,考虑到自己规划中重要的建筑恐怕有坍塌的危险,赵石也不得不让步了,只略微一想,解决的方案也很简单,立即将工程分为了几期。
三处校场,一处营房,两处园林,还有一处阔大的饭堂必须一年间建成,之后,还有数片宅子,其中有连一处供生员选择居所,和营房不同的是,这里是第二年生员可以选择居住的所,有的独门独院,有的如同客栈,还有的临湖而建,不但风景绝佳,却还要显示出一定的奢华来,层次分明,一如大学生宿舍和研究生宿舍的区别,这却是赵石擅长的,划分等级,让上者知荣,下者知耻,如此才能用直观的方式催人奋进,这些却要两年之内必须完工。
而其中耗时日的几处建筑群体,赵石却是放宽了限制,可三四年间陆续建成。
其实,按照赵石所想,这几年间,还有许多事情要做,比如说国武监的围墙,他要圈出一处大大的地方来,连承恩湖他都不想放过,如果可能,他甚至想将西山行宫都弄过来,那可是皇帝住的地方,什么都有,相当于一座小城市,就算不能住人,也是训练巷战的佳所,可以想见的,他心目中的国武监,到底是怎么样一番浩大的工程了。
其实按照他的设想,几年功夫,也不过是将国武监的基础打牢罢了,如果时间许可,他甚至要用十年甚至是二十年的时间,将这里建设成为一座市镇,等到国武监名扬天下之时,这些便是国武监私产,至于这是留之后世的怎样一笔财富,就不他设想之列了。
不过以一国之力,建设这样一处地方,并不是什么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最新章节txt,本站地址:
第六百四十一章武学(五)
第八卷繁华处是吾乡第六百四十一章武学
八月间,承恩湖畔彻底的成为了一处大工地,以工部匠作监为首,数十民役,还有数百人的蜀人囚俘,几百人这里挥汗如雨的劳作,将刚建成不足两三年的武学拆的七零八落。
说起来,两年的蜀中战事虽让巴山蜀水间腥风血雨,元气大伤,但对于大秦来说,却凭空多出了数十万人的囚役,使民间百姓的劳役骤减,日子比往年可是轻松的多了。
这些囚役也很是好用,比之民役,省下不少钱粮不说,还可以随意差遣,不用顾及其他,当然,怠工的,逃跑的,反抗的也弄出了不少麻烦,不过相比较而言,还是这些囚役用起来加的顺手,起码,出现些许的伤亡,就根本不算什么,不像民役那般麻烦。
尤其是随着这些囚役越来越多,许多以前不曾料想到的事情也显露了出来,比如说许多地方,出了私下买卖人口的龌龊事儿,当然,这样的事以前也是有的,属于屡禁不绝的痼疾,只不过现随着蜀中囚役的增多,一些人贩子将目光转到了囚役的身上罢了,而且这样的事情越来越多,其中多数根本不是什么官商勾结,而是囚役自己乐意,偷偷的与人私逃,毕竟,为人仆役,总比这么整日里拼死拼活的干活强吧?
其他的麻烦还有许多,这里便不一一列举了,反正情形渐渐开始混乱,其实万事皆是如此,有了个开头,就总会发展出许多的枝节出来,并不稀奇。
不过这么一来,却是迫使大秦朝廷有了颇多关注,而朝廷之上,也从来不乏聪明绝顶之人,见此情形,有那户部小官便对上官道了几句,任由事生,终成乱局,不若编订明律,自约束,以为垂范,今观其事,于国于民大善焉,可为成例,再有犯律法者,刑罚可酌情略减,使之劳役,刺配之制,费时耗力,也可如此行之,云云。。。。。。。。。
俨然一篇以役代刑的大文章,那上官琢磨了一下,估计是觉着自己人微言轻,终是不了了之了,但一次酒醉之后,却是说与友人,那友人颇为开明,又多次说与旁人,接着,便渐渐传扬了开来。
若是太平天下,便也罢了,毕竟大家伙儿无不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思,抱残守缺,事事皆拿祖宗成法出来说事,事实上不过是不愿失掉安然享乐的太平日子罢了,但如今却是不同,大秦战乱频仍,律法时有变,大家不怕做事,就怕巢覆舟倾之祸的时节,一些变革的阻力也就微乎其微了。
于是,一些御史台的人听闻此议之后,便上了心,也没多费事,有人上书,中书具本上奏,之后明诏下来,令翰林院协刑部一同编订细则,一番程序走下来,波澜不惊间,大秦律上就多了几条,于是乎,自汉唐以来,明确的“刑役法”诞生了,之后大秦治下各个府县陆续便多出了许多役营,有整修河道的,有平整道路的,有开荒以资官仓的,也是开山挖矿的等等等等。
不数年间,就成了民役之外,重要的徭役方式,随着大秦征战连连,这种囚役的队伍也慢慢扩大,到得顶峰之时,怕不有百万众的囚役大秦各处劳作,而这个被后世称之为封建帝制之下,残酷的法律的律法条文,却是大秦之后的历朝历代都承袭了下来,其中屡有变,但根本上却还是一样,那就是刑役与民役共存,尤其战时,刑役是彻底的占据了优势。
这些都是后话,刑役的优劣先不去提,反正,此时大秦的官员们几乎无意识间,便立下了对后世战争影响巨大的律法,改变的是许许多多战俘的命运,也改变了后世许多战争的结果,使失败者再不是非死即降两个选择,当刑役发展到极端的时候,一个活着的俘虏甚至要比十个敌人的首级还要来的值钱的多。
当然,这个时候,大秦的官员们还只是就事论事,为了解决问题而解决问题,稍稍有些别的延伸,即便是看到了战俘的好处,却也断没有想的那般长远,而那提出此议的户部张姓小官儿却是得了上官的赏识,很快晋升为七品承文郎,终于正正式式的一步踏入了官场。
从大秦景兴四年开始,许多东西都变,甚至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