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血-第199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恭喜大人。贺喜大人,以大人之才具,将来少不得入阁拜相的,下官这里先为大人贺了。”
“不错,圣上登基未久,尚书大人就升任尚书之职,可见陛下之信重之意,将来拜相乃题中应有之意。即便不能入门下省,也将到枢密任职的……”
“以下官看来,圣上有鼎革之意,前些时宫中传出消息,说圣上有意于东方,若真如此,咱们兵部便乃重中之重,再加圣上龙潜之时便为我兵部主事。看来再过些时。这六部之首非我兵部莫属了,到时尚书大人虽非宰辅。却有宰辅之实,我们这些人附于大人翼尾,将来还望大人提携的。”
任兵部尚书李承乾脸上含笑,红光照面,人也显得极是精神,好像比以前年轻了许多一般,显是心里高兴到了极点的,但嘴上却是一阵谦逊。
“哪里哪里,本官到没想那许多,既然蒙圣上恩遇,托之于腹心,这些日子可是有些不堪重负啊,还多赖众位同僚协力相助的,圣上神武天纵,心思可不是咱们猜的到的,本官这里也只有力而为地想头,并不敢奢望于其他的。
话说回来,圣上主理兵部时的气象大家也都看到了,本官呢,这里劝大家一句,别把心思用没用的地方,实心任事的本官便不会忘了,若有那轻浮子想一步登天地,本官这里劝你趁早绝了这心思……”
座之人都是兵部官员,李承乾以兵部右侍郎之职一跃而成兵部尚书,这一年多以前谁能想到?他兵部十余年,一直为李延蓄所制,李延蓄又投了太子,风头正盛,当初大家都道兵部尚书的位子肯定是李延蓄的囊中之物了,不成想景王横空出世,入主兵部,半年间便压的李延蓄苦不堪言,而李承乾也机灵地抓住机会,入了景王幕中,景王登基,李延蓄立即被发往大理寺审什么羽林军右卫的案子,而李承乾却是顺理成章的坐到了兵部尚书的位置上。
前些时布置国丧事宜,也没来得及给这位尚书大人贺喜,如今先帝遗褪已然送入帝陵,借着这商议潼关援军调拨的机会,这些兵部官吏心里自然想着和这位任上官亲近亲近的,虽说这位尚书大人一番话显了官威,但所有人心里都明白,这不过是题中应有之意罢了,当不得真,一时间好话自然还是不断。
兵部左丞成峦面无表情,并无什么话语出口,是李延蓄还是李承乾来当这个尚书他觉得都没什么区别,上面有枢密院压着,枢密使杨感以及枢密副使汪学正那是什么人?若是李严蓄任了兵部尚书,说不定还能争上一争,毕竟李家的势力不小,但他李承乾嘛,别看旁人都说乃圣上恩宠备至的人物,但这才具上也就和李严蓄差相仿佛,有没李家地底子撑着。还不是得作枢密院的点头虫?
说起来和户部有些像,都说户部乃六部之首,历代太子皆是要先执掌户部的,所以户部看上去风光无两,但实际上从尚书到侍郎,都得听太子的,还要时常规谏,比御史台还累地差事。如今户部是失了圣宠,找一个憨直的李圃从上到下一顿严查,毛病自然是越查越多,别看都是废太子李玄持时犯下的过错,但皇上那里可以问兄弟的罪,下面地人却是不能没了君臣之义,这些过错还不得落户部几个主官地身上?若不是如今潼关告急,大批的粮草军械调拨还得户部措手。就这一番整治下来,不定得有多少人掉脑袋呢。
想到这些,成峦肚子里一阵冷笑,六部之首?入阁拜相?没影儿地事儿,李承乾以前地稳重都到哪儿去了。还是说高兴的忘了自己是谁?就这么将这些没边的好话照收了?这传到杨相等人的耳朵里,一个狂妄他就得担着,心里如此想着,面团团的脸上却挂出些温和的笑意来。旁人见了,还到这位大人也想着什么好词来拍拍李尚书的马屁呢。
他旁边的兵部右丞段德却又是另一番做派,听座地官员们越说越来劲,立马皱了皱眉头,开口言道:“大人,昨天调羽林左卫副将杜山虎入右卫,任职羽林右卫代指挥使的文书已经到了兵部,您看是不是命令发下去?”
他这一句话却好像给众人头上浇了一盆冷水。枢密院的堪令文书,大摇大摆发到兵部,而且还是羽林军指挥使这样重要的职务,事前李承乾竟不知道,来找他商议一下都没有的,这无疑让李承乾感到些难堪,若是以前也就罢了,但景王执掌兵部之后。枢密院办个什么事情也就变得有商有量地。但到了他这里……
所以他便将这堪令压了下来,一来他要兵部树立一下权威。让枢密院知道,兵部的事情如今是他李承乾做主,二来还有些小心思,那个赵石如今已经官居四品,是深得帝宠,如果再进一步是不是就该进兵部了?这也是他现担心的地方,赵石出身景王府,乃当今圣上第一心腹之人,论起才干来,他自认不是一个毛还没长全的孩子能比得了地,但若论起情分,他又不如的多了,只看那晚变乱迭生,自己只能跟景王身边去西山,一点功劳也没得到就能看清一二的,如今再让赵石的心腹当了右卫代指挥使,从容安插亲信,结交朝臣,不多时,估计进兵部也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了,到了那时,他这个尚书可就有些不尴不尬的了。
既然虑及了这些,他心里已然打定主意的了。
不过这个时候竟然有人提这码事情,还是让他很是不悦,斜眼看了段德一眼,李严蓄不了,但他尚书的位子上坐稳还得一段时间,就眼前这两个左右丞他便有些压不住,不过到也不急这一时。
就如方才那人所说,皇上用兵之意已显,到时兵部自然水涨船高,来日方长,慢慢梳理便是了……
“这个嘛先不急,左右卫都乃御前亲军,驻守地又是京师重地,兹事体大,本官是有话要到圣上面前陈说的。
先不说这个,潼关军情紧急,皇上那里已经发下话来,不能有任何差错,军械粮草已经开始调拨,援军虽然还没有商定,但调西军精锐前往潼关应援是一定的了,这个担子可是不轻,大家都要仔细了,若有任何怠慢,误了军情,不说本官饶不了你,天也饶不得你……”
……
第二天,李承乾便入宫面圣。
站乾元殿外等了许久,里面一个小太监笑着出来给他搬来张椅子,“圣上正与门下几位大人议事,叫尚书大人外面等等,这个时间可能不会太短,您先坐着,可别累着了。”
李承乾矜持的笑了笑,点了点头便一屁股坐了椅子上,并没有跟一个太监答话的闲情,不过心中却羡慕,听说赵石可是有宫中带刀行走的权力,还有个乾元殿值守的职衔身上,进宫随到随见,可谓是恩宠备至了,这要是老臣宿将也就罢了,但却还是个孩子,真真是个异数,自己也将近五十的年纪了,什么时候才能入阁?望着内殿地大门,他这里却是浮想联翩了起来。
直到等地他都有些坐不住了,殿门一开,几个人鱼贯而出,李承乾一见之下,立即站了起来,侧身为礼,当头的正是同门下平章事杨感,身后跟着地几人他也都认识,枢密副使汪道存,参知政事李圃……
这几个人都是脸色紧绷,有些凝重,看到李承乾,也都微微施礼,并不言语,经过他的身边,径自出了乾元殿。
只有杨感身形顿住,说了一句,“李大人,见过圣上之后速来枢密院,我们那里等你。”之后便转身离去。
李承乾愣了愣,立即便已感觉到了事情的紧急,微微思忖了一下,才太监的传唤声中举步往内殿走了进去。
最新章节txt,本站地址:
第二百五十五章变起(二)
第二百五十五章变起
“陛下,臣有事启奏。 ”躬身于石阶之下,李承乾低着头禀奏道,脑门上微微浸汗,进来的时候,皇上一脸的肃然,有些神思不属,殿内的几把椅子都撤了下去,也没有叫他坐下的意思,心中不由微叹,这一站一坐,际野着实分明,他官居三品下,和朝中宰辅只差一级,但进了乾元殿,正常说来,没有皇上的允准,他就得站着回话,而宰辅们却可以从容坐下的,就不用说权力上的差异了。
李玄谨站起身来,舒展了一下筋骨,漫步走下台阶,李承乾立即退后了几步,李玄谨脸上不由泛起一丝笑容,他如今很喜欢这种臣子有意无意中带给他的威严感觉,绷紧的情绪也舒缓了下来,李承乾来这里为了什么他心里清楚的很,本想先训诫上两句的,却转了口。
“说吧,有什么事非要到朕面前来说?可是为左右卫的事情?这事没必要跟朕说,到枢密院跟杨卿商量去,你压着杜山虎的调令也不是个办法,也不像是一个三品大员应该作的事情,旁人会怎么看兵部?怎么看枢密院?将领任免本来就是枢密院的事儿,有事可以明面上商议嘛,你若是觉得不行,上个条陈,你这样到朕面前来陈情,枢密重臣该怎么想?你现是兵部尚书,不是以前的兵部侍郎了,这些事情应该虑的深些。”
他虽是心情好了些,但说起事情来措辞却越来越严厉,再一个便是调杜山虎为右卫代指挥使是他的意思,李承乾这个霉头触的可是有些冤枉了,不待李承乾辩解什么,又接着说道:“朕有多少事情要处置?若是臣下事事不如意了都到朕这里来讨个说法儿,那朕要你们这些臣下有什么用?
听说昨日兵部聚议。一群人围着你说好话,入阁拜相?进枢密院?你以前的谨慎劲儿都到哪里去了?你算是朕的旧人,多少人都看着你呢明不明白?”
说到这里,来到又走回去到桌案旁边,从一堆文牍里面抽出几张折子来,拿起来又放下,敲打了一下,“昨天的事儿。今日便已经有人参你了,想知道参你的是什么吗?”
李承乾现已是冷汗淋漓,扑通一声就跪了地上,李玄谨则重重哼了一声,脸上能挂着严霜,一把将折子扔他面前,李承乾却看也没敢看,嗓子呜咽了一声。重重扣下头去,“皇上,臣地忠心您是知道的,臣是万不敢有什么胡言乱语说出口的……”
李玄谨将脸色缓了缓,“哼。谄媚之言,说者无耻,听者狂悖,这就是折子里说的话。你到是没说什么,若你再不知道这点自重之道,朕就让枢密院立即免了你的尚书职衔,你是文臣出身,又见过战阵,朕清楚你的才干,所以才破格提拔,自先皇以上。两代皇朝,兵部尚书没一个是全始全终的,你要明白,军国大事,整个担子不但压枢密院的头上,兵部也不会轻松了,若有半分懈怠,朕就换了你。
你知不知道。朕这里已经得了密报。金虏任西京都检点完颜烈为征西都元帅,副都检点完颜进赤为副都元帅。秘书副丞萧可晋为监军,起兵三十万直寇潼关,现如今潼关已是一夕数警,大军云集,估计潼关地加急军报也快到了,这个时候你还想着些什么?”
这话一说,李承乾脑袋已经嗡的一声,脑子里只剩下三十万这个数字,大秦倾国之军不过三十万罢了,这还是如今大秦人口渐多,要是隔宣武朝,有二十万正规军队就已经算是诸朝之冠了的。
“陛下,奏报上有没有说三十万大军正军有多少?民壮又有多少,粮队也算上了吗?还是说披坚执锐的正军就有三十万?”到底是经过战阵的老臣,虽是方才被心惊胆战的,一说到战事上面,却立马问到了点子上,他也明白,这密报一定是出自内衙了,便也不没存什么怀疑之心。
“这个还要看潼关军报……”李玄谨定了定心神,这是自金虏立国之后起兵众的一次,看来那位金主被气的不轻啊,也不知他那个什么上京是不是又要杀个尸山血海地,金主的暴虐可是给他很深的印象的。
三十万啊,大金虽称带甲百万,但国内还有个移勒窝幹,好像还称帝了,叫个什么天正帝的,声势很是浩大,如今又起兵攻秦,三十万人马应该是将西京大同府附近地壮年男子都抽光了吧?想来……。他初一登基,便碰上这等大战,心中难免有些忐忑,恨不能亲往潼关视之的,心情自然烦躁,正碰上李承乾场,所以前面说的话到多数都是发泄自己的火气了。
“陛下,金虏军旅向来各族混杂,战力不一,臣见过金虏用兵,先驱汉军为先锋,各族征募之武士后继之,后继以女真铁骑及各族精锐,往往不吝各族战士之伤亡,御其他各族军士如猪狗,手段残酷非常,却又锋锐难当,但也难得各族军士拼死效力之心,潼关守军虽少,但万众一心之下,又有坚城为基,应无大碍地,陛下情放宽心就是了。”
李玄谨长出了一口气,按捺住心中的烦闷,点了点头道:“潼关守军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