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历史 电子书 > 钢铁雄心之舰男穿越记 >

第444节

钢铁雄心之舰男穿越记-第444节

小说: 钢铁雄心之舰男穿越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时李华梅、汉娜、喀秋莎、林汉四人再次联手合体,只用了一天的时间,就在海底找到了那架沉没的B29轰炸机的具体位置。

而后,为了能从六百余米深的海床上迅速地捞起这枚核弹装在B29残骸里的核弹,英德海军联合出动。

四月十五日,英国人出动了最强的战列舰布列塔尼亚号为首战列舰进入北方,该舰事前进行了特别的改装,增加了专业的打捞设备。利用布列塔尼亚号吨位最大,对舰灵能力的增辐效果最强的特点,而后中、英、苏、德、日五国舰灵共六位合为一体,冒险潜入六百米深的水下进行作业,只用了半天的时间,就将那枚壳体有些破碎的原子弹捞了上来。

通过对这枚原子弹的解析,欧亚联军确认了美国核技术的发展水平。而后英德苏三国共享了这枚美制核弹的全部收益。

这枚被打捞上来的美制原子弹,其内部的核材料被取出来后,就近送到了中国。而后被放在德国帮助中国建造的核工厂里进行重新的“加工修复”。在苏德核专家的帮助下,到四月底时,这枚由美国提供核材料,在中国进行加工再制造的原子弹已重新被制造了出来。

至此,联军手中拥有原子弹的数量,已达到了五枚之多!

而这个时候,美国人还沉浸在我们有大杀器,别人没有的虚假“优越感”之中。

经过一个月时间的补充,位于阿图拉岛前线的美国海军,这时已补满了先前空战中损失的全部飞机和飞行员。

这时候,初次在战争中使用原子弹的兴奋感过后,美国人郁闷地发现,虽然那几个老欧洲的传统强国在原子弹的威胁下表现出了软弱的姿态,可是在帮助日本的问题上,他们仍然咬着牙坚持到最后。

核恐吓,并没有达到预期中的效果。

第504章拖延?

扔原子弹就象是杀人,第一次用时会有些犹豫,然后很快就习惯了,如果尝到好处的话,甚至会“上瘾”。

“扔原子弹,再扔原子弹,扔更多的原子弹!”

1946年四月后,美国国内的舆论,尽是这样的声音,在许多人的心中,仿佛战争的本质,就是靠不停地扔原子弹就能获胜似的。

在过程中,尽管有些科学家发出了不同的声音,但是在现在的美国,这些声音没传出多远,被更响的“爱国主义声浪”掩盖得严严实实。

虽然还不能明确扔在择抓岛上的原子弹给日本到底造成了多大的伤害,但是使用了核弹的杜威总统,已经从英德苏三国事后在外交上表现出来的“软弱”,尝到了使用核弹的甜头。

然后他和他的幕聊,这时已经在策划着如何扔出第二枚,第三玫的原子弹,借此朝欧洲大陆的那些传统强国身上施加更多的压力,逼他们退出这场战争。

没有这些搅局者,杜威总统相信最多只要一年,美国就可以轻易地将日本撕成碎片。

在心里,杜威总统策划好的剧本,就是等干掉了日本之后,已处巅峰之时的美国海军立刻南下,将挟原子弹的威胁,将矛头对准南边的英国人,而后将这棍欧洲和太平洋的搅屎棍彻底地捏成粉末。

借着鼓吹超级武器原子弹的威力,杜威总统暂时减轻了自己在国内面临的压力。而在四月份,美国海军又接收了两艘中途岛级航空母舰和最后一艘埃塞克斯级航母。至此,美国制定的三十六艘埃塞克斯级航母的建造计划已全部完成。而大批更为先进的中途岛级航母,也会在随后几个月里陆续服役。(注:历史上,两艘中途岛级航母是1945年九、十月加入美国海军,但本位面由于美国受建造七万吨级蒙大拿级战列舰的影响,以及优先完成埃塞克斯级航母限制,中途岛级的建造时间拖后了)

1946年后的美国海军,就象一辆开足马力,没有安装刹车装置的大卡车,正以越来越恐怖的高速膨胀着。

虽然在三月三十日,美国海军航空兵已经在北海道上空和英德中三国联合空军激烈地交火,但是美国和英德中三国仍然没有正式宣战,四家间继续维持着这种“战而不宣”的诡异状态。

整个四月份,美国外交部门驻三国的大使,在三国高层间不停地游说,挥舞着手中的“核大棒”,做着“争取世界和平”的最后一份努力工作。除此之外美国大使同样也在努力地争取苏联的“合作”,因为三月底和欧亚联军的冲突中,苏联一直处于观望中立的态度,在美国人看来,这是一种暗示的讯号。

从四月份到五月份,美国政府左手挥舞核大棒,右手拿着萝卜引诱,拼尽全力地想要肢解欧亚联盟的组合。

敌人要一个一个地打倒,和全世界为敌是愚蠢的行为,这个道理杜威总统还是很很明白的。

北海道之战,美国人在向全世界猛秀自己的“核肌肉”的同时,在北海道上空,同样也被对手的实力小小地惊吓了一番。

喷气机战斗机第一次出现在空战中,并在实战中完完全全地压制了传统的活塞式战斗机。战后,海军方面的人在总经此战的经验教训时,向总统表示,除非海军也能拥有类似的飞机,否则未来登陆日本的作战,美军在空战遭遇的压力将极其巨大。更让杜威总统头痛的,是喷气式战斗机充当截击机使用时可怕的突防能力,在原子弹的存在已暴露的情况下,再次动用B29对日本进行空袭,风险性将变得更大。

虽然这几年,为了轰炸日本,美国还全力开发了另一款B36战略轰炸机。但是这个耗资高达十亿美元的研究项目,至今仍然是不成熟的半成品。而且B36轰炸机即使服役了,其航程载重虽然足够搭载原子弹在阿图拉岛和北海道间飞个来回。但是就北海道之战欧亚联军表现出来的防空力量面前,这种空袭也是十分冒险的行为。上次轰炸行动,“丢失”一枚原子弹已经让杜威总统至今都胆战心惊,十分地不安,他实在没有勇气再进行一次类似的冒险行动。

“造航母,造航母,造更多的中途岛级航母!”

利用原子弹核击暂时减缓了自己肩头的政治压力后,杜威总统决定暂停针对日本本土的攻势,而是将一切重心移动到通过外交手段分化欧联盟方向上来。美利坚合国的战争机器正在高速运转中,1946年五月份后,美国的新式航母,又到了“航母大量丰收”的季节,每个月都会有一艘全新的中途岛级大型航母服役。

不光是中途岛级航母,随着时间推移,更多的核材料也会被制造出来,到时候美国手上将拥有更多的原子弹。

“给我时间,请再给我一年的时间!到时候美利坚合众国手上就将拥有足够多的原子弹,然后我会用他们将日本从地球上抹掉!只要有足够多的原子弹,美利坚合众国就不必牺牲几百万年青的小伙子投入到登陆夺岛作战这样惨烈的绞肉机中白白地牺牲掉!”

四月份,在一次对全国的讲话中,杜威总统拍着胸脯向全美国的公民如此保证道。在此期间,美国方把第一次核试验拍摄的电影记录片在国内的各大影院不断放映,几乎全美国的公民都看过原子弹爆炸的场面和事后对现场破坏的场景。

老辣的杜威总统知道联军的缺点和自己的优势,他想将战争继续地拖下去,时间拖得越久,他手中拥有的牌就越多,胜算也就越大,他并不急着和联军速战速决。

但是,事事岂能皆如人意?

第505章失意者和偷渡者

1946年四月,位于北美的加拿大,正被两股飓风席卷。

一股飓风,来自对原子弹的恐惧。另一股飓风,则是美国海军航空兵和英国皇家空军,在北海道上空进行的史无前例的大空战。

美利坚合众国终于和英吉利帝国撕破脸强烈地冲突。

身为英联邦的成员国,却拥有高度自治权加拿大人,立刻感受到了“池鱼之殃”带来的压力。

宗祖国英国和美国隔了一个大西洋,他的“小弟”加拿大却是紧挨着美国。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美国陆军虽然不是美军扩军的重点,但是这四年来,美国人还是动员训练近三百万的陆军正规军,以及几百万的预备役部队。在阵兵在美加边境上的上百万美国陆军,这四年来一直都是加拿大政府挥之不去的噩梦。

虽然这四年来宗主国英国也给了加拿大人不少支援,可是看看南边的美国用不到四年的时间重新堆出超过五百万吨的海军的工业实力,三十万的正式飞行员,宗主国的那点支援就什么也不是了。

“英美一旦正式进行全面战争,只要美国人愿意,最多两个月时间,美国陆军就会占领加拿大全境!”

这个观点是“英奸丘吉尔”在美英关系恶化后,为了秀自己的存在感,对着记者提出来的。虽然现在的他在英国本土已名声大臭,但这个观点却得英联邦所有人的认同。

“大不列颠帝国不该和东边的那些邪恶的社会主义国家联手,而应当和美国,同属资本主义阵营的美国联手,以应对愈来愈严重的全球赤化危机!”

神圣冲击开始后,丘吉尔在英国继续是人见人憎的讨厌存在。由于他的政治、外交态度和阿尔托利娅强烈冲突对立,在英国政坛继续受到打压排挤,政治命运并没有因为“神使降临”而得到改善。部分认知来自林汉的阿尔托利娅,完全把丘吉尔看成了导致英国在二战后迅速衰弱的大罪人,根本就不待见他。

于是丘吉尔只能无奈地离开英国,前往加拿大“隐居”。

但1945年底,欧亚联盟对抗美国的局面出现后,杜威总统为了改变美国在国际上空前孤立的局面,又想起了丘吉尔这位“美国人民的老朋友”,于是再次热情地将从他加拿大请了过来。

上面那段话就是丘吉尔“应邀访美”后,在美国国会山面对一干记者时的演讲,代表了他个人的“政治观点”。

演讲完毕后,丘吉尔演说得到了现场一干美国听众的热情鼓掌欢迎。这时的美国人,浑然忘记了在1942年关岛海战后,他们还曾愤怒地攻击丘吉尔是“英国骗子”,用一纸无用的条约戏弄了加纳总统。

通过这次演讲,在国际政治舞台上沉默了三年的丘吉尔,总算得到了一次秀个人存在感的机会。

而后,丘吉尔演讲完毕后,另一个人也站了出站,继续新的演讲。

这人就是夏尔·安德烈·约瑟夫·马里·戴高乐,历史上这个时期他本来应当是法国总理,是以法国解放者的身份象英雄一般地待在巴黎。

但在这个被穿越者粉碎历史的位面,丘吉尔成了英奸,而戴高乐更成了一个“流亡者”和“叛国者”。

法共领导的北法自然不待见这个过去成天在伦敦的“自由法国之声”广播电台对北法进行“敌对广播”的“主持人”。

至于现在的南法政府,同样也极讨厌他这位在法国战役结束后,“叛逃”到英国的“前”法国将军,更早早地在几年前就对他进行“缺席审判”判处了死刑。

而神圣冲击开始后,英德迅速修好,作为双方政治交易的一部分,戴高乐连在BBC广播电台充当节目主持人的机会都失去了。他在英国政府的“规劝”下,带着为数不多的“自由法国”运动的成员,西渡大西洋,到美国这儿充当法国公知,求包养,求安慰,求秀存在感,也是过着王小二过年,一年不如一年的日子。

戴高乐的上台讲话和丘吉尔差不多,也是拿欧亚联军里的成员苏德中是社会主义国家作文章,打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对立的牌。这也算是美国人在对英国释放的“友好”讯号。

国际政治就是这么无耻和睁眼说瞎话。美国人打着“反对社会主义”的旗号在向英国人“示好”,另一边他们却同样偷偷地向社会主义苏联、中国,甚至是德国这个“德修”抛媚眼,喊出的口号却是“反对旧殖民主义”。

1946年的四月和五月,新大陆做得的最多的事就是“外交攻势”。

而在旧大陆这边,他们却正在为给美国最重的一击,做着最后的准备工作。

这两个月来,英、德、苏三国在外交上的示弱,对是为了迷惑美国人。

针对美国的强力反击,已经正在秘密积蓄能量之中。

那枚从海里被打捞上来的原子弹,受损并不严重中,德国人借助在中国新建的核工厂,重新加工处理,很快重新制成一枚新的核弹。

五月份,这枚原子弹被完全拆解开来,通过秘密渠道,然后由苏联人运回欧洲,再通过陆路送到德国,最后在德国重新被组装起来。

而后在盖世太保的帮助下,这枚核弹被悄悄地装上一艘荷兰藉的商船,驶向大西洋西岸。

他们的目的地,是位于南美的哥伦比亚的巴兰基亚港,也是哥伦比亚最大海港。

五月二十五日,这枚几乎绕了地球一圈的“多国”制原子弹到达巴兰基亚港,在那里,早就被安排在那儿的德国特工将其偷偷地取出来,然后秘密地转移到一艘哥伦比亚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