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历史 电子书 > 钢铁雄心之舰男穿越记 >

第156节

钢铁雄心之舰男穿越记-第156节

小说: 钢铁雄心之舰男穿越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七月三十一日,英国人将超过六千人的部队投入舟山岛上。仗着庞大的军事优势,他们很快将控制了沿海较平坦的平原地区。并将红军的袭扰部队挤出离登陆点两公里外,而后更多的人员和物资开始登岛。

登陆舟山群岛时,英国人和日本人都耍了一些“小聪明”。

英国人向来将长江下游地区视为自己的“自留地”,对于请日本人过来帮忙是极为不情愿的。舟山群岛被他们视为重要的跳板,英国人有意地要求由自己为主独自占领,而把上海这块硬骨头扔给了日本人去啃,所以在登陆舟山岛时他们只是要求日本人派出海军和船只支援。在英国人看来。舟山岛再怎么样也只是一个孤岛,孤悬在外海,英国人控制这里很容易,而日本人要想单独拿下大上海,前期肯定少不了和红军血拼一场。待日本人和红军两败俱伤后,英国人再去渔翁得利也来得及。

而日本人方面,他们早就对上海这块中国最箐华的部分垂涎三尺。英国人这种不愿意啃硬骨头,想让队友先去“顶牛”然后再随后捡便宜的想法,也正中他们的下怀求之不得。而有过上个月惨败教训的他们,他们自认为自己在充分准备,同时去了轻敌之心后,完全可以靠自己的力量拿下大上海。

但是两方的想法最后全都落空了。

在东南亚和印度欺负当地土著惯了的英国殖民军,一登陆舟山岛后,就开始遭受各种各样充满阴谋诡计的“东方式”游击战术的招待。

无处不在的地雷和冷枪冷炮的骚扰,虽然讨厌,但对于大兵压境的英日联军来说,造成的只是麻烦而不是威胁。

但是,“麻烦”如果变多了,那一样会感到痛。登陆舟山岛成功后的英国人,这时还没有意识到他们在岛上将遭遇到什么。

夏季的舟山岛,天气说变就变。白天还是雷雨阵阵,到了晚上却晴空万里,月朗而星稀,明天将是一个好天气。

当晚,应当说是第二天凌晨,八月一日凌晨两点,二十余架飞机从宁波方向飞至,借着月色飞临舟山岛上空。而在同一时间,潜伏在岛上的红军也同时出动,用迫击炮在外围打出一片照明弹帮忙指示目标。

二十余架飞机全是波2改教练机,低空飞到舟山岛上空后,对着登岛驻军的军营扔下数十发燃烧汽油弓单和小炸弹。然后胡乱地扫射完子弹后拍拍屁股离开。由此造成的损失是百余人在轰炸中受伤或阵亡,但最大的损失却是前期运到岛上的物资在空袭中被一扫而空。

而这,仅仅只是开始。

八月五日,正在日本东京拜访过新任天皇崇仁的英国大臣丘吉尔,“有幸”见到了从舟山前线撤下来的第一批伤兵。

和他一起去长崎探望伤员的,除了一堆的外国记者外,还带去了成箱的“勋章”。

长崎的医院,现在已挤满了上千名从前线退下来的缺胳膊少腿的伤兵,在丘吉尔赶过来进行政治作秀之前,嗅觉灵敏的各国记者。早已先一步采访了他们。发生在中国战争,现在已是全世界瞩目的对象,谁都想看看,红色布尔什维克和日不落帝国的对抗,会是怎么样的结果。

躺在日本医院里接受治疗的,除了少量的英国军官和士兵外,更多的却是印度阿三。这里印度人说着很不标准的印度味的英语。正一个劲地向外国记者诉苦。

“中国的布尔什维的子弹,非常凶残。一枪可以把人的下半身打碎掉。听说是用德国人卖给他们的反坦克枪改造成的。我们强烈要求英国政府向德国抗议,禁止红军使用这种凶残的不人道的武器。”

“如果你和谁有仇,只要在战场上向他敬礼就行,然后对面的狙击手就会帮你解决问题。”

“舟山岛上到处是地雷,所有的房子都不能住。因为天知道哪间被埋了地雷或定时炸弹。登陆的第一天,我们不清楚这点,大家只是草草地检查了一下当地的房子就住了进去。结果当晚十二点的时候,那些房子全部自动爆炸了。原来是布尔什维克们早就在里面埋好炸弓单。我们的工兵事后在一间完好的房子里找到了一枚未爆哑弹,他的位置埋得很深。伪装得很好,是用德国产的闹钟改造成的,设定时间为当晚十二点准时爆炸。从伪装的痕迹判断,是很多天前就埋好在那儿的,他们早就在等我们过来的。就是这么一个小小的陷阱,就葬送了我们半个营……”

而几个残废了的澳大利亚士兵,则更是不停地在记者面前抱怨红军使用的各种“凶残”的武器。

一个少了一条腿的澳大利亚士兵向记者哭诉道:

“比起那些整天响个不停地冷枪。我们更讨厌的却是地雷。那些地雷做工大都很粗糙,但是却非常地难排,很多时候探雷器都不管用。那些地雷很多是用陶片甚至是泥胚做的,装药也不多,但是我宁可他们装药多点,把我炸死。我没了这条腿。将来的日子怎么过啊?”

当丘吉尔作秀地将一枚勋章要别在另一名失去半个脚掌的澳大利亚士兵面前时,这位躺在病床上的士兵毫不客气地举起被截掉全部脚趾头的右腿递到了丘吉尔面前,把这位一个劲地鼓吹对华采取强硬政策的英国大臣弄得好不尴尬。

英国部队登陆舟山岛已有六天,但到现在为止,他们还远没有到能控制全岛的地步。红军千奇百怪,层出不穷的袭扰战,麻雀战。零敲碎打,象敲牛皮糖一般地已从登陆大军身上啃下了两千多人。

空军夜袭,住所埋雷,火箭炮招待,几番折腾下来,六天来英国人在岛上战死者高达五百多人,伤病残人数却超过两千,长崎只是接收了一部分的伤员,另一部分伤员则被送回香港救治。而到目前为止,能确定被消灭的岛上游击队的数量,可确认的红军尸体还不到百具。

英军阵地战正规战的经验不缺,平原地带反游击战的经验也不差,但是却独独缺少在丛林密集的山丘地带进行反游击作战的经验——即使是后世,有植被掩护的山地游击战,也是各军事强国最头痛的难题。

一战之后,英国海陆军皆已马放南山超过了十五年。而得到林汉这个穿越者指点的红军,他们本就是南方山地游击战出身,又比英国人先一步到达舟山熟悉环境,在吸收了来自国外的游击战经验后,在岛上将这一套玩得更加顺畅。

从八月一日起,每天晚上来自宁波方向的空军,都会派出大批波2改飞往舟山岛进行轰炸,轰炸的目标很明确,就是正在建设中的舟山机场上的物资,此外码头处的物资也是他们轰炸的对象。

在适应了飞机的夜袭后,英国人学会了在天黑之前就将送上岸的物资分散,倒是减少了轰炸的损失,但是这种每天一次到两次的夜间袭扰,还是让岛上的驻军不胜其烦。也因为红军不断地袭扰,岛上物资的囤积遇上了极大的麻烦。

比起夜晚查铺般的偷袭,岛上被“千奇百怪的”方式埋得到处都是的“千奇百怪”的地雷才是最头痛的问题。上岛之前,早有准备的英国人带来了大量的金属探雷器,然而在舟山岛上,排雷的工兵却遇上了缺德冒泡的陶制地雷。而且这些地雷威力都有意地“不足”。

在林汉的指点下,红军制造了大量的陶制地雷,很多都是使用普通的黑色火药装药,威力不大,只求能炸伤炸残人即可。

为了增大“事后杀伤力”,这些地雷里往往都渗入粪便或在粪桶里侵过的碎瓷片当破片,一旦被踩中引爆后。飞散的瓷片上带的细菌极易感染伤员。现在正是八月,正是细菌繁殖的旺季。稍一救治不当,往往就将因为伤口的严重感染而不得不面临截肢的威胁。

上岛的英军在地雷上了吃了无数的苦头。这些陶制的地雷岛上也不知埋了多少个,金属探测器根本探不出来。

红军布雷,并不只是简单守株待兔式,有时也是主动出击。通常他们是在夜里潜入英军控制区,然后在其必经之路埋上几发,然后第二天不知先前安全的道路已变成雷区的英军一不小心踩上了,那就要付出代价。

本着一个伤兵要两个健康人来抬的原则,岛上的地雷大都威力不大。只求能彻底炸残对手即可,但也有例外的“凶残”的家伙。

那就是二战德国著名“s”雷,反步兵跳雷,又称“拦腰雷”的中国版。这种地雷一旦被人踩中,其下部的火药先引爆,将地雷弹到腰间的高度再爆炸。

今天的红军的工业能力,无法象德国人那般制造如此精密的地雷。这种跳雷跳起后的爆炸高度无法精确控制。但质量不够,数量来补。依林汉的意见,这种土法制造的跳雷,同样是尽可能地选择陶器为材料,受制于材料影响,爆炸时打击距离少了很多。但踩中的步兵绝对不会有好下场。那些沾染了粪便的瓷片打在步兵身上,哪怕只是擦破点皮也是很麻烦的一件事。

和地雷相比,保证打中躯干就可以见上帝的13毫米狙击枪反而不算什么了。

受到无处不在地雷的干扰,英国虽然派出一万余人上岛,活动的区域却受到了极大的限制。在夜袭反击时误入地雷阵,损失了百余人之后,现在岛上的英军的每一步行动都变得小心翼翼。清剿岛岛上的游击队的任务也变得遥遥无期。

睡觉有波2在晚上帮忙“查铺”,走路则到处都是地雷,上岛的英军,在六天时间里,享受到的另一种招待就是冷炮。

上岛的英军,仗着军队数量上的压制性优势,上岛后几天内在岛上控制了一片长约六公里,宽约五公里的所谓的“绝对控制区”。他们不是不想将区域控制得更大,而是舟山岛上到处是丘陵,再扩大的话就要钻进山沟里和本就是打惯了山地游击的红军玩抓迷藏了。在充满地雷和冷枪的情况下,英国那些斗志不高的殖民地部队,根本不可能完成这个任务——至少短时间内不行。

红军山地步兵的夜间袭扰,靠着加强戒备,增加暗哨等一系列手段,还是有办法应付。但是面对架在远处,在夜里打过来的炮弹,英军这就毫无办法了。

舟山岛上留守打游击的红军,除了使用和英国人相同的李恩菲尔德步枪外,还装备了和他们同种款式的81毫米迫击炮——这些迫击炮是从前英国人卖给炮党的。夜间偷袭时,红军也不贪功,远远地打上两发炮弹就走人。

迫击炮射程有限,一次性发射炮弹少,威胁倒是不大,真正让英国人头痛的,是一种不需要发射装置的武器——107毫米的火箭炮。

ak47步枪,rpg火箭筒,以及中国产的107毫米火箭炮,这在后世被网友戏称为游击战三大神器:

这个时代的ak47和rpg火箭筒,虽然现在的德国已经秘密弄出来了,但出于保密的因素,倒是没有出现在的中国,但107毫米的火箭弹,却已提前在中国战场试用。

后世林汉在看军视节目时,就曾看过专栏里对107毫米火箭弹的介绍说法,对其印象深刻。

107毫米火箭炮之所以被称为游击战三大神器。其中之一就是其重量极轻,携带方便,使用一些特制的“土法”时,甚至不需要发射架就可以发射,而这是最重要的。

英国人在登岛后的第三天,就开始享受到107毫米火箭炮的招待。

二战前,德国由于《凡尔赛条约》。被禁止进行大炮的研制——这也是历史上为何二战时德国的火炮制造设计这么糟糕的原因,从前拉下的功课太多了。这时他们只能通过研究火箭炮来规避《凡尔赛条约》。而同一时间。苏联也进行着火箭炮的研究,双方后来共享彼此的研究成果(此为史实),苏联人后来开发出著名的“喀秋莎”火箭炮,而德国人则开发出210毫米的大口径火箭炮。

而这个位面,林汉对火箭炮的研究,最大的贡献就是提供了适合“游击”袭扰作战的“设计理念”。

后世中国产的著名的107毫米火箭炮,工艺上谈不上任何先进,二战前的技术就可以制造。真正被称为神器的是他的设计思路和由此产生的使用战术。

107毫米口径,是考虑到人体工程学的因素。是适合步兵背行的最佳口径,重量适中,威力强大。用于袭扰作战时,一名士兵扛着一发就可以随军行动。

炮架便宜,甚至不需要炮架也能用土法发射,这一点在袭扰战中更为重要。

通常夜袭的时候,红军的夜袭部队一次性出动约一个班。带上数发107毫米的火箭弹。渗透部队在夜里接近英军驻地数百米后,只要拿把铁锹或工兵铲,找个好的发射地点,用铁锹或工兵铲垒个土堆,用泥土修个发射台,将火箭弹放上去。简单地对准目标,然后用火柴或打火机点燃后面的引线,而后火箭弹就会象穿天猴一样地射出去。

这种没有借助发射架发射的火箭弹射程一般只有六七百米,攻击的目标多是岗哨或前线的兵营。虽然命中精度不高,但谁要是运气不佳吃上一发,绝对是直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