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历史 电子书 > 九龙夺嫡 >

第690节

九龙夺嫡-第690节

小说: 九龙夺嫡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丁松领着几名侍卫奉上了新沏好的香茶,而后便即全都退出了书房,一见及此,九爷也就没再保持沉默,笑呵呵地朝着弘晴一拱手,试探地发问了一句道。

    “嗯,好叫九叔得知,确有这么道旨意不假。”

    此番诚德帝下的可是明诏,尽管方才刚传达到弘晴处,可以九爷的耳目之灵敏,能得知此事自也无甚稀奇处,对此,弘晴自不会有甚讶异之表现,也没打算隐瞒,言语淡然地便给出了肯定的答案。

    “哈,敢情是真有此事,此乃天大的殊遇也,啧啧,满天下怕也就只有贤侄这么独一份了的,当真令人羡慕啊,不过呢,话又说回来了,以贤侄此番所立之功劳,那也是满天下独一份的,能得此殊遇,也就不足以为奇了的。”

    九爷的演技向来不错,尽管早在诏书未曾宣布之前,他便已从秘密渠道得知了这么份诏书的内容,不过么,这会儿演起讶异与惊诧来,还真就蛮像是那么回事的。

    “九叔过誉了,此番西征能得大胜,全有赖于皇阿玛洪恩浩荡,下有三军将士用命,小侄不过略尽绵薄之力耳,实当不得九叔如此谬赞。”

    论及演技,弘晴只会在九爷之上,断不会在其之下,既是九爷要耍一把演技,弘晴自是乐得跟其好生演上一回对手戏,也不去追问九爷的来意,只是一味谦逊无比状地胡诌着。

    “呵呵,贤侄就这点最让为叔敬佩,有大功于社稷,却从不居功自傲,了不得,了不得啊,唉,说起来为叔也实是惭愧,挂着个随军的名头,却是一点都没能帮上晴哥儿的忙,惭愧啊,唉,这不,下头那帮狗才都没少私下抱怨,说是走了一趟军前,啥事儿都没混上,尽吃风沙,白瞎了一回,瞧瞧这话说的,为叔心里头难受啊,唉……”

    九爷显然不是来跟弘晴拉家常的,这不,先是挑着大拇指很夸了弘晴几句,而后话锋一转,已是唉声叹气地埋汰了起来,那活灵活现的神情,就宛若真受了天大的委屈一般……

第951章 不入流的试探(三)

    “嗯?谁敢如此放肆,九叔,您只管告诉小侄,回头看小侄不活剐了那帮下作胚子!”

    弘晴多精明的个人,又怎可能会被九爷所蒙骗了去,只一眼便看穿了九爷这等故作姿态的用心何在,不过么,却并未出言揭破,而是作出一派盛怒难耐之状地一拍几子,恶声恶气地便骂了一嗓子。

    “唉,这也怨不得那些狗才,都是为叔没用,误了人家的前程,挨骂也是应当的,罢了,罢了,唉……”

    一听弘晴这般说法,九爷的眼神里立马有道隐晦的精芒一闪而过,可脸上却依旧满是苦涩之意味,一派伤感状地便又长吁短叹了起来。

    “哼,这等歪风不可长,为奴婢者,不思报恩,反倒敢乱议我天家子弟,按律当斩!”

    这一见九爷演得如此之入戏,弘晴心中当真又好气又好笑,不过么,却并未表现出来,而是愈发愤怒地冷哼了一声。

    “是该杀,奈何杀不得啊,我等这么些当爷的,看着是尊贵,可一旦没了下头那些奴才的帮办,怕是寸步都难行啊,得,这不,为叔今儿个可是厚着脸皮来寻贤侄,就指望着贤侄能帮着为叔一把了的。”

    眼瞅着弘晴越说越怒,大有真动手杀人之架势,九爷可就有些沉不住气了,没旁的,他此来叫苦的目的只不过是为了要试探一下弘晴的底细的,可不是送心腹奴才来让弘晴杀的,哪敢让弘晴当了真去,赶忙就此转开了话题。

    “哦?”

    九爷这么一说,弘晴的眉头立马便是一皱,并未接口,而是满脸狐疑状地轻吭了一声,似乎在揣测着九爷如此说法的真实用意一般,可实际上么,却不过是揣着明白在装糊涂罢了。

    “呵呵,贤侄莫要误会,为叔其实就是想问问贤侄能否帮着为叔安排几个奴才,这不,四川提督一职已是确定由贤侄荐人了的,此一条,满天下自是无人敢跟贤侄争,至于两万大军入川么,想必应是有不少缺在的,若是贤侄方便,就拿几个守备千总之类的职位予为叔便好,放心,一切照着规矩来,该补多少的银两,为叔断不会少一文的,贤侄,你看……”

    面对着弘晴疑惑的眼神,九爷倒是没敢卖甚关子,谄笑着便将所托之事道了出来,看似诚恳万分,实则么,却是在耍着隔山打牛的把戏。

    “敢情九叔说的是四川提督一事啊,得,不瞒九叔,旨意么,小侄是接了,可到底可行不可行,小侄却尚须得通盘考虑一二。”

    这一听九爷终于图穷匕见了,弘晴心中暗自冷笑不已,但却并未带到脸上来,而是作出了副为难状地一摊手,很是犹豫地解释了一番。

    “嗯、此话怎讲?”

    听得弘晴这般说法,九爷的精神立马便是一振,赶忙接口追问了一句道。

    “不好说,不好说啊,小侄如今尚未考虑清楚,一切且再计议可好?若是小侄有了决断,自不会让九叔失望了去便是了。”

    九爷倒是问得很及时,可惜弘晴却没打算多言,也就只是给了个含含糊糊的承诺了事。

    “哦?这么说来,贤侄是不打算照旨行事了?这……”

    九爷显然对弘晴这么个模糊的说法不甚满意,但见其眼珠子转了转,已是故作讶异状地又往下追问道。

    “九叔言重了,小侄岂敢抗旨不尊,这可是要掉脑袋的,小侄只是说此事还须得从我大清新军编练之便利出发,酌情考虑调军入川之事,罢了,此事再议好了,九叔拜托之事,小侄记住了,且等一切尘埃落定之后再妥做安排可好?”

    九爷这么一问,弘晴随口便应答了几句,但并未详加说明,而是很快便就此打住了,端起了茶碗,作出了一派送客之架势。

    “呵呵,那好,那好,贤侄今儿个想必是累了的,为叔也就不多打搅了,告辞,告辞。”

    九爷原本还想接着往下问,可转念一想,过犹不及,也就没再多啰唣,笑着打了个哈哈,这便起身请辞道。

    “九叔,您慢走,小侄就不远送了。”

    这一见九爷要走,弘晴倒是没摆甚架子,随手放下了茶碗,顺势起了身,将九爷送到了书房的门口之后,这才缓步转过了屏风,漫步行到了窗前,抬头眺望着渐已黑沉下来的天空,长长地出了口大气,无言地静立成了尊雕像,背影里满是萧瑟之意味。

    “禀王爷,岳军长来了。”

    弘晴的静立并未持续多久,但听一阵脚步声响起中,就见丁松已是大步从屏风后头转了出来,几步抢到了弘晴的身后,小心翼翼地禀报了一句道。

    “宣。”

    这一听是岳钟琪来了,弘晴的眉头立马便是一扬,不过么,却并未多言,但见其缓缓地转过了身来,面色肃然地扫了丁松一眼,不动声色地便下了令。

    “喳!”

    弘晴既是这么吩咐了,丁松自不敢多有迁延,恭谨地应了一声,而后一旋身,匆匆便退出了书房,不多会,又已是陪着戎装严整的岳钟琪从外头行了进来。

    “末将参见王爷。”

    一见到屹立在窗前的弘晴,岳钟琪自是不敢稍有怠慢,忙大步抢上了前去,恭谨万分地便是一个大礼参拜不迭。

    “免了,东美且请坐罢。”

    弘晴伸手虚虚一抬,很是和煦地叫了起。

    “谢王爷隆恩。”

    岳钟琪恭谦地谢了恩,但却并不敢即刻入座,而是等弘晴坐定之后,这才谨慎地斜坐在了弘晴的对面。

    “东美此来,必有要事,且就说好了,本王听着呢。”

    宾主二人各自落了座之后,自有丁松安排着亲卫们奉上了新沏好的香茶,而后各自退出了书房,弘晴却并未急着开口言事,而是端起了茶碗,细细地品了好一阵子之后,这才不动声色地提点了一句道。

    “不知王爷对此番分兵入蜀一事可有甚定见否?”

    听得弘晴见问,岳钟琪眼中立马闪过了一丝精芒,不过么,却并未急着道出来意,而是试探着反问道。

    “嗯哼,莫非东美打算去当川中王么?”

    一听岳钟琪这话意有所指,弘晴的眉头立马便是一扬,但却并未直接回答岳钟琪的问题,而是淡然地打趣了其一句道。

    “王爷说笑了,末将不敢。”

    弘晴虽是调侃的语调,可内里的意味却绝不简单,对此,岳钟琪显然是察觉到了的,自不敢轻忽了去,赶忙一躬身,恭谦地回应道。

    “此番西征,东美立功最伟,区区一川中王而已,任之绰绰有余,何来不敢之说,东美过谦了罢?”

    帐下芸芸诸将中,弘晴最看好的便是岳钟琪,而最拿捏不稳的,也是岳钟琪,没旁的,其余大将都是弘晴的门下心腹,唯一有可能碍事就是原第一军军长塔山,而此人已被弘晴留在了伊犁,换而言之,岳钟琪的忠心与否,对弘晴掌握手中这支天下最强军,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哪怕去岁岳钟琪已是表过了忠心,然则弘晴到底是不敢完全放心,这会儿言语间自也就不免满是试探之意味了的,很显然,若是岳钟琪稍有异心之流露,等待其的一准是霹雳雷霆之处置。

    “王爷言重了,末将此来并未要官,而是有一语如骨鲠喉,不敢不言,还请王爷恕罪则个。”

    岳钟琪显然是听出了弘晴话语里的寒意,不过么,却并未有甚异色,但见其面色凝重地朝着弘晴躬身一拱手,语调诚恳万分地请示道。

    “哦?东美有话只管直说,无论对错,本王皆不罪尔。”

    这一听岳钟琪这般说法,弘晴心中立马便是一动,隐隐然已是猜到了岳钟琪要说的是甚,不过么,却并未说破,而是笑着一摆手,很是和煦地鼓励了其一句道。

    “王爷如此宽仁,东美自不敢相瞒,窃以为王爷危矣,此无他,王爷挥军荡平边疆诸寇,乃不世之功也,奈何今上已是赏无可赏,所谓‘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则良弓藏’便是此理,王爷若是不早做图谋,大事必殆无疑,末将冒死以闻,还请王爷明鉴则个。”

    岳钟琪咬了咬牙关,像是下定了最后的决心,语速极快地便进谏了一番,额头上的汗水止不住地便往外涌着,没旁的,此番言论实是有着大逆不道之嫌疑,若是被人参上一本,掉脑袋还算是轻的,闹不好就得被夷灭九族,自由不得岳钟琪不为之胆战心惊的,可纵使如此,他还是鼓足了勇气,将话一口气说了个分明。

    “古人常言:疾风知劲草,板荡识忠臣,此诚不我欺也,东美敢冒死跟本王说及此事,实是忠贞之辈也,能得东美这等才德兼备之股肱,乃本王三生之幸矣,他日若得凌云,断不负东美今日之忠言!”

    论及观颜察色之能,弘晴绝对是天下间有数之绝顶高手,自是能分辨得出岳钟琪此番话语乃是出自肺腑,紧绷着的心弦一松之余,一股子暖流便已在心腹间荡漾而起……

第952章 步步紧逼(一)

    “末将愿为王爷前驱,至死不悔!”

    弘晴的这番承诺不可谓不重,岳钟琪一听之下,顿时便坐不住了,忙不迭地起了身,一头跪倒在地,亢声地表了态。

    “东美不必如此,且请起来叙话。”

    弘晴先前之所以对岳钟琪有些不甚放心,那是因为当初平定准噶尔之战前,岳钟琪虽已是表过了忠,可态度却不免有些勉强,真心应是有的,可到底有几分么,却是不太好说之事,而今么,岳钟琪既已是彻底归心,弘晴的心情自是大好,不过么,却并未再多做甚承诺,仅仅只是虚抬了下手,很是和煦地叫了起。

    “王爷,今事已急,末将请您赶紧下定决心,若不然,恐遭小人构陷矣。”

    岳钟琪并未起身,而是重重地磕了个头,神情凝重无比地进谏了一句道。

    “嗯,东美打算如何做了去?”

    弘晴面色沉稳地点了点头,不过么,却并未直接回答岳钟琪的进谏,而是不动声色地反问一句,言语间满是考校之意味。

    “王爷明鉴,我大军虽精锐无匹,然,孤处塞外,粮、弹皆难有后续,此去京师,道路迢迢,变故必多,今,圣上既已起意肢解我大军,后续定还有相关之诏令,王爷若是不从,便有失大义之名分,从,则大军云散,王爷孤身回京,事必危殆,故,末将以为当得先下手为强,为防沿途关卡之拦阻,末将请命率两万军,假作奉调入川,实则一路急袭陇山关,但消我大军能入得关中,直趋京师无碍矣!”

    听得弘晴这般问法,岳钟琪自不敢轻忽了去,但见其深吸了口大气,平抑了下激荡之心情,而后言语慨然地将所谋之战略细细地道了出来。

    “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