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龙夺嫡-第347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拨人得以入城之外,余者尽皆被挡在了城外,有去处的早已掉头向别处去了,这会儿还在城下哀嚎着的自都是些无处可去的平民之辈,毫无疑问,这么些蝼蚁般的平民对于城中的权贵们来说,自是半点用处全无,任凭平民们哀嚎得再凄惨,城内的权贵们也断然不会为之所动。
离京都城不到三里的一处小树林中,数百名大清骑兵或坐或卧地休息着,然则弘晴却并未放松下来,但见其面无表情地立在一株大树下,神情肃然地远眺着京都城,看似平静,实则心底里却是波澜起伏不定——仅仅八十余里的路,策马而行居然花了足足两个半时辰,这等速度跟龟爬也差不离了的,眼下虽已赶到了地头,可中御门天皇是否还在城中却是难说了的,倘若其真要是逃了,奇袭战略也就落空了大半,这仗显然要打得久了去,一旦稍有闪失,那后果须不是好耍的,弘晴自不免有些个患得患失了起来。
“报,禀晴贝勒,京都四门皆已闭,属下拿住了几名大阪城逃来的倭民,细问了一番,据信,倭王尚在城中。”
就在弘晴心神不宁之际,却见早先派出去侦查的一名哨探已是急匆匆地从林子外行了进来,朝着弘晴便是一躬,紧赶着出言禀报了一句道。
呼,在城中就好!
那名哨探乃是弘晴从原“八旗商号”东瀛船队调来的高手,本身武艺极高,对语言也极有天赋,说的一口流利的倭语,标准的京都口音,由其出马,探出的消息自是可靠无疑,弘晴紧绷着的心弦顿时便稍稍松了些,不过么,还是不敢大意了去,没旁的,秋山所部的两千陆军倒是即将抵达了,问题是随行的火炮等重武器却还在大阪,卸没卸下来都不好说,至于老十三的主力要想赶到京都城下,没个三天的光景怕是不太可能,换而言之,三百五十余骑兵加上缺乏重武器的两千步兵便是弘晴这几日里所能拥有的终极力量,守有余而攻不足,甚至无法做到包围整个京都城,该如何防范中御门天皇的可能之潜逃就成了摆在弘晴面前的一道棘手难题……
第470章 示敌以强(一)
“上马,随本贝勒来,驱散城前倭民!”
尽管眼下兵力不足,人马皆疲,然则弘晴却并未犹豫太久,一挥手,断喝着便下了将令,没旁的,己虚则须示敌以强,若不然,别说吓阻住城中的敌军了,自身能否安全都是个问题,再说了,城下如此多的倭民聚集,尽管战力有限,可对孤军深入的清军来说,同样是个潜在的威胁,既如此,自是须得赶紧驱散了才是,至于倭民会有多少死伤么,那可就不在弘晴的考虑范围之内了。
“喳!”
一众官兵们海上颠簸了两个来月,一上岸又是长途奔袭八十余里,早已是精疲力尽,哪怕先前休息了小半个时辰,可依旧难以缓解过来,然则弘晴既已下了令,一众官兵们自是不敢怠慢了去,轰然应了诺,纷纷翻身上了马背,紧随在弘晴的身后冲出了小树林,一路疾驰地向京都城方向掩杀了过去。
“支那人来了,支那人来了!”
“快开城门啊,支那人来了啊!”
“求求你们了,快开城门啊!”
……
弘晴所部尽管只有三百余骑,可这么一冲将起来,声势却是极大,烟尘滚滚间,杀气直上九霄云外,正聚集城下的大阪城百姓自不可能瞧不见,一时间全都大乱了起来,嚎啕大哭着有之,狂乱地撞击紧闭之城门的也有之,又怎生个混乱了得。
“杀进去!”
眼瞅着己方都已是杀到了近前,可那些倭民乱归乱,却始终不离城下,显然是指望着城头的守军能出手相助,一见及此,弘晴的眉头立马便是一扬,手中的长枪猛地一抖,大吼了一声,毫无半点怜惜地便下了格杀令。
乱,彻底的大乱,清军这一么一杀进人群,枪挑刀劈,毫不容情地斩杀着胆敢阻挡在冲击线路上的倭民,只片刻功夫,便已连杀近百,余者见清军真敢下杀手,哪还敢再聚集在一起,慌乱间也顾不得许多,所有人等就此一哄而散,有多远便逃多远,哭爹喊娘声响彻云霄,其状可谓是惨不忍睹。
“德川大人,支那人欺人太甚,末将请求率部出击!”
“德川大人,您就下令罢,末将愿冒死出击!”
“德川大人,支那狗如此猖獗,竟视我等于无物,断不可饶恕!”
……
清军这等无差别攻击一出,城头上的诸多倭国武士顿时全都被激怒了,围着正在城头值守的右大臣德川三生便是一阵乱嚷嚷。
“敌情不明,实不可轻动,且看看再说。”
京都城**有武士两千七百余人,按说兵力也算是雄厚,不过么,这些都不是皇室的军队,而是各大家族的私兵,其中德川家实力最为雄厚,手下约有武士一千余人,几乎占了城中兵力的一半,正因为此,德川家被公推出来防守东门,德川三生唯恐有失之下,今儿个可是一直呆在了东城上,当然了,德川三生担心的仅仅只是城防的安全,至于那些个逃亡而来的大阪难民之死活么,他却是半点都不在意的,又怎可能冒着被清军打埋伏之危险开城出兵,哪怕手下一众武士叫嚷得再凶,德川三生也不为所动,坚持不肯发兵救援难民。
“全军止步!”
杀倭民只是手段,并非目的,要的便是将这些难民驱离京都城下,正因为此,弘晴自是不会将事做绝,冲杀了一番之后,便即率部在城下百步之外兜了个圈子,撤回到了离城三百余步的距离上,一扬手,止住了全军的奔行,就这么列阵城下,颇有些个耀武扬威地望着城头怒火中烧的倭国武士们。
“德川大人,就这么点支那人,也敢如此放肆,末将请命出击,不斩尽支那狗,誓不为人!”
“德川大人,支那狗贼辱我太甚,当阵斩之!”
“德川大人,开城出击吧,末将愿为先锋!”
……
这一见弘晴所部如此嚣张地停在了城下,原本就怒气勃发的众倭国武士自不免更怒了几分,叫嚷请战之声响成了一片,直吵的德川三生头都大了几圈。
“且再等等,若是支那人没有后续援兵,本大人便准尔等出击!”
众武士们不清楚清军的火力有多强大,可德川三生却是心中有数,没旁的,从大阪城逃到了京都的大阪奉行渡边一郎可是说得很清楚了,那些个大威力的巨炮竟生生将大阪城的城墙都给轰塌了,再者,纪伊藩守护代德川明兰那头也派人送来了急报,说是三路联军合击和歌山炮台失利,言及清军火器强大无比,势不可挡,为确保城中军心之故,德川三生并未将这么些消息泄露出去,可他自己却是不敢自欺,自是不愿在此际出战,只是面对着诸武士们的群情激奋,德川三生却又不好强压,没奈何,也就只能是耍了一手缓兵之计。
“晴贝勒,您快看,秋山将军所部已到!”
城中的倭军不动,清军自然也不会在此时去攻城,彼此间就这么隔着三百余步的距离,寂静地对峙着,随着时间的流逝,黄昏已至,天色渐渐地暗了下来,东面的大道上突然又是一阵烟尘大起,眼尖的士兵顿时惊呼了一嗓子,就此将战场上的死寂敲了个粉碎。
呼,总算是来了!
正所谓麻杆打狼两头害怕,别看弘晴始终神情轻松地端坐于马背上,似乎并不在意城头守军的紧张戒备,可实际上么,真要是城中倭军大举出动,这仗还真不见得打得赢,好在城中守军很配合,总算是将时间拖到了秋山所部的赶到,弘晴紧绷着的心弦也就此稍松了些。
“传令,让秋将军在离城三里处安营扎寨。”
尽管秋山所部已然抵达,然则弘晴却并未就此收兵,仅仅只是派出了名传令兵去传训,而他自己则依旧率部在原地监视着城头守军的一举一动,直到秋山那头布防完毕,弘晴这才率骑军缓缓后撤,与秋山所部会合一道,在大道边的一座小山上安下了营垒。
“诸君,支那人果然狡猾,派了小股部队诱我出战,这是要打我等的伏击啊,当真可恶至极,不过也没啥大不了的,天皇陛下已下了勤王诏书,明日起,各地大军将赶来京都勤王,将军也会亲率大军前来围剿支那人,我等只消守住城池,就是最大的功劳,待得剿灭了支那人,将军定会有厚赏,眼下就拜托诸君了。”
直到弘晴率部后撤之际,德川三生这才醒悟了过来,敢情先前清军先前的嚣张不过是虚张声势罢了,自是明了自个儿怕是错过了挫敌锐气的大好机会,心中自不免懊丧不已,不过么,却是不愿当众承认,反倒是一派庆幸状地解释了一番,又好生温言籍慰了手下诸武士一番。
“大人放心,我等誓与支那狗不两立!”
“大人放心,有我等在,城池定然无事!”
“人在城在,人亡城存!”
……
德川三生既都已将话说到了这么个份上,一众武士们不管是真明白还是假明白,那都不敢当众揭破德川三生的谎言,也就只能是乱纷纷地表了态,原本已是萎靡的士气倒也因此高涨了不老少……
康熙五十年十一月初八,卯时四刻,天尚未大亮,可弘晴却是早早便起了,打了趟拳脚之后,又去营中各处巡视了一番,而后方才回了中军帅帐,匆匆用了些干粮,便即将诸将都召到了帐中,商议如何应敌之事,这并非弘晴过分紧张,而是形势之必然,没旁的,在对蒙元征东瀛有过充分了解的情况下,弘晴自是知晓倭人素来不乏蛮横之徒,在所谓武士道精神的熏陶下,疯狂之辈比比皆是,尤其是中御门天皇的勤王诏书颁布之际,奋不顾死前来拼命的倭人大名注定极多,而京都周边的播磨、丹波、山城等地大名离京都极近,一日内便会陆续赶到,十有**会不顾一切地投入攻击,若是事先没个准备,到时一准手忙脚乱,万一要是出了点岔子,那后果须不是好耍的。
“呜,呜呜,呜呜呜……”
果然不出弘晴之所料,大帐议事尚未结束,就听一阵凄厉的号角声骤然大起中,原本尚算安静的营地已是一派的兵荒马乱。
呵,还真就来了!
听到了报警声,弘晴匆匆交待了几句,便即结束了议事,领着诸将等上了高处,只一看,入眼便见西、北两个方向上尽皆烟尘滚滚而起,显然有着不少兵马正在向清军营地掩杀而来,眼神立马为之一凛,一把抄起腰间悬挂着的单筒望远镜,细细地端详着来敌,片刻之后,面色肃然地下令道:“准备战斗!”
弘晴此令一下,营地里立马便忙乱了起来,口号声此起彼伏地响着,一队队荷枪实弹的清军将士走出了大营,但并未走远,就在山坡下排成了数个方阵,静静地等候着两路敌军的到来……
第471章 示敌以强(二)
两路倭人到得都很快,从西面而来的是近江彦根藩大名井伊太郎所率领的三十骑兵、二百二十余步兵,至于从北门杀来的则是山城守护代永井尚佐所率的六十骑兵,四百余步兵,两路倭人皆身着色彩鲜艳之铠甲,背后大多插着几把小旗,冲将起来只见无数旗帜飘扬,再配上一众倭人边冲边嚷的做派,气势倒是足得很,不过么,也就是些吓唬平民百姓的把戏罢了,列阵于山前的一千清军官兵压根儿就不为所动,全都静静地持枪而立,等待着主将秋山发出战斗的命令。
“我乃近江彦根藩大名井伊太郎谁敢跟我一战!”
“某,山城守护代永井尚佐来也,何人敢与我过招!”
……
倭人打战就跟演戏没啥区别,还尽都是一样的套路,一冲起来往往就是主将在前,大呼小叫地要人跟他们玩单挑,千年来就没点长进,这不,两路倭军一路狂奔而至,甚至连阵型都不调整一下,也没啥配合可言,直统统地便往清军阵列狂冲了过去,当先两名哇哇大叫的骑士正是两路倭军的主将,全都是一身鲜艳到了极致的甲胄,头上戴着狰狞的头盔,以区别于普通士卒,唯恐旁人不知道他就是主将一般。
“快看,是井伊君来了!”
“哈,永井大人也来了,这回支那人可要倒霉了!”
“两位大人一到,我方必胜无疑!”
……
两路援军齐齐冲锋的声势如此之大,城头上的守军自是全都看在了眼里,尽皆兴致勃勃地乱议了起来,没旁的,那两位主将都是远近闻名的勇士,在京都守军们看来,此仗自是定该大胜无疑了的。
“开始罢!”
这一见两路倭军的冲锋没半点技术含量,秋山实在是懒得多加置评,微微地摇了摇头,无趣地挥了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