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历史 电子书 > 大唐虎贲 >

第117节

大唐虎贲-第117节

小说: 大唐虎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漆黑如炭使着一把龙刀也被称之为陈黑龙。

罗士信当时就有心会会江南第一猛将的念头,此刻听李靖让他对付陈正道,豪气干云的道:“元帅放心,管他黑龙还是白龙,我都能将他的龙筋给拔出来。”

李孝恭见李靖一如既往的思绪周全,面面俱到,也无顾虑,一切依言而动。

会议散去,罗士信、裴青衣随着李靖来到了城外的军营。

帅帐中裴青衣甜甜一笑,亲昵的叫道:“师公!”

李靖摇了摇手道:“不用叫的那么亲热,我并没有责怪你们的意思。儒者忠孝礼义,为朋友取义算不得什么过错。世间之事就是如此复杂,所占立场不同,想法思绪自不一样。在我看来,你与士信将军确实有些鲁莽,不顾自己安危。但是换而言之,你们过于在乎自己安危,畏首畏尾。得知朋友遇难,能救而不救,置身事外,就是明智理性的做法?说出来只会让人鄙夷,并非为人之道。既是无错,我又怎么会无端怪你们?只是希望你们做事能够三思而行。毕竟性命只有一条,没了就没了,作为长辈,不想见你们英年早逝而已。尤其是士信将军,能力越大,责任越大。你有万夫莫敌之能,在军事上又意外很有天赋,继续成长下去,成就不亚于汉朝霍去病,成为一员让异族闻之胆寒的大将,开疆扩土。即可保我大唐安宁又能成就伟业,也能流芳后世。但若因为意外就此丧命,一切都是空谈。在你而言,事业起步,大事未成。对大唐也少了位难得的人才。古人云,不立危墙之下,亦非没有道理。”

罗士信心中顿悟,大为受教。若李靖一味的说他做的错,他反而不会认同,但是李靖从双方面来分析细说,言论得失却让他无言以对,顿觉很有道理。

李靖见罗士信认可,也适可而止,笑道:“好了,现在你们两个没事就好!怎么样,江湖上的问题解决了嘛?”

说道这里,裴青衣就是一脸的郁闷,抱怨道:“别提了,我这是让贼惦记到了。在司徒伤没有拿下之前,我可睡不好觉了。”说着他将当前的情况细说。

李靖还不知裴青衣惹上什么江湖事情,此时听说竟然是“老朋友”司徒伤在幕后捣鬼。当初他与红拂女逃离长安,司徒伤上天入地的追杀,层出不穷的暗杀手段,多次险些要了他的性命。这细听经过,他也得出了与罗士信一样的决定。

“司徒伤此人狡黠如狐,凶残狠辣,不易对付。他懂得审时度势,昔年便因为惹上虬髯客大哥而销声匿迹,一但对他放松了警惕便导致悲剧发生,吴兄弟的一家惨遭不幸。现如今连吴兄弟也死在了司徒伤之手,唉……由缘由说起,这还是我与出尘当初种下的因,现在却要你们来还。”顿了顿,他续道:“事已至此,说这些也是没用。对了,不知王兄弟可有什么心愿未了,也好让我们略尽一些绵力。”

裴青衣摇了摇头道:“这些年叔叔远离世俗,心境大不一样,该放下的都放下了。也只有对司徒伤的灭门血仇,放不下。”说着,她突然想到,好像吴世可说过要帮人带个话。当时她多嘴问了句帮谁?

吴世可没有细说,只是随意的答道:“一个可爱骄横的小丫头,不是什么大事。”

后来他们一起到了洛阳,然后分开了会儿,接着就遇到了司徒伤,事情应该已经办掉了吧。

裴青衣想到这里,洛阳吴世可惨死的情形浮现脑海,也不愿意想下去了。

“是啊!怎么多年了,能放下早就放下了!这放不下的,就算过十年二十年,始终是放不下。司徒伤的存在,始终是一个祸害,于公于私也不能任由他继续为非作歹下去了。”李靖脸上带着一片肃杀,道:“得想法子将他引出来除了去。”摸了摸鹅下巴下的胡须,眼睛微微眯了起来,想了会儿,似乎有了点点头绪,笑道:“你们先下去,司徒伤过于谨慎,这是他的优点也是缺点,他知道你特地找了南方江湖人士对付他,短期内是不会贸然动手的。可以睡个安心觉,先把青林拿下来再说。陈正道或许不是士信将军的敌手,但青林绝对是一块难啃的骨头。”

“好!”罗士信也懂轻重缓急,尤其是对付司徒伤这种手段尤为高明的刺客杀手,你越显得急躁,越中了他的计策,从而露出破绽给他一击必杀的机会。反之你不将他当做一回事,纠结的就是他了。

对付这种刺客,使用江湖手段是行不通的,作为一个永远藏身在暗处的职业,别指望他会如江湖人那样,光明正大的单挑或者围殴。

走出帅帐,罗士信长长的吐了口气,回想起与李靖相遇的点点滴滴,暗道:“自己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啊!”虽然只是短时间的接触,但李靖给他带来了很不一样的感觉。

让他感觉到了李靖是一个人!

这不是奇葩的感觉,而是事实存在的。李靖太有名了,有名的都成了神话人物。罗士信与他通过李世民结识之后,所有的军事疑问,军事难点都能通过他得到解决。

所以对于素未谋面的李靖,罗士信还是存着些许崇拜的,在潜意识里觉得他无所不能,甚至将他视为了神,军神。

但这一接触,立刻发现他是一个人,一个实实在在的人。

可就是因为有这种发现,才深刻的体会到了李靖的了不起,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充满了为人的智慧,有着绝对的冷静绝对的理智,给予人一种安心值得信任的感觉。

神做到这点不难,但作为一个人,李靖却有这番本事,实在了不起了不得。

这已经不关乎才智问题了,而是才智阅历经验,年过半百的李靖才智阅历经验都处在巅峰时期,是他一身中最强大黄金时期,也难怪给罗士信如此感触。(未完待续。。)

第二百零九章更为可怖

黄君汉看着咆哮中的大汉,眉头皱了起来,有些心烦意乱。

黄君汉在后世不甚出名,但在历史上尤其是唐初的建国大业中算是功劳卓越的一员战将。与罗士信、秦琼、李世绩这些人一样,黄君汉最初也是李密麾下的大将,为李密镇守柏崖。后来受到了崔义玄的劝说,投降了大唐,成就了一身辉煌。

在灭王世充、窦建德的洛阳、虎牢关战役,黄君汉以唐军的八大总管之一即怀州总管参战,亲率舟师奇袭洛城,使得河南一地,望风而降。李世民凯旋回朝,身后二十四员大将接受嘉奖,黄君汉以第七的地位接受嘉奖,犹在当时的罗士信之上。

黄君汉能征善战,此番单独授命对付陈正道,满以为建功立业就在今朝,岂料陈正道据险严守,任凭他百般挑衅也无动于衷,全然不受他算计。不得已,咬着牙关,一套猛攻,连续的摧毁青林的外围营寨,唯独最后依仗山腰修建的营垒久攻不下,令他损兵折将,连自己都差点搭上去:就在前三天,为了尽快拿下青林,打破僵局,黄君汉亲自率着麾下兵马,强攻青林隘口。最后在人群中对上了陈正道,一番拼杀下来,胸口恨恨的挨了一记。若非他穿着大唐最先进的明光铠护住了要害,若非部下拼死将他从生死之地拉了下来,指不定整个人都要交待在青林山上了。

青林这个难啃的骨头,他费尽心思。几近搭上一条性命,任是没有强啃下来。

“总管大人,副帅领兵支援来了。”

就在黄君汉为如何啃下青林这硬骨头的时候。突然得到了麾下兵卒的传讯。

整个人呆了呆,长叹了口气,将手中的长鞭丢在了地上,带着些许失落的前去迎接了。

黄君汉有雄心有抱负同样的也有能力,他的地位在唐朝算不上低,作为懐州总管,在大唐也是地位隆重不可或缺的一员大将。只是如今他的地位有些尴尬。他是南方将军,负责南方的军事。现在只要有些战略目光的明眼人都能看出辅公祏一但被灭,大唐就真真正正的完成了一通大业。兵锋所向,已经安定南北,南方再无战事可言,大唐的军事动向将会一心对付北方的劲敌突厥。如此一来。他们这些南方将领。将再无用武之地。

黄君汉心念此事,也想着在这最后一战好好表现,让李渊认识到他的干略,将他调往北地或者中央任职。如此方能存有用武之地,继续困在南方,将永远没有晋升的机会,永无出头之日。

黄君汉便是存着以一军之力,拿下青林的心思。但是未能成功。

现在李靖到来,也意味着黄君汉的全盘计划无疾而终了。作为三军副帅。李靖地位独特,此后就算他拿下了青林,功劳簿上也会记载:在李靖的率领下,懐州总管黄君汉攻克青林,拿下了陈正道。效果可以黄君汉奋勇死战,拿下青林相差太多太多。

事到如今,黄君汉也改变不了当前的局面,只能硬着头皮,带伤前去迎接。

“见过副帅!”黄君汉对于当前的局势充满了担忧,但对于李靖依旧充满了敬重。李靖来到南方之后,他的表现是有目共睹的,尤其是平定萧铣一役,他的指挥天赋用兵之能得到了完美的体现。对于他,黄君汉没有任何的不服。

“黄总管辛苦了!”李靖赞许的点头道:“这摧城拔寨的进度,着实令人惊叹,也只有黄总管有这番能耐,用兵如此的迅猛。”

罗士信在一旁听了想笑又笑不出声来,对于唐朝的管制在个别地方实在习惯不来,尤其是这个总管那个总管的,听起来就好像是太监的大内总管一样。特别的不顺耳。

黄君汉惭愧道:“末将无能,始终没能真的拿下青林。那陈正道确实勇悍,他做困兽之斗,着实令末将头疼无力。还请副帅给再给末将一次机会,末将一定将青林给拿下来。”

李靖略一错愕,立刻体会到黄君汉的争功之心,笑道:“这是自然,不过黄总管苦战多日,自己也受了伤。且退下去休息两日,由罗士信总管代为攻伐,后日由你接管回来。”

黄君汉不愿意到手的功绩就这样飞了,但转念一想,自己这些天进攻的有些急躁,军中上下大多疲乏,休息两日,养足精神也为更好的进攻。李靖既然说了两日换他回来,军令如山,自然不会有假。自己打了那么多天都没攻打下来的青林,撇去这半日不算,给罗士信攻打青林的时间至多一天半。那么紧凑的时间,罗士信凭什么拿下青林?

心念于此,黄君汉也点头应了下来道:“谢副帅体谅,末将这就将兵马撤下来。”

李靖见黄君汉奉命而去,颔首道:“只有一天的时间,能不能拿下青林就看你的了。我觉得由你来打,一定没大问题。”眯着眼睛,他跳望着险峻的青林,对于罗士信能够一日拿下青林没有多大的怀疑。

黄君汉还是很厉害很能打的,长时间的围攻强打,青林本就存在于危乱之间。之所以拿不下,已经不是实力问题了,而是黄君汉过去求成,反而无法发挥自身真正的实力,强迫部下为了取得胜果而打消耗战。

对方陈正道骁勇善战,占据有利地形,挽扼要道,没有章法的消耗自然很是吃亏,导致青林久攻不下。

现在青林需要某个人物给他强力一击,罗士信与他麾下的强兵无疑是最佳的人选。

罗士信有万夫莫敌之勇,而他麾下的强兵是今年在岭南募集来的精锐。岭南多山,山民大多擅长山林作战,进攻青林,正好能够派上用场。

“放心吧,副帅!”罗士信眺望着青林道:“我不会给黄君汉机会的。”

这每个人的想法念头不一样,但罗士信向来信奉一点,身为大将者,必需与兵卒肝胆相照,如此方能上下齐心,让兵卒效命死战,而不是将兵卒视为晋升的工具,为了一己私利而罔顾将士性命。

他无权指着黄君汉的用心,但机会在手,他便不让黄君汉继续用兵卒的生命来开玩笑。

李靖亦是看中罗士信存有这份能与士卒同甘共苦的态度,方才愿意倾囊相授。作为一个行王道之兵的统帅,李靖对于这方面还是很在乎的。李世民麾下有一个天赋潜力都极其出色的人物叫侯君集,李世民对他特别关照,将之视为大唐的擎天玉柱,特别要求李靖传授他用兵之道,将他培养起来。但李靖觉得侯君集功利心太重,为了点滴利益不择手段,不为他所喜,便没有倾囊相授,只是象征意义的传授些许用兵之法。

罗士信接管了黄君汉退下来的营垒,并没有抓紧这宝贵的机会立刻攻城,而是拉着李靖麾下的将校一起坐在山脚下聊天打屁,玩着角抵角斗的游戏。

还下了重彩头,谁能在角抵角斗中胜过他一招半式,赏金五十两。

唐朝不以黄金为货币,但每个朝代黄金斗士极为珍贵的财宝,能够在任何地方换取钱物布匹。毕竟不是电视,动不动就是什么黄金千两万两的。根本不符合实际。五十两黄金,以这个时候的物价来说,已经是异常可观的数额了。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

岭南人本就好勇斗狠,何惧与罗士信一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