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历史 电子书 > 夜明 >

第210节

夜明-第210节

小说: 夜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有了这些已经足够了,足矣让翟哲亲自来东阳面见许都。
  “朝廷无道,但还没到许公子起事的时候。”翟哲品着许都给他奉上的东阳茶,这茶虽然有些苦涩之味,与他在草原常饮的砖茶相比,已算上是轻口味了。许都干的这些事,在江南之地可能算的是离经叛道,骇人听闻,但放在陕西、中原不值一提,更何况在他这种曾与蒙古诸汗之间周旋过的人面前。
  “翟东家也这么认为!”许都示意背后的头目把刀收起来。
  “我在北境时曾对大明有眷顾之心,事事以汉人的利益为重,卢公之死,让我的心冷了。”翟哲这句倒是实话。有时候也要说几句实话才能让人相信。
  “十几年来,我走遍南直隶和浙江各地,满眼中全是世间不平之事。李自成和张献忠能纵横中原十年,朝廷屡剿不绝,想来那里的情形更胜江南。翟东家是带兵打过仗的人,若能加入,何愁大事不成?”
  当然远胜过江南!翟哲暗自感慨,若不是断绝生计的人十中有九,谁会走上造反之路。
  许都的神态、言语落在翟哲眼中,完全就是一位初涉世事的富家公子。心中有不平,但论心计、本事差的太远,否则不会让季弘这么快就打听清楚了底细。
  还以为你是宋江,没想到很可能只是王伦。翟哲心中反而犹豫了,他想找个人合作,许都是最合适不过,虽然有本事的人难以掌控,但与没本事的人合作风险更大。一旦事泄,全是赔本买卖。
  浙东处于江南偏东,与浙中、南京、松江、扬州之地相比,山林众多,地方偏僻。但浙东往北毗邻江南五大富庶中心的杭州,也是商盟的立脚之地。翟哲端起茶连喝了好几口,最终还是下决心赌一把,虽然有风险,但眼下这种局势,再想四平八稳的行事,机会渺茫,“许公子麾下有精兵几许?兵甲几许?铳炮几许?钱粮几许?”翟哲的几句话把许都问的目瞪口呆。他虽然有部众加入白头军义军,但还没下决心加入反叛朝廷的行列,这些东西更是从未细细筹划过。
  翟哲心中叹了一口气,说:“许公子麾下就算有数万部众,但兵甲钱粮等物怕还是大大不足吧。”
  他只是个外来人,与许都只是第二次见面,几句话把许都的底细打探的清清楚楚,眼前这个人确实不是可以成事之人。如果注定要踩着无数人的肩膀才能爬到高处,那就让你成为我的垫脚石吧。
  许都站起身来,弯腰拱手去,求教:“请翟东家教我。”
  翟哲也起身,还了一礼,伸手示意两人坐下,说:“在下不敢当。”眼睛却扫向站在许都身后的随从。
  许都会意,摆手道:“朱大彪,你们且回避。”
  朱大彪在用戒备的眼神在翟哲脸上转了一圈,无奈带上两个随从退出大厅。
  待几人出门,偌大的会客厅内只剩下两个人,翟哲问:“请问许公子,江南之地何人最富?”
  许都想了想,说:“杭州沈氏、松江顾氏,均为大富望族,但要论何人最富,难以断定。”
  翟哲微微一笑,说:“江南诸公虽富,均不及福建郑氏一族。”
  许都听闻连连点头,答道:“正是如此。”
  翟哲所说的福建郑氏,指的正是福建总兵郑芝龙一族。郑芝龙本是海盗出身,朝廷屡剿不利,崇祯初年被福建巡抚熊文灿招安,借助朝廷的势力火并了其他几家有实力的海盗,后被升职为福建总兵,又在澎湖海战中打败荷兰舰队,完全垄断了日本、大明和南洋三地的海贸。若把宣大镇与蒙古的贸易比作一盘水,这三地的海贸利润相当于一座池塘。
  熊文灿正是尝到了当年招安郑芝龙的甜头,被调到中原追剿流贼时也想着招安张献忠。没想到此流贼非彼海盗。郑芝龙需要借助大明的各种货物与日本和以及荷兰人贸易,所以心甘情愿当大明的顺民,从中捞足了好处。张献忠的野心早在十几年的流窜中膨胀到无法抑制,中原之地无法安抚的流民是无法消除的隐患,最终因张献忠复叛被逮捕入狱。
  “海贸之富,本不是闽人专有,几十年前还是浙人的天下。”翟哲似心有感慨。
  “当年的事,不提也罢,当年若不是海商惹祸上身,导致东南沿海皆遭倭人侵扰,又怎会有今日闽人专享其利。”许都不知道到翟哲为何要说到此事,有些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嘉靖东南倭寇之乱,本就是因为江浙的海商勾结倭寇而起。后戚继光和俞大猷平定海难,大明禁绝海贸,片船不得下海,宁波府的双屿岛从繁荣变得萧条。隆庆年间,因闽人走私不绝,福建巡抚许孚远奏请开放漳州月港海贸,变堵为疏,从此闽人在海贸中一枝独秀。浙江与大明税赋重地太近,朝廷担心放开海贸后诱发祸患,封禁之命一直不松。
  此消彼长,到崇祯年间,朝廷控制不力,闽人走私愈演愈烈,早就不限于月港一地,郑氏借此富可敌国。浙江边境也有些穷困之徒下海为盗,但终究起不了大气候。闽人家乡族老情节很重,下海后多抱团,浙人被排斥在外。浙人往闽地走船,要给郑氏缴纳税金,还要随时面对海盗侵扰的危险,常常有赔本买卖,甚至葬身鱼腹,出海远行的人也就渐渐少了。
  翟哲近年来虽然在北境边陲之地,但商盟经常会抄送朝廷的塘报送往塞外,柳随风又给他说了大明朝政的各种隐秘迭事。让他对大明数十年的朝政变端,以及对各地的影响慢慢熟悉。可以说,朝堂之上,一言可富一地,一言也可穷一地,牵涉的激烈斗争远非表象看起来那么简单。
  “闽人郑氏气候已成,浙人自食苦果。”翟哲嘿嘿一笑,喝口茶润润嗓子,接着说:“但郑氏海贸的货物,如丝绸、棉布、瓷器等物,多数来自江浙,你我要想办法从中分一小杯羹,就足够成大事了。”
  “虎口拔牙!”许都脑子还没混乱到翟哲说什么他就信什么的程度。
  “许公子,休要急躁,我自有办法。”翟哲一副山人自有妙计的摸样。
  “翟东家若是有办法从中获利,在下当然愿意与东家合作。”许都听翟哲说的动听,他当然不会拒绝送上门来的好处,但也不会傻乎乎的为翟哲冲锋陷阵。
  “入闽只有一条道!”翟哲伸出右手食指在桌子上划了一道曲线,“我听说浙江巡抚准备追剿浙赣闽之地活动的山贼,而那些山贼都是由闽人组成,许公子难道不明白其中的机会吗?”
  “邱凌霄!”许都脱口而出。福建汀州人邱凌霄父子领山民暴动一直活动在浙赣闽三省交界之地,他在括苍山的白头军义军与其也有联系。
  “这条道路在群山环绕之中,关系了太多人的利益,不知道许公子是否有这个胆量。”翟哲手指轻弹,等待许都的答复。
  许都踌躇良久,他被翟哲这一番话说的心潮澎拜,又有些畏惧之意。他在浙东住了几十年,还不如这个来到江南几个月的商号东家几句话把这里给他分析的透彻。站得越高,看的越远,与蒙古诸汗打过交道的翟哲,当然比许都这个有野心无实践的人看的明白。这些年与他交手的无一不是北境最狡猾和高明的人才,如范永斗、皇太极、卢象升和额哲。
  “容我再好生思虑一番。”许都的手微微颤抖。他雄心万丈,义愤填膺,当机会真摆在眼前时,竟然有些叶公好龙的感觉。
  翟哲微露失望之意,但很快掩饰过去,笑嘻嘻的说:“此事事关重大,不急一时。”
  “也是,也是!”许都连连点头。
  “我有一事,还想请许公子帮忙!”
  “翟东家请讲,只要在下能做到!”听见这句话,许都露出豪气。
  “我有一批下属还在江北,想带入江南一直没有落脚的地方,不知许公子是否能帮忙。”


第340章 海商
  “无论是东林党,还是阉党,都是一丘之貉。朋党之后,无论好官坏官,均以一党之私为重。若这大明的官吏都想卢公那般人物,党争之祸就该不存在了。也正是如此,卢公自诩为东林党,但在东林党中门生故吏没有几个,反而和东林党的对头周阁老走的亲近。”
  书房内,柳随风与翟哲正在讨论最近的世局。
  翟哲从东阳回来已有一个月,天气逐渐转冷,庭院外的一片枫树页面由青转灰,再变成暗黄,最后变得像一团团燃烧的烈火,随风飘洒在地面。这里的枫林虽美,但比不上陈家庄那般绚丽。
  陈家庄现在由耿竹掌管,翟哲失势后,耿光和耿竹父子拒绝与随宗茂南下,听说攀上大同巡抚叶廷桂,让宗茂火冒三丈。翟哲听说后,一笑置之,他会继续前行,跟得上的人会留在他身边,跟不上的人自有去处。
  冬月已至,杭州府的寒冷与漠南草原相比不值一提,翟哲穿了一件夹衫,柳随风也只穿了一件薄棉衣。
  “当然如此,所以当今皇帝坚决不用东林党,张溥不是傻子,只有拥戴周阁老才有机会。”柳随风在江南混了几个月,曾经枯黄的脸色慢慢变得滋润。
  “依你之见,此次周阁老有机会吗?”翟哲很喜欢听柳随风对大明政局的分析,他得了这个幕僚,不差于一支强兵。
  “天下没有绝对之事,但这一次我敢说,周阁老是被张溥占了个便宜。”柳随风笑容挤出眼角的鱼尾纹。他养的再滋润,也无法消除曾经在流贼营中留下的痕迹。
  “温阁老遭贬后,薛国观不知进退,内阁中那几人老的老、弱的弱,杨嗣昌若是剿杀了流贼还有些机会,否则周阁老入阁乃是大势所趋,这大明的天下还有比他更合适的人吗?”
  翟哲起身走到窗边,看着外面光秃秃的山坡,半晌后突然说:“左若已经与流贼的罗汝才和李自成联系上了。张献忠被左良玉击败后处境很不好,若不是我知道杨嗣昌必败,一定会在后面推一把。”
  卢象升之死,一大半的责任要归到杨嗣昌头上,这是翟哲最不能原谅的人。
  “大明的北境是个烂泥坑,谁跳进去都爬不出来。”柳随风冷笑,“大明朝上上下下都已经疯了,不狠狠被打一个巴掌,这些人不会醒过来的。”
  大明就是个烂泥坑,翟哲初始在草原成事,对大明的处境认识远没有柳随风深刻,这几年才慢慢明白过来。大明之祸,即是士子之祸,士子把控了朝政,掌控了财富,任谁想从他们手中夺一点好处过来,都会被漫天的口水淹死。如北境的晋商,东南的海商,也只能在境外挣点刀头舔血的活。各处的土地均掌握在不用纳税的官绅手中。
  “长江之北是四战之地,东家若落在那里,陕西的流贼与大人不熟悉,朝廷的官兵与大人更是没有交情。李自成、张献忠、罗汝才和老回回都是十几年的老朋友了,那个圈子挤不进外人。左良玉占了楚地不想挪窝,其他的地方无一日不是征战。大人选择留在江南正是明智之举。”
  柳随风初始不理解翟哲的决定,现在看来这个决策是最好的选择,接着说:“东林党可以用,但不可与之为伍。”
  “当然!”复社的张溥从没把翟哲当回事,拿了他的银子还有白眼看他,反而是周延儒让翟哲感觉更亲些。
  腊月中旬,范伊带儿子顺运河到达杭州,翟哲亲往水门码头前去迎接。商盟今年的生意尚可,离不开范伊在家族的斡旋。前几年商盟从草原拿毛皮近乎不需要成本,今年再不可能有这样的好事。范永斗和翟堂看着翟哲和范伊的面子,以大同府的价格卖给了商盟三千张皮毛,让商盟勉强维持生计。
  翟天健一见到父亲便扑过来,翟哲伸手把他抱入怀中。范伊面色苍白在绿莹的搀扶下下船,北人初次乘船总免不了这一遭,有人适应的快,有人适应的慢,冬天风大,范伊这一路差点没把胆汁给吐干净。
  翟哲心疼不已,命轿夫上前,亲自扶范伊入轿,绿莹跟上后面一座轿子,在寒风中悠哉往杭州郊区的宅子行走。乌兰和文莹早做好迎接的准备,范伊挣扎的疲倦的身躯见了乌兰生下的儿子,不管这些人心里怎么想,一家人表面上至少是其乐融融。
  凌冽的寒风中,官道上行人稀少,只有商盟的商队络绎不绝。
  立邀卢象同加入商盟后,商队通过各处关口比别家要顺利的多。卢象同被卢象升理财七八年,在江南人脉广泛,虽然卢象升死后难免有人走茶凉之感,但并不是所有人都是这般行事。
  从腊月以来,商盟商队的护卫明显增多,左若与孟康奉翟哲之命,挑出六百忠心精干的士卒分批到达杭州,分批藏入商盟在各地购置的产业,其中一半人隐入金华府东阳县商盟才购置的茶山。翟哲在江南需要一个帮手,把左若调到身边比放在千里之外更让他放心。至于孟康,翟哲担心左若离开后逢勤管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