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扬天下-第232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童海峰潇洒地打了个响指,嘿嘿笑道:“还真拿鸡毛当令箭啦,冼老三,你用脑子想想,平国公与国姓爷是什么关系?”
“父子”冼老三脱口答道。
“聪明,那我再问你,将来平国公的家业由谁来继承?”
“国姓爷。”
“你不傻嘛,好了,这酒是我请哥几个的,开门,我给国姓爷送点饭菜,国姓爷与自家老子闹点小别扭,你们若是就饿坏了国姓爷,不用别人收拾你们,平国公先就扒了你们的皮,开门,开门。”
冼老三一张黑脸变成了酱紫色,不情不愿地打开柴房。
“海峰,你怎么来了?”
“国姓爷,没别的事,就给你送顿饭。国姓爷先填饱肚子再说吧。”
郑森半边脸还肿着,咀嚼不便,就喝了一碗汤,他和童海峰年纪着不多,童海峰略大两岁,是一起长大的发小,童海峰一个眼神他就能领会其中的含义。
童海峰拿出伤药帮他涂擦脸颊,嘴里嘀咕道:“你爹还真下了手,牙没崩吧?要是国姓爷成了没牙的老虎,福州城里不知有多少大姑娘小媳妇哭得死去活来。特别是百花楼的小翠,啧啧,那叫一个痴情,长得虽然寒碜一点,但天下还真难找这么痴情的姑娘了,至今还为国姓爷守身如玉呢,前阵子就连我亲自出马勾搭,也没。。。。。。。”
郑森终于忍无可忍,一脚踹了过去。童海峰身手敏捷,一个错步避开,他没被踹倒,外头冼老三几个却接二连三的倒下了。
“海峰你下的什么药?”
“国姓爷放心。蒙汗药而已,不说这个,正事要紧,你爹正在向皇上请命出征。要去江南。。。。。。。唉,那个姓秦的虽然也不见得是什么好东西,但他这不是在帮鞑子吗?国姓爷。我已经让手下的兄弟准备,只要你一声令下,咱们就扬帆出海。”
“出海?你要干什么?”
“我也不知道,但是让我去帮鞑子打汉人,国姓爷,你要是想这么做,就先把我的脑袋拧下来吧,国姓爷,咱们一起走吧,先别管去哪,出海再说。”
“这就是你的计划?”
“事情来得太突然,这是没有计划的计划。”
“胡闹,你先回船上等着,我再去劝劝我爹。”
“还劝,你真想满地找牙?”
郑森没有心思再跟他啰嗦,拨腿就往外跑,童海峰有些失望,有郑森在,他就不算背叛郑家,而且他手下只有七条船,力量太小,就他所知,在郑家船队中,不愿去帮鞑子打仗的人还是很多的,如果郑森能站出来,一定能凝聚更多的力量。
不过郑森的行为他也能理解,毕竟是父子。
童海峰怏怏地出了南门,回到泊于闽江的船上。刘老二,童子鸡、谢凡等几个心腹手下纷纷询问他事情办得怎么样,童海峰也不知道怎么回答,他心里真的很迷茫,一时不知该怎么办。
郑森去央求肯定是没用的,难道自己真的要跟着去江南帮鞑子打仗?
郑森一面疾行,一面思索,其实他心里也知道,再和自家老子摆道理是劝不住了,必须得转变点策略才行。
这时郑芝龙与郑芝豹兄弟俩人刚好下朝回来,三人在大门处碰着。
“这你逆子,你竟然。。。。。。。。。气煞我也,一定是童海峰那个癫货,这回我非扒了他的皮不可。”
郑芝龙魁梧的身体气得直发抖,抬手又要给郑森来一巴掌。郑芝豹连忙抱住他的手臂劝道:“大哥,都是一家人,何必发这么大的火,再说了,森儿也是为郑家好,只不过是见识少,一时没想通而已。”
“五弟你不必护着他,这逆子读书读傻了,咱们郑家的家业交到他手里,迟早要被他败光。”
“父亲大人!”郑森再次跪下,磕头道,“孩儿之前忤逆了父亲大人,自知罪孽深重,这次确实是童海峰把孩儿放出来的,但请父亲大人不要怪他,他是来劝孩儿的,如今孩子也想通了,之前确实是孩儿不对,请父亲大人责罚。”
郑芝龙见儿子态度突然转变,一时怔住了。童海峰那个家伙的一些小动作他不是不知道,但那家伙比较机灵,对海上的航路又熟,和自己儿子又是发小,郑家的家业将来终究是要交到儿子手上,童海峰算是不可多得的辅助人才,是以他才对童海峰的行为一再容忍。
难不成真是童海峰那个家伙把儿子给劝醒了?郑芝龙一脸狐疑之色。
郑之豹趁机说道:“森儿快起来,都是一家人,说开了就没事了,大哥,先进府吧,站在大门这儿不是给人看笑话嘛。”
在郑芝豹相劝下,三人回到府中大堂,郑芝龙先吩咐道:“五弟,你去张罗一下粮草武器,好尽快北上。”
“父亲大人,五叔,我有话要说。”
“你还有什么话要说?”郑芝龙脸色又冷下来。
“父亲大人,孩子真的知道错了,还望父亲大人宽恕孩儿之前的不孝之举,虽然孩儿还是不赞同父亲大人出兵帮助鞑子,但是。。。。。。。”
“但是什么,有话就说,有屁就放,吞吞吐吐岂是我郑家儿郎。”
“但是父命不可违,不管怎么样,父亲大人决定的事,孩儿都不应从中作梗,这是身为人子的孝道。”
“你能这么想,那就对了,起来吧,总算没白养你这么大。”郑芝龙有不少儿子,但是长子郑森允文允武,是他最看重的,看到他开窍了,郑芝龙自然十分欣慰。
“多谢父亲大人宽宏大量,父亲大人日理万机,十分辛苦,孩儿受父亲养育多年,理应为父亲分忧。父亲大人,孩儿在江南求学多年,颇有些人脉,也熟悉南京一带的江防地形,父亲大人要兴师北上,孩儿愿为父亲大人分忧,率领船队北上,定不给父亲大人丢脸就是。”
郑芝龙自然不会立即答应他,对儿子态度突然的转变,他仍然持怀疑态度,郑芝豹在一旁劝道:“大哥,森儿长大了,若不让他出去历练历练,将来怎么继承咱们郑家的家业?再说了,森儿说得也有些道理,江南他比咱们熟,人脉又广,同窗众多,由他带船队去江南倒是很适合。至于秦牧那几条小舢舨,若是森儿也收拾不了,以后还怎么横行大洋?大哥不必多虑,就让森儿去吧。”
“不行,森儿你既然有这份心,就协助你五叔把家里守好吧,江南由我亲自去。”
“父亲大人。。。。。。。。。”
“嗯?你还想抗命吗?”
“孩儿不敢。”郑森无奈,眼神灰暗下来。
第二天,隆武再次举行隆重的誓师仪式,送郑芝龙出征。郑芝龙对隆武宣称是北伐,但实际上要伐谁,只有郑芝龙自己心里有数。
郑家有大小船只三千余艘,手下十余万众,这次郑芝龙带去六百多艘船,其实一百多艘为运粮船,浩浩荡荡地从福州出发,向北杀去。
*******************
ps:各位兄弟看完书,请顺手把推荐票投下来支持一下吧,每天的推荐票真的好少!怪可惜的。
。(未完待续。。)
第336章 税率。军功授爵
******
“秦王,江西这半年来,已经出现十二例地方豪强贿赂官员,隐占户口,瞒田偷税,逃避差役的案子。经都察院巡按御史查实,已依法惩处,但案子多出在江西,这其中很说明问题。”邵华身为左都御史,是都察最高长官,这次也被秦牧请来,加入了小范围的讨论中。
为什么湖广暂时没有出现这样的问题,全出在江西呢?
因为湖广被张献忠打扫过一遍,当初的地方豪强被打扫得比较干净,而且战争导致人口大量流失,出现地多人少的现象;
加上当时各州县的官吏基本是秦牧从新任命的,所以暂时没有盘根错节的官绅勾结现象。
反观江西,除了赣南外,吉安府、南昌府、临江府、饶州府等等,旧有的豪强势力受到战争的破坏比较小;
虽然向连城大举剿匪时,曾趁机收拾过不少地方豪强,可毕竟不可能象张献忠的蝗虫大军收拾得那么干净,当地的士绅势力依然比较强大;
而且各州县的官吏也多数是前明官吏留任,因此容易出现官绅勾结的现象。
邵华说这些,并不是要向秦牧汇报都察院的工作,而是一起讨论秦牧提出的“利益分配”的问题。
这次面对的“利益分配”,不是几个毛贼抢到一包银子后,大家怎么瓜分的问题。
而是要对整个天下的士、农、工、商、兵的利益进行再分配,这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问题,涉及到方方面面;
象邵华提到的问题,就是其中这一,地主豪强这么做,是在侵吞小民和国家的利益,这种现象一多,就会造成整体利益的不平衡。
秦牧与手下大臣现在要讨论的。就是如何制定一套行为有效的制度来保证各方利益的均衡,这话听起来不中听,但这就是事情的本质。
顾君恩接口说道:“纵观天下,原有官僚体系未被破坏的,大概也只有江西等少数几个省份了。大江以北,包括江南,旧有的官僚都被战争破坏得差不多,我大秦接手治理后会比较有利。所以我认为,官绅勾结、隐占户口,瞒田偷税的问题可以等平定天下之后。再慢慢着手解决也不迟。”
秦牧摇头说道:“不,有些问题初期不严治,没有良好的制度来保障,等问题严重时,就无药可救了。”
司马安沉吟道:“纵观近代,改革比较成功的无疑是张居正,张居正的改革至少为大明延续了数十年的气数。他的不少政略很值得我们借鉴;
不过臣觉得,张居正的一条鞭子法仍是治标之举,或许是因为张居正面对的是一个僵化的大明。不敢做得太彻底。秦王,如今我朝初立,不存在张居正所面对的强大阻力,有些事情可以做得更彻底一些。比如税率的改革。”
秦牧颔首说道:“请司马先生细细道来。”
“臣就先说说这税率问题,目前我朝在湖广江西还是延用明朝的税率,这必须尽快改革,否则将来地方越大。越难办。秦王前番所言,税收不但是一个朝廷的财货来源,更应起到均平及保障底层民众生活的作用。这一点臣深表赞同;
明朝的农税是三十取一,商税是五十取一,这个税率本身就存在严重的问题,农耕获利少,而税赋重;工商获利多,而税赋轻,这虽然有利和促进商业发展,但毫无疑问也会拉大农商之间的收入差距,导致收入分配的极度不平衡;
明太祖虽然严厉限制了商人的地位,但事实证明,这并不能解决问题,商人积累了大量财富之后,地位便不再受实质的贬抑了。他们可以通过官商勾结,获得自己所需要的一切;
明朝的税率导致的结果是贫富差距悬殊,民众没饭吃,国库空乏如洗,而地方豪强却富可敌国,张居正改革之前,大明年入不过两百多万两,改革之后也不过翻一倍,试看江南豪富之家,家资数百万两的比比皆是;
虽说藏富于民是不错,但也必须是在保证国用的情况下,才谈得上藏富于民。在军事上,讲究强干强弱支,在财富方面亦然,朝廷岁入不及江南一豪富之家,纵观历朝代,只有在大明才出现这样怪异现象;
再看看两宋,尤其是南宋,岁入超过万万两,而半数为商税收入,再对比两宋与明朝的工商业,两宋何曾逊色多少?可见说降低商税是为了促进工商发展,这根本就是无稽之谈。”
司马安所说的,秦牧非常赞同,于是便问道:“司马先生觉得这商税的税率应该调高多少方为合适?”
“至少也要与农税持平,如果从均衡收入分配的角度来看,甚至应该比农税略高才是。”
“好,此事先透透风,让六部大臣一起议议,然后再决定。”
喻大猷接着说道:“秦王,先秦的军功授爵制度,用于统一全国,实不失为良策。”
先秦的军功授爵制度秦牧近期也研究过,而且还知道明朝的张居正也实施过这一制度,但张居正失败了。
顾君恩立即帮着分析道:“秦王,张居正之所以失败,究其原因,还是因为张居正面对的是一个腐化的大明,才导致这一良策失败;
而且还有一点,先秦之所以成功,是先秦统一天下前,地域只有关中与四川,地域小容易查核制度的落实情况;
而张居正面对的是十倍的国土面积,军功授爵制度颁行后,很难核实施行情况,难免有人营私舞弊,使这一良策难以奏效。”
喻大猷侃侃而谈道:“商鞅的军功授爵制度共分二十级,行伍中人,不论出身门第。一律按照其所立军功的大小接受赏赐,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