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异史-第6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林清华进府以后,只是大概转了转,就发现韩赞周很会敛财,不仅府邸占地广大,且府内假山鱼池、亭台楼阁众多,无一不是精雕细刻,尤其是那环绕全府的长廊,更是雕梁画栋、独具匠心。林清华心下黯然,一个太监尚且如此搜刮,更何况那些权臣了,明朝不亡天理难容!不过既然自己来到了这里,那么就应该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把这种局面改变过来,还中国一个清平世界。
林清华向跟在自己屁股后面的七十多人挥了挥手,说:“散了吧,散了吧,大家各忙各的吧,别跟在我后面了。”接着又向给自己掀轿帘的小太监招手,让其过来,然后问道:“你叫什么名子?多大了?”那小太监答道:“奴婢没有大名,祁总管叫我小德子,今年虚岁十六。”才十六岁,真可怜,这孩子下半辈子算完了,林清华心里这样想着,继续问道:“你怎么会当太监呢?”小德子答道:“祁总管说我祖上是大官,后来得罪了皇上,大人们都被杀了,男孩都当了太监,女孩都被卖了,不过我都记不得了,祁总管说那年我才五岁。”啊?五岁就被阉拉,真是可怜,这万恶的旧社会!万恶的封建制度!万恶的皇帝!总有一天要把它们通通打倒!林清华又开始愤世疾俗起来。
“侯爷”小德子打断了林清华的意淫,“祁总管是个好人,您大人有大量,让他起来吧,前几天他刚病了一场,今天才能起床,要不我去替他跪着。”
“好孩子,好吧,就看在你的面子上饶他一回,去,把他叫过来。”林清华摸着小德子的头说。
林清华望着小德子远去的背影,心乱如麻。本来今天加官晋爵应该高兴才是,但他怎么也高兴不起来,虽然他成功的策划并实施了这场政变,改写了历史,但能不能因此而改变中国近代屈辱的历史他却没有把握。在今天的朝会上,他发现不论是皇帝还是大臣,都对农民军恨之入骨,甚至有大臣提出联合吴三桂和满清,共同对付农民军,他们不是意识不到满清的威胁,只不过他们认为是农民军逼死了崇祯皇帝,只有先报了“君父”之仇,才能显出臣子们的忠心。若不是林清华和几个稍微清醒一点的大臣极力反对,恐怕朝廷下令各地官军加紧围剿农民军的诏令已经发出了。由于双方各执一词,争执不下,从上午一直吵到下午,朝廷只好等到第二天督师淮扬的兵部尚书史可法回来再作商议。
林清华知道,在历史上史可法也倾向于联合吴三桂镇压农民军,看来自己若想说服朝廷,则必先说服史可法,希望他能听进自己的劝告。
这时,祁海和小德子来到了林清华的跟前,祁海“扑通”一声跪下,说道:“老奴该死,老奴昏了头了,老奴不该顶撞侯爷,请侯爷责罚。”林清华知道此人当奴才当惯了,便不再怪他,说道:“这次就算了,下不为例,快起来吧。对了,小德子你去玩吧,这里不用你伺候了。”说着向小德子挥了挥手。
待小德子走后,林清华问祁海:“韩太监把搜刮来的财物藏在哪儿啦?”
祁海答道:“都在库房里,侯爷若要查看请随老奴来。”
林清华点了点头后,便随着祁海来到后院。这是个四合院,院子不大,天井中种着棵两人合抱的大树,林清华却不认得是什么树。院中四面的四扇门上均上着锁,窗户也被全部钉死。
祁海手中不知何时多了串钥匙,他先打开了东边房屋的门,林清华立即惊呆了,只见屋中大大小小的银锭堆成了一座小山,太阳光照进来,银光闪闪,晃得人眼睛都睁不开。“乖乖,今天总算开眼了,这么大一堆,恐怕得有几十万两吧。”林清华自言自语道。“回侯爷,这里有细丝纹银五十五万两,杂银一百万两,此外那边的箱子里还有黄金五千两。这些都是各地的官员送给韩太监的。”
林清华好不容易才收回目光,说道:“好了,把门锁起来吧,把下一间库房打开。”
北边的库房装得是珠宝、翡翠、珊瑚、玉器。珊瑚、玉器也还罢了,这些对于林清华来说并不算太罕见,倒是箱子里装得珠宝让林清华大开眼界。以前他只能从电视上看见珠宝,现在则不仅可以亲眼看见这些珠宝,还可以亲手摸到它们。林清华喜滋滋的正想把一串特大号的珍珠项链戴在自己脖子上,却突然觉得让祁海看见自己这副财迷相有失自己侯爷的光辉形象,于是便对祁海说:“你把钥匙留下,我自己慢慢查看,你带人去把门口的‘韩府’的门匾摘下来。”
待祁海走后,林清华立即用手将箱子中的珠宝捧起,让其从指缝中滚落,听着珠宝互相碰撞而发出的叮叮当当的声音,他的口水都流出来了。把玩了半天,他才擦干嘴角的口水,依依不舍的锁上了门。
西边的库房装的是绫罗绸缎,林清华对这些不感兴趣,瞅了几眼便退出了。
只剩最后一个南库房了。“里边装的是什么呢?该不会是武林秘籍吧。。。。。。”林清华边想边打开了门。只见房中摆了一个特大号的桌子,桌子上果然摆满了书。“不会吧,不会真得是武林秘籍吧,难道是《葵花宝典》?”
正文 第一章 历史转折点 第八节
林清华拿起一本书,打开一看,不禁哑然失笑,原来书上画得全是男女交媾的春宫图,姿势各异,千变万化,更让人叫绝的是,有些书可以连续快速翻看,就象看动画片一样。林清华一边佩服着古人的创造力,一边过着眼瘾。待瘾过足,放下书时,他才发现屋子的墙壁上也画满了春宫图,看来这位韩太监的爱好不一般哪,林清华看着看着,不禁想起了圆圆和萍儿。昨天政变成功后,林清华便派了五名心腹向瓜洲报信,并令陈唯一率领部队保护二女进入南京,按照时间推算,最迟后天就能够见到两位美女了。想到这里,林清华不禁有些心猿意马起来,猛然间想起与侯方域的约会,便匆匆锁了门回到府中正厅。
对于这个时代的时间概念,林清华还未完全适应过来,他叫来小德子问时间,小德子告诉他现在是申时,也就是还有一个时辰才到酉时,时间还充裕。
林清华让小德子去备马,准备在宴会前先到处逛逛,这时祁海却捧来笔墨纸砚,请林清华为府邸的门匾题字。林清华只好勉为其难的拿起毛笔,饱蘸墨汁,对照着朝廷册封自己为威毅侯的敕书,哆哆嗦嗦、歪歪扭扭的写下了“威毅侯府”四个大字,然后也不管祁海脸上古怪的神色,连连催促其快快去将此“墨宝”制成门匾挂上。
一身便装的林清华正骑在马上,兴致盎然的观赏着南京御街两边的景色,街边除了朝廷官员的深宅大院外,更多的是鳞次栉比的店铺,店门口人头撺动,熙熙攘攘,好不热闹。虽然现在天下战乱不休,前天更是发生了一场宫廷政变,但这似乎并不防碍商人赚钱的兴趣,尤其是在南京这样一个暂时看起来太平无事的小天堂。明朝末年的商品经济已达到了一个较高的水平,人们日常的买卖都是用银子作为货币,不仅大的交易用银锭,小的交易也用碎银,这一方面是由于美洲的金银通过西班牙、葡萄牙等国输入中国,一方面也是出于中国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银子一多,明朝的赋税便以银结算,而这样一来,又反过来进一步促进了商品经济。
若不是满清入关打乱了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中国是否有可能先于西欧发生工业革命呢?甚至先于西欧爆发资产阶级大革命呢?这些问题撕扯着林清华敏感的神经,林清华想得头都大了,他看看天色已不早了,便低下头问前边牵马的小德子;“小德子,你知道媚香楼在哪里吗?”
“回侯爷,媚香楼就在秦淮河的西边。”小德子回过头答道。
“那是个什么地方?酒楼还是妓院?”林清华刨根问底的问道。
“那是秦淮河一带最有名的青楼,不过那里的姑娘只接待达官显贵,而且只卖艺不卖身。”
“你怎么知道的这么清楚?”
“我经常去那儿。”
“什么?你一个太监去那儿干什么?”林清华感到有点不可思议。
“不是我一个去,我又没钱又没面子,去了也进不去。我是陪韩公公去的,韩公公是那里的常客。”小德子一本正经的答道。
联想起韩赞周的那间秘室,林清华也就释然了,他甚至有些同情起那个老太监起来。
在小德子的带领下,林清华很快就到了媚香楼的门前。此时门前早已停满了小轿,轿夫们则挤在一起谈天说地,从轿夫的服色来看,他们的主人非富即贵,决非普通人。
林清华站在媚香楼前,心中不由佩服这楼的建造者。此楼为上下三层,临水而立,虽说不上金碧辉煌,但也显得精巧别致。只不过它与林清华心中古代的妓院相去甚远,门口既没有涂脂抹粉、见客便拉的妓女,也没有拳大臂粗、虎背熊腰的打手,更没有低三下四、点头哈腰的大茶壶,所有的不过是门口吊着的一排特大号的红灯笼而已,而这也是它与普通酒店的唯一区别。
林清华正犹豫要不要进去时,楼中却走出一人,此人身穿青色长袍,腰间悬一圆形玉坠,右手摇折扇,左手背在身后,迈着官步缓缓而来,定睛一看,正是侯方域。
侯方域见到林清华,赶紧走上前来,抱拳作揖,说道:“侯爷当真守时,说酉时来便酉时来,竟是一点也不早,一点也不晚。来,来,来,赶紧上楼,他们已等得不耐烦了,说道若是你来晚了,定要灌你三坛女儿红。”说完拉着林清华的手便往楼中走。
林清华随侯方域来到三楼西厢房,只见不算大的西厢房中摆着一张不大的圆桌,圆桌临窗而设,六名三十多岁的男子围坐在桌旁,正兴致盎然的讨论着什么。这些人林清华一个也不认识,看来他们并未在朝中做官,至少没做大官。
众人见到他们进来,连忙起身相迎。
侯方域笑呵呵的给双方介绍道:“我来给大家引见一下,这位便是护送今上南下、如今圣眷正隆、近日又因一举擒获窃国巨寇而被封为威毅侯的林子华林侯爷。”
众人听后忙作揖行礼,口中说道:“久仰,久仰,失敬,失敬。。。。。。”自然也免不了说些“国之栋梁”、“社稷幸甚,黎民幸甚”的恭维话。
林清华也学着众人的样,作揖回礼道:“不敢,不敢。晚辈机缘巧合之下,得到皇上看重,协助皇上平叛成功,这全靠诸位忠义之士的配合,晚辈实在是不敢贪功,诸位若是再说下去,晚辈可就无地自容了。”
众人又谦让了一番,侯方域才将他们一一介绍给林清华。
“这位是方以智兄,字密之,号曼公,桐城人,现任翰林院检讨。”
“这位是冒襄兄,字辟疆,号巢民,江苏如皋人。”
“这位是陈贞慧兄,字定生,宜兴高塍人。”
“这位是陈子龙兄,字卧子,华亭人,现任兵科给事中。”
“这位是黄淳耀兄,字蕴生,号陶庵,嘉定人。”
“这位是吴伟业兄,字骏公,号梅村,太仓城厢镇人。”
侯方域每介绍一个人,林清华的心里就惊讶一下,“怎么我来到这个时代,碰到的都是名人呢?”林清华心里暗暗寻思。这些人在后世都是赫赫有名的,他们虽然祖籍不同,爱好不同,但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他们都是复社的重要成员。复社是明朝末年继东林党之后崛起的另一股政治势力,其政治主张与东林党大同小异,都要求君主实行开明政治,实际上是削弱君权,与东林党不同的是,其成员多是在野的士子,以年青人居多。复社与东林党一野一朝,遥相呼应,同为天下清流的楷模,在东林党遭阉党清洗后,复社也势力日衰,独木难支,直到崇祯上台,清洗了魏忠贤和阉党,复社与东林党才恢复了一点儿元气。明亡以后,复社成员只有少数人投降了清朝,大多数则选择了或隐居山林,或出家为僧,更有一些忠义之士起兵反清,杀身成仁,例如陈子龙在南京陷落后,就和太湖民众武装组织联络,开展抗清活动,事败后被捕,投水自杀。再如侯峒曾,他与黄淳耀率领嘉定民众起义抗清,坚守十余日,城破后与二子投水而死,壮烈殉国。
林清华一边感叹着造物弄人,一边向诸位士子表达着景仰之情,直到说得众人不好意思时,方在侯方域的提醒下闭嘴,并找了个靠窗的位子坐下。
待众人全部坐下后,侯方域再次开口说道:“今日我们请侯爷前来,一则是为侯爷接风,顺便向侯爷表达我们的景仰之情,二则是想与侯爷切磋一下治国方略,还望侯爷不吝赐教。”
林清华答道:“赐教不敢,不过大明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