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员工到总经理的成长笔记:自慢-第14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时不知如何是好。但没几分钟后,他回来了,除了表示抱歉之外,当天几乎知无不言、言无不尽,采访十分顺利。这是我见过的另一个大老板的情绪管理与柔软度。
一个主管向我抱怨,某一个客户有多〃龟毛〃,根本无法沟通。他告诉我的目的,是准备把这位客户列为拒绝往来户,希望我谅解。这个客户我十分了解,他确实十分不讲理、脾气不佳,但是生意还算单纯,其实你只要多讲几句好话,摸顺了他的毛,生意并不难做。
我很清楚问题不在这个客户,因为客户有讲理的吗?你要做他的生意,当然要摸顺人家的脾气。问题在这个主管也是个杠子头,十分〃正直〃,他认为他对,绝对不肯妥协,问题是大多数时候,他所坚持的事,并不是是非对错的问题,只不过是他个人感觉不好。当然有时也会遇到别人真的有错,他更暴跳如雷。
这样的年轻人,我看得太多了,包括我自己在内,都曾经如此〃正直不阿〃、棱角分明,年轻时,我经常坚持自己的〃道理〃(其实是感觉),遇到不合自己意的事,绝不妥协,我不懂圆融,甚至认为圆融就是乡愿,就是没有原则。一直到遇见许许多多类似黄豆饲料大王以及张忠谋的故事,我慢慢了解,收起自己的棱角,收起自己的个性,不要计较小是小非,你会得到人和,会得到帮助。
这就是柔软度。人生的许多情境是无法讲道理的。譬如说,有求于人时,生意的本质就是有求于人,求人时当然需要柔软度,当然需要〃以客为尊〃,客户永远是对的,如果客户是错的,一定是我做错了什么事,让他生气,因此摆平他、让他不生气,就是我的责任。因为只要他不生气,我就会得到生意、得到好处。
柔软度是待人处世的外在界面,而正直则是每个人心中对大是大非的坚持。外在界面温和,会好相处、会有人缘、会有许多朋友、会减少许多争执。人生的大多数时候,只是互相感觉良好,而柔软度就是感觉良好的润滑剂!
■后 记
写这篇故事,其实十分违反自己的个性,我是个杠子头,一向以直道而行自豪,但历经工作及经营的考验之后,我知道一定程度的妥协是必要的。
后来我进一步知道柔软度,其实并不是牺牲原则,有时候还需要有更大的胸襟与气度,才能成全大我。
第52节:第四章:自慢的职场关系(1)
第四章:自慢的职场关系
一身本事卖给帝王家,这是封建时代的想法,现在则是一身本事卖给公司、服务老板。领公司薪水,听老板命令,大多数的工作者,伴君如伴虎,小心谨慎地面对公司、面对老板。
很奇怪的,我从第一个工作开始,和公司之间就没有任何隔阂,我全力以赴地工作,就好像公司是我的;我不觉得老板、上司有多伟大,我认为他们只是一个工作伙伴,只是演的角色不一样。因此,我不需要刻意承欢,也不需要看他们脸色,因为我和他们一样,热爱公司、全力工作,大家是平等的。
或许我是一个怪胎,并不是每一个工作者都和我一样,但我确定我这一套逻辑、这一套做法是好的,因为我工作得有成就、被肯定,永远是公司的主流派;工作得十分快乐,有自己的空间、有自己的想法,不需要看任何人的脸色,做自己想做的事,说自己相信的话,我,快乐做自己!
我的逻辑是什么?假设自己就是老板,义无反顾、全力以赴、相信公司、认同老板,变成老板的好伙伴,成为公司的核心团队,我撑起公司的半边天,为什么要怕老板?
37如果这是你的公司……
绝不替我不喜欢的公司工作,一旦公司的文化、氛围、理念不是我能认同的,我会掉头就走,找一个我认同的组织去工作。
但只要我留下来,我一定保持良好的关系,绝不与公司为敌,甚至把公司视为我自己的公司,全力投入,这样工作才会愉快,工作才会有成就感。
一个老朋友谈起当年他的经验:当时他担任一家公司的业务经理,为了一个新产品上市,他提了数千万元的营销计划,这是气派恢宏的规划。他的老板看到计划后,找他来面谈,只问了一句话:〃如果这是你的公司,你会这样做吗?〃他从来没有想过这个问题,于是收回计划,仔细研究,最后仍然没有把握,于是放弃这个大计划。
另一个故事是以推行〃仆人领导〃知名的美国西南航空(LUV),有一年西南航空的CEO赫伯·凯勒赫(Herb Kelleher)寄出一份备忘录给员工,告诉员工当季公司的营运不佳,可能会赔钱,希望所有的员工,不论是机长、空服人员及地勤人员,每天每个人都能省下五美元。赫伯在信后署名〃爱你们的LUV〃。
结果西南航空在那一季营运成本降低了5?6%,公司转亏为盈。
这两个故事都诉说了员工与公司关系的最高境界:把公司视为自己的公司,去呵护、去照顾、去奉献。
或许以现在紧张的劳资关系来看,如此爱护公司,听起来像笑话。问题是,你可以不爱公司,但如果公司营运不佳,发不出薪水,或者发不出好的工作奖金,对工作者有什么好处?
我一贯的工作逻辑是,我绝不替我不喜欢的公司工作,一旦公司的文化、氛围、理念不是我能认同的,我会掉头就走,找一个我认同的组织去工作。但只要我留下来,我一定保持良好的关系,绝不与公司为敌,甚至把公司视为我自己的公司,全力投入,这样工作才会愉快,工作才会有成就感。
这是为什么当听到第一个故事,我感同身受,不论我的职位是什么,把公司视为自己的,做任何事,我会反复思索,是不是正确的决定?是不是对公司有益处?是不是会为公司带来伤害?
我无意要当老板的走狗,也并不是希望在组织中升官发财,只不过这样的态度比较简单,既然同样是做事,就务必把事情做到最好,用最少的投入,得到最大的成果。而且这是我认同的,不是想得到上司关爱的眼神,不是想得到物质的奖赏,只是因为我想要做好,而做好就是公司最大的利益。当然要有这样的认同,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假设自己是老板,公司是我的。
第53节:第四章:自慢的职场关系(2)
久而久之,这种态度让我得到最大的回报,通常我会变成组织中的主流,得到最大的肯定与机会,而就算没有回报,我也不会哀怨,因为我是心甘情愿,一无所求。
不过,真正的好处并不是在打工时得到的,而是事后在创业时,我发觉创业对我来说,没有任何心情上的调适,没有任何障碍,因为我早已用老板的心情在工作,一切要为自己负责,创业一切顺理成章。
假设自己是老板,假设公司是自己的,是自信、自主、自立、成就自我的第一步。
■后 记
这篇文章,让我成为老板的打手,我被认为是老板的同路人,替老板来洗员工的脑,让员工心甘情愿地替老板打工。
我不想解释,因为在我的一生中,大多数的时间我都不是老板,我是以经理人的身份执行业务,但我心中的确有创业的想法,因此我很习惯无怨无悔地为公司投入,就好像我是老板一样,这是我一厢情愿的思考,也是我成为老板前的自我模拟、自我学习过程。
38我确定公司不是我的……
要让员工对公司有向心力、全心奉献、把公司视为自己的,除了老板要以身作则外,还要有许多条件配合才能做得到。这就是〃与公司一起〃的感觉。如果工作者感觉到公司的善意、老板的关心,感觉到公司的成长与自己的努力息息相关时,他就会把自己当成是公司大家庭的一分子,处处以公司为念了。
一个知名的老板碰到我,很客气地告诉我:〃何先生,你写的那一篇〃如果这是你的公司……〃真是太好了,我复印了许多张发给每一个员工看。〃听了这句话,我一身冷汗,不知怎么回答他。
有位读者写了封E…mail给我,标题是〃我确定公司不是我的〃。这位读者告诉我:我很想替公司好好做事,但公司从来不爱护我们,主管常做一些很笨的事,让我们心灰意冷,请问我们如何〃假设公司是我的〃,为公司努力做事呢?
任何一个组织,都是互动的生态,老板仁慈,则员工善良;老板节俭,则员工节省;老板贪婪,则员工贪污。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风吹则草偃,老板的一举一动影响整个组织的风气,如果员工不从组织的最大利益着想,做了伤害公司利益的事,大部分原因很可能是老板的问题,真正该检讨的是老板。
台湾首富郭台铭,节俭成习,他的办公室就像旧工厂的厂长房间,原因无他,他知道如果他奢华,整个组织会跟着奢华,代工生意微薄的毛利根本无法负担,所以贵为首富,上班的环境却极其俭朴。
这只是一个例子,员工是老板的镜子,镜中的员工,其实是老板的写照,如果你期待员工处处以公司利益为念,就好像公司是自己的,那首先要问的是,老板你做了什么,是不是你也这样做?
要让员工全力贡献,把公司视为自己的,老板以身作则只是开始,还要有许多条件配合才做得到,其中最重要的是〃与公司一起〃的感觉,如果工作者感觉到公司的善意,感觉到老板的关心,感觉到公司的成长与自己的努力息息相关,感觉到自己是公司大家庭的一分子,他当然会处处以公司为念,为公司做所有该做的事。
第54节:第四章:自慢的职场关系(3)
问题是这种感觉,很少公司做得到,因为只有成员在三十人以下的小公司,才有可能塑造这样的情境,公司小、成员少,鸡犬相闻,老板的好人人看得见、摸得着;公司的好,人人感受得到,人人也会因而得到好处。小公司只要老板〃春风化雨〃,〃We are family〃的情境就显现了,我当然能假设公司是自己的。
三十人以上的公司,要塑造〃假如公司是我的〃的情境,还要有其他的外在配合才可以,第一是回馈机制的制定,第二是明确的绩效评估与追踪考核。
大公司的员工,每个人都只是螺丝钉,大家都只是讨口饭吃,没有人会笨到把公司当自己的来想。全力投入的要件通常来自明确回馈机制,如果努力会得到奖赏,自然会激发员工投入,这是最基本的激励原理。
这是浅显的道理,但许多公司的回馈机制太模糊、太虚无缥缈,例如:以公司最终的财务指标做回馈标准,通常工作者感受不到公司的诚意,因为〃个人的努力〃与〃公司的营运成果〃之间的联结太不明确,因此回馈机制的设计,只能联结〃单位的绩效〃,这样员工的投入才会具体。员工才有机会感受〃我的投入〃→〃单位的绩效〃→〃我的回馈可能〃,工作态度才会改变。
至于明确的绩效评估与追踪考核,是让全体工作者无所遁形,形成组织公评的压力,也联结明确的奖惩制度。这是三十人以上的公司不能或缺的设计。
不过,不论如何,我还是要说:如果老板期待员工能〃假设公司是自己的〃,这是不现实的,不论老板做了什么事,某些关键时候,个人与组织的矛盾永远存在。〃假设公司是我的〃只适合工作者自我要求、自我期许,要〃善尽善良管理人之责任〃,要〃受人之托,忠人之事〃,老板讲这样的话,只会让人觉得角色错乱。
■后 记
只有笨老板才会要求员工以公司为重,假设公司是自己的。因为这种情境是员工体会到公司的善意之后,自动形成的想法,只能自然形成,无法训练,也不宜要求。
这好像人与人相爱,你如果够好,另一半就会爱你;主动要求别人爱你是做不到的。
39相信公司、认同老板,否则……
老板创造了公司,制定了游戏规则,所有的工作者要在那里工作,那就依循老板的规则,抱怨是没有用的,什么都不会改变,相信公司、认同老板的逻辑,是工作者唯一能做的事,否则你每天都会活在痛苦及挫折中。
我的媒体生涯,从一家非常大的公司开始。这个老板是个杰出报人,因为老板杰出,公司就充满了人治色彩。如果老板欣赏你,你会获得完全不一样的待遇。但也因为如此,整个公司的工作者都在期待老板关爱的眼神,而一旦期待落空,难免就抱怨四起,许多人认为公司缺乏制度,不够透明公平,公司里随时都充满了哀怨的人。
那时的我,身处基层,轮不到老板的关爱,也就没有抱怨。但更重要的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