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人学-第30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摹扒酌苷接选保钦糯呵攀种幸惶醪豢啥嗟玫摹肮髯印薄U糯呵乓惨恢蔽约河蟹⑾帧叭瞬拧钡募鹆Χ悦靡狻�
抓住别人的把柄就是要发现别人的阴暗面,这种阴暗面是人生堡垒中最为薄弱的环节,这种阴暗面一旦被公之于众,那么人生的防线可能会全线崩溃,因此,每个人都是非常害怕他的阴暗面被人察觉,更惧怕他的阴暗面被公之于众。而小人洞察了人们这种心理,有意地去发掘别人的阴暗面,一旦掌握了别人不光彩的一面,他会紧紧地捏在手中,当他需要时,他会毫不犹豫地将他拿出来,要挟别人,让别人为他做事,张春桥就是这样的小人,他在选拔人才时不仅仅考虑人的才学,他还看重这个人是不是听他的话,是不是能够按他的要求不打折扣的去做,是不是心甘情愿去做他的“棍子”,而要达到这些要求,就必须要发现人的阴暗面,也就是要抓住他们的“小辫子”,每当这些人不怎么听话时,就用手拉一拉他们的“小辫子”,让他们清醒一下。姚文元因为自己被张春桥抓住了“小辫子”,所以就永远不能在张春桥面前逞威风,在张春桥面前,他只有低三下四,言听计从的份儿。
通过抓别人的把柄达到控制别人的目的,是小人的专利行为,是正人君子所不屑、不愿、也不能做的,小人这种集结同党的方法是与他们人性的阴险分不开的。
(3)先打后拉,使人驯服。小人在笼络朋党时,除了设法投入和抓住别人的把柄控制别人的这两种方法以外,还经常采用的一种方法就是先打后拉,使人驯服。
先打后拉,使人驯服的方法就是小人先通过发现那些他想拉拢的人的短处,然后抓住这个短处,通过某种方式对这些人施以惩罚,给这些人一些颜色看,从而让他们知道自己的厉害,对自己产生畏惧之感。继而,小人又会对这些人施以恩惠,给以抚慰,进行拉拢收买,让这些人又对他感恩戴德,使他们迅速向小人靠拢,成为小人忠实的奴仆,甘心情愿为小人卖命。
先打后拉,使人驯服的方法分为两个步骤,第一个步骤是“打”,“打”是为了给小人造“势”,就是让被打的人看到小人的角色重要,地位不可动摇。从而使这些人产生一种想法,与小人对抗没有好果子吃。第二个步骤是“拉”,当那些被打的人正在不知如何是好时,小人却给他伸出了橄榄枝,那些被打的人一是怕再得罪小人,另外也想找一个地位高的人做靠山,既然小人愿意收容他,他自然是满心欢喜。
这种笼络朋党的方法有一个特别之处,这就是小人和朋党之间的关系紧密而稳定。因为这些朋党是在被小人惩罚之后才被拉拢的,所以他们对小人极为忠诚,这也达到了小人拉拢朋党的目的。
小人案例之六十一:李莲英是慈禧太后时期的宫内大总管,作为一名太监,曾代表慈禧太后到天津检阅北平水师,并被赏穿黄马褂,赐给二品顶戴花翎。这是大清开国260多年以来所没有过的事情。
作为慈禧太后身边的红人,李莲英权极一时,声名显赫,朝廷内外大臣,无人敢惹,甚至亲王,也要让他三分。取得这样的地位,是与他的聪明分不开的,举个例子来说,在笼络人方面,李莲英就特别有一套。
李莲英在慈禧太后身边干了多年,地位显赫,钱也捞了不少。同时也得罪了不少朝廷中人,他知道朝中文武大臣和亲王们对他是又恨又怕,表面上还得敬他。所以他必须全力以赴,稍有不慎,就难免要出漏子。并且,这一年李莲英也将近花甲,感到精力一天不如一天,有空总想歇一歇,可是还得拿出全副精力来伺侯慈禧太后,让老佛爷始终在自己的掌握之中。此时的慈禧太后对政治也有些心灰意懒,自从庚子之乱,辛丑回京后,她既怕洋人,又懒得管事。李莲英知道自己得罪光绪太深,把他囚于瀛台,如若慈禧一死,他必然要落到光绪的手中。
为了保证自己老了以后的安全,李莲英不能不未雨绸缪,早做打算,他在皇宫里安插了不少亲信,但这些人能力平庸,不能托付大事,李莲英早就算计到,慈禧死了也不会让光绪执政,而是让清朝大权落到光绪皇后的手里,如果自己的人能左右光绪皇后,那么他李莲英就可以确保万无一失了。为了寻觅一个这样的人,李莲英花了不少功夫,后来他终于发现了小太监小德张。但他并没有急于向小德张摊牌。
这一年,小德张进宫跟随常连忠学戏,很快他便成为宫内南府戏班的名角。有一次,慈禧太后让杨小楼的戏班子进宫演戏,同时也让宫内的南府戏班演出,有让他们比赛的意思,谁演好,谁就能得到奖赏。
自然,杨小楼的戏班子技高一筹,慈禧太后看完后很高兴,对李莲英说:“莲英哪!小猴子今天很卖力气,应该赏他们,赏他们多少好哇?”
“老佛爷圣明,小猴子今天确实卖了力气,应该多赏他们一点,不过南府戏班跟小猴子一比,可就有点让人不那么痛快了,老佛爷您说是不是有这么一点?”
慈禧太后点了点头,道:“赏给小猴子他们二百两银子。”
“喳!太后有旨,赏给杨小楼戏班白银二百两,谢恩哪!”李莲英传下了圣旨。
杨小楼赶紧叩头谢赏。这时,小德张和南府戏班的人一见赛活猴杨小楼他们领了那么多赏钱,很眼红,正当他们眼红的时候,忽听上面传话:“南府戏班!”南府戏班的人一听,心里甜丝丝地,以为慈禧太后也要对他们封赏。
他们来到慈禧太后面前,刚一跪下,就听慈禧太后拉着长声说道:“你们这帮狗奴才,这差是怎么当的,人家是人,你们也是人,为什么人家就比你们唱得好!就是人家肯下功夫,你们当差不认真。来人哪!整个升平署每人赏二十杖,常连忠、张兰德每人赏四十杖。”
一句话将小德张和整个南府戏班的太监们都吓呆了,前几天太后还说要对他们封赏人,今天怎么又变了封了呢?
小德张挨了这顿打之后,百思不得其解。于是给慈禧太后身边的小太监们送了些银钱,才知道原来是大内总管李莲英在慈禧太后那里给他们念了“喜歌”。慈禧这才赏了他们一顿“棍子”。
小德张一想,这事不妙,他知道李莲英这位大内总管不好惹,如果得罪了他,那就永无出头之日,就不能升大太监,发大财,。想来想去,小德张意识到要想平步青云,只有走李大总管的路子。
此后,小德张除了给李莲英的贴身太监送银钱外,一有机会,他就向李莲英献殷勤,使李莲英对自己产生好感。过了一段时间,他通过内线得知李莲英对自己的。看法有改变,便找了一个合适的机会,跑到李莲英那里,要拜李莲英为师,这正中李莲英的下怀,便收下小德张为徒,为自己又拉拢了一个忠实的追随者。
对待小德张,李莲英采用的正是先打后拉使小德张驯服的手段。本来,李莲英早就发现了小德张是棵苗子,可以将自己的余生交付给他,可是小德张并不向自己靠拢。这时,李莲英并不是急于向小德张表现出自己对他的好感。因为这样做就容易让小德张认为自己有求于他,不管自己给他多么大的好处,他也不会珍惜,更不会知恩感恩,自己最终也得不到什么好处。
所以李莲英对小德张先采用了打的办法,让小德张知道自己的厉害,如果不向自己靠拢那就等于自讨苦吃,迫使小德张就范。如若小德张老老实实地跑到自己这边来,然后再给他甜头尝尝,他就会知恩图报了,倘若打了他也不投人自己的怀抱,那就趁他羽翼未丰,早早下手,把他扼死在萌芽之中。
李莲英可以说是用心良苦,任何一个人在笼络朋党方面都同李莲英一样。先打后拉,使人驯服的方法也是他们经常用的方法。这种方法既可以不必给被拉拢的对象很多的好处,又可以保证被拉拢对象对自己的极其忠诚,所以这种方法也是小人在笼络朋党时喜欢用的一种方法。
4。小人怎样打击异己
在小人必备的四大技术中,打击异已是最后一项。同时,它也是最有威力的一项。
小人在实现自己目标的过程中,总会碰到一些敌对力量。这对小人来说,异己分子就出现了。小人会采用各种手段,利用各种方式,通过各种途径,削弱或摧毁异己分子的力量,以确保自己目标的实现。
小人的敌对力量可能会来自于另外一些小人。因为社会资源总是有限的,在捞取社会资源,满足个人欲望的过程中,不同的小人之间可能会产生竞争,进而导致双方的矛盾、冲突,从而一方小人成为另一方小人的异己分子,双方都将对方视作自己需要打击的对象。
但在更多情况下,小人是将正人君子视作自己必须要打击的对象的。因为人小与君子的处世原则、人生目标不同,小人常把正人君子看作是其实现目标路途中的绊脚石。因此,君子自然就成为他们不相融合的仇敌,只要条件允许,他们恨不得把正人君子全部打人十八层地狱。在小人眼中,正人君子永远是他们不可争取的异己分子。
对小人来说,不管他们的异己分子是小人还是正人君子,他们总会采用各种各样的方法对这些异己分子进行无情的打击,直到这些异己分子不再对他构成威胁为止。在打击异己时,小人惯用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①利用谣言和伪证,制造矛盾。
②挑拨离间,扩大矛盾。
③伪装和气,使人丧失警惕。
④装出弱势,使人掉以轻心。
⑤制造陷阱,诱人人套。
下面,我们将分别研究一下,这些小人打击异己的方法。
(1)利用谣言和伪证,制造矛盾。谣言和伪证是小人在打击异己时常用的一种手段,小人没有多少真才实学,所以,单凭个人的真本领,他们在与那些同自己意见不一致的人发生冲突时往往处于下风。为了能够保存自己,战胜对方,以获得有利的地位,小人必须采用一种行之有效的方式来削弱对方的力量,而利用谣言和伪证,制造矛盾或将矛盾激化,就是这样一种方式。
小人为了在与其他人的争斗中获得优势,往往会在上级或公众面前造那些异己分子的谣,说他们的坏话,使这些人在上级或公众心目中的形象大大降低,更有甚者,小人会恶意地捏造一些伪证,说明异己分子对上级的不忠,对公众的不敬,从而达到借刀杀人的目的,通过上级或公众的力量为自己除掉异己分子。异己分子除掉以后,上级对小人的依赖性就更强,小人就可以毫无顾忌地肆意妄行,为所欲为了。
小人案例之六十二:天宝元年,诗人李白来到国都长安,准备求取功名,报效朝廷。在秘书监贺知章的引荐下,唐玄宗召见了李白。李白敏捷的才思和优美的文笔使唐玄宗折服。他当即任命李白为翰林院供奉,掌管诏书之事。一时间,李白大受宠爱,朝廷下的诏书多数由他执笔。李白也决心不辜负皇上的厚爱,每日都勤勉供事,尽职尽责。
天宝二年,暮春时节,唐玄宗陪着杨贵妃在沉香亭欣赏由洛阳新进贡来的名贵牡丹,李龟年率领一班梨园弟子侍候,但唐玄宗并不满足,他叫高力士把李白召来为他即席做诗。
这次正碰上李白喝了很多酒,几乎是烂醉如泥,高力士命人将他抬入兴庆宫,端来一盆凉水,以水洒面。李白这才渐渐清醒过来,唐玄宗马上命其写诗作词以供歌唱。李白稍作思考,便一挥而就: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
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
名花倾国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着。
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栏杆。
唐玄宗和杨玉环看了都非常高兴,他们对李白赞不绝口:“人面花容,一并写到,真是落笔生花。”玄宗对贵妃说:“有这样绝妙的诗歌,朕和妃子应该依声唱和。”于是令李龟年歌,玄宗自己吹笛,贵妃弹琵琶。将这首诗歌吟唱一番。曲终,贵妃起身谢玄宗,玄宗说:“不必谢朕,还是谢李学士吧。”杨贵妃要亲自为李白斟酒,李白赶紧起身跪下,叩头拜谢。唐玄宗说:“卿是仙才,这三首诗可名为何调?”李白回答:“臣以为可以称为清平调。”玄宗连声说好。
自此之后,李白成了长安城中第一红人,不仅在皇帝前受宠,也常有许多王公大臣请他饮酒,观舞,还怕他不赏脸。李白红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