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社科电子书 > 情商(eq)决定你的命运-牛津情商管理 >

第56节

情商(eq)决定你的命运-牛津情商管理-第56节

小说: 情商(eq)决定你的命运-牛津情商管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干脆,哪些下属沉默寡言。你必须了解清楚,知晓下属的真实心思,才能够激励其发挥自己的特长。美国一位效率研究专家经过调查发现,从一个人在工作时办公桌上的情形,可以看出其主人的某些个性和心理特点。叠式个性平时总能把桌面上、抽屉里的所有文件材料都叠得整整齐齐、干干净净。这类人工作有条理,组织能力较强,办事效率高,有较强的工作责任心,他们凡事小心谨慎,一丝不苟,但往往缺乏开拓与创新的精神。塞式个性桌面上可能很干净,一尘不染,但抽屉里却很乱,不管什么东西都一股脑地统统塞进抽屉里。这种人多半聪明、机灵,喜欢做表面文章,只注重外观,投机取巧,文过饰非。此外,这类人大都作风涣散、懒惰,为人不太可靠。散式个性桌上的文件东放一堆,西放一堆,既没有归类,也区别不出轻重缓急。这类人工作没有头绪,干起活来有头无尾,很难集中精力,缺乏自我管理能力。堆式个性桌上如同垃圾堆,文件资料乱堆乱放。这种人工作能力差,缺乏条理性,也缺乏责任心,应该从头接受训练,或改做其他职位较低的工作。此外,在办公室里,每一个人的抽屉也可以暴露出他的个性。美国一所大学的心理学教授凯奈医生经过长期实验,已证明可以从抽屉分析一个人的个性:异常整齐的抽屉通常是办事极有效率的人。他们的目标崇高,不喜欢浪费时间,什么事都要有个预算和计划,但相对的,这种人不太接受一些计划以外的变量,应变能力显得不足。抽屉里习惯放置纪念品有些人喜欢把旧信件、学生舞会的节目表也放在抽屉里,这些人性格较内向,喜欢保留美好的回忆,情感较脆弱且容易受伤害。乱七八糟的抽屉有些人喜欢把所有东西都塞进抽屉里去,而且不会叠放整齐,这类人性格随和,对小事不会介意,平时做事缺少计划,也不喜欢把事情规划得太详细,想得太远,但却有较强的应变能力。
第321节:尊重下属
尊重下属一个人要成为领导者,要成为一个成功的领导者,首先就应让下属亲附于你,即与你有共同的情感基础。而要做到让下属亲附,就应在移情、换位的基础上尊重、认可和关心下属。也只有在移情、换位的基础上,你给予别人的尊重、认可和关心才满足元素短缺理论,你的行为才是最有效率的。真正的领导者不仅懂得移情、换位的艺术,而且能够做到超越于凡夫俗子,做到一切操之在我,有意识地影响别人,不批评、指责别人,又能坦然面对别人的批评和指责。16世纪20年代的一天,神圣罗马皇帝领着一批随从走过提香画室时,忽然提香的一只笔脱手落地。皇帝弯腰拾起画笔递到提香手里,笑着说,世界上最伟大的皇帝给最伟大的画家拾起一支笔。这个故事一直传颂至今,也在当时为皇帝树立了良好的形象。这个皇帝无疑善于利用情商制造影响力,首先他使下级感到被尊重,同时赞美他是最伟大的画家,创造自己平易近人、善待臣民的形象,树立了威望。在中国历史上,唐太宗李世民就是通过情商来扩大自己影响力,成就大事业的。第一,他自己勤勤勉勉,以身作则,使臣子以其为表率;第二;赏罚分明,让下级感到受到了公平对待;第三,尊重下级,虚心听取意见,让下级感到受到了重视。因为善于利用情商缔造影响力,最终造就了一批忠诚不二、鞠躬尽瘁的下属,协助他创造了大唐盛世。在《财富》杂志评选的美国商界最具影响力的50位女强人中,某企业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在谈到自己的领导经验时说:许多高级经理人来到一家新公司,总是急于找出它的毛病并将其改正。这种方法并不一定奏效,因为人们总是对他们创建的东西感到骄傲,这样做会挫伤公司原班人马的自尊。我的做法是找到公司的长处并进一步发挥,在此过程中修正它的错误。
第322节:信任下属
所以说,情商能创造影响力,情商能帮助你更好地发挥领导力,而具有影响力将使你成为一个好的领导、同事、下属,这些都将极大地促进你的成功。信任下属三国时,刘备有一次被曹操追至当阳长阪,忙乱之间,有人来报说赵云已投奔曹操,刘备当即说:赵云乃忠义之士,知交故友,此患难之际,必会忠贞不二。果然不久,赵云救回后主而归,流言被攻破。刘备知人善用,这里体现的就是一种信任部属、团结部属的精神。部下为什么要为你鞠躬尽瘁?正是因为你欣赏他的才华,肯定他的努力奉献。士为知己者死就是这个道理。因此信任是网罗人心、推进上下关系的一大法宝。一个大公司的总裁,从客户管理部门起家,当他做到了公司总裁的时候,他对自己原来的业务领域仍然十分重视,在安排工作的时候,把自己原来部门的业务安排得很细腻,以至于新的部门经理只有执行和请示。这个新任的部门经理是一个很有才华和抱负的人,但总裁的这种工作方式却使他感到实在是英雄无用武之地,不久就跳槽了。所以,作为一个高情商的领导者应该信任下属,善于发现和利用每个下属的长处。只有这样,才能推进上下级关系,有利于有效地调动部属。关爱下属任何人都渴望得到关心和尊重,特别是在一个人地位低下,很少有人去关注他们时,一个平常的关心和微笑,对他们而言都是雪中送炭,让他们感激不已。高情商能使自己发自内心地去关心别人,特别是让自己能适时地关心别人的内在需求,维护别人的自尊,使自己向下扎根,同时又向上结果,从而铺就了成功的阶梯。如果你是一个聪明的领导者,你就要学会去关心你的下属。
第323节:注重批评的艺术
注重批评的艺术并不是所有的批评都可以达到批评的目的,批评只有被对方从内心接受才能生效,所以,一个高情商者应懂得批评的艺术。批评是一种情商艺术在我们现实生活中,并不是所有的批评都可以达到批评的目的,批评只有被对方从内心接受才能生效。这就意味着,批评虽然有道理,但不等于被对方接受,因为批评和被批评的过程通常不是在心平气和中进行的。林肯年轻的时候曾热衷于批评人,经常撰文嘲弄他人,并到处散布,这引起当事者极度的憎恶。1842年,林肯撰文批评一位政客,由于言辞过于激烈,此人不甘受辱,要求与林肯决斗,林肯骑虎难下,只好勉强答应,以维护荣誉。幸好双方友人从中劝阻,一场生死之争,才在最后关头化为平息。通过那次教训,林肯终悟出为人处世之道,从此再也不嘲弄他人了,并一生奉为圭臬。事实上,苛刻的批评是无益的,它只会迫使被批评者采取防卫的行动,使他刻意地为自己的行为寻找合理的解释。批评就像一个危险的火花塞,足可引爆人们心中的虚荣与自尊,甚至发生更严重的后果。其实,人的心理都一样,都希望被自己的上司或四周的人尊重,没有比受人轻视更不愉快的事情了。英国行为学家波特指出:当遭受许多批评时,下级往往只记住开头的一些,其余的就不听了,因为他们忙于思索论据来反驳开头的批评。所以,一个高情商者应该懂得批评的艺术。下面是两点批评的技巧:1。公开地表扬,私下里批评沃恩每年都会受邀参加某单位的杂志评审工作,这个工作虽然报酬不多,但却是一项荣誉,很多人想参加却找不到门路,也有人只参加一两次,就再也没有机会了!沃恩年年有此殊荣,让大家都羡慕不已。他在年届退休时,有人问他其中的奥秘,他微笑着向人们揭开谜底。他说,他的专业眼光并不是关键,他的职位也不是重点,他之所以能年年被邀请,是因为他很会给别人面子。他说,在公开的评审会议上一定要把握一个原则:多称赞、鼓励,而少批评。但会议结束之后,他会找来杂志的编辑人员,私底下告诉他们编辑上的缺点。
第324节:注重批评的艺术
因此,虽然杂志有先后名次,但每个人都保住了面子。也正是因为他顾虑到别人的面子,因此承办该项业务的人员和各杂志的编辑人员,都很尊敬他,喜欢他,当然也就每年找他当评审了!2。对于小事,不必苛责著名教育家戴尔·卡耐基经历过这样一件事,在一次宴会上,某客人引用了谋事在人,成事在天的格言,并说此话出自《圣经》。卡耐基为了表现自己的渊博学识,便指出那客人错了,此话出自莎士比亚的戏剧。那客人听了恼羞成怒,与卡耐基争辩起来。当时卡耐基的老朋友葛孟也在座,而且葛孟是研究莎士比亚的专家。卡耐基便向葛孟求证,葛孟却在桌子底下踢了他一脚,说:你错了,这位客人是对的,这句话出自《圣经》。在回家的路上,卡耐基很不服气地说:那句格言明明出自莎士比亚的戏剧嘛。葛孟回答:当然,是出自莎士比亚《哈姆雷特》第五幕第二场,可是为什么非要去证明他错了呢?我们大家都是宴会上的客人,为什么不给他留点面子呢?卡耐基由此事得到了深刻启发:一些无关紧要的小错误,不必计较,不必去苛求责备于他人。记住吧!批评要有一定的分寸和场合,既坚持原则性,也要讲究灵活性,既坚持真理,也不能得理不饶人,也要给人以面子。只有这样,才能让别人心悦诚服,才能达到批评的目的。
第325节:骂人也要讲求艺术
骂人也要讲求艺术高手过招,凌厉激烈的西洋拳并不见得比看起来软绵绵的太极拳劲道大,而且控制不好就会两败俱伤。即使是骂人也要把握住一个理字,并且正中对方的弱点。让对方挨了骂,还得谢谢你。你有没有过自尊心受到伤害的经验?那种心头一紧、冷冽的感觉,可能比被人揍了一顿还要难过。有些人不小心伤到别人的自尊心,话一出口,看到别人受伤的眼神,想要去收回已经来不及了,这时双方的感情就会产生裂痕。还有一些人更是可恨又可怜,狠狠地踩了别人的自尊心,让人恨得牙痒痒的,自己却还不知道。有位资深员工,对一位新进人员说:等一下客户来的时候,你去倒杯茶来,然后拿笔记本过来协助我做会议记录,然后……这位员工说话的方式,十足的依老卖老。你想,新进人员会怎么想,也许嘴里客气地说:我知道,我知道。但是心里却反感得很,以后和这位资深员工相处,也许就会采取防范的心理,避免让自己的自尊心再度受伤。如果资深员工换个方式,改用询问的口气,就不容易伤人了。比如:等一下客户来时,能不能协助我?事情不必交待得太清楚,能和自己一起共事的人都不是傻子。当别人犯了错误,单刀直入地指责,让人下不了台,反而会产生反效果。搞不好对方心里一横,反正也让你骂了,咱们扯平了,于是原来心底还有的一丝歉疚,被骂得烟消云散。所以,就算别人有错,也不能伤及他的自尊心。这是个心理上的窍门只要不去伤到对方的自尊心,他做错了事,他就欠你的。对于自尊心来说,除了尽量不要去伤害之外,有智慧的人还会去装潢。但是装潢也要有诀窍。第一,夸赞别人时,要恰好说中别人值得夸赞的地方,否则言过其实,或是不痛不痒,说了也是白说;第二,要夸赞得自然,最好是绕着对方说些赞美的话,例如夸他的孩子、房子、车子……直接夸赞对方,结果可能会让大家都一路捡鸡皮疙瘩。说话时学学这种装潢技巧,肥了别人的自尊心,可也瘦不了自己,何乐而不为呢?
第326节:要教练而不要批评
要教练而不要批评当你指出一个人不对或是犯了错误后,有四种情况会发生:他们变得自卫,并为自己的行为辩护,或者为自己的行为找借口。他们根本不听所谓的建设性的反馈。他们很难堪,并对自己感觉很坏,或者把自己当成了失败者。他们开始不喜欢这个任务或工作,也不喜欢这个批评。一个人受到的批评越多,他们的自卫意识越强,他们听进去的就越少,最后走到极端。而教练却相反,具有鼓励和积极的效果。教练的出发点是建立良好的关系,帮助对方进步。一些人倡导三明治式的批评,即两个表扬中间夹个批评。其实人们能够记住的还是中间那个批评,记不住表扬,所以还是批评。批评过多使人消极,经常被批评的人会试图通过做最少的事情来减少被批评的机会,他不会去冒险,目标是不出错,如果出错就千方百计地掩饰,讨厌见到领导者,遇到领导者就紧张,会在心里嘀咕:又不知道哪里出错了?这样,批评几乎是无效的,有时会导致事情更糟糕。对不会重复出现的错误,批评没有任何价值。本人意识到的错误,再批评属于多余。出现问题时,解决的途径是多用教练少用批评,但前提条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