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社科电子书 > 中国古都北京 >

第4节

中国古都北京-第4节

小说: 中国古都北京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游骑至中都城下,烟尘涨天,鼓声震地。金军毁坏桥梁,拆屋为薪,以房做楼,以城相敌。四处援兵齐集中都,蒙古军被迫撤退。是为中都第一次被蒙古军所围。崇庆元年(1212年)十月,蒙古军再抵中都,骑兵攻城。城上发餡木、泼粪水,蒙古兵奋力强攻,破大城,打内城。蒙古军以积柴、插锥登城,遭弩射、刀砍,登城兵士飞尸而下。时值天寒大雪,蒙古军撤退。是为中都第二次被蒙古军所围。至宁元年(1213年),蒙古军攻居庸关,金以冶铁锢关门、布铁蒺藜百余里御守。但蒙古军避实就虚,从树丛间道而入。其时,金中都发生政变,右副元帅、权尚书左丞胡沙虎焚东华门、立梯登城,入宫,自称监国都元帅,杀卫绍王完颜永济,立完颜冶为宣宗。宣宗完颜冶拜胡沙虎为太师、尚书令、都元帅。胡沙虎率军至高梁河御蒙古军,反被元帅、右监军术虎高琪所杀。蒙古军已下中都外诸城,又值金廷内讧,对中都围而不打。中都被困乏粮,军民饿死者十有四五。金帝完颜冶见城内无粮、官兵厌战,便遣使贡献求和。金以卫绍王完颜永济的女儿岐国公主、童男和童女各500名、彩绣衣3000件、御马3000匹及金银珠玉等物请和。蒙古成吉思汗纳岐国公主为后,允和兵退。是为中都第三次被蒙古军所围。蒙古军虽退,但中都已是一座孤城。贞二年(1214年),金迁都南京(今河南开封),车驾发中都时,仅府藏文书与典籍即用三万车。北京作为金代都城62年,至此结束。先是,宋朝使臣范成大见中都宫殿奢华,赋《燕宫》诗云:“他日楚人能一炬,又从焦土说阿房。”果然,霸王项羽焚烧秦阿房宫的历史重演,中都宫殿被蒙古骑兵焚毁。此后几十年间,燕京宫阙,一片废墟,荆棘成林,满目荒凉:“可怜一片繁华地,空见春风长绿蒿。”金中都已残破不堪。




迁 鼎 大 都




  蒙古首领铁木真,在13世纪初崛起,影响中国,也影响世界。金大定十一年(1171年),九岁的铁木真,由他父亲带着去弘吉剌部求婚,但他父亲在归途中被人毒死。他的母亲诃额伦依靠摘山果、挖野菜抚养子女。铁木真逐渐长大,善于骑射,勇于争斗。敌部袭击诃额伦的住地,捕走铁木真,并给他戴上木枷,在部众中游行,备加凌辱。铁木真在夜间乘其不备,逃出敌营。铁木真成年后,联络各部,组织军队,四出征战,势力日强。金泰和六年(1206年),铁木真在鄂嫩河源蒙古贵族举行的大会上,被推为全蒙古的大汗,号成吉思汗,意思是海洋般的大汗。这时成吉思汗已掌控东起兴安岭,西迄阿尔泰山,南临金朝的各部牧地的广阔地区。

  成吉思汗创建蒙古帝国后,金朝使臣到蒙古,带来新皇帝即位的诏旨,要他跪拜接旨。成吉思汗说:“这么庸弱无能的家伙也配做皇帝吗?拜他做什么!”成吉思汗羞辱金帝的举动,表明蒙古与金朝的关系决裂。成吉思汗在克鲁伦河畔聚众誓师后,率军攻金。蒙古太祖九年(1214年)三月,成吉思汗率蒙古三军围困金中都,金宣宗纳贡求和,并把岐国公主献给成吉思汗,成为他的第四个妻子,蒙古军撤兵北返。蒙古太祖十年(1215年),蒙古军夺取金中都,把府藏大量财宝席卷而去,献给了成吉思汗。蒙古太祖二十二年(1227年),66岁的成吉思汗病死在军营中。尔后经过长期汗位的争夺,中统元年(1260年),忽必烈即汗位于开平(今内蒙古正蓝旗境内)。

  忽必烈于至元元年(1264年)八月,颁诏以燕京为中都,作为陪都。至元八年(1271年),忽必烈定国号为“大元”,是取中国儒家经典《易经》“乾元”之义。这表明他所统治的国家是中原封建王朝的继续,而不只是属于蒙古一个民族。忽必烈的都城设在何处?《元史·霸突鲁传》记载后追赠为太师的霸突鲁建议曰:

  幽燕之地,龙蟠虎踞,形势雄伟,南控江淮,北连朔漠。且天子必居中以受四方朝觐。大王果欲经营天下,驻跸之所,非燕不可。

  次年二月,忽必烈采纳大臣霸突鲁、谋士刘秉忠的建议,以中都为首都,改其名为大都,并从上都开平,迁都大都。

  忽必烈帝迁鼎大都,使它成为元朝多民族国家的政治中心。以后明、清两代,也以北京作为国家的首都。元大都的修建,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元朝蒙古贵族长于驰骋,善于骑射。但元蒙的火炮也是很先进的。1935年,在今房山区云居寺内,发现至顺三年(1332年)铸造的铜炮。炮身长35。3厘米,直径10。5厘米,重6。94公斤。炮身比炮口细,炮尾(又称炮銎)又比炮身粗。炮尾内为药室,上有小孔,露出引信。火炮装在炮车上,控制炮口高低,调整发射角度。炮身有纵向阴刻铭文:“至顺三年二月十四日,绥边讨寇军,第三百号,马山”。世界上现存最早铜制火炮,都是中国元代铸造的。本件就是其中之一证。

  大都,蒙古语叫做“汗八里”,它的意思是“汗之城”。大都格局宏大,规划严整,建筑雄伟,经济繁盛,是当时全世界最大的城市,也曾一度是世界政治的中心。




元 大 都 城(1)




  大都是元朝的政治中心。元朝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帝国。蒙古军队不仅统一了中国,而且铁蹄不停,四处侵略。蒙古军队所向,东至日本,南到爪哇,西南占波斯,西陷莫斯科,进而侵入波兰。作为当时世界上最大帝国元朝政治中心的大都,也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都城。

  大都城址选择在金中都城东北,太液池琼华岛的周围。这是因为:中都城遭兵燹之难,不易恢复;又临近浑河(永定河),常受洪水泛滥之害;新城址濒临高梁河水系,水源比较丰沛;太液池琼华岛风景秀丽,可为新城宫殿的基础;作为元帝国的首都,要建设一个比前代更大的都城。城址选定后,大都城的修建,从至元元年(1264年)重修琼华岛,到至元二十二年(1285年)旧城居民迁入新城,共历时21年。

  大都作为元朝的政治中心,在这里设置中央官署:中书省,总理全国政事;枢密院,统辖全国军事;御史台,监察官吏政绩;司农司,负责劝课农桑;宣政院,掌管西藏和佛教事物;将作院,管理工匠事宜;通政院,统管全国的站赤(即驿站)。

  元代的驿站称做站赤,驿站组织,更加完善。《永乐大典·站赤》对元朝驿站制度有详细记载,它东北至奴尔干(黑龙江入海口一带),北方到吉利吉斯部落(今叶尼塞河上游),西南达西藏地区,共设驿站1519处。其中,陆站1095处,分为马站、牛站、狗站与车站、轿站,分别以马、牛、驴、犬与车、轿、雪橇为交通工具;水站有424处,备有船只,游弋往来—从而形成全国性的交通网络。这个交通网络的中心就是大都。

  元朝政治神经中枢—大都,格局宏大,规划严整,建筑壮丽,气势雄伟。大都城分为大城、皇城和宫城三重城。

  大城就是外城,从北朝南,呈一个方整的矩形,周围长28600米,南北长7600米,东西宽6700米。它的南城墙约在今北京市东西长安街的南侧;北城墙在今德胜门和安定门外小关一线,仍有土城遗迹保存;东西城墙南段大体与后来的城墙基址相合。城墙全部用夯土筑成。为了加固城墙,在夯土中使用了竖柱和横木。城墙基宽、通高和顶宽的比例是3∶2∶1。城墙顶部设有半圆形瓦管,以便排水。墙皮不镶砌城砖和条石,而是用芦苇编席,自下而上,将土墙遮盖起来,以避风雨剥蚀。城周设11座城门:正南中央为丽正门(今天安门南),右为顺承门(今西单南),左为文明门(今东单南),北面东为安贞门(今安定门小关),西为健德门(今德胜门小关);东面为光熙门(今和平里东),崇仁门(今东直门),齐化门(今朝阳门);西面为肃清门(今学院路西),和义门(今西直门),平则门(今阜成门)。城门外筑有增加防御力量的小城—瓮城。元大都和义门瓮城城门遗址发掘,是1969年在拆除明清内城西直门城楼时进行的。拆除中发现了包在明代西直门城楼内的元大都城和义门瓮城城门,门洞内的题记标明它是至正十八年(1358年)建造的。城门残高22米,门洞长9。92米,由砖包砌,雄伟壮观。可见中国巨都—元大都11座雄壮城门之一斑。各城门都有壮丽的门楼。城四隅还建着高大的角楼。环城挖有又宽又深的护城河。

  皇城在大城内南部中央地区,它的东墙在今南北河沿西侧,西墙在今西皇城根,北墙在今地安门南一线,南墙在今东、西华门大街以南,周长约近10公里。皇城的主要作用是将宫城、太液池、兴圣宫和隆福宫包围起来,加筑一道防御的墙垣。皇城南面中门为棂星门,从棂星门到丽正门之间是皇廷广场,左右两侧为千步廊。这里布设一些重要的中央官署。在棂星门内,有金水河穿流,上建石桥,高柳万株,林水交映,气氛森严。

  宫城在皇城内南部偏东,因西临太液池而没有居中。宫城为长方形,周围约4公里余。宫城有四门,东为东华门,西为西华门,北为厚载门,南为崇天门。崇天门东西长约51米,南北深约16米,高约26米,门11间,门上有楼,左右两观,下开5门。宫城内的主要建筑分为南北两部分,南面以大明殿为主体,北面以延春阁为主体。




元 大 都 城(2)




  大明门内,左为钟楼,右为鼓楼,廊庑相连,正中为大明殿。大明殿是皇帝登极、元旦、庆寿、会朝的正殿。它东西长61。44米,南北深36。85米,高27。64米,规模雄伟,建筑宏丽。殿外台基的丹墀上,忽必烈命种上朔漠的莎草,称“誓俭草”。为什么这样做呢?“却倚阑干望青草,丹墀留与子孙看”,传示他的子孙要永远记着草原。殿内设“七宝云龙御榻”,并设后位,皇帝和皇后并坐临朝(这是蒙古族的传统,中国其他封建王朝是没有这种制度的)。在御榻前,陈设七宝灯漏。元代科学家郭守敬设计制造的七宝灯漏,高5。22米,以金为架,共分四层,外饰珍珠,内为机械,用12个木偶人,捧12生肖。每到时辰初刻,两门自开,偶人走出,站在板上,面向御榻,捧辰属生肖报时。它的机械藏在柜里,以水激动机器运转。

  延春阁比大明殿更高,通高30。72米,三重檐。大明殿和延春阁的后面都有寝殿,中间有庑廊联接,四周为朱红琐窗,平面如“工”字形,它们分别形成两组小建筑群。元帝曾在延春阁举行盛大的宴会,招待群臣。早在成吉思汗时,就建有斡耳朵宫帐制。据说成吉思汗有妻妾五百人,设正妻、次妻、三妻和四妻共四个斡耳朵,分别统属其余妃妾,财产也分属于四斡耳朵。忽必烈在大都城内修筑宫阙,沿袭成吉思汗旧制,也设四斡耳朵,妃嫔们分别隶属四斡耳朵,贮住各个宫室,以备宠幸。延春高阁,早已不存。幸好1966年出土一件“双凤麒麟纹石刻”,作为佐证。它中心雕刻双凤,欢乐飞舞;下部雕刻双麒麟,衬以沧海波涛。其设计之巧妙,雕工之精细,确是一件艺术珍品。

  太液池在宫城的西面,池中盛长芙蓉。它的东、西两岸之间,以仪天殿(今团城)为枢纽,殿建在池中圆坻上,重檐圆顶,中设御榻。今团城上玉瓮亭内,放着元初制作的大型玉瓮,重约3500公斤,是中国现存时代最早、形体最大的传世玉器。元代原配的汉白玉玉瓮座,浮雕各种海兽,现存法源寺内。仪天殿东为木长桥,通宫城即大内的夹墙;西为木吊桥,中间阙断,架桥船上,皇帝行幸上都期间,移船断桥,以禁往来。仪天殿之北遥对的是万岁山,金称琼华岛,峰峦掩映,松桧浓郁,奇石突兀,秀若天成。引水至山顶,出螭首口,曲折而流,时隐时现,注入方池。伏流至仁智殿后,从石刻螭龙口喷出,然后分东西流入太液池。元顺帝曾偕妃子月夜乘龙舟在池中嬉游。龙舟长36米,高6米,舟行时龙的首眼口爪尾全动。山东麓为灵囿,蓄养奇兽珍禽;山西麓布散亭殿,步移景异,宛转相迷。山巅的广寒殿,藻井彩绘,四面琐窗,中设金龙御榻,前置黑玉酒瓮。缘山之径,萦纡错综,洞府出入,如临仙境。整个万岁山,不仅山绿、水绿、树绿、草绿,而且用碧琉璃石铺盖山体,甚至山顶有的大殿内外皆为绿色。于是,太液池万岁山,山绿、水绿、树绿、草绿、石绿、殿绿,成为一个绿色的世界。显然,这是草原文化在大都宫苑的鲜丽表现。

  隆福宫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