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社科电子书 > 处世36计 >

第61节

处世36计-第61节

小说: 处世36计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钱有何用?于是,这位颇有心计的妻子在丈夫的私钱旁留下了一张纸条:“你攒得好辛苦啊,不过,我相信你不会胡花!”一连数日,妻子都像没事一样。直到有一天,丈夫又往书中放钱时,发现了妻子的纸条,才主动跟妻袒露心迹:“你终于发现了我的秘密,这是我用稿费积攒的钱。我看你嫁给我后省吃俭用,没一件首饰,所以,我想等攒够了钱给你买条金项链,给你一个意外的惊喜。”丈夫一席话,说得妻子直流泪。

③走个“弯路”,迂回探询。

曲线迂回探询丈夫存私房钱的用意。最普通的方法是,自己不直接出面询问,而让家庭其他成员出面探询。比如,让公婆或已懂事的孩子去转达你的意思,然后等待丈夫的信息反馈。

有一名男子平时几乎把所有的收入都交给妻子,因此,妻子对他绝对放心。然而,有一天,妻子在丈夫写字桌的抽屉里发现了500元钱。妻子疑窦顿生:丈夫对己一贯忠诚,为何这会儿私下攒钱?凭这位妻子当时的火气,真想待丈夫回家后狠狠地责问他一顿。可是,她还是冷静下来,想:如果自己直接责问,丈夫没了退路,一定非常难堪;再说,丈夫私下攒钱,也许有什么原因。于是,她授意上初中的儿子出面去打探。果然,丈夫在妻子面前透了实底:那500元钱是丈夫搞一个科研项目得到的奖金,他打算在岳父70寿辰时作为寿礼交给妻子。至此,妻子不仅心中的疑窦释然,误会消除,而且在心里升起一股感激。

夫妻吵架后的“讲和”,也可采用迂而回之,曲线和解的策略,维护家庭和睦。

可以肯定地说,几乎没有人在吵架之后毫无尴尬之感地对对方说:别吵了,我们讲和吧!如果真的有人这样做过,出现下面这种局面的可能性很大:对方把眼一瞪,更加生气地说:“你给我气受的时候怎么没想起来讲和,把我气得半死,现在想起来讲和了,没那么容易。”

直截了当地讲和往往会遭到失败,但间接的讲和往往会成功。比如丈夫和妻子刚吵了一架,丈夫苦于不知道如何跟妻子和解,正在这关键时刻,襁褓中的孩子哭了。妻子赶紧把孩子抱了起来,哄了一会,孩子仍然哭个不停。丈夫赶紧凑过去:孩子可能饿了。

妻子:你知道孩子饿了,还不快去冲奶粉!

丈夫冲好了奶粉,调好了温度走过来把奶瓶递给妻子,关切地说:“奶粉冲好了,赶紧喂吧。”这时候,妻子可能会找借口埋怨那么一两句,发发心中的怒气:“奶粉这么烫,能赶紧喂吗?没心没肺的,冷热都不知道,奶粉都冲不好,除了脾气大,还能干什么产‘对妻子的话,丈夫大可不必计较,因为这些话纯粹是平衡心理的需要,是非正式的象征性的外交谴责用语。

“家庭迂回术”当然不是“圈套”,作用在于缓冲吵架的惯性,维护夫妻双方的面于,还会给小日子增添些情趣和味道,对于加深夫妻感情大有益处。

3。多兜圈子,少碰钉子某些以鱼类为生的鸟类,其嘴的形状,直直的,上下两部分都又长又宽阔。吞吃食物时,有的常常把捕到的鱼儿往空中一抛,让那条鱼头朝下尾朝上落下来,然后一口接住咽了下去,这样的吃法可以使鱼在通过咽喉时,鱼翅的骨头由前向后倒,不会卡在喉咙里。

为人处世,求人办事也一样会碰到各种“刺儿”,这个时候便不能“直肠子”,而应该想办法兜个圈子,绕个弯子,避开钉子。这是做人应该具备的策略和手段。连没有相去羽毛的乌都会“把鱼倒过来吃”,聪明人怎能赤膊上阵,硬碰钉子,让“刺”卡在喉咙中呢?

有位编辑向著名学者钱钟书组稿,便是绕着围子,成功地“吃到了鱼”,还连说“根本没什么刺儿”。以下便是他的巧谋妙遇:传播媒介把学界泰斗钱钟书先生的脾性渲染得那么乖僻。数年前,我曾参与编撰地方名人词典。同仁说,钱老的材料不易到手,写信发公函都音如黄鹤。主编也为此大伤脑筋。我想碰碰运气,鉴于前车之覆,特行事而不张扬。

我之所以决定试试,因为一,我对钱老的著作及学术成就有所了解。自1961年其力作(通感)问世以来,先生之名即铭刻脑际,追慕迄今。二,钱老的叔父钱孙卿先生是我所在学校的前任老校长。凭此两条,我建立起信心。自度籍籍无名,故投石问路,先迁而回之。

钱老伉俪情趣高雅,每常调侃,幽默诙谐,相与为乐。杨绿女主经呼夫君钱老为“黑犬才子”。此系钱老之字“默存”分拆而成的离合体字谜。于是我不揣冒昧为他们姓名编了两条灯谜。“文化著作”射“钱钟书”:“柳絮飞来片片红”射“杨终”。信中先呈上拙作,然后陈述其叔父举学之业绩。很快收到回信,喜不自胜。内附联名贺卡,蓝底金字,庄重雅致。特别是钱老签名的明信片,三字会写,神旺气足,独具风采。天性率真如此!钱老并不像传言所述那么古怪。

既得陇,又望蜀。于是又发函委述父老乡亲对他们眷恋之情,杨举其母校因“首编”未见钱老条目愤有烦言,愤而拒购(辞典);再述地方史籍龙套频频出场,主角不亮相,戏唱不成之态势,等等。希望他们惠赐一手资料。不久又得复函:“来函敬悉。我们对国内外名人传记请求供给材料,一概敬谢,偶有关于我们的条目,都出于他们自编。米便为你破例。”好事多磨,果然吃了闭门羹。

设身处地想想,若来者不拒,频繁应酬,对其将是灾难。老人自有他们厘定的处世原则,一以贯之。倘畸轻畸重,必然造成精神上的两难折磨。故乡情虽深,也未可贸然破“法”。初看山重水复疑无路,细思既然全般供给材料不成,何妨另辟蹊径。“自编”草稿,呈其覆核,不是同样可以完成组稿任务吗。柳暗花明又一村。于是将有关钱老的传记材料,革成小传,另附若干疑题,一并发函请教。在忐忑不安中接读复函:“遵命将来稿删补一下,奉还。”对小传中的名号大都删除,批曰:“不合体例。”又订正了兰田(蓝田)之批误。大喜过望!至此组稿任务完事大吉。同仁无不额手相庆。对钱老先生抱“不怒而威”之成见,然“即之也温”,年过有期,犹不失赤子之心,何乖僻之有!

由上述事例可见,对于令人敬畏的对方,最好先提出请求之前,兜个圈子,提及他的兴趣或近况,使对方觉得“这人好像很了解我”而加深他的印象。

另有位编辑向一位名作家邀稿。那位作家一向以难于对付著称,所以这位编辑在去他家之前,感到既紧张又胆怯。

开始并不成功,因为不论作家说什么话,这位编辑都说“是,是。”或者“可能是这样的。”无法开口说明要求他写稿的事。他只好准备改天再来向他说明这件事,今天随便聊聊天就结束这次拜访。

突然间他脑中闪过一本杂志刊载有关这位作家近况的文章,于是就对作家说:“先生,听说你有篇作品被译成英文在美国出版了,是吗?”作家猛然倾身过来说道:“是的。”“先生,你那种独特的文体,用英语不知道能不能完全表达出来?”“我也正担心这点。”他们滔滔不绝地说着,气氛也逐渐变为轻松,最后作家竟答应为编辑写稿子。

这位不轻易应允的作家,为什么会为了编辑一席话,而改变了原来的态度呢?因为他认为这位编辑并不只是来要求他写稿,而且又读过他的文章,对他的事情十分了解,所以不能随便地应付。让对方以为自己对他的事非常清楚,就能像那位编辑一样,在心理上占优势。

一般人要和名人或有头衔的人见面时,都会产生胆怯的心理。如果在气势被压倒的情况下,不太敢开口说明要求的事,如此一来双方都很尴尬。这时不论多小的事情没有关系,首先要谈起对方的兴趣、近况等,仿佛自己对他的事非常了解。我们可以说:“听说你最近戒烟了,是否真的?”“前几天我在电视上看到你。”这些好像没有什么重大意义的话,可以打开对方的心扉,将他拉进自己的话题中。

  
更多精彩,更多好书,尽在517z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