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社科电子书 > 明清宫廷档案 >

第16节

明清宫廷档案-第16节

小说: 明清宫廷档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谠吹陌资ɑ希钇鹄匆蛔偈毙缘奶兔牛尤挥朐盼抟欤晌販彺蠡榈淅竦囊桓觥安季啊薄!   
    游人现在看到的太和门,是载湉大婚后重建的。    
    人要是走“背”字,喝凉水都塞牙。盼雨露滋润,老天爷他干瞪眼;盼晴空万里,老天爷偏偏涕泪横流。据说,载湉“亲迎”那天,天公不作美,下起大雨。奉旨迎亲的人,都被浇成了落汤(又鸟)。紫禁城里,灯不亮,彩不鲜,喜烛也点不着,许多鞭炮变成了哑巴。载湉和新娘子虽然是表姐弟,老相识,却极不对付。如今,硬被慈禧太后捏到一起,塞到洞房里,喝交杯酒那个别扭劲儿,够十五个人看半个月的。    
    废帝溥仪大婚时,已经退位多年,还要摆谱,举行什么大典。结果,迎亲队伍马上要出动了,主持典礼的官员才发现,“皇后证书”有错误,把瓜尔佳氏,写成了郭佳氏。几个官员一嘀咕:“反正溥仪也不会仔细看这玩艺儿”,“别惹他生气,”“就这么着吧!”可怜溥仪,花了那么多钱,费了半天劲,到头来娶了个名不副实的老婆!    
    清代,按照祖制,后妃出自满族或蒙族王公大臣之家。同治皇帝载淳和光绪皇帝载湉,先后亲临西六宫的储秀宫,选取自己的“意中人”。载淳选后时,慈安太后和慈禧太后到现场坐阵,名为“指导”,实为“操纵”。候选的姑娘站成一排,皇上觉得合适的,当场赐一柄如意或一个荷包。尽管慈禧太后又是“咳嗽”,又是使眼色,载淳却因有慈安太后撑腰,没理亲娘那一套,选了一个自己喜欢的人当皇后。载湉就窝囊了。当时,慈安太后已经去世,慈禧太后一个人“把关”。她一“咳嗽”,或脸色稍变,载湉就浑身哆嗦,只能按太后的意愿,选择自己的老婆。    
    废帝溥仪是从一大堆照片中,挑选“后妃”的,有雾里看花之感。当时,先皇丢下的一帮寡妇,纷纷给溥仪支招儿,弄得他不知如何是好。不过,这个人对女人的兴趣似乎不大,没什么特殊要求。他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被老婆给“休”了的“皇帝”。    
    嘉庆帝朝服像清代皇帝大婚前,也要大张旗鼓地“选秀”。然而,选秀并非只在皇帝大婚前进行。皇帝的妃嫔队伍,需要不断补充新鲜血液,宫女的需求量更大得惊人。秦始皇后宫“列女数万”,元朝后宫“女官”多至四万,明末宫女达九千。宫女一般在三十岁之前,便蒙恩下岗,返回老家,少数人被赐婚。不像太监那样,非病残死“罪”,至老方休。    
    宫女队伍需要不断更新换代,皇帝的“后宫”需要不断充实,选秀就成了一件“经常性工作”。圣旨一下,立即开选,常常是彼波未平,此波又起。按《清史稿》的记述,差不多每隔两三年,就选一次。不过,像明世宗朱厚熜那样,为了“炼丹”而疯狂“选秀”,当属例外。至于某位皇帝一时冲动,把某位美女召入后宫为妃,那纯属他个人采取的个别行动,不在选秀工作范围之内。


第二部分第五章 巨典煌煌庆大婚(5)

    明代选秀,普遍撒网,突出重点地区。清代选秀,范围有限,动静比明代小些。清初,秀女只在“满八旗”和“蒙八旗”中挑选;后来,逐渐扩大到“汉八旗”。按照朝廷的规定,选秀必须严格把关。提供给皇帝的女服务员,必须是黄花闺女。凡在应选范围之内的适龄少女,即使到了结婚年龄,而未经挑选或落选的,不准婚配。因病不能应选的,下届再参选。满十七岁以上的姑娘,叫作“逾岁”,超龄了,顺序排在适龄姑娘后头,也要参选。这种做法,实际上等于把“初夜权”的关口,向前推移了。    
    古往今来,某些民族或地区,洞房花烛之夜,老百姓家的新娘子,得在国王、酋长、领主或宗教长老的卧榻上度过。因为,这些人有“剪彩”的所谓“初夜权”。在中国历史上,有上述法规的,不止清代。晋武帝司马炎曾于公元273和274年,两次颁诏,禁止官民嫁娶,等他挑完了再说。    
    清代选秀,一般情况下由户部操办。通知下达到各旗,旗内以满、蒙、汉的顺序,家庭不分贫富,出身不论贵贱,凡十四岁至十六岁少女,一律登记造册,呈送户部。    
    嘉庆年间以前,选秀过程中事故频生。应选秀女,一骨脑涌向紫禁城,车马杂沓,人员拥挤,争路抢道,互不相让,场面失控,以至马惊车倾,许多姑娘披头散发,首饰零落,衣衫破碎,秀色全无,狼狈不堪。困难和挫折,教训了主办者,使他们变得聪明起来了,自嘉庆年间起,选秀期间,每天户部只征调两旗秀女入宫。应召入宫的,无论远近,都必须以旗为单位,一人一辆车,顺序前来。入宫当日,丑时(凌晨三点钟左右),各旗主管人就集合人马,按秀女年龄长幼“排车”。“车树双灯”,然后出发。天还没亮,就到达神武门外排队等候。紫禁城里“上班”了,神武门开。姑娘们依次下车,整队入宫。千余辆空车,依次进入神武门,沿宫墙内的夹道向东,再向南,出东华门、东安门,向南经崇文门,转而向北,绕回神武门等候。车马虽多,秩序井然。    
    秀女们进了神武门,在顺贞门外等候,户部出人维持秩序。时辰一到,秀女五人一组,由太监逐组带进顺贞门,接受初审。负责审查的人,面前的桌子上放着写有秀女姓名、家庭情况的“牌子”;秀女胸前佩带“名签”。秀女站立不跪,回答诸如姓名、年龄、出身之类的问题。当局为了照顾姑娘们的脸面,不当面告之“当意不当意”;“当意者”,审查的人“留下她的牌子”,“不当意者投牌子”。初审结束,姑娘们依次出宫,在神武门外登车,集体回各旗,各回其家。直到“二审”期到,未应召入宫者,方才知道自己落选了。绝大部分落选者,因为从此有了“嫁人的权利”,并不感到遗憾。少数“鬼迷心窍”的姑娘,免不了伤心落泪,难受好几天。    
    从这些做法中不难看出,经过反复历练,选秀的组织工作,确实经验老道,其严密、细致、认真和规范的程度,不亚于现代的“选美”和模特大赛。    
    路漫漫兮修其远。选秀涉及面广,手续繁杂,人多,费时。从造册征调、初审,到终审、定盘子,往往有一个相当漫长的过程。咸丰元年初,咸丰皇帝奕首次选秀开场锣响,等到参加终审的姑娘们一睹奕尊容时,已经是咸丰二年的二月初八了。    
    终审结束,秀女们仍然各回其家。月底才传来“定音儿”的那声锣响。二月二十一,乾清宫敬事房太监传出“御旨”:贞妃、云嫔于四月二十七日入大内;兰贵人、丽贵人于五月初九入大内。奕很会替自己着想,让姑娘们分期分批入宫,以便慢慢地品味,享用。    
    “御旨”上说的兰贵人,小名兰儿,就是后来顶风臭出四十里地的慈禧太后。    
    在长达数月乃至一年多的时间里,应选秀女屡屡夜半即起,日落而归,长途往返,车马劳顿,又要接受极其严格的政审和体检,精神压力和体力消耗之大,非身处其中,难以想像。咸丰九年选秀时,有一次奕悄悄潜入赛场观摩,耳闻目睹了令其难堪的一幕。天寒地冻,姑娘们久立室外,等待“过筛子”,缺水少食儿,苦不堪言。京营一位四品官员的女儿,实在坚持不住了,要求回家,遭到维持秩序的户部官员的斥责。她与他争论起来,话赶话,竟说道:如今国家好多地方都在打仗,“长毛”(太平天国义军)闹得那么凶,老百姓度日如年;不见朝廷选将拜帅,却今儿个挑妃子,明儿个选秀女,这叫什么世道!    
    户部官员都有“政治头脑”,立刻抓住她的“话把儿”,上纲上线,声言要“严肃处理”。躲在室内瞧热闹的奕,听到外面有人吵吵嚷嚷,派人出来打听“出了什么事”。在场的人都吓傻了,好心人替那个姑娘捏了一大把汗。那个姑娘却摆出一副豁出去的架式,毫无惧色,把刚才说的话又重复了一遍。    
    奕闻奏,沉默了老半天,居然令人传旨:“你要是不愿意应选,此刻就可以回家了,不许再胡说八道!”这位姑娘逃过一劫,从此“鸟入山林,鱼归大海”!    
    按照清代的规矩,秀女被选入后宫,“妃、嫔、贵人以上,皆为世家女”,且“惟上命”,当妃作嫔,都由皇上一个人说了算。其他秀女,有幸伺候皇帝寝席的,从答应、常在做起,再一级一级地往上爬。同时规定:“后妃诸姑、姐妹,不赴选。”这些规定,形同虚设。顺治皇帝福临的后妃中,有姑侄四人:废后(降为静妃)博尔济吉特氏和悼妃,是堂姐妹;孝惠皇后博尔济吉特氏和淑惠妃这对同胞姐妹,是废后和悼妃的侄女儿。康熙皇帝玄烨的后妃中,有四对儿姐妹:孝诚皇后赫舍里氏和平妃,孝昭皇后钮祜禄氏和温僖贵妃,孝懿皇后佟佳氏和惠皇贵妃,宜妃郭罗罗氏和妹妹(封为嫔)。同治皇帝载淳的皇后阿鲁特氏,与比自己小三岁的姑姑同时入宫,姑姑为嫔,比侄女低四级。光绪皇帝载湉的珍妃和瑾妃,是亲姐妹,同日入宫。慈禧太后的亲妹妹,被指给奕的弟弟奕为福晋;这两口子密切合作,创造出了载湉。    
    咸丰三年,奕后宫中主要“老婆”的座次为:皇后钮祜禄氏(慈安太后)、云嫔、兰贵人叶赫那拉氏、丽贵人他他拉氏、婉贵人、伊贵人、容常在、鑫常在。显而易见,在过去的一年中,兰儿爬得很快,已经进入了前三名。    
    现代社会,居然还有人利用职权“选秀”。林彪称独生子林立国为“老虎”。为了给这只老虎找个媳妇,林彪和老婆叶群很下了一番功夫。这两口子要求爪牙们在全国征选,条件比明清皇帝还苛刻,光脸蛋儿漂亮、身条好还不行,必须家庭出身好,政治上可靠,文化水平高,能歌善舞,温柔贤惠,生育能力强。爪牙们初选后,把人陆续秘密送到林家,再继续考察。经过多次筛选,老虎终于相中了一位部队的文工团员。然而,老虎和爹妈叛逃时,却把姑娘丢下了。姑娘虽然拣条命,却又被组织上审查了好长时间,才获自由。    
    “家花没有野花香。”后宫佳丽再多,也拢不住皇上的心。他们动辄出宫,采花盗柳,拈花惹草。干这种事情时,他们倒是能放下架子,“礼贤下士”,不管是不是黄花闺女,只要瞧着顺眼,有性趣,一概兼收并蓄;即使是风尘女子,也毫不忌讳。    
    查明清两朝法律法规,都有明文规定,严禁官员嫖娼宿妓,却没有限制皇帝的条款,给皇上留下了可钻的空子。还好,当时他们的学问太浅,不懂得什么叫艾滋病,可以放心大胆地干;至于梅毒么,那就凭运气了,谁染上算谁倒霉。但是,与处在社会最底层的(禁止)“谈情说爱”,终究不是回事儿,传出去实在有损名声。


第二部分第五章 巨典煌煌庆大婚(6)

    中国的(禁止)和西方国家的不同。人家的(禁止),起源于古代寺庙里为神服务的“圣女”。虽然谈不上“根红苗正”,却也有相当高的社会地位,可以堂而皇之地在寺庙里架床铺被。据说,在美国亚利桑那州的偏远地区,想要执“妓业”的女人,曾经必须举行一个盛大的“派对”,与当地的头头脑脑欢聚一堂。每光着屁股陪一位酋长跳一曲舞,就双双进入“香巢”,美美地睡上一觉,并接受“首长”赠送的礼物。此后,她就可以光荣地挂牌营业了。“曾经陪着领导睡”,谁敢说她没地位?    
    据说,中国第一家挂牌营业的妓院,始于汉代。那时,商品经济日益发达,战争也经常不断。商人们终年四处奔波,倒买倒卖;士兵们更是不可避免地与老婆两地分居。妓业应他们的饥渴而产生。然而,作为一个“饭碗”,生财之道,个体从业者出现的时间,可能比规模化的企业要早得多。到南北朝时,已经出现了“歌”娼妓之谣:“夜度娘,夜来冒霜雪,晨去履风波;虽得叙微情,奈何身何苦!”“浔阳乐,离亭故侬去,九里新侬还;送一却迎俩,无有暂时间!”    
    在古代,士兵和商人,都是“姥姥不疼,舅舅不爱”的主儿。“好男不当兵,好铁不打钉”;商人被视为“不务正业”的混混儿。(禁止)的根儿,扎在这样的土壤里,当然没有好烟抽。那时,可没有现代社会这么讲究人权。别说娼妓,整个“乐籍”都受岐视。法律规定得明明白白,“乐户”三代之内,不准参加科举考试,不准出仕为官。哪像现代这样,从“海里”爬出来的里根,居然能当上大总统。一戏成名,顿时变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