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社科电子书 > 明清宫廷档案 >

第13节

明清宫廷档案-第13节

小说: 明清宫廷档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五十年。她有武则天的“壮志”,却没有人家那本事!    
    养心殿东暖阁垂帘听政处当时,载淳住养心殿,慈安太后住养心殿院内的绥履殿,慈禧太后住院内的平安室。议政时,养心殿东暖阁内,前设单人座,坐着载淳;后设双人座,二十五岁的“姐姐”慈安太后居左,二十六岁的“妹妹”慈禧太后居右;两座之间,置杏黄色纱屏八扇。    
    大臣奏事前,在养心殿西暖阁“候场”。议政王或御前大臣中,轮流坐桩,出一人当“召见大臣”,负责引见应召人。召见大臣跪拜皇上,然后立于皇帝左侧,应召人再跪在皇上面前,自报家门,奏事请旨。京城以外的地方官员面圣,皇上和两宫太后面前,各设一案,上面放进见人名单、简历。召见大臣按名单上的顺序,依次引见。如果需要当场盖章,由召见大臣隔着纱屏,把文件呈递两宫太后用印。    
    乳臭未干的载淳,总是以观众身份看大人们“演戏”,从不吭声。慈安太后老实巴交,少言寡语。有一次,她做了一件“有失礼仪”的事儿,露了一大怯。大臣们没敢吭声,却给安德海留下了话把儿,动不动就在背后作践慈安太后。慈禧太后乐得看笑话,从不制止。偶尔,在议政时,她还假惺惺地问慈安:“姐姐看这件事儿怎么办好?”慈安总是说:“听妹妹的。”


第二部分第四章 朝朝朝朝朝夕阅(7)

    退朝后,慈禧太后负责批阅奏章,“日以数百”,“某折某事,洞晰无遗”。所以能如此驾轻就熟,慈禧太后自吹自擂:“先帝在世,军务倥偬,政务繁忙,帝常令协助办理。”因而积累了经验,增长了才干。言外之意:老娘我,是“护城河里的鸭子”,老泡(炮)了!    
    同治十二年正月二十六,举行大典后,载淳开始亲政。当天,两宫皇太后在养心殿召见百官,勉励大家同心协力辅佐皇帝。二十七日,各国驻华使节联名求见祝贺。因为中外双方在要不要行跪拜礼上,争执不下,直到五月份,各国使节才免跪向载淳当面祝贺。    
    退居二线的慈禧太后,无论什么政务,都想插手,弄得母子不睦,几近翻脸。载淳和慈安太后,倒处得像亲生的母子似的。    
    同治十三年十月,载淳卧病不起,一度由他的师傅李鸿藻代行“批朱”。慈禧太后把载淳的六叔、恭亲王奕找来,对他说:这么大的事儿,怎么交给“外人”办呢!撺掇奕接管“批朱”权。不久,慈禧太后又把“批朱”权“顺利”地从奕手中收了回来。    
    载淳咽气的那天,慈禧太后不准张扬。傍晚,内廷传出懿旨,召诸王、军机大臣入宫“议政”。人都到齐了,慈禧太后没事儿似的,拿着个水烟袋就了座。王公大臣们打听皇上的病情,太后还挤出一点儿笑容,告诉大家:“皇上没大碍,养几天就好了。”接着,就是一阵令人窒息的沉默。外面说什么的都有,居然还有人断言,皇上的身子都烂了,“杨梅大疮,没治!”王公大臣都知道事情不妙,对太后的话半信半疑。可是,他们每人只长着一个脑袋,谁敢刨根问底?太后打破沉默,似乎自言自语,又像是在问王公大臣:“皇上无后,万一有个好歹儿,立谁为嗣呢?”王公大臣各抒已见,议论纷纷。有个大胆的“奴才”提议:在皇上的侄儿中挑一个接班人。太后立马儿峨眉倒竖,狠狠地“剜了他一眼”。王公大臣见势不妙,知道太后的屁股万万摸不得,谁都不说话了。过了一会儿,太后说:“我想让醇亲王的儿子载湉继承大统,你们觉得如何?”    
    谁比谁傻?载湉那小子刚四岁,明摆着,眼目前的这个老娘们儿,还想“垂帘”!王公大臣面面相觑,不置可否。有个不知深浅的“奴才”,小心翼翼地试探着说:“皇上没大病,过几天就好了,立嗣的事儿不急。”话音刚落,太后就厉声喝道:“还不着急?都火烧眉毛了——皇上今个下晌就驾崩了!”诸王公大臣先是一楞,随即放声大哭……他们大概一边哭一边想:这么大的事儿,还把我们蒙在鼓里?你他妈的看谁好,就“立”谁吧!让载湉继位的事儿,在这种悲愤交加的气氛中,“顺利”地定下来了。    
    事后,吏部主事吴可读冒死诤谏,指责慈禧太后有所冀图。慈禧太后虽然“丢了车”,自己却眼瞅着又要升帐拜帅,正在兴头上,“和为贵”,没搭理姓吴的“王八犊子”。太约五年后,载淳“梓宫”在河北遵化清东陵惠陵下葬那天,吴可读在清东陵自杀了。    
    光绪皇帝载湉(死后葬在河北易县清西陵崇陵)四岁即位。两宫皇太后再度“出山”,重演“垂帘”戏。期间,慈安太后移居东六宫的钟粹宫,慈禧太后住西六宫的长春宫,人们分别称这两位姑奶奶“东太后”和“西太后”。    
    光绪七年(1884年),东太后病故,西太后从幕后跑到了幕前,与载湉并肩坐在一个座位上“听政”。西太后日渐独尊,说一不二,拍马屁的人如蝇逐臭。有一年大旱,西太后拜佛求雨。三天后,天降甘霖。李莲英对西太后说:“我说什么来着,佛爷也得听太后的,让他下雨,他就得下雨;太后就是老佛爷!”从此,人人都称西太后为“老佛爷”。叫了一阵子,有人觉得不合适:康熙皇帝有“老佛爷”的美称,别人不能“僭越”。于是,许多人改口,称西太后为“老祖宗”。又有人说话了,孝庄太后才是“老祖宗”呢!弄得人们左右为难,干脆就逮着什么叫什么,别惹太后生气就行。    
    有这么个“老太太”像影子一样,贴在身边,载湉觉得很不自在。年龄渐长,却从不言语。议政时,西太后唱主角,大包大揽。有时,她自己都觉得不像话,用胳膊肘捅载湉,让他“作指示”;载湉也就说个一两句,就没词儿了。    
    按“老祖宗”立下的规矩,每日视朝前,内廷有身份的男男女女,得先去向她“请安”。载湉也一声不吭地,早早到西太后寝宫大门口“待漏”。等一名太监出来说:“来了!”载湉和众人一起跪地磕头。有一天,大伙儿正在闲聊时,忽听一声“来了!”众人忙不迭地跪在地上磕头。半天,却不见“老祖宗”的身影,环顾左右,只有载湉一人“戳”着,一脸“坏笑”地看热闹儿;这才知道,载湉把大家“耍”了,开了一个大玩笑,嘻嘻哈哈地要和皇上算账。其实,载湉恐怕不光觉得好笑,还有苦涩、捉弄、愤愤不平……总之,五味俱全吧!    
    光绪十二年,载湉亲政不久,西太后移居颐和园,遥控朝政。载湉截长补短地跑到颐和园去“请安”。西太后提拔起来的那帮大臣,常到颐和园去打小报告,和“老祖宗”一起缅怀在一起“共事”的光辉岁月。袁世凯向西太后密告:“皇上为了变法,要杀太后和荣禄。”西太后立即率领大队人马杀回紫禁城,直奔载湉寝宫;也不让人通报,闯到床前,令人把载湉拖到地上,“立马儿写还政诏书”。    
    另有一说,当天凌晨三天多钟,载湉得知太后要杀回马枪,立刻起床,派人向康有为、梁启超等人“报警”。载湉跪在养心殿门口,迎接西太后。太后没搭理他,在殿内升座后,才把载湉提溜进来,逼他写了“还政诏书”。交出大权后,载湉先被软禁在养心殿;后来,多次搬迁,被幽禁在中和殿、颐和园玉澜堂、西苑灜台等处。其间,还随太后出了一次公差,去西安避难。    
    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载湉先于西太后一天,永远闭上了他那双忧郁的双眼。    
    其实,早在变法失败的光绪二十四年,载湉和他的大清朝,甚至还有中国的封建zhuanzhi制度,就已经都死了。从1898年到1908年,只是他们的回光返照。睁大眼睛看看,世界都发展到什么地步了,有人仍然固步自封,抱残守缺,不思改革,不思进取,那还不是只有死路一条!    
    奕和兰儿两口子,给中国人民添了不少麻烦。那些年,老外在中国一通折腾,烧房子,抢珍宝,杀平民,占地盘儿;末了,受害者还得给杀手赔礼道歉,堵“窟窿”。老外被惯出了毛病,“小鬼子”也敢欺侮“大中华”。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国人差不多每年都义愤填膺地去帮助日本人民声讨原子弹。近二十多年才想起来,自己的圆明园、“九一八”、卢沟桥、“大屠杀”,也是值得好好纪念的!    
    提起光绪皇帝载湉这个人,人们往往同情,甚至鄙视他的懦弱,他的不争、他的不幸,怪他“成事不足,败事有余”,没工夫去“理解理解”他。    
    从某种意义上说,他也是那个时代求新求变的象征之一。不管怎么样,在重重包围之中,他挣扎过,想突围,想改革,想强国。经过“文化大革命”的人都知道,有几个敢“对着干”的?要是从这个角度去瞧瞧载湉,他也有可怜疼的地方。    
    回眸一看,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中华民族的的确确又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有一份资料说,中国的国民生产总值1955年占全世界的47%,1980年降至25%;1960年,中国的国民生产总值与日本相当,而1980年只有日本的四分之一;而在这期间,中国人口却在大幅度地增加!要不是万众一心改革开放,国人能像今天这样扬眉吐气么!    
    至少,现在想弄点儿花生米,当下酒菜儿,再也不用等到过新年、春节了。


第二部分第五章 巨典煌煌庆大婚(1)

    限男女之年定婚姻、执六礼,始于周代。《礼记》、《唐律》、《明律》规定,六礼屡纳采、问名、纳吉、纳征、告期、亲迎。    
    即使是皇帝,也不免“买卖婚姻”之俗。明神宗朱翊钧大婚,仅织造费就用了九万多两白银;清同治皇帝载淳大婚,共花了两千多万两白银。    
    奢华的背后,隐藏着一大批贪官污吏。    
    明正统七年(1442年),英宗朱祁镇年届十六,该结婚娶媳妇儿了。    
    或许是,除了天大地大,就是皇上大;或许是,皇上的婚礼场面大,动静大,规矩大,麻烦大……反正,皇上娶媳妇儿叫作“大婚”。    
    大婚的同时,用金册、金宝(证书和印鉴),册立皇后;册立皇后的同时,选一至四名妃子。    
    不是每个皇帝都能赶上大婚这种风光体面事儿的。登基前已经成年娶妻的皇帝,当上皇帝后,只举行册立皇后大典,不补办婚礼。    
    朱祁镇这小子有福气,赶上了大婚。为了这件事,太皇太后张氏、皇太后吴氏,以及朝廷重臣,搜肠刮肚,千挑万选,操碎了心。司礼太监、朱祁镇的“忘年交”王振,也忙得不亦乐乎。无论从私人交情、拍马屁固皇恩方面说,还是从公事公办,甚或乘机大捞油水方面讲,王振都实心实意地主张“大办特办”,并且早早地向全国各地派出了采购团,看样订货。    
    朱祁镇这盏“灯”,本来就费油,绝不能再弄个“疯丫头”,跟他配对儿!太皇太后张氏掂量来掂量去,综合了方方面面的意见和建议,毅然打破“皇后出自民间”的祖训,决然拍板:以工部尚书钱允明的长女为皇后,以御史云湘的女儿为妃。礼部和翰林院官员会议以后,完全赞同、坚决拥护太皇太后的英明决策。随后,翰林院负责起草证书及其他有关文件,礼部负责制册造宝,并会同司礼监、内府等部门,备办用品、礼品。钦天监的担子也不轻,负责选择良辰吉日,以便“执六礼”。    
    “限男女之年,定婚姻,六礼之仪”,始于周代。《礼记•;王制》,以“冠、婚、丧、祭、乡、相见”为“六礼”。其中的“冠”,为“成年礼”;没到成年,没举行过“成年礼”,就结婚,那就是“非礼”。《礼记•;昏义》、《唐律》和《明律》,规定“婚”的程序为:纳采,问名,纳吉,纳征,告期和亲迎,也称“六礼”。    
    纳采,即送礼、议婚,请媒人去探探口风、虚实。古人认为,大雁“夫唱妇随”,感情专一,值得学习;因此,纳采时拿一只大雁作见面礼。明清时期,见面礼可就丰盛了,互相攀比,再也不能光拿只大雁去蒙事儿了。    
    问名,就是举行一个仪式,询问对方的姓名、出生日期,看看“命相”是否合适。    
    到了纳采、问名这一天,礼部官员拟定了礼仪程序和规范,又和一大帮太监、宫女,忙前忙后,布置典礼会场。按“常仪”,陈设仪仗于乾清门外,设女乐于乾清宫丹陛上。乾清宫正殿内,临时设置两张桌子,铺上杏黄色缎子桌布,一桌上面放“节”,另一桌上面放“问名”诏书。准备送往钱尚书家的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