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关村到中国社会:中国的新革命-第26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70节:三次浪潮,潮起潮落(10)
中国人正在大张旗鼓地建设高速公路。随着公路从中心城市伸向遥远的地方,他们已经能够目睹车流滚滚的情景,可是要说〃信息高速公路〃,他们还处在蒙昧时代,也无法想像信息的流动是个什么样。1993年夏天,中关村连通一条接入互联网的线路,端口设在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的机房中,依靠电话线路,拨出6个号码才能上网。这是中国互联网历史的最早记录。就像微机最初只不过是少数学者的工具一样,在这个夏天,高能所机房里的这条网线,只不过是满足少数人猎奇心理的玩物。频繁出现在这里的人不是软件程序员,就是计算机发烧友,个个行动谨慎,秘而不宣,只邀很少几个朋友,其情景有如地下行会。如果一个陌生人想要进入,那就一定要辗转托人引见。这在后来互联网大规模扩张、电信局到处拉客的年代里,完全无法想像。
中国人有句老话,〃春江水暖鸭先知〃,看来新技术的领域尤其是这样。这时候,一大群新人物被吸引到这条网线上来,他们中间有些人在热血沸腾一阵之后也就算了,另外一些人当真行动起来,结果成了第三次技术浪潮的推动者,其中有些人的名字我们至今仍很熟悉。他们创造了新一代〃公司奇迹〃,为个人也为这个国家带来荣誉和财富。比如丁健、田溯宁、王峻涛、王志东、张朝阳和丁磊。1995年初,这为首的两人西服革履走进中关村,把他们的亚信安营扎寨,也把互联网的概念带进来。这时候中国人对于互联网还很无知,就算那些捷足先登者,也都倾向于认为,那是美国人吃饱了没事干才弄出来的玩意儿。他们不能想像这样庞大的数据网络价值何在,更搞不懂使用键盘来传达信息有什么用。难道靠邮局发送文件和用电话传输声音还不够好吗?为什么要花那么多钱去铺设线路购买设备?这个春天,丁健和田溯宁到处发表演讲,传达那些新名堂,鼓吹他们的焦虑和希望,就像布道士一样,声音带着磁性。可是对于他们满嘴说的〃解析〃、〃网站〃、〃主页〃、〃IP地址〃等等概念,别人听不明白。当时中国人关心的不是网络、不是信息、不是数据的快速流动、不是链接和共享,而是钱。有一天田溯宁来到武汉发表演讲,呼吁他的听众〃把武汉变成信息流中心〃。他是一个不错的鼓动家,加上情绪激昂和循循善诱,可是听众中间还是一片茫然。他从讲台走下来,感到失落。有个人过来安慰他:〃你在国外待的时间太长了,不了解国内。你还是告诉我们怎么引资吧!〃
很多年后人们回顾这个故事,都说这两个留学生是〃中国互联网技术和互联网商业的先驱者之一〃。之所以要说〃之一〃,是因为互联网早期的历史上还有一个人,不能不提。若论〃公司奇迹〃或者〃个人财富〃,她是失败者;若论历史上的象征意义,那么即使与那些最成功的网络英雄相比,她也能赫然屹立。她不是一个卓越的技术专家,也不是一个老谋深算的生意人,她从来不做投机活动,甚至对中关村和它特有的商业规则一无所知。但是,就像丁健和田溯宁,她是整个国家信息技术浪潮的最重要的推动者。
她叫张树新。她在年龄上和丁、田二人相当接近,行为方式却完全不同。那两人拥有长期留学美国的经历,经历过严格系统的专业教育,还有西方价值观念的潜移默化,而张树新则毕业于中国科技大学,是这个行当说的〃土鳖〃,此后她差不多每隔三年换个职业。她是一个喜新厌旧、见异思迁的人,激情有余而谋略不足,孤注一掷,不计后果。她的第一份工作是记者,第二份工作是官员,第三份工作是公关经理。她对新事物有着一种超越常人的敏感,但却从来没有善始善终地做好一件事。对于她和她的昙花一现的瀛海威公司,人们曾经给予很多评价,直到今天还能引起人们普遍的激动。有人说她是〃理想主义的化身〃,有人说她是〃过度炒作的代表〃;有人说她是〃先驱〃,有人说她是〃先烈〃;有人说她的眼界〃宏阔异常〃,有人说她不过是在〃蛊惑人心〃。但是无论褒贬,全都不能否认一个事实,她的确是以中国互联网的开拓者身份进入中关村的。
第71节:三次浪潮,潮起潮落(11)
如果那些攻击她〃炒作〃的人是有理由的,那就一定与她的短暂和不成功的记者经验有关。1996年,张树新以一个相当夸张和充满悬念的行动开始了她的冒险。她把一个大广告牌竖立在白颐路南端的街角处,上面写着〃中国人离信息高速公路有多远向北1500米〃。这种广告语中明显带着记者的夸张笔法。她把它放在从市中心达到中关村的必经之路,让人人都能看见。上面所谓〃向北1500米〃的地方,其实就是她的刚刚开张的〃瀛海威网络科技馆〃。
张树新恰如其分地告诉媒体,瀛海威〃是中国互联网商业领域的第一家公司,也是邮电系统之外最大的一家服务商〃。公司早期的性质有如〃夫妻店〃,因为投资者是她和她的丈夫姜作贤。那时候她刚刚在美国渡过一个假期,回到北京,浑身上下散发着大洋彼岸方兴未艾的互联网气息。我们与其说她受到新技术的影响,倒不如说是受了美国舆论的蛊惑。她坚信中国必将再次步美国后尘,就像过去十几年反复出现的情形一样。她到邮电部去申请信息服务的资格,那些官员完全听不懂她要做什么,但是这些都是小事,不会让她这样的人退缩。
奇怪的是,这个出身官方媒体记者、还当过官员的人,直到凄凄惨惨地离开自己的事业之前都是孤军奋战,很少尝试走官方门路,而另外那两位拥有西方教育背景的留学生,丁健和田溯宁,却从一开始就抱住政府这棵大树不放,还紧紧依靠拥有垄断地位的国有电信企业。
1995年3月,也即张树新的〃瀛海威〃开张之前大约两个月,亚信开始了和国家科委的合作。丁、田二人加入到国家科委主持的互联网宣传计划中,扮演了启蒙者的角色。他们为中国人讲解什么叫〃IP〃,什么叫〃互联网〃。这是在尽义务,但是他们仍然获得了宣传方面的好处。在一连串公开场合,他们总是能够让别人看到自己的形象伴随在国家科委左右,这为他们带来巨大声誉,也让他们获得〃中国电信〃的信任。春天还没过去,亚信接下它进入中国之后的第一个订单建立〃Chinanet〃骨干网。〃中国电信〃这个拥有行业垄断地位的企业,显然注意到互联网在美国的崛起之势,于是仓促上马。他们租来一条64K的线路,打算在北京和上海建设两个试验网络。然而在当时的中国,除了丁健和田溯宁这两个留学生,他们找不到另外的人懂得什么叫网络。
其实还有一个张树新。她非常敏锐,又有激情,其实自己也不知道一个互联网公司到底应当做什么。她请来几位自称懂得互联网的人,又花了不少钱做广告。夫妻俩的投资就像流水一样往外淌,有去无回。幸运的是,公司刚刚开始运行,就发生了一个传奇般的故事,轰动全国。一个女孩儿在〃瀛海威〃上留下一封信和一束红玫瑰。她说自己得了血癌,每天留下一段告白。她名字叫〃Rose〃,而她也真的像朵玫瑰一样只活了十几天,然后消失。没人知道是不是真有这么一个人,但是网友宁愿相信她存在过,把真挚的祝愿送给她。一个美丽鲜活的生命转眼凋零,他们万分悲痛,为她流泪,为她撰文。冰冷的互联网传达着人间温情。虚拟世界变得伸手可及。这件事发生在1996年春节前。这一年剩下的时间里,互联网就像一个神话到处传播。我们已经知道,一年前它还只是少数人的〃地下活动〃,但是现在,根据一份题为《关于中学生科技意识调查》的报告,北京市拥有电脑的中学生中,已经有5?8%联网,另外还有33?2%想要联网。当时只有19?2%的人还不了解互联网。老实说,这在很大程度上应当归功于张树新和瀛海威,还有那个名叫〃Rose〃已告别人世的女孩儿。
但是张树新还是分文未进,而且已经把她的700万元花个精光。它预示了互联网原来是个〃烧钱〃的行当。好在瀛海威当时如日中天,所以不愁没有新的投资者加入进来。1996年9月,张树新完成第一次融资,夫妻二人的原始投资作价2120万元,占有公司26%的股份。另外两家公司则以现金购买了瀛海威的其余股份。
第72节:三次浪潮,潮起潮落(12)
互联网的早期历史与其说是技术的开拓,倒不如说是组织的开拓和商业的开拓。丁健和田溯宁现在已经不仅是鼓吹者,还是轰轰烈烈的行动者。〃Chinanet〃的建设过程,有如一台微机的制造,用〃舶来〃的元件和理念组装起来,只不过规模更大,结构也更复杂。亚信从美国买来整套网络设备,包括思科的〃2501路由器〃,报关入境,用一条光纤专线把北京和上海连接起来,再与美国沟通。两个人好不容易完成这一切,忽然想到,这是第一个建立在互联网上的中文环境,所以还需另行编制软件,制定传输中文的统一标准。
亚信迅速完成这一切,为中国人申请了第一批互联网地址,它们都用〃168〃开头,听上去既顺耳又吉祥。但是就像他们自己说的,最初的网络是〃试验〃性质的,规模很小,只在北京和上海两个城市各自拥有16个拨号端口,由于当时路由器的技术尚在初级阶段,端口流量有限,所以能够同时使用网络的用户不超过320个。
然而亚信的互联网事业以惊人的速度扩张开来,它也是整个国家的事业。公司每天顾客盈门,排着队签订单。两个开拓者心急火燎,忙着扩大员工队伍,可是在全中国也找不出几个能够说清互联网的人来。所以当时白颐路上流传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只要能拼写出Internet,就可以到亚信去上班。〃他们为外省建设互联网,为中央政府建立〃金融骨干网〃,为上海开辟〃热线〃,为北京承建〃科技信息网〃。1996年1月,Chinanet也开通了。这个名字被官方翻译成〃中国公用计算机互联网〃,媒体又为它加上〃全国骨干网〃的称谓。这的确是〃全国〃的,就连拉萨也有了32个端口8个月前北京和上海两大城市加起来也就这么多。按照当时的报道,北京的拨号端口已经扩张到120个,能够支持2000个用户同时上网,数量还是少得可怜,好在当时上网的人更少,很少占线。
在过去几十年里,太平洋两岸的两个大国总是你死我活,很少遥相呼应,但若真的遥相呼应起来,就会势如破竹地影响整个世界。1996年的中国东海岸和美国西海岸,就有一点这种味道。〃全国骨干网〃向中国外省延伸之时,正是〃网景〃和〃雅虎〃在纳斯达克上市之日,互联网一夜之间跨越浩瀚的大洋。整个中关村都感受到这股浪潮的冲击,但是大多数人还在等待,只有装满腰包的〃瀛海威〃四处出击。它就好像中关村网络军团杀出的一支奇兵,打算一举征服全国。这支队伍无论走到哪里,就在当地的报纸上刊登大幅广告,上面一律写着〃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就这样一口气扫荡8个城市。张树新对投资者说:〃照这条路走就会赢,而且快赢了。〃但是她忽视了所有创业者在这种时候都不敢懈怠的三样东西:技术准备是否充分?运营环境是否成熟?市场需求是否到了爆发期?事实上,能够帮助瀛海威成长为一个大公司的这些前提,当时都不存在。所以当瀛海威的用户超过3万户时,麻烦接踵而来:开户烦琐、线路阻塞、价格昂贵、拨号上网效率奇低、好不容易上去了又看不到什么东西。那时候还没有〃内容提供商〃,所以张树新不得不自筹内容体系。她做了互联网上的所有事情,却没有一个清晰的收费模式。投资者眼见公司财务只进不出,很快失去耐心,这又导致她和股东之间的尖锐冲突。
从1996年到1997年,〃瀛海威〃的辉煌就像一道流星闪过,很快陷入黑暗。张树新的敏锐再次起了作用。她最早意识到:〃瀛海威太早了。它是在整个行业的资源与环境都不成熟的条件下做起来的。〃在一个记者面前,她甚至坦率地承认,〃瀛海威特别像一个模板,而不是一个公司。〃1998年元旦这天,张树新对全体公司员工说:〃现在的情形如同在大雾中驾车前行,不知道前面有没有陷阱。〃它的确已在大雾中摸索了很长一段时间,每个人都很茫然。问题不在于前面有什么,而在于前面什么也没有了。6个月后,张树新在投资者的压力之下辞去总经理之职,也离开了她的互联网之梦。她后来谈到辞职的理由,只简单地说〃我本人比较识趣〃。其实她走到这个地步,与硅谷思科公司投资者罢免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