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罗谈投资策略-第11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长期系统
下列组合中的任一个:
a.收盘价对天 EMA对天 EMA
b.收盘价对天 SMA对天 SMA
SMA=简单移动平均
EMA=代数移动平均
买入信号:第一次出现收盘价加上二条 MA线之和为正增长,第二天按今天高价加上3
点作为止损价格买入。
卖出信号:第一次出现收盘价加上二条 MA线之和为负增长;第二天按今天低价减去3点
作为止损价格卖出
退出市场:采用1500美元的资金管理止损限度。注意:这是长期系统,使用较松的止
损限额。
短期系统
采用60分钟(小时计)条形图。交易则在收盘时或第二天开盘进行。避免依据一天内信
号进行交易。
看下列指标:收盘价,天SMA,天SMA
进入多头:如果在一份60分钟的条形图上得到的收盘价天 SMA对天 SMA排列呈现牛气,
第二天以今天的高价加上3点作为止损价格买入。
进人空头:如果在一份60分钟的条形图上得到的收盘价对天 SMA对天 SMA排列呈现熊
气,第二天以今天的低价减3点作为止损价格卖出。
退出市场:
初始止损限额: 600.00。
当赚到400利润时,将止损限额推进300。
当利润超过800时,将止损限额移到收支平衡点。不再改变止损限额。
实际上你能看出计算机交易体系优点之一是十分专业和确切。另一个显著的特征是它不
象许多投机者一样对每个市场的多头地位有偏好,因为所有的信号都来自体系中的数学计算。
归纳起来基本内容是,一个交易体系是一项工具,如同大多数工具一样,它们有优质的,
也有平庸的。没有一个系统能够成为获得持久利润的“最终解决办法”。它们至少须和良好的
市场策略、资金管理和可行的风险控制结合起来使用。尽管仍有众多成功的交易商不懂数据
盘和接口盘的区别,但在一位客观的、训练有索的操作者手中,“正确”的体系可以成为成功
地进行交易的一个有力帮手。但(这儿又出现了这个大写的“但”字),系统有效性的发挥与
操作者所有的耐心和所受的训练成正比。
系统交易的结束语
在第14、15章,针对系统交易、我们为你作了一个客观的、易于理解的介绍。对交易
体系更进一步的了解则超出了本书的范围,可以参考有关计算机系统交易的专门论著。
第16章 后记:克罗的持续获利市场策略
文章的开头我想说的是,我本从未打算在本书中写进下列的内容。我经营着巨大的帐户,
有个人的也有机构的。下述的内容激括了我在自己的帐户中进行交易的实践策略。一般认为,
这是纯属专利的极为机密的信息。那我为何同意将之写入书中呢?
我在这个行业中工作了33年,已经写过五本有关交易的书。30年来,华尔街一直对我
不错,思量再三之后,我觉得如果这些策略能够对其他投资者有帮助,那与人分享又何尝不
是件好事。因此才有了下文。
但有几句话我要讲清楚。下述的策略并不是对每个人都适用的,把它当作一个普遍适用
的方法将是一个错误。它仅仅是一个人的个人交易方法,也只应当这样认为。这项策略对我
有效吗?毫不含糊,它当然适用于我。那它对你有效吗?也许不会,至少它的表面表达形式可
能不适合你。我希望,那些认真严肃的交易商(本文也仅为严肃认真的交易商而写)通读本书,
加以提炼,使这些战术和战略适应他们的个性和个人风格。这样的话,这些策略同样也能为
他们有效工作。
本章最后详细列出了期货合约的“每份合约的最大风险”。可能不会再有第二位交易商完
全同意这些数据。一些人可能觉得风险(止损距离)控制太松,另一些入则觉得太紧。该表中
的测试结果,不仅由计算机得出,也通过我的反复试验得出。它们看来很适合我。
记注,这是我个人的投资策略,它虽然与期货交易联系在一起。但很容易在作出调整后
同样适用于股票交易。
斯坦利·克罗的交易策略
(l)克罗是一位盈利头寸上的长线系统交易商,常常将盈利交易保留至少周;不利头寸上
的短线交易商,常常在不利交易中停留不到周。
(2)他运用一个机械交易系统,进行该系统同意的每一笔交易。除非他只能从他跟踪的
四种货币中最多(为每泣客户)选择二种。一般说来。除非在市场极度跌荡时,他必须通过自
行决定的方式拒绝某笔新的交易或从现行交易及早退出外,他不采用自行决定的方法。
作为系统交易商的主要优势在于,如果系统工作正常,与市场步调一致的话,它能够在
相当—段时期内提供一个稳定的风险回报率。
(3)他是一位资产组合多样化的资金经理。跟踪并交易着26种不同的期货合约,遍布全
美各主要市场,外加香港和新加坡商品交易所的市场。
(4)他是一位技术交易商,使用的进入和退出信号以价格为基础。这些信号通过对每一
市场所做的技术性分析产生,未经优化,且全部市场使用同样(活跃)的信号。
(5)他是一位相对保守的资金经理,在信用交易中使用的资金不到各帐户资产的 %。一
般在每一市场上仅交易1至2种总值达20万元的合约。这可以避免过度的杠杆作用和过度
交易。余下的 %的资金投资于短期国库券以及作为持有储备。
(6)他构建的资产组合包括了最大数量的多样化市场群;食品和化纤、利率工具、复合
能源、谷物、肉类、金属和亚洲市场。在每一市场中,他挑选主要合约的最活跃月份进行交
易。
这佯一个广泛分散的资产组合中,市场之间具有相对弱的相关关系。
(7)他在持有多头头寸或空头头寸间绝无偏好。在掏建资产组合时,他留意在多头和空
头之间实现一个客观的、防御性的平衡。
(8)他在每一市场上运用严格的风险控制限额。典型的是每份合约的初始风险,或资金
营理止援限额没置小于1500。而支持长期交易的确切数据则由历史验证来决定。如果止损
限额太宽,会产生无法承受的高额损失;如果止损限额太窄,会使交易频率上升,每笔交易
的利润下降。因此,止损限额的确定要允许交易时间有个发展伸缩的余地。止损限额于每日
开盘前输入,每笔头寸每天实行一个止损限额。他在每一市场头寸上冒的风险(依据头寸大小)
平均为帐户资产的1.0%到2.0%。
(9)克罗有选择地运用交易止损额度。根据市场及其技术特征,他设置止损限额的依据
可以是市场的变异性、交易的利润额和交易时间。有些市场历史走向稳定,他可以不用追踪(推
进)止损限额。有些市场;他确信交易模型有充分的敏感性,能够对趋势变动做出适时反应。
总而言之,他的止损限额设置策略允许长期交易有时间和空间进行发展。
(10)他不试图摘取天价和地价。他几乎一直在市场中交易他的多数合约,一旦建立一个
趋势跟进头寸,他就假定每一笔头寸其结果都是跟随大势的,并尽可能长地跟随这一趋势移
动。而止损限额会“告诉”他何时从市场逆转中抽身而退。
(ll)他如果被过早地截出市场,而第二天市场仍旧保持原有走向,他将运用他的客观进
入策略,按同一定向重返市场。
(12)他的新帐户进入策略通常是等待新的信号。但如果他最近的一个进入信号表现为损
失,他可能依据交易的天数和近期市场动态进入交易。
第17章 跋;90年代中国和香港的投资机会
据说20年前,一般的中国人想要的是一辆自行车、一台缝纫机和一块手表。80年代这
张单子上增加了彩色电视机、电冰箱和其它设备。现在90年代,再去预计下一张民族“愿
望
单”也许很困难。但可能包括一台放像机、一套音响系统、空调和移动电话,对许多高收入
者来说还有一辆汽车。
人们该怎样从经济观念上来描述中国呢?单纯的统计数字超过了人们的想象力,它表明中
国已经拥有世界上最大的制造业和服务业公司。一个有12亿消费者的市场,一个有7亿人
口的劳动力大军,一个1994年以13%的速度增长的经济(相比于美国的3%的增长率),更
不用说从发达国家几乎每个角落涌入的亿万投资资金。
经济学家们预测,由于中国在进行经济改革,到本世纪末,其经济增长速度平均可达约
9%。但这一发展速度一点也没保证,发展的道路也许并不平坦。相伴而来的迅猛通货膨胀,
起起落落的国际看法以及基础设施,都使任何理性的观察家想系紧安全带,戴好防护甲。
15年前,中国的最高领导人邓小平发表了一次历史性的讲话,激发了一场经济革命。邓
先生简单地说:“贫穷不是社会主义。”他说了这些话,并发动了一场推动中国向前发展的运
动,帮助引导现代中国社会走向他所说的“小康社会”。
十年“文化大革命”,使中国陷入一片混乱,国家濒临崩溃的边缘,中国领导人在此之后
发现中国已完全与世界发展相隔离。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和1952年第一次开始二战后经济
恢复时期的生活水平一样低。
1978年,国家统计公报说“肉食、家禽、饲料和其他粮食短缺……无法满足人民日益增
长的需要。”大多数粮食,甚至从自行车到洗衣粉这样的消费品都采用配给方式供应。
但到1992年,分配券已经取消,肉类、蛋和饲料的人均产出分别为2公斤、8公斤和令
人吃谅的380公斤,与国际水准相平。
邓先生说,在改革中“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
他的话现在已成事实。
1994年,经济增长迅速,产业多样化发展信心十足。改革给中国社会带来了巨变,神奇
般地提高了生活水平,尤其是较发达地区更是如此。
多年以前,当我刚做美林公司的业务员时,我记得和一位渊博的华尔街人士谈到瑞士银
行家。我尤其记得这句话:“如果你看到一位瑞士银行家跳出窗外,你就跟着他往外跳。他不
仅可以软着陆,而且还可能以这种方式赚到钱。”显然是一句夸张的话,但这中间不无真理。
最近,瑞士三家最大公司之一的瑞士银行公司宣布进一步进军中国,在上海建立其在中
国大陆的第二家代表处。
瑞士银行驻北京代表处的一位发言人以瑞士人特有的沉默态度指出:“这是个明显的信
号,我们的银行想在中国扩展业务。”
如果作为榜样的瑞士银行家想跳人中国,为什么我们不同样做?我们应当更多地进入中国
吗?时机如何安排?
作为一名长期的华尔街交易商,我已被训练成这样:在我开始谈赢利潜力之前,我认为
先谈谈涉及的风险更合适。
(I)我们只看到中国在过去15年的增长,在进行大规划时,这只是非常短的一段时间,
不足以得出长期推论。
(2)中国的基础设施不具有配套性。经济腐败和丑闻看来很猖獗。尽管政府看来有进行
整顿的决心,但人们会问,他们有经验和人力来恰当实施这项工作吗?
(3)我经常被要求挂牌做中国的商品和期货市场的业务。抛开众所周知已经确立的交易
所,如北京、上海、深圳和郑洲的交易所,以及南京新成立的石油交易所不谈,人们可以看
到大多数中国的交易所对自己的未来感到迷惘和不确定。目前,中国估计已有超过100家的
交易所和远期市场、8万多家农贸市场和交易集市在朝全国化发展。
(4)中国合同的法律效力总体来说达不到标准。这些标准在许多国家被认可,是持续追
求重大业务目标的基本保证。
(5)除了在控制通货膨胀和货币供给过松上的重大努力外,影响经济和经营环境稳定的
障碍仍然存在。在不久的将来能否控制注它们还很不确定。
中国幼稚的商品期货行业面临成为其迅速的、无节制的扩张结果的受害者的危险。商品
期货市场在全国兴起,它的增长既无组织又重复建设。
中国花了5年的时间来建立商品期货交易。现在,在北京、南京、上海、深圳和郑州的
交易所里,主要交易的合约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