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社科电子书 > 世界当代文化教育史 >

第4节

世界当代文化教育史-第4节

小说: 世界当代文化教育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校教育为基础,向前延伸,称为“学前教育”或“早期教育”;向后延伸, 
称为“继续教育”。继续教育的形式多种多样,成人教育、职工培训等都属
于继续教育。美国1979 年在继续教育方面的投资达20 余亿美元。法国1971 
年即制定“继续教育法令”,职工进修制度,1977 年支出的培训费达75 亿

法郎。前联邦德国1970~1975 年继续教育经费每年平均增加16。3%,前苏
联1977 年用法令形式规定科技人员每五年进修一次。这些都是重视继续教育
的事例。
中国要实现四个现代化,也必须赶上世界教育发展的趋势,重视终身教
育。可能有人认为现在中国九年制义务教育还没有完全实现,谈终身教育是
好高鹜远,不切实际。当然,实现九年制义务教育是当务之急。但办教育必
须有战略眼光。教育要实现“三个面向”就不能不看世界教育现状和未来的
发展趋势。
由于终身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对现在的正规学校教育的地位和作用应
该有新的认识。现在还有不少人把当前的学校教育看作人的一生中唯一的受
教育阶段,认为学校和教师在这一阶段应该给学生灌输尽可能多的知识,把
学生的脑子当作储备知识的口袋,尽量装满。中小学灌输尽可能多的知识给
学生,使能考上大学,大学灌输尽可能多的知识给学生,使其毕业后能从事
某一专门职业。中学、大学入学考试都只着重考核学生已经获得了多少知识, 
而很少考虑其他方面的要求。加上现代科技革命,知识增长很快,学校教材
不断加深加广,以为这样就可以赶上时代的要求,这更加重了学生的功课负
担。这种观点实际上已经落后于时代。
终身教育已经成了当代教育的共同特点与趋势,对现在的正规学校教育
就只应看作是人的一生中受教育的一个阶段,在人的一生中学校教育只是一
较短的阶段。学校教育只能为终身教育打基础。当然,这个基础是很重要的。
有的人以为,既然有了终身教育,将来电脑普及,坐在家里就可以学习,学
校会渐趋消亡,这种看法是错误的。学校有教师当面指导,并在集体中受教
育有它特殊的优越性。不管将来家庭电脑发展到怎样的程度,学校教育都是
不可缺少的。但是,既然学校教育在终身教育过程中只是一个打基础的阶段, 
就需要改变上述的对学校教育的旧观念,研究改革现在在学校的教学内容和
教学方法,以适应终身教育发展的趋势。
现代科学知识的增长和更新这么迅速,学校教学传授给学生的知识无论
如何不能满足其日后工作的需要,因此,学校教学应该从单纯传授知识转移
到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发展学生的智力和发展学生个性的轨道上来。这里所谓
发展学生智力,就是培养学生独立观念,分析客观事物总结出规律知识的能
力,在知识海洋中能够自学,掌握自己所需要的知识的能力,和把知识整理、
储备、运用于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换句话说,就是培养学生的认
识能力、自学能力和创造能力。所谓发展学生的个性,就是指导、帮助学生
根据其本身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发展自己的爱好和特长。学校教师的任务,要
使学生学校毕业后有继续学习的能力,有终身学习的意志和信念,不因一时
的成败而动摇。现代社会终身教育的发展趋势,为每个人开辟了广阔的成才
之路,给予每个人以真正全面发展的机会。所有教师也应扩大自己的视野, 
不要只作为一个限于“传道、授业、解惑”的教书先生,而要成为每个学生
终身学习,走自己成才道路的指导者。
⑥教育手段日益现代化
围绕新科学技术对教育的影响问题,第39 届国际教育大会曾展开热烈讨
论,有44 个代表团就这一问题发言。不少代表指出,新科学技术不仅向旧的
教育结构和制度提出了挑战,而且,对教育内容尤其是教育手段的现代化, 
提出了新的要求。一些代表认为,“现代教育的目的之一是要为学生在科学

技术的环境里生活作准备,使儿童熟悉科学的方式及概念,使包括成人在内
的所有人科学地理解宇宙,促使所有人在生活各方面经常使用技术”,因此, 
“需要在教学的初期引进科技教育”,“高级阶段的科技教育必须多样化”。
新的科学技术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教育,教育手段日益现代化,是世界
教育发展的又一重要特点与趋势。自38 届国际教育大会以来,教育运用新技
术的一个特点是,微信息处理技术在许多国家获得了迅速发展,并在诸如视
听辅导材料、广播电视、录像和通讯卫星等教学手段和范围内占有重要地位。
美国在教学中开始运用互作用电视唱片、互作用电缆电视、通讯卫星、微波
广播系统(可以进行双向讨论)、录像课文、互作用电视。高等教育中开始
使用教育电话,把若干地点连接起来,每个地点配有传声器组合装置,使学
生感觉同讲授者几乎在同一教室。日本有些学校采用与微型计算机配套的录
像圆盘。认为这“将成为学习的强大手段”,日本高级中学中,平均每校有
4。1 部计算机。印度采用以卫星为基础的交流系统,电视和广播教育已经能
覆盖全国。很多发展中国家开始计算机教育的试点。正如一位代表在论述教
育采用新技术的重要性时所说,这已经“不是一种优先考虑,而是一种需要”。
资料来源: 
王一兵:《从39 届国际教育大会看世界教育发展的一些趋势》,《新华
文摘》,1985 年第5 期。
冯之浚:《决策与软科学》,中国展望出版社1989 年版第185 页—188 
页。
吴福生:《结构·速度·质量》,《末定稿》,1988 年第21 期。
黄汉杰:《现代教育的两大趋势》,《外国教育研究》,1988 年第2 期。

二、欧洲当代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
欧洲全称欧罗巴洲。位于东半球的西北部。面积1,016 万平方公里,约
占世界陆地部面积的6。8%,仅大于大洋洲。人口据1981 年统计,包括前苏
联全部人口在内,共7。53 亿,约占世界总人口16。7%。居民绝大部分是白
种人。有部分黄种人。语言分属于印欧语系、乌拉尔语系、高加索语系等。
欧洲的34 个国家和地区习惯分为南欧、西欧、北欧、东欧、中欧等五个地区。
欧洲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最早的一个洲。由于各国的矛盾和斗争激烈, 
历史上两次世界大战都是在欧洲爆发的。因此,欧洲在整个世界舞台上扮演
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1。概况
(1)文化事业
新闻
北欧四国的重要报纸有挪威的《晚邮报》、芬兰的《赫尔辛基新闻》、
瑞典的《每日新闻报》、《快报》和丹麦的《贝林时报》。
前联邦德国战后作为战败国,所有的新闻机构都曾被关闭。1949 年9 月, 
盟国最高委员会第5 号法令宣布,除纳粹分子以外的德国人可以自由办报。
之后,该国的新闻事业有了很大的发展,据统计,全国共有报纸约1500 家, 
杂志15000 多家,有两家全国性通讯社(德意志新闻社和德意志电讯社), 
两家全国性电台和八家州电台、两家全国性电视台。该国的主要报纸有《法
兰克福汇报》、《世界报》、《南德意志报》、《图片报》、《商业报》、
《西德意志汇报》等。
荷兰的全国性通讯社是全荷兰通讯社。荷兰共有两个电视台。官方对外
宣传机构为荷兰世界广播电台。荷兰的主要报纸有《电讯报》、《人民报》、
《新鹿特丹商业报》等。
奥地利的通讯社是奥地利新闻社。广播、电视机构是奥地利广播电视台。
该国共有30 多种报刊,主要报纸有:《新皇冠报》、《信使报》。
比利时通讯社是比利时各报的联合通讯社。该国约有40 家日报。主要报
纸有:《晚报》、《自由比利时报》、《旗帜报》、《国境回声报》等。
世界知名的法国报纸有:《世界报》、《费加罗报》、《法兰西晚报》、
《震旦报》、《人道报》、《巴黎晨报》等。
意大利是欧洲通讯社最多的国家,多达350 余家。其中影响较大的是安
莎通讯社、意大利通讯社和天主教报业联合会。意大利的广播电视事业比较
发达,约有400 家电视台,2500 多个广播电台。意大利约有90 家日报。影
响较大的报纸是:《晚邮报》、《新闻报》、《信使报》、《团结报》等。
西班牙现有3 家通讯社,8 家全国性广播电台、电视台,近160 家地方
广播电台,230 多家报纸和1600 多家杂志。西班牙的主要报纸有:《阿贝赛
报》、《终极日报》、《国家报》、《西班牙先锋报》等。
葡萄牙的全国性通讯社为匍荡牙通讯社,有1 家全国性电视台和两家全
国性电台、34 家日报和2500 多家杂志。葡萄牙的主要报纸有:《新闻日报》、
《人民日报》、《新闻报》等。
希腊有1 家通讯社(雅典通讯社)、2 家广播电台、电视台,重要报纸
有:《卫城报》、《每日新闻》、《新闻报》、《雅典新闻》等。
据1980 年统计,英国有135 家报纸,每日发行量少则20 万份左右,多
则达到470 万份。英国的日报分为“高级报纸”和“大众报纸”两大类。所
谓“高级报纸”,着重刊登新闻和政府文章,比较严肃。如《泰晤士报》、
《每日电讯报》、《金融时报》、《卫报》和《观察家报》等。所谓“大众
报纸”,均以四开小报形式出版,主要刊登耸人听闻社会新闻、黄色新闻、
凶杀犯罪等“黑色新闻”,以及体育、娱乐消息,对国内外大事则以短小通
俗的形式加以报道。如《太阳报》、《每日镜报》和《世界新闻报》等,发
行量分别为3—4 百万份以上。
前苏联用50 多种国内各民族文字和10 种外文出版发行的报纸约有8, 
000 多种,日发行量约17,000 万份。其中最有影响的报纸是《真理报》、

《消息报》、《劳动报》、《共青团真理报》和《红星报》等。
出版
战后,欧洲出版业发达的国家有:英国、法国、前联邦德国、意大利、
荷兰、西班牙、瑞士、前苏联、波兰等国。国际出版商联合会总部设在瑞士
日内瓦,国际书商联合会总部设在前联邦德国法兰克福。
战后英国出版业发展迅速。1959 年,年度出书2 万多种。1969 年,年度
出书3 万2 千多种,其中新书2703 种。同年,出版物年度营业总额达1。4 
亿英磅,其中图书与期刊出口额为6720 万英磅,占出版物营业总额的47。2 
%。1983 年,年度出书5 万6 千多种,期刊6 千多种。由于历史和语言的原
因,英国长期以来一直是世界上出版物出口比例最高的国家之一。主要出口
美国、澳大利亚、荷兰、前联邦德国、日本、新加坡以及香港地区。
战后法国出版业曾面临一个恢复时期。 50 年代以后,出版业重新繁
荣,其时,中小型出版社纷纷成立。1967 年,图书年度营业额达14。62 亿法
郎,1970 年达20。68 亿法郎,同年,年度出书21571 种,其中新书10924 种, 
新版书1406 种,再版书9241 种,印量约2。5 亿册。1986 年,年度出书3 万
多种,出版期刊2410 种。1985 年,进口图书约9 亿法郎,主要进口国是比
利时、瑞士、美国和英国;出口图书21。5 亿法郎,主要出口国是比利时、瑞
士、加拿大、美国、阿尔及利亚。1985 年向中国出口图书420 万法郎。
战后,前联邦德国出版业也曾面临一个恢复状态。1948 年,德国出版商
和书商联合会成立,1949 年举办战后首届法兰克福图书博览会。50 年代,年
度出书未超过2 万种。但由于其出版业历史悠久,基础坚实,到60—70 年代, 
出版业迅速发展,年度出书从1960 年的22524 种升至1980 年的64761 种。
仅次于美国和前苏联,居世界第三位。1986 年,年度出书63679 种,期刊6893 
种。最有影响的综合性期刊是:《明镜》、《明星》、《彩色画报》、《地
理》、《资本》等。1986 年,进口书刊7。79 亿马克,主要进口国是奥地利、
瑞士、美国和英国。该国是主要书刊输出国之一。1986 年出口书刊22。35 亿
马克。主要出口国是奥地利、瑞士、法国、荷兰,1986 年该国向中国出口书
刊659 万马克。
战后,前苏联出版物品种和数量均居世界前列。1963 年成立国家报刊委
员会,1978 年改名为国家出版、印刷与图书发行委员会,负责指导和协调全
国的出版活动。1987 年出版图书83011 种(含小册子27,942 种),22。7 
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