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社科电子书 > 把冰箱卖给爱斯基摩人 >

第15节

把冰箱卖给爱斯基摩人-第15节

小说: 把冰箱卖给爱斯基摩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小企业要想与大企业竞争,就得始终保持最佳状态,在开发新课题及开拓市场方面绝对不可以慢人一拍。但令人头痛的是,不论是大企业还是小企业,不可能始终发挥出100%的能量。在这种情况下大企业可以暂时不予理会,但小企业却不能坐以待毙。 
雷诺全体上下无一不痛感到合作的必要性。当得知戴姆勒-克莱斯勒推出了与日产合作计划时,也确实有过放弃与日产合作的念头,因为我们担心竞争不过戴姆勒-克莱斯勒。 
但最终雷诺还是决定要争取到与日产的合作,当然,也充分做好了承担风险的准备,虽然有风险,但认定机遇大于风险。 
日产:  在此我无法透露日产选雷诺做合作伙伴之前的内幕情况,因为我当时还没在日产内部工作,但对于当时日产所处的状况,可以说一说我个人的见解。 
假如没有一个大汽车制造公司帮助偿还日产的债务,日产就会被逼上绝路,这是整个汽车界众所周知的事实。 
1998年11月信用定价公司提兹和斯坦特-普亚兹,以日产债务益发严重和日本的经济不景气为由开展下调日产信用定价的讨论。并且警告日产,要是在接下来的几个月内得不到其他汽车公司的资金援助,就把日产的定价降到投资标准价位以下。这两个公司本打算把日产的定价下降到“废品”价位(低于BB股的低价债券)。所以,要是合作失败的话,日产就得接受破产这一耻辱的事实。   
日产之所以急于答应与雷诺合作,就是因为除此以外他们别无选择。为了防止倒闭,已经没有时间想这想那了。日产已经站在悬崖边了,在向外界求助的时候,惟一伸出援助之手的就是雷诺。 
路易·施维茨:  路易·施维茨从转到雷诺时开始,就认定雷诺只盯住欧洲市场是无法长期生存下去的。在很早以前他就开始摸索与其他公司合作,从而开拓海外市场的道路。当发现了与日产合作的可能性时,他就下决心要认真促成此事,于是私下里与义一进行了会谈。 
与戴姆勒-克莱斯勒的合作和谈判失败意味着日产已经被逼到绝路上,此时,雷诺完全可以提出更多有利于自己的条件,但路易·施维茨做了明智的决定。他说:“我丝毫不想改变既定的任何一个条款,协议应该建立在长期信赖的基础上,要是改变条件,日产的人们就会觉得雷诺是在乘人之危、趁火打劫,这些不安感会产生永久的负面影响。” 
义一:  义一觉得日产的衰退,自己有很大的责任。在任日产社长期间,他千方百计推进重建项目并想重新整理先后顺序。他认为拯救公司需要采取与往常不一样的新方法,为了重建公司,他冒着被辞退的风险制定了一系列新方案。就同媒体对他的报道中说的那样,他始终认为应该给公司灌输一种新思维需要外部刺激的思想。他多次说道:“日产要想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生存下去,就得吸收国外汽车公司最好的优点,从而实现我们向往的国际化。我自始至终都是这么认为的。” 
从1998年下半年开始到1999年年初,他为了拯救日产,奔走于世界各地,与各大汽车公司交涉、谈判。 
在交涉中日产实际上处于弱势,但以下三点他坚决没有退让: 
1。不改变日产的企业名称。 
2。CEO由日产选出。 
3。重建计划以日产为中心进行。 
雷诺与日产为了了解情况第一次互派特使时,义一与就路易·施维茨建立了良好的关系,他说:“施维茨先生是可以信赖的人。”施维茨完全接受了义一提出的三个条件,并把这些条件如实地记录在雷诺-日产合作协议书上。 
义一以一贯的向前发展的姿态和开放的思想,致力于雷诺-日产联盟的成立工作,推荐我任COO的也是他。而且在签约仪式结束后,他就主动退居二线了,但他至今还经常向我提出一些很好的建议并时时给予我鼓励。他是个友善待人、和蔼可亲的人。我无比地尊敬和佩服他在艰难的条件下反复与其他公司交涉的勇气和不屈不挠的精神。 
合约的成功对他来说是不是一种解脱?还是对他为合作而付出的心血的回报?现在日产正在复兴的途中,很多人都说1999年3月以前的义一看起来十分疲惫,但签约仪式结束后,他充满了朝气与自信,看起来像是卸下了千斤重担一样。 
'上一篇' '下一篇' '返回'

Copyrights ? 2006  All rights reserved。 


戴姆勒-克莱斯勒集团

'法'戈恩
附文 
戴姆勒-克莱斯勒集团 
1998年成立,即德国的戴姆勒-奔驰公司与美国的克莱斯勒公司合并后的集团控股汽车公司。 
戴姆勒-奔驰汽车公司创立于1926年,创始人是卡尔·本茨和哥特里普·戴姆勒,其前身是19世纪80年代成立的奔驰汽车公司和戴姆勒汽车公司。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戴姆勒和Benz&Cie这两家名满世界、历史悠久的汽车公司开始合作,1926年正式合并,组成戴姆勒-奔驰汽车公司,轿车品牌为梅赛德斯-奔驰(Mercedes…Benz)。“奔驰”汽车公司是中文翻译的简称。 
戴姆勒-奔驰汽车公司是世界十大汽车公司之一,也是德国汽车业的龙头。作为世界上资格最老的汽车公司,奔驰汽车公司的经营风格始终如一,即不追求汽车产量的扩大,而只追求高质量、高性能和高级别的汽车产品。在世界十大汽车公司中,奔驰公司产量最小,年产约100万辆,但其销售额和利润却高居前五名,奔驰最低级别的汽车一台售价也要1。5万美元,而豪华汽车则在10万美元以上。奔驰汽车公司还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大客车和重型载重汽车的生产厂家。 
戴姆勒-奔驰公司在国内有6个子公司,国外有23个子公司,在全世界范围内都设有联络处、销售点以及装配厂,梅塞德斯-奔驰汽车股份公司是其中最大的子公司。奔驰轿车共分四大类别:A级微型轿车、C级小型轿车、E级中型轿车和S级大型豪华轿车,此外还有SLK、CLK、SL、CL跑车系列,多用途厢体车系列以及载重汽车等。 
奔驰公司总部设在德国斯图加特,雇员总数为18。5万人。20世纪80年代,奔驰公司进入中国市场,与中国北方工业公司合作,向其转让奔驰重型汽车的生产技术。 
卡尔·本茨 
卡尔·本茨(Karl Benz),德国人,生于1844年,奔驰汽车公司的创始人,也是汽车发明者和世界汽车工业的先驱者。1879年他发明了引擎,接着又在汽车领域取得了许多专利,并于1883年在德国曼海姆市创建了奔驰公司(Benz pany),制造煤气发动机。 
1886年1月29日,卡尔·本茨发明了第一辆不用马拉的三轮车(此车现存于德国慕尼黑汽车博物馆),并获得了专利,这一天后来被定为汽车的诞生日。但当时买车的人不多,卡尔·本茨继续对汽车进行改进,提高发动机的功率,并于1893年开始了系列生产。 
1890年,奔驰公司又有新的投资者加入,更名为Benz& Cie,年产汽车603辆,成为当时最大的汽车制造和销售公司。 
哥特里普·戴姆勒 
哥特里普·戴姆勒(Gottlieb Daimler),德国人,生于1834年,戴姆勒汽车公司的创始人。 
他于1883年发明了使用汽油的发动机并获得专利,同时制造出世界上第一辆摩托车。1886年,戴姆勒把这种发动机安装在他为妻子43岁生日购买的马车上,创造了第一辆戴姆勒汽车,这是第一辆具有现代意义的汽车,戴姆勒因此被誉为“汽车之父”。 
1890年戴姆勒在德国坎斯塔特市建立了戴姆勒汽车公司。 
“梅赛德斯”车名的来历 
1883年,哥特里普·戴姆勒和同事研制出一种1。5hp的四冲程发动机,可持续以600r/min的转速稳定运转,最高转速可达720r/min。1885年8月,戴姆勒又获得“燃气发动机车”的专利。戴姆勒的产品引起了当时墨西哥驻法国尼斯(Nice)市的领事埃米尔·叶里纳克(Emile Jellinek)的注意。1900年,埃米尔与戴姆勒公司达成协议,成为在法国、比利时、奥匈帝国和美国独家销售戴姆勒汽车的进口商。 
1901年1月,第一批戴姆勒汽车(共6辆)运抵尼斯,埃米尔把这批汽车命名为Mercedes(梅赛德斯)。Mercedes是埃米尔的女儿(当时年仅10岁)的名字,法语是“幸福”的意思,寓意为:戴姆勒生产的汽车将为车主们带来幸福。在1901年3月举行的“尼斯之周”汽车大赛中,参赛的3辆梅赛德斯全部获胜。从此,梅赛德斯这个名字家喻户晓、有口皆碑,1909年被正式注册为戴姆勒公司的商标。 
奔驰车标 
1909年6月,戴姆勒公司登记“三叉星”作为其轿车的标志,象征着陆上、水上和空中的机械化。1916年又在“三叉星”的四周加上一个圆圈,于圆的上方镶嵌了4个小星,并写上“Mercedes”(梅赛德斯)。 
1926年6月,戴姆勒和Benz&Cie两家公司合并,成立了Daimler…Benz AG,总部设在德国斯图加特市。新公司的标志有两个,分别安装在汽车的不同位置:第一个标志是在两个套在一起的圆环中含有一颗“三叉星”,两个圆环之间上下分别写有“Mercedes”和“Benz”字样,该标志镶在汽车散热器罩正上方;第二个标志是将“三叉星”镶嵌在一个形似汽车方向盘的圆中,然后将整个商标竖立在车头前部。 
'上一篇' '下一篇' '返回'

Copyrights ? 2006  All rights reserved。 


强强联手与“小鱼吃大鱼”(1)

'法'戈恩
戈恩,相信你已经知道了,若这次合作顺利的话,COO人选非你莫属。 
——路易·施维茨 
在明确了雷诺有很大的机会可以与日产合作时,讨论进入了下一个阶段。我们开始讨论当雷诺-日产国际公司成立时,雷诺派谁去任COO,另外还要再派哪几个人去日产等等。 
协议书上规定义一留任日产的社长,雷诺派过去的人任COO,这个人将融入到日产,率领全体员工进行重建工程。与政府官员的交涉等对外事项目由社长负责,而COO则专心治理公司内部事务并负责市场操控。 
施维茨的心中早已有了合适的人选。3月初的一天,他对我说:“戈恩,相信你已经知道了,若这次合作顺利的话,COO人选非你莫属。” 
后来才听说,当时义一也拜托施维茨派我过去。或许他和其他日产的人们在那3次会议中已经认识到我是怎样一个人了吧。据说义一在日产的董事会上问“谁适合任COO”时,所有的董事都回答:“卡洛斯·戈恩。” 
我从谈判开始就一直关注着合作的进程,并早已做好了引导项目成功的心理准备。所以在施维茨问我能不能去日本时,我说我一定会尽全力支持他,但附加了一句:“在答应之前我得先跟妻子商量一下,我必须得让她理解这件事情。” 
在我转到雷诺不久,我的家人也在1996年12月从美国南卡罗来纳州搬到了法国。不论是我、妻子还是孩子们,对搬家的事情仍记忆犹新。我为了尽快融入到雷诺先一步来到法国,而我的妻子和孩子们到了12月才搬来。 
琳达和孩子们都希望有朝一日我们还会重新回到格林维尔,因此他们决定留下我们一家人曾住过的房子,他们对格林维尔的感情太深了。为了给琳达和孩子们留出一段调整心情的时间,我决定我一个人先到法国去,等我在那里找到一个合适的住处,再把他们接过去。 
不料那年冬天,欧洲遭遇了罕见寒流的袭击,最低气温降到摄氏零下15度。从一个温暖的地方搬到另一个严寒的地方当然不会是一件令人愉悦的事情,而且我忽略了,由于先行一步,搬家的事务全都落在琳达的肩上。寒冷的天气对心情低落的琳达和孩子们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琳达不得不离开她所喜爱的格林维尔,孩子们也不得不和他们各自的朋友告别。 
在巴黎度过的前几个月,对我们一家人来说是个严峻的考验。我当时正在实行削减200亿法郎成本的计划,公司内部到处弥漫着怀疑主义的气氛,同时还遇到关闭工厂的麻烦,光是工作上的事情,就让我筋疲力尽了。 
从小城市搬到大都市的琳达和孩子们,必须得学会适应不习惯的生活环境,要是从纽约搬到巴黎,或许就没有那么大的不适应感。在格林维尔,周围都是和善可亲的人们,孩子们也一直在轻松的环境里快乐地成长;但搬到巴黎后发现,这里的人们相互漠不关心,有些人根本不讲礼貌和礼节,这是一个聚集着形形色色人群的大都市,生活节奏快,随便而喧闹。 
刚搬来巴黎时,我们一家租房生活。不久琳达开始张罗买房的事情了。她把她看过的房子情况一一报告给我,但是不论哪一个,总有不满意的地方,因此买房的事也就一拖再拖。 
1997年5月的某一天,琳达打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