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社科电子书 > 横霸美国经济十大巨头(下) >

第46节

横霸美国经济十大巨头(下)-第46节

小说: 横霸美国经济十大巨头(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必须学会调动参谋人员,靠他们出谋划策,解决我们的许多错综复杂的问
题。”

接着,我们当场宣布成立参谋班子,可是人手不够,空缺几十个职位,
IBM 又没有多少在职专家,我们只好让人们边干边学,“造就”我们自己的
专家。威廉斯和我不同意从外面聘请专家的主张,但是像法律和科学这样的
专业性很强的领域除外。我们用了几年的时间才清除了父亲时代的那批唯唯
诺诺的人,换上了精明强干、意志坚定的决策者。我要是聘用一批教授或顾
问并让他们担任这些人的参谋,这些新来者就会被活活吃掉,于是,我让IBM
的最优秀的经理担任这些新职务,由阿尔担任参谋班子负责人。把阿尔调离
指挥系统是巨大的牺牲,对他来说,这意味着从一个手下有2。5 万人的岗位
调换到一个手下只有1100 人的岗位。但是,通过把我们的明星调入参谋部,
使它博得了各分部的尊重,这是令公司运转起来的关键。

威廉斯堡计划的强大力量在于,它给我们的经理们提供了最明确的目
标。每个经理的工作好坏,完全看他所在部门的效益;每个参谋的工作好坏,
完全看他在其专业领域为使IBM 成为世界第一流公司所做的努力。所以,关
于每一项经营建议,财务人员都要求知道如何增加利润,公关人员都力争确
保提高IBM 的形象,制造人员都坚决主张我们应保持我们工厂的最高生产率
和我们产品的质量。经过几天的讨论,会议结束了,IBM 无疑发生了脱胎换
骨的变化。为了突出这种变化,我们公司的内部报纸出版了一期特刊,刊登
了IBM 有史以来的第一个组织结构图。奇怪的是,我根本没有感到我们的做
法违背了父亲的意愿。我想,他要是还活着,也不会为我们所做一切感到震
惊。我要是能够问他“这个公司您想怎么经营?”他的答复大概是“我不知
道,儿子,自从我离开以后,它已经变得这么大了,我不知道怎么搞了。凡
是你认为对的,你就干吧!”我想,这就是我得到的授权。我没有一天不想
起父亲,但是我真正的唯一一件事还是怕把公司搞糟。

在组建IBM 的新参谋班子时,我的朋友阿尔在一生中从来没有这样卖过
力气,他必须把只会埋头做事的人培养成专心思考的人。他的直接下属共有
123 人。他每天工作16 个小时,每周工作六七天。他做的第一件事是教他们
写报告。一份合格的参谋报告应该是简单明确。它应简洁地提出一个问题,
末尾提出明确的建议,这样,高级管理人员所要做的一切就是阅读一遍,说
“同意”或“不同意”,阿尔告诉参谋人员:“你们必须注意这种书面的东
西。要记住,你们将把它交给一个高级管理人员,使他能够看懂。如果他批
准了你们的建议,他就将把报告交给其他人去执行,此人也必须能够看懂报
告。”这个忠告没有奏效。过了6 个月,报告内容仍然没有条理,建议不明
确,阿尔感到绝望。他把参谋人员召集到一起,拿出了一个卷宗。“每当你
们当中的一个人交给我一份草率的报告,”他说,“我都要拿出这样一个卷
宗,把报告放进卷宗左侧的口袋里。然后我按照你们最初应该做到的方式改
写,再把改写的报告放进右侧的口袋里。随后我把卷宗交给在座的每一个人
传阅。”后来,如果有人写的报告不好,他的12 名同事都能看到,报告的质
量才明显好转。

阿尔必须不断地对参谋人员和一线人员之间的争议进行仲裁。一个典型
的难题是,当一名参谋人员发现一个分部有什么差错的时候,他又得亲自动
手,起草一份措词强硬的备忘录,说明应该采取什么措施。这常常使分部经


理大嚷大叫,说参谋人员试图干涉内政。参谋人员还养成了对他们不喜欢的
项目拖后腿的坏习惯。阿尔对他们的训斥肯定不下一百次:“必须改掉像官
僚一样办事的坏毛病,你们必须促进项目的实施,而不是从中作梗。”

在威廉斯堡会议之前的几个月里,阿尔和狄克·布伦曾用很长时间讨论
如何将参谋人员和一线经理之间的正常紧张关系转变为推动IBM 前进的动
力,而不是给我们拖后腿的摩擦。他们最终提出的组织解决办法是制约与平
衡方案,它最终成为IBM 的争论解决制度。它不仅使参谋人员同一线经理的
争论变得可以接受,而且还鼓励争论。在这个制度中,IBM 的经营计划不经
一名参谋人员的同意,就不是最后敲定的计划。如果参谋人员在计划上签了
字,他就跟制定计划的经理一样承担相同的风险。如果经理和参谋人员不能
取得一致意见,问题自动提交给上级处理。他们必须到公司管理委员会陈述
他们的不同意见。公司管理委员会看不惯犹豫不决的作风。这足以使我们的
经理解决他们之间的几乎所有最棘手的问题,同时又迫使重大问题迅速暴露
出来,由高级管理部门解决。

第二,改革利润分配制度。

沃森二世对这个问题的叙述如下。

金钱也是争论解决制度行之有效的另一个原因。有一次,我正在一次管
理委员会会议上慷慨激昂地谈论着某一件事——我想是值得谈论的事,我办
公室的一个名叫汤姆·巴克利的,他很喜欢挖苦人,并且是个直言不讳的家
伙,他侧过身子问斯派克·贝策尔(后来他当上了高级副总裁):“你知道
他们为什么都听他的废话吗?”贝策尔当时生怕引起我的注意,只好耸了耸
肩,巴克利说:“因为他们都发了不义之财!”

我特地奖赏IBM 依赖最多的那些人。我们不仅给靠近上层的那些人提供
有利可图的股票奖励,而且在1956 年结束之前,我还同董事会开会,悄悄地
制定了一项独一无二的奖励计划。它涉及到我父亲的薪水,此时它当然是我
的薪水,他在世时总是领取一份薪水和一定百分比的利润。他去世之后,我
曾特意争取为我自己完整地保留这种安排。但是,在威廉斯堡会议之后,它
已不再适用了。如果有人有权分得一份利润,那不是沃森,而是沃森的班子。
那年我应分得的利润在扣除红利之后为0。25%,或者说是29。8 万美元,我
决定把这笔钱分给威廉斯和拉莫特,让他们按照他们认为公平的方式进行分
配,结果,我得到的利润只是本来会得到的数额的三分之一。在随后几年里,
我们分得同样多的利润,分配的范围更广了,13 名高级经理人人有份。这种
安排产生了有力的象征性作用,因为事实证明演独角戏的年代已经结束。

第三,把竞争机制引入IBM。

沃森二世认为:

“办好一个企业是件复杂的事情,你不能简单地宣布‘明天我们将执行
A 计划,星期五我们将执行B 计划,明年我们将执行C 计划。’把人们调动
起来的最好办法是让他们相互竞争,我总是想方设法掀起内部的竞争。这使
我在威廉斯堡会议几年之后作出了争议最大的一项决定。尽管我们作出了分
散经营的种种努力。数据处理设备分部的规模还是太大,它负责生产我们的
所有计算机和打卡机。它有变得机构臃肿、层次过多的危险,所以,我指定
成立一个特别工作组,研究如何把它分成可以管理的单位。经过一个月的研
究,他回头找到我说:“办不到。它是一个完整的企业,无法分开。”

“好啦,”我说:“我给你们分分看。月租金一万美元以上的所有产品


属于一个分部,月租金不到一万美元的所有产品属于另一个分部。”我选定
按一万美元划线,是因为这是我们的年均租赁价格,这样,两个分部的产品
就大体上相等了,每个分部各有大约3000 名员工。但是,除此以外,这是非
常笨拙的分工。它基本上把我们的计算机企业分在了彼此竞争的两半。公司
参谋人员绞尽脑汁才想出如何把我们的实验室,工厂和销售力量平分给两个
新的单位。

我认为,我们没有以其他方式管理IBM 的足够智慧,从那时起,我们就
不必依赖高级管理人员的才华来决定需要进行什么改革了;当单独的单位彼
此竞争时,它们在很大程度上都照章办事,新的安排使每个分部的经理都产
生了强烈的竞争意识,我们可通过将一个分部的情况同另一个分部加以比较
来衡量IBM 的效率。我可以直接找到数据系统分部的经理,我不是说:“哎
呀,你能肯定你们的间接费用是合理的吗?”而是说“通用产品分部的间接
费用为什么比你们低?”或者说:“你们研制一种计算机为什么要用四年,
而通用产品分部只用两年就能研制一种大体类似的机器?”在很多情况下甚
至都没有必要提出这样的问题。普克罗特—甘布尔公司(P。G)在消费品方面
采取了这样的做法。他们研制出两三个牌号的洗衣粉,然后让这些产品在杂
货店里竞争。当然,通用汽车公司出售几种不同类型的汽车。但是,像IBM
这样应用内部竞争机制的确是大胆的设想,许多人告诉我,它永远不会奏效,
但是,它是我们公司发展壮大的秘诀之一。

威廉斯堡组织方式是在恰到好处的时候确定的,因为当时IBM 的增长速
度不断加快,除了1943 年的战时扩展以来,在父亲去世后的两年里,这个企
业的发展速度比它历史上的任何时候都快。我们刚一赢得同雷明顿—兰德公
司的竞争,市场的心理就变得对我们完全有利了,即使计算机是人们所见到
的最复杂和最昂贵的商用机器,客户们还是离不开计算机,他们选择IBM 是
因为我们的机器和服务都享有盛名,我们推销人员和技术人员知道如何提供
能起作用的系统,我们的数十名专家能解决棘手的程序编制问题,我们向客
户免费提供大量的计算机程序,购置一台计算机是一项巨额投资,大多数公
司都需要董事会批准,对于负责选定合适的机器的经理,IBM 已成为可靠的
选择。正如《幸福》当时所说,“董事会可能不大了解机器,但是他们了解
IBM。”

威廉斯堡会议的意义对IBM 来说是怎么强调也不过份的。从历史来看,
它是沃森二世自40 年代末期以来对IBM 改革的继续,而且它的作用不仅仅在
一次会议上,这以后,IBM 总是针对市场,作出相应的变革。在1956 年之后,
IBM 更是作出了和威廉斯堡会议精神一脉相承的一系列改革举措,诸如废除
蓝领工人和白领工人之间的差距,于1959 年实行了月工资制;从布尔顿舍尔
保险公司借贷了巨额的研究开发资金,制定了经常维持高水平的开发研究方
计等等。

威廉斯堡会议为IBM 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坚定的领导、组织基础,自此以
后,IBM 便在新的组织系统领导下,步入了蓬勃发展,高速增长的时期。我
们可以从一些数据上来说明这一变化。

在沃森二世的领导下进入计算机产业界的IBM 公司,于1953 年推出了最
初的商业化机器IBM/701(大约装配了18 台)。接着,于1955 年发表了
IBM/702,出厂约13 台。1954 年推销了1000 多台世界上最早实现批量生产
的计算机IBM/650。直到5 年以后发表IBM/1401 型机为止,IBM/650 机一直


是畅销产品,先后共出厂1500 台。在大型机方面,1955 年和1956 年分别推
出IBM/705 和IBM/704 型机,被美国及世界不少国家的政府机关所采用。

随后,计算机步入晶体管化的时代。1959 年中,IBM 公司不仅推出了产
量高达1 万台的IBM/1401 型机,而且还发展了IBM/1410 型机,超大型机
IBM/7070 和7090;在科学用小型机方面,又发表了IBM/1620;同时,不断
增加构成系统的各种成套外围设备以及主机的专卖权。

晶体管式计算机出现以后,系统程序的编制越来越复杂,加之采用所谓
的“软件”这种令人迷惑不解的不能看到的应用技术,用户几乎很难知道它
的成本是多少。到了这个时期,已成为格里巴巨人的IBM 公司的牌价,就成
了计算机产业界的定价标准了。

根据司法部IBM 公司反垄断法审判提交法庭的IBM 公司秘密备忘录,IBM 
公司对用户支付计算机系统的价格是相当随意和狡猾的。美国的专业报纸《计
算机世界》报道了此事。其中谈到负责财务的董事海拉利·弗吾于1971 年
12 月给凯里经理的备忘录中记述道:最早实现商业化的IBM/701 机,估计不
一定有相当多的用户,并考虑到其后更新换代时的成本,认为不应定价过高,
租金定为1。5 万美元,仅相当于该机实际价值的一半;对原来估计只能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