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社科电子书 > 横霸美国经济十大巨头(下) >

第14节

横霸美国经济十大巨头(下)-第14节

小说: 横霸美国经济十大巨头(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听完默莱的诉说,阿诺说:
“我完全理解贵公司的苦衷,但恕我爱莫能助,我既已把采购任务交给

了布莱德,就不便再插手此事了。”
“那么。。!”
默莱心凉透了,他不知道下一步该怎么走。“找作战部长路易斯·琼斯,

至于有没有用,我就不敢肯定了。”
默莱万般无奈,只好跟着空军首席参谋长,来到了空军作战部长路易

斯·琼斯的办公室。
阿诺向琼斯说明来意。琼斯说:
“既然如此,也就不必多说了。我们的报价已经封顶了:19。9 万美元,

到此为止。”
这1000 美元好像是给阿诺面子的。默莱立即申辩说:
“部长先生,这是不够的,这个价格甚至低于我们的造价,如果我们按

低于造价的价格出售飞机,我们将无法经营下去。”
默莱有些不识时务。像琼斯这样的作战部长办公室,每天不知道被各大

军火厂商的代表踩过多次,琼斯对此肯定不耐烦。
果然,阿诺还想为默莱或为B—17 说几句好话,琼斯也开始向他吼叫道:
“把这个人给我带出去。他不同意我们的价格,就别再带他进来!”
问题就这么搁下来了,双方的僵局一直难以打开。军方的顾虑主要在于,

一是国会中有些孤立主义者们在攻击说B—17 是一种侵略性武器,不宜为它
多花钱;二是军方的军费实在也有紧促之感,不得不在各生产厂家头上杀价。

埃迪·威尔斯还是埋头搞他的改良。到了1940 年春,美国已开始大量向
英国提供军火,军方提出了招标计划。波音公司推出了B—17 改良型B—17D
型机,空军表示要买,但价格还是雷打不动:19。93 万美元。

董事长强森已经没有耐心了。前面说过,这种亏本买卖必将使波音公司
陷入财源枯竭的困境:
“那无异于上吊自杀!”


强森一针见血地指出。董事会的其它成员都是搞生产或经营的,深有同

感。于是,强森决定,删掉一切有关B—17 的生产计划。
“空中堡垒”即将夭折了!
默莱提出了一种解决方法:
“可否考虑变更B—17 的设计,比如减少一些装置,这样仍然可以赚钱。

我知道很多厂家都是这样干的。”
菲尔·强森瞪了他一眼:
“不!绝不!我们绝对不做任何见不得人的事。记住,这是波音公司创

始人的原则,一种正直的原则。公司既以他的名字命名,就不能玷污其名声。
不管如何,我们绝不做赔钱的生意,绝不做违背原则的事!”
接下来发生的事挽救了波音公司,也使B—17 空中堡垒不致夭折。谁都
想不到的是,这种因素首先来自波音公司的竞争对手道格拉斯公司。

原来,道格拉斯公司承接了法国政府240 架双引擎攻击轰炸机的合约,
加上美国空军方面的140 架,共计390 架。订单大,时间上也催得很急,道
格拉斯公司无法独力完成,只好邀制造能力强的波音公司来分担制造。于是,
波音公司承制了其中的250 架,从而使波音在财政上获得了一些周转的余
地,能够继续与作战部周旋。结果获得了一笔额外的补贴:由重建金融企业
贷给波音公司550 万美元款项,作为对波音公司B—17 的一种变相加价。

这种结果是极好的,但空军方面的价位仍旧显得太低。强森知道,空军
对B—17 也是一直恋恋不舍的。他认为自己的要求完全合理,无可非议,军
方固然有其难处,但这种难处不应该让飞机制造厂家来承担,所以,讨价还
价还得进行。

强森指示默莱,可以再谈。军方代表提醒默莱说:“波音公司必须理智
地考虑军方的报价。要知道,这和未来重轰炸机的命运密切相关。想来波音
不至于为此而失掉其在该领域的市场吧?”

默莱立即答道:

“当然不愿意。但是,波音如果因为承制空军方面的56 架B—17 而导致
破产,那未来的轰炸机市场对官又有什么意义呢?我提醒各位从经济的角度
考虑这一点。”

一位空军的代表说:
“我们不要扯那么远,19。9 万美元的报价,波音究竞接不接受?”
默莱不松口:
“不能,我们坚持20。5 万美元的报价,并且,正如我们在投标时声明的,


这是20O 架以上订单的售价,现在,我们按此售价承制56 架B—17,我们根
本就是亏本的,只是因为现在有替道格拉斯公司创造250 架飞机的合约,我
们能够从其它方面弥补这个损失,才接受这个小量订单的。”另一位空军代
表提了一个建议:

“你们能否考虑减少一些B—17 的装备,而使价格降一些,变得双方都
能接受吗?”
默莱觉得这倒是个好主意。他曾如此提过,但受到了菲尔·强森的告诫。

现在,既然是买方自己提出了这样的建议,情况又不一样了。
“请稍候。”
默莱走出去,到另一间屋内拨通了西雅图总部的电话。
隔了一阵,他回到会议室对空军代表们说:


“如果空军方面愿意的话,波音可以减少B—17 的机外炸弹悬挂架、襟
翼电子控制器及一些别的小设备,售价可降至20。25 万美元。”

于是,军方代表立即向参谋长请示。最后双方历尽曲折,终以20。25 万
美元的价格成交。

B—17 死而复生!

后来,当参加谈判的人回忆起这次谈判时,无不哑然失笑:整个战争期
间,仅波音公司就造了7000 架B—17 空中堡垒,道格拉斯和洛克希德公司还
一共承制了5000 架,波音公司另外还造了2700 多架B—29 超级空中堡垒。
而1940 年春,他们却在为微不足道的56 架飞机讨价还价,争执不休!

美国终于卷入了战争的漩涡。

在某种意义上说来,希特勤又是在重蹈德国人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覆
辙。先是德国对大西洋的封锁,击沉了不少美国商船。1941 年9 月4 日,美
国驱逐舰格里尔号遭到德国潜艇的攻击,虽未击中,但却是美国军舰首次遭
到攻击。1941 年19 日。在巴拿马注册的美国商船平克斯塔号又在冰岛西南被
奇沉,罗斯福于10 月9 日向国会要求修改1939 年中立法,要求武装商船,
恢复美船开赴作战区域的贸易权。

正当国会内辩论得难解难分之际,10 月17 日,美驱逐舰基尔尼号又在
冰岛西南被击伤,死8 人。3 天后,美驱逐舰卢本·詹姆斯号被击沉,死96
人。

11 月7 日,美国参议院以50 票对37 票,众议院以212 票对194 票“通
过再次修改中立法,取消禁止武装商船和关于美船不得进入战区和交战国港
口的决定。

1941 年12 月7 日,日本偷袭珍珠港。当晚8 点40 分,罗斯福正式对日
宣战。

美国人的孤立状态结束了。

众所周知,飞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甚至常常
成为战役、战略上的决定性力量。作为一种空中武器,飞机在二战中得到了
飞速发展。同盟国和轴心国在空中的较量,堪称人类历史上最为凶酪的大格
斗。飞机的使用揭开了新的篇章。

1939 年9 月1 日,德军进攻波兰。戈林的空军大逞淫威,将波兰各个机
场炸了个稀烂,波兰人的500 架飞机全部被毁。。

随后,德军在4000 架飞机支持下,连克丹麦、挪威、荷兰、比利时、卢
森堡。1940 年6 月,欧洲大陆的军事强国法兰西投降,英国远征军10 个师
将辎重全部扔下,36 万人在敦刻尔克实施大撤退。德国人的轰炸机、战斗机
乌鸦般地飞临英吉利海峡,英国皇家海军的驱逐舰被炸掉2/3。。

同年8 月中下旬,戈林实施了对英国本土进行战略性轰炸的“鹰计划”。
德国人的“斯图加特式”轰炸机群在“福克—沃尔夫航空公司”出产的FW—
109 和“梅塞施米特”109 等型号的战斗机护航下,向英伦三岛疯狂出击,进
行了不间断的连续性轰炸,炸毁了英国人的很多飞机制造厂和战斗机机场,
给了英国皇家空军以沉重打击,然后又向伦敦、曼彻期特、考文垂等工业中
心进行了轰炸。英国人殊死抵抗,在伦敦上空与德国空军展开了有史以来规
模最大、最为激烈的空战。。

1941 年6 月22 日,德军又以雷霆万钧之势,扑向苏联,空军仍然充当
战争的急先锋。战争开始后几小时内,苏联就损失了1500 架飞机,其中大量


尚未升空就被德军轰炸和炸毁。因为德国人一向是把对方的空军,列为头号
打击目标。苏联的损失是惨重的。因为战前苏联飞机的年前量也不过2000
架。。

1941 年12 月7 日,在对珍珠港美国太平洋舰队的偷袭中,日本人也成
功地使用了空中力量,收到了极佳的效果:从航母上起飞的数批一共381 架
飞机,持续不断地进行了2 小时零4 分的攻击,美国19 艘大型舰只——其中
包括8 舰战斗舰——被击沉、击毁,150 架飞机毁于地面,美国官兵死亡2400
人,伤1178 人,而日本仅损失了20 来架飞机和5 艘袖珍潜艇。。

飞机,越来越重要。军事史上的空中打击时代来临了,而战略轰炸,又
成为最为引人注目的空中打击方式。。

作为那时候最先进的战略轰炸机,B—17 空中堡垒和B—29 超级空中堡
垒,在实战中建立起神话般的声誉。它的作用从一份美国官方统计资料中可
见一斑。

在大战期间,波音公司的B—17 和B—29 两种机型,在美军轰炸机的数
量中仅占17%。但是,轰炸德国工业区的炸弹,有46%是它们投下的;而对
日本的轰炸,有99%的是空中堡垒的功劳。。

这里面有个原因。那就是在实战当中,B—17。空中堡垒的优越性能日益
明显,作用日渐增大。所以,它总被投入到战事最激烈,责任最重大的地区
与敌人作战。可以说,“空中堡垒”的声誉,是在血与火的考验中得来的,
而不是纸上谈兵的产物。像以前曾在军方竞标中战胜B—17 的道格拉斯公司
的B—18,战争开始后因为太易受敌军战斗机的攻击而被降格为训练机,B—
17 却威风凛凛地出现在战火当中,成为德、日军队最感畏惧的战略轰炸武
器。

B—17 和它的驾驶员在战争中付出了非常沉重的代价,进入战区的B—17
有30%以上被击落或损毁。因为虽然B—17 的性能优越,但很多人都记得后
来表现二战的影片所展现的防空火力那种强烈、惊人的场面。一般而言,B—17 执行任务总是要穿过枪林弹雨,并与敌机周旋。它要轰炸的乃是敌人的
心脏地带,当然也是防范最为严密的地带,它完成任务付出的代价当然也就
会很高很高。

纵使B—17 坚固、耐打,机员的伤亡率仍仅次于美军潜艇战斗人员。曾
有一架B—17 摇摇晃晃地飞回基地,人们一数,发现它的机身已被打了1000
多个洞;另一架飞回来时,整个机尾都折断了。B—17 战斗环境的严酷性,
从这里可以看出些许来。

战争日益加剧,军方越来越着急:他们要求厂家提供更多的B—17 来。
于是,波音公司成了战时世界上最忙碌的公司之一。

人们从后来关于二战的书、影片、回忆录等当中,大都可以看到B—17
的战斗形象,却很少有人注意到它的生产厂家和生产管理者们为它付出了多
么艰辛的劳动。实际上,波音公司虽然没有置身于战火之中,但生产的B—
17 却是另一种形式的战斗——与法西斯飞机生产厂在飞机性能、生产速度、
生产数量上的战斗。

埃迪·威尔斯是B—17 之父。就在战争期间,他完成了对B—17 一系列
改造。他常常通宵达旦地研究每一份战斗飞行员送回来的报告,尤其是对B—17 某方面的性能有埋怨、怀疑、建议的报告,再根据实际情况,从设计的
角度,对B—17 进行了各种各样的革新和改良。威尔斯心中明白,飞机的性


能越好,战争中机员流的血和军方蒙受的损失就越小。他宁愿让自己发挥最
大的潜能,到达身体、精力的极限,也要使B—17 成为能赢得机员们青睐的
机型。所有飞过B—17 的人,后来都对埃迪·威尔斯尊崇不已,并对B—17
满怀深情。

而处在生产第一线的工人,也是竭尽全力,争取生产更多的飞机。在生
产的最高峰,波音每月要出厂360 架B—17 空中堡垒,也就是说,它平均每
天要生产14—16 架B—17!

这真是航空业有史以来不可思议的奇迹!前面我们曾谈到过,B—17 在
很多方面,都有创新之处。它的良好性能是与它复杂的设计密不可分的,因
而它的生产环节、工序很多,生产起来极为困难。

在创造这个奇迹的波音集体中,有一个人功不可没,那就是生产部特别
助理奥利弗·威斯特。

他是一位半瘫痪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