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牛内幕-第6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打不成交。牛根生与这位策划人进行了两轮思维性散谈,付费18万元。
在与这位策划人交流的过程中,牛根生彻底领悟了古人所说的“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不谋万世者不足以谋一时”这一真谛,并将其淋漓尽致地应用到自己的经营管理中。
这件事给我们三个启发:第一,牛根生是个资源整合的高手,他能斥资18万元购买“两次思维性散谈”,这是眼光,也是胆魄,非同一般;第二,企业家太忙,没时间看书,所以,文化贩子常常被他们奉为座上嘉宾;第三,所谓咨询,就如“下药”,关键是“对症”,而不在于是“首创”还是“拿来”抑或“照搬”,不管是西洋的土霉素还是中国的板蓝根,不管是公元前的明矾还是新世纪的陈皮,能治病的药就是好药,能对症的医生就是好医生。
(3)“苦咖啡风暴”:苦苦的追求,甜甜的享受
伊利历史上最具轰动效应的营销事件要数“苦咖啡风暴”。
1996年底,伊利推出冰淇淋新品“苦咖啡”。正巧有位身份显赫的女士来伊利参观。这位女士患有糖尿病,按理说忌吃甜食,但尝了苦咖啡后,连声说好,又要了第二根。
当时,牛根生正在内蒙古工学院学计算机,周围都是些爱吃雪糕的女孩,但问起苦咖啡,谁都不知道。
这两件事往起一联,牛根生坐不住了。他说:连糖尿病人都抑制不住连吃两根的苦咖啡,我们却把它“藏在深闺人不知”,这怎么行?
按惯例,冬季是淡季,工人们得放假回家。牛根生把大家召集到一起:咱们今年冬天做一次营销——这就是企业家,逆向思维,想前人之不敢想、做前人之不敢做:让人们在冬天里大吃雪糕!
经商定,先在呼和浩特与包头两个市做试点。
广告创意:一个天真可爱的小男孩(孙先红的儿子),手持苦咖啡,初咬一口,眉关紧锁:苦!越吃越香,露出灿烂之笑:甜!话外音:“苦苦的追求,甜甜的享受!”
一句广告语,赋予苦咖啡无限的联想,后来成为公司的经营理念之一。
传播策略:只要有广告时段,就加入苦咖啡广告,以达“无孔不入,无人不知”之目的。这种“高密度全覆盖广告法”,当时属国内首创,赢得了立竿见影的传播效果。
1996年12月份,呼包二市满大街都是苦咖啡,“淡季”变成了“旺季”。
牛根生很激动:“先红,给你200万广告(费),到东北市场去。”誓师大会上,三方立下军令状:1997年1月份,市场覆盖率达不到70%,销售部长辞职;消费者看不到高密度广告,孙先红辞职(时任广告部部长);如果二者都做到了,市场还是不火,牛根生辞职!
营销队伍挥师哈尔滨。1997年1月,正值孩子们放假,孙先红采用集中采购方式低价买得大量广告时段,“高密度、全覆盖”播发苦咖啡广告片——只要你打开电视,几乎无可避免地会看到苦咖啡广告。产品自然卖疯了。
转攻长春,同样告捷。
进军沈阳的时候,产品已经供不应求……沈阳的广告就不投了,省下的钱全部投到中央电视台去。在央视播出时,借鉴当年奥妮皂角“三段式”连播方式。从此,“苦咖啡风暴”跳出区域市场,“刮”向全国。
1996年,“伊利雪糕进军亚特兰大奥运会”的事件营销让伊利形象广告首次走上中央电视台,1997年,“苦咖啡风暴”让伊利产品广告首次登陆中央电视台。
这一年,全国市场到处是翘首企盼、“苦苦追求”的经销商,苦咖啡一到,便开始了他们的“甜甜享受”。
这一年,苦咖啡单品销量创纪录地突破3亿元!
苦咖啡,是伊利历史上的一个转折点!为伊利打出了威风,打出了信心,打出了全国知名度。
回过头来看,苦咖啡广告片的制作费只花了5000元,制作手段不可谓不落后,但广告诉求的鲜明弥补了一切!苦咖啡播出费只花了200万元,却赢得3亿元的销售收入,以及巨大的品牌资产。
(4)牛根生的两次流泪:一次为企业与奶农,另一次还是为企业与奶农
1997年初,伊利雪糕卖火了,却干着急运不出去。
后来经多方协调,铁道部特批,为伊利下拨了20多组机保冷藏列车。
消息传来,群情振奋,斗志昂扬:伊利的产品有救了,奶农的牛奶有救了。自1997年3月1日起,对农牧民的收奶价由146元/公斤调高到151元/公斤。
在冷冻食品公司例会上,牛根生激动地向大家宣读铁道部的文件。读着,读着,他哽咽起来,念不下去……当着40多人,泣不成声……坐在旁边的孙先红接过信,帮他念完了剩下的部分。
这是先红第一次见牛总哭。
先红第二次看到牛总哭,是在2004年:当老牛与投毒恐吓分子苦战三周,得知自己写给总理的请求维护企业安全与百万奶农利益的信,得到总理批复的时候,他哭了……
相处十多年,就见牛总哭过这么两次:一次是在伊利,另一次是在蒙牛,都与企业的生死与奶农的利益息息相关……
(5)由“私益”到公益:老吾老及人之老,幼吾幼及人之幼
呼和浩特的候车亭广告,捷足先登者是青山乳业。当时,“青山乳业”四个字打得气宇轩昂,引人注目。1997年,由于青山乳业长期拖款,候车亭广告易手伊利。
青山与伊利当时势同水火。做候车亭广告,青山在前,伊利在后,品牌对比十分明显,因此不能亦步亦趋,必须技高一筹。
牛总接受先红的建议,决定以公益广告为突破口。于是,候车亭广告牌变成了社会文明的宣讲台:“良好风气,从我做起”;“斑白者不负载于道路”;“你老了,也会有年轻人让座”;“尊老爱幼,请您排队上车”……“伊利”只是作为字头出现在广告牌的上端。
一家企业出资推动一个城市的精神文明建设,成为呼和浩特当时一景,引发新闻效应。当时《人民日报》《北京晚报》都曾参与报道。伊利的美誉度大大提升。
(6)终成正果:中国冰淇淋第一品牌
面壁十年图破壁。十年时间,老牛的品牌梦终于实现了:伊利雪糕风靡全国,销售额由1987年的15万元增长为1997年的7亿元,被誉为“中国冰淇淋大王”。他所“统治”的领域,占到伊利总销售额的80%。
1998年之前,业界有个传说,全国冰淇淋大会召开时,大家首先会问“牛根生来不来”,如果他不赴会,就会觉得“特没劲儿”。故事虽是坊间野史,却折射出牛根生此期在国内冰食界举足轻重的地位。
三、两个巨人的较量
牛根生向郑俊怀递交了三次辞呈,前两次被郑俊怀“劝回”。第三次在董事会上递交辞呈,郑俊怀说:“我并没有这个意思啊!”牛根生说:“那我收回这个辞呈!”牛根生伸手去拿辞呈时,郑俊怀迅速地用手紧紧摁住……郑俊怀:伊利有他没我,有我没他!(摘自《人力资本》2005年第5期)
在伊利,郑俊怀是伯乐,牛根生是千里马,郑俊怀更多地扮演着战略家的角色,牛根生更多地扮演着实战家的角色。
1。郑俊怀是个战略家
郑俊怀接手的呼和浩特市回民奶食品总厂(伊利的前身),原是一个资产不足50万元、管理混乱、濒临倒闭的“烂摊子”。
1983年,他进厂的第一件事,就是抓最基础的规章制度建设。
1984年,大力调整产品结构,使利润从原来的1万元增长到10万元。
1985年,率先推行了经营承包责任制——牛根生正是在这一制度下脱颖而出的。
1992年,郑俊怀着手进行股份制改革。面对重重封锁,郑俊怀开始破釜沉舟:一是毅然放弃了呼市牧工商副处级的兼职,横下心来“为企业寻找一条真正的出路”。他说:“我这是背水一战,不给自己留任何一条退路。”这在企业家“官本位”思想严重的当年,实属罕见。二是发动领导班子集体表态:“如果同意改组股份制我们就继续干下去,如果不同意改,我们六个人集体辞职。”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在市长办公会议上,呼和浩特市白音市长下了结论。他说:“在呼市企业界,许多企业向政府要钱,要减税,惟独你们什么也不要,只要政策,只要一个股份制。表现出了惊人的勇气……所以,市政府决定原则同意回民奶食品总厂改组股份制。”就这样,呼市人民政府于1993年2月14日,批准回民奶食品总厂改组为股份制企业。
如果没走股份制改革这一步,就没有伊利1996年的上市,也就不大可能有中国乳业两强之一的伊利。郑俊怀破釜沉舟推进改革之举,淋漓尽致地表现了一个杰出企业家的过人胆略!
2。郑俊怀与牛根生的性格冲突
企业最高领导的职责是什么?在一定意义上讲,就是八个字:确定战略,整合资源。老郑在这方面应该说无可挑剔。
牛根生能够大展才华,既是他自我努力的结果,也说明老郑有眼力、敢放手。一个初生牛犊大刀阔斧搞改革,旗下工人(少部分)闹事一直闹到自治区工会,老郑都没有叫停牛根生。
老郑曾经颇为苦恼地说:“没有人才,企业发展不了;企业发展不了,人才又来不了。”他赞赏牛根生的才干,想引进类似的能人,因此,四处求贤,甚至动员过市人大副主任李岳清。
先红始终认为,郑牛冲突,无是无非,完全是一种性格冲突。一个爱走小步,一个喜迈大步,一不留神,“迈大步的”就冲到“走小步的”前面去了。如果时刻警觉,还不致越位;稍一松懈,越位就会在所难免。
有一次,郑俊怀让做一个推广方案,强调要“暴风骤雨地做”。先红做了一个10万元的规划。郑说:“再考虑考虑。”最后,减成了1万元。“暴骤”全无。
另一次,牛根生让做一个广告计划,强调要“大干一场”。先红也做了一个10万元的规划。牛说:“小了。”最后,增成20万元。“大”上加“大”。
1996年,“伊利雪糕走向亚特兰大奥运会”事件营销,100万的合同,牛根生已经签了。等对方过来拿钱的时候,郑总还把先红叫过去:“先红,再合计合计……”
郑俊怀的性格特点就是“小心翼翼,如履薄冰,一丝不苟”,啥时见了他,都很和气,让人感觉很舒服……像他这样一件事想十八遍的人,今天传说非法贪占了那么多钱财,老实说,先红的第一反应是:不可能。这完全不符合郑俊怀的性格。
而牛根生的性格特点就是“敢想,敢干,敢探索”——当年评价深圳速度所用的这三个词,用来描述他再合适不过。如果说郑俊怀的胆量超乎常人,达到了150%,那么,牛根生的胆量,恐怕还得来个“二次方”。
牛根生大概时刻提醒自己不要冲到郑俊怀的前面。1993年,央视拍摄《当代企业家三十六计》,伊利成为入选企业,这一集名叫“上下同欲”。当时,牛分管广告,同意了。正式拍镜头时,剧组想拍牛,牛不出面,就让拍郑俊怀。后来没办法,先红找了一个领导班子集体开会的全景式照片,算是给牛根生“上”了一个镜头。在媒体报道方面,牛有意把自己变成“隐形人”,所以,十年间,消费者“只知有郑,不知有牛”。
但他偶然往前冲,那是性格使然、情境使然。比如有领导来视察时,牛根生掌管的冰淇淋自然是主要的参观对象,而他最熟悉情况,口才又极好,这就难免冲到前面,成为主要发言人与核心交流者。
郑牛分裂,应该说,一是体制问题,二是性格冲突。
3。“鹿肉稍麦”:一件小事透视性格的另一侧面
“厚德载物”只是牛根生的一个侧面,他还有“兵不厌诈”的另一个侧面。
智斗“电老虎”是他以谋取胜的典型案例,但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这里按下不表。且说一则“鹿肉稍麦”的故事(注:稍麦,内蒙古人喜爱的一种类似蒸饺的食物,皮为优质麦粉加淀粉,馅为羊肉加葱)。
有一对夫妇,南方人,同是郑和牛的朋友。
有一次,这对夫妇要到呼和浩特来。通电话时,提到饮食问题,这对夫妇表示:别的无妨,就是千万别吃内蒙古的羊肉,我们嫌膻……
客人下了飞机,被接到伊利,宾主相见。
吃饭的时候,郑忙,让牛陪客。
他把客人径直领到一家稍麦馆。
稍麦端上来的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