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 精华版之二-第53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本文摘自《读者》2005年第15期
一个都不许死
作者:杨铁心
1944年7月,远征军强渡怒江,收复了滇西的大片失地,开始了著名的松山大反攻。日军困兽犹斗,凭借居高临下的地势、坚固的明岗暗堡,发誓拼个鱼死网破。十多天过去,双方杀得天昏地暗,只见一队队伤员抬下来,又见一支支部队拉上去,战斗进行得异常惨烈。7月27日凌晨,坚守待命的116师36团2营1连接到紧急命令,要求这个连尽快抓紧时间吃饭,饭后迅速奔赴火线,投入最后的生死决战。随着命令送来的,还有一批慰劳食品:猪肉、粉条、蘑菇、竹笋、高粱面……这个连队是随大部队从东北一路后撤,一直退到大西南来的,官兵清一色都是东北人。这些具有东北风味的食品,无疑让人一下想起万里之外的家乡,勾起了浓浓的思乡之情。
这下炊事班可忙开了。当第一甑高粱窝窝头刚刚出笼,一个小个子兵冒着被蒸气烫伤的危险,抢先抓起一个窝窝头,放在鼻尖前闻个不停,深情地吮吸来自黑土地的气息……突然,“啪——
”一记响亮的耳光迎面甩来,打得小个子兵摔倒在地,窝窝头却仍稳稳护在胸前,完好无损。这重重的一记耳光,只有连长才打得这么脆,这么狠,这么无情!顿时,一大群围在甑子边上的士兵不敢动了,一双双眼睛望着连长,目光中有三分畏惧、七分愤恨。连长姓刘,嘴巴特别大,一顿能吃一只烧鸡、十几个馒头,弟兄们都叫他刘大嘴。眼看刘大嘴还想动脚,伙夫头老崔赶紧站出来说情:“连长,他还是个孩子……”这个小个子兵是部队从东北溃退时收留的,当时他还是个满脸稚气的学生,饿得奄奄一息,是老崔救活了他。刘大嘴还是狠狠踢了小个子兵一脚,鹰一样的眼睛咄咄逼人,骂道:“吃吃吃,就知道吃!***,还有没有王法?”一个大个子兵忍无可忍,挺身而出,像是挑衅,又抓起一个窝窝头:“弟兄们,马上就要去送命了,还怕个球!这生死决战,肯定有去无回,死定了!好几年没闻到高粱面的香味了,先吃饱再说,死了也不当饿死鬼!”这大个子兵的话说得在理,士兵们一听,纷纷动手,争抢窝窝头。
“放回去!”刘大嘴一声怒吼,拔出了手枪,众人吓得连连后退,却见他朝天放了三枪,大喝一声:“全体——
集合!”集合完毕,大伙儿都为小个子兵捏着一把汗,明摆着,刘大嘴要处置他,不料刘大嘴没动手,却提出了一个让人意外的问题:“弟兄们,我想问问,你们谁想死?”下面一片黑压压的人头,大伙儿面面相觑,都不知道连长葫芦里究竟卖的什么药。没人回答,刘大嘴只好自问自答:“我知道,你们谁也不想死!老子也不想死!我老刘家,一家十几口人,全让小日本给杀了,就剩下老子一个,老子要是死了,我老刘家不就断子绝孙了吗!”临战之前怎么说这些话?这不是动摇军心吗?大伙儿正在摸不着头脑,却又见刘大嘴掏出一张预先开好的菜单,大嘴一张,扯亮嗓门,朗朗念了起来。菜单上除了高粱窝窝头外,全是地地道道的东北菜:凉拌拉皮、蘑菇炒肉、小葱拌豆腐、猪肉炖粉条、京酱肉段……士兵们并不饿,但仍一个个竖直耳朵,听得口水直流。
念完之后,刘大嘴把老崔叫了上来,将菜单交给他,郑重其事地叮嘱道:“拿出手艺,照单做菜,少一样,老子要你的脑袋!”老崔领命而去,刘大嘴扫了一眼黑压压的人头,狡黠地一笑,声如洪钟:“弟兄们,你们都给我记着,一个都不许死,一定要活着回来,回来喝庆功酒,醉他奶奶个蛋!现在,点名!”点完名,刘大嘴高举着花名册,脸上露出了悲壮的神色,一字一顿地说:“除了炊事班,全连141个弟兄,都给老子听清楚了——你们家里还有老爹老娘,老婆孩子,他们都眼巴巴盼着你们,谁要是死了,就是不孝之子、乌龟王八蛋!老子就是跑到阎王殿,也要把你狗日的抓回来!”接着,刘大嘴大手一挥,嘴巴里迸出了两个字:“出发!”连队一走,炊事班立刻忙开了,老崔拿出最精湛的手艺,照单做菜。没过多久,一顿丰盛的美餐做好了,他们一个个望穿双眼,等啊等,从中午一直等到傍晚,前线终于传来捷报:松山全线攻克,歼灭全部日军,老崔激动得大喊一声:“还等什么?走啊!”说完,带领伙夫们挑着饭菜,送往前线。夕阳下的松山弥漫在浓浓的硝烟之中,血流成河,尸堆成山,惨不忍睹……炊事班一行人挑的挑、抬的抬,一路高喊着弟兄们的名字,转了好几个山头,也没碰见一个弟兄。
突然,一个伙夫失声惊叫:“老崔,快来看,弟兄们都在这儿哪!”老崔急忙走过去,脚步一顿,身子像掉进冰窟一样发抖,泪水簌簌流了下来:只见弟兄们东倒西歪,横一条竖一条,一个个血肉模糊,和弟兄们躺在一起的,是成倍的日军死尸,僵死的脸上还凝固着恐惧的表情,一眼就可以看出,这儿经历过一场残酷的肉搏战,再仔细一数,全连141名官兵,全部壮烈牺牲……炊事班一个个哭成了泪人,老崔一抹泪水,叫道:“不能让弟兄们当饿死鬼,就是喂,也得喂饱了送弟兄们上路!”说着,他带头扶起一个士兵,擦干净嘴边的血迹,小心翼翼,一勺一勺往嘴里喂食物。炊事班的那些兵,全照着老崔的样子,扶起一个个牺牲的士兵,一边往他们嘴里喂送食物,一边高声报出菜名,硝烟弥漫之中,带着哭腔的嗓门瑟瑟抖颤,此起彼伏,唱响了一道道菜名:“凉拌拉皮!蘑菇炒肉!小葱拌豆腐!猪肉炖粉条!京酱肉段……”那些炊事兵们抹着泪水,看着眼前一幕幕感天动地的悲壮场景:那个小个子兵,嘴巴紧紧咬住一个鬼子的腮帮,炊事兵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他的嘴扳开;大个子兵被一刀砍断了脖子,尸首分家,脑袋滚在一旁,双眼仍怒目圆睁;更惨的是刘大嘴,他被一枚手榴弹炸得血肉模糊,连嘴巴也找不到……
老崔捶打着地,声泪俱下:“连长啊,你狗日的说话不算数,不算数!你说过,一个都不许死,少一个,跑到阎王殿也要抓回来!你怎么自己先跑到阎王殿去了?”这一顿富有东北口味的美餐,除了喂给弟兄们之外,其余的全部泼撒在阵地上……
第二天,下葬的时候,141名官兵面朝北方,人人手里都紧紧握着一个高粱窝窝头,握得铁紧铁紧……
本文摘自《读者》2005年第15期
永远的期待
作者:安琪伟尔
黑色的大幕刚刚散去;月儿也收起了最后的一点光芒;笼罩整个大山的除了寂静还是寂静。
伴随着一扇破旧的窗户的打开;一张饱含稚气而又清纯的脸蛋出现在窗中:两弯淡淡的眉毛;一双玲珑剔透的眼睛。刚才她迫不及待地打开窗子;一股清新的气流迎面扑来;引来阵阵寒意;又是一个黎明;又是新的一天了。
多少个不眠的夜晚;多少思念的日子;小女孩盼望着;盼望着在开学的前一天;远方的父亲能给她带来希望。这一天;终于来了。
小女孩翻箱倒柜的找了好久;终于找到了一件半新半旧还带着补丁的〃花格子衣服〃。今天她要穿上这件衣服去〃迎接〃好的父亲;去〃捧回〃她的梦想。。。。。。
她;一个活蹦乱跳的〃小精灵〃;在弯弯曲曲的小道上;时隐时现。那件花格子的衣服在阳光的照耀下;光彩四射;活像一只翩翩起舞的〃蝴蝶〃。
在一棵小树旁;她停下了。流出来的汗她忘了擦。只见她神情专注的盯着那条蜿蜒曲折的;延伸到远方;载着她的父亲和她全部希望的小道。她不知道曾在这里呆了多长时间;等了多少回。她把这里当成了她的〃第二个家〃。把这棵小树当成她〃真诚的伙伴〃;与她一起盼望父亲满载而归的伙伴;过去的岁月远不及此时她心情的激动;她默默想着自己即将到来的上学梦。。。。。。
风儿轻轻送来了花儿的清香;鸟儿的鸣唱;然而;她却忘记了他们的存在。她的目光仍一动不动地注视着那条毫不起眼的小道。她生怕自己一不留神;〃父亲〃就会消失;〃希望〃就人破灭。。。。。。这一天;她等得太久太久。。。。。。
时间一分一秒的踩着鲜花走过去了;阳光从背上爬到脸上;汗珠从脸上滚到身上。好像站了一个世纪之久;女孩的脸显得有点〃憔悴〃;目光也不那么〃有神〃了。或许是饿了;或许是困了。她终于倚着小树慢慢地坐了下来;嘴里轻声的念着:〃爸爸;快回来;爸爸。。。。。。〃
〃娟子;你醒醒;爸爸回来了。你看爸给你带来了什么?钱!钱!还有一个漂亮的书包!你不是日甚一日思夜盼想上学吗?你可以上学了;可以上学了!〃〃直的吗?我可以上学了?从此我可以背着书包像其他孩子一样高高兴兴地上学了。我太高兴了;爸爸你真好。。。。。。〃
小女孩敏感地觉察到;身上渐渐没有开始那么暖和了。醒来一看;才知道刚才是自己在〃白日做梦〃。爸爸为什么还不回来;他是不是忘了明天就是开学的日子啦?不!他不会的;他说过等挣了钱就回来让我上学的;可现在。。。。。。
小女孩难过地抬起了头;太阳快要下山了;花格子衣服看上去不再那么鲜亮;慢慢地黯淡。。。。。。
对着山顶的那一轮落日;她无力地摇摇头;此刻;她多么希望时间能够停滞;真的。她不想再看到黑夜;她不敢再次面对那漫长的〃黑暗〃。好希望落日的余晖能够永远照亮父亲回来的那条路;照亮自己的〃上学路〃。。。。。。
这是她最大的梦想;也是她永远的期待啊。然而;残酷的现实却将她的梦想。。。。。。
本文摘自《读者》2005年第15期
中学生致大人们
作者:李莹
不要总霸占音响,将跟不上时代的歌曲一遍又一遍地大声播放
不要总说我们是“小兔崽子”,因为从遗传学的角度来说,这对家长是不利的
不要在家长会过后,总说:“看看别人·····”您应该看到,p我们已经很努力了
不要总逼我们上那该死的补习课,艺术课(除非我们自愿),毕竟,我们是有思想的人
不要总唠叨个没完,因为那样只能是我们更加“逆反”
不要告诉我们“多和好学生接触”拜托,不要以那该死的分数来衡量别的孩子的好坏
不要看到我们和异性在一起,就以为是“早恋”,不要把你们大人的“八卦”带到我们的世界
不要总以为自己是大人,就要我们完全听你们的,不听就挨巴掌。武力解决不了问题
不要总按你们的思想来“包装”我们,时代不同了,p我们的包装也不同了,别再逼着我穿那难看的红色毛衣
不要总向我们炫耀您过去的“光荣史”,就算您多有成就那也是您的,那份成就就能遗传给我们吗?再说了,事实真相我们怎么知道,我们只知道,您好象不大自信
别以为我们的“暴力行为”来自电视中,相反,正式你们大人的争吵和打架,使我们了解了“暴力”
不要用轻描淡写的口气说:“每月至少看一本课外书。”哼,p每天都被上课,作业,补课的时间占满了,您总不能让我们不睡觉而看书吧
不要当众责骂我们,您不要面子,我还要脸呢
不要对我说:“自己的事情自己干。”那么,为什么每次买烟都要我去买,我又不抽烟
不要总对我们做错的事发火,您做错了事,我们也没吭声呀
不要说吃糖对牙齿不好,您看,抽烟也危害健康啊,可每次好心提醒您,您却反说:“小孩子别管。”那我吃糖,能不能对您说“大人别管”呢
不要在教育我们要保护环境的同时,自己却随地吐痰,随手扔垃圾,那样,您也就没有什么资格来说我们了
本文摘自《读者》2005年第15期
最爱的人最先放手
作者:张隽
她刚从国外回来,与丈夫一块儿回来度假。回家的感觉真的很好,可惜心中总有那么一丝疼痛。事情虽然过去两年了,虽然是一千一万个不愿意,她还是去找了负心的他。
“在国外习惯吗?”“还好。你呢?”“哦——也还好。”淡淡的两个人都不知道怎么开口了。
他是她的前夫,相爱的日子,波澜不惊,却十分温馨。两人是大学的同学,毕业就结婚了,没有特别的成就,无忧无虑。日子一天天的过去,当两个人都以为生活就这样不会有什么改变的时候,一件事情发生了。
他被查出患有绝症,一下子好象什么都改变了。他停止了工作,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