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课经济学-第19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政策、为什么自古以来它倍受亲睐、为什么它那虚幻不实的论调,诱惑一个又一个
国家走上经济灾难的不归路。
通货膨胀之所以吸引人,最明显、最古老、最顽固的错误,在于把“金钱”和
“财富”混为一谈。亚当。斯密两个多世纪前写道:“财富由钱币或金银构成这一普遍
存在的观念,是自然而然地因货币有两重作用而产生的,一是作为交易的媒介,二
是作为价值的尺度……想要富有,必须取得金钱。按照通俗的说法,财富和金钱,
无论从哪一点看来,都是同义语。”
真正的财富,当然存在于生产出来并供人们消费的东西:我们吃的食物、穿的
衣服、住的房子;铁路、公路和车辆;轮船、飞机和工厂;学校、教堂和剧场;钢
琴、绘画和书籍。但是财富与金钱之间的含糊表达仍然普遍存在,让二者极其容易
混淆,连那些曾意识到这种错误的人,在推理的过程中,还是把二者再度混淆。每
个人都明白,如果自己更有钱,就能买到更多的东西;若手里的钱是先前的两倍,
就能买到两倍的东西;有三倍的钱,就会比先前“富有”三倍。对于许多人来说,结
论再清楚不过:只要政府发行更多的货币,并且分配给每一个人,我们都将变得更
富有。
这种人是最天真最无知的通货膨胀支持者。还有另外一种不那么天真的人,他
们知道,要是整件事有那么简单,那么政府只要印钞票,就可以解决我们所有的问
题。他们意识到这么干肯定会出问题;所以他们希望通过某种方式限制政府发行新
增货币的数量,例如将其限制在刚好足够弥补所谓的“不足”或“缺口”。
他们认为,购买力长期不足,是因为产业并没有分配足够的钱给生产者,让他
们无法以消费者的身份,买回自己生产的产品。一定有某个地方出现了神秘的“漏
洞”。有一群人用数学方程来“证明”这件事。在方程式的一边,他们对某个项只计
数一次,而在方程式的另一边,他们却莫名其妙地把同样的项重复计数好几次。于
是这在他们称之为“付款款项A”和他们所说的“付款款项A+B”之间,制造出令人紧
张的缺口。所以他们道貌岸然,四处为他们的发现进行游说,坚持政府应该发行货
币或“信用”,以弥补失落的付款款项B。
这些“社会信用”宣传家看似荒谬可笑,但是比他们好不了多少的通货膨胀支持
者大有人在,他们提出一些“科学”计划,能够发行刚好足够的额外货币或信用,弥
补所谓的长期或定期发生的不足或缺口;而缺口的数值,是他们用另外的方程式计
算出来的。
2
更为聪明的通货膨胀支持者意识到,货币的过量增加将使单位货币的购买力下
降——换句话说,将导致物价上涨。但这并不影响他们对通货膨胀的支持。相反,
这正是他们需要通货膨胀的理由。其中一些人认为,通货膨胀会改善贫穷债务人相
对于富裕债权人的地位。另外一些人认为这可以刺激出口并抑制进口。还有一些人
相信,要整治经济萧条、“让产业经济复苏”,以及达到“充分就业”,通货膨胀都是
一项必要的措施。
* 有关增发货币(以及增发银行信贷)如何影响价格的理论不计其数。一方面,
就像我们刚刚谈过的,有人认为无论增发多少货币都不会影响价格。他们仅仅把增
加的货币看作是提高每个人“购买力”的一种手段,使每个人都能买到比以前更多的
东西。他们似乎没有静下心来想一想:不可能所有人都能买到比从前多两倍的东
西,除非生产出来的东西比从前多两倍。他们也可能认为,阻碍生产长期增长的惟
一因素是货币需求不足,而不是人力、工时或产能不足;他们认为,如果人们想要
某些商品,只要付得起钱,那些商品就会自动生产出来。
另外一群人——其中不乏一些著名的经济学家——则抱定僵化的机械论去考察
货币供应量对商品价格的影响。在他们看来:一个国家的所有货币,是相对于所有
的产品而发行的。因此,货币总量的价值乘以它的“流通速度”,一定等于交易商品
总量的价值。所以,只要流通速度不变,单位货币的价值恰好与投入流通的货币数
量成反比。货币和银行信贷的投放量翻一番,“价格水平”就会翻一番;增为三倍的
话,价格水平也刚好增为三倍。总之,货币数量增加几倍,商品的价格也将提高几
倍。
由于篇幅关系,我们无法在这里一一剖析这种看似有理的说法的荒谬之处。不
过,我们应该弄清楚,货币数量增加为什么会使价格提高,又是如何使价格提高
的。
货币数量的增加,一定有其具体的原因。比如说,它是由于政府的支出超出了
税收能够负担、或者可望负担的水平(假定也超过了政府靠发行国债获得的收入)。
再比如说战争时期,政府印制钞票来支付契约承包商。这笔支出首先会抬高战时所
用物资的价格,大量钞票因此流入到战时承包商和他们员工的手里。(在价格管制
那一章,我们为简便起见没有考虑通货膨胀。现在讨论通货膨胀,我们同样忽略政
府试图管制价格造成的复杂状况。即使都考虑进来,也不会改变分析的结果。价格
管制会导致某种“堵塞”或“受压抑”的通货膨胀,其结果是减小或掩盖对经济运行的
前提影响,但这是以更加恶化的后期影响为代价的。)
这么一来,战时承包商和他们的员工便得到了更高的货币收入。他们会把这些
钱拿去买自己想要的商品和服务。为他们提供产品和服务的商家,因为需求增加
了,可以大肆抬高价格。因为这些买主口袋里有很多钱,他们不在乎价格,而在乎
自己想要什么就必须要得到什么。在有钱人眼里,每一块钱的主观价值已经降低
了。
我们把战时承包商和他们的员工称作A群体,把直接向A群体提供产品和服务
的商家及其员工称作B群体。现在,B群体由于销量和价格大幅提高,会向C群体
购买更多的产品和服务。C群体同样得以提高价格,获得更多收入,进而向D群体
购买产品和服务。依此类推,直到价格上涨和货币收入增加覆盖整个国家。这个过
程完成之后,几乎每个人的货币收入都有所增加。但是(假设产品和服务的生产并
没有增加),产品和服务的价格也会相应上涨。整个国家并不比以前富有。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每个人的相对或绝对财富和收入和以前一样。相反,通货
膨胀是一种不公平的过程,它会对不同群体的命运造成不同的影响。最先获得新增
货币的群体获利最大。例如,A群体的货币收入会在价格上涨之前增加,因此他们
能买到的商品数量,是涨价后的数倍。B群体的货币收入会在价格刚开始上涨时增
加,因此B群体能买到的商品数量还是会增加。当价格普遍上涨之后,货币收入还
没有增加的群体,不得不以较高的价格来购买他们想要的东西。这意味着他们的生
活水平比以前更差。
我们可以用一组假设性的数字来更清楚地说明这一过程。假设我们把整个社会
分成A、B、C、D四大类生产者,他们按顺序获得通货膨胀的货币收入利益。在A
群体的货币收入已经增加30%的时候,他们所购买的商品价格还未上涨。到B群
体的货币收入增加20%时,物价平均上涨仅为10%。但是当C群体的货币收入增
加10%时,价格已经上涨了15%。当D群体还没有等到货币收入增加时,他们所
购买产品的平均价格已经上涨了20%。换句话说,货币收入在通胀前期增加几类
生产者,会由于通货膨胀带来的价格或工资上涨而获益,但是货币收入在通胀后期
才得以增加的几类生产者,则必然在通货膨胀的过程中蒙受损失。
假设几年后通货膨胀暂时停止,最终结果是货币收入平均增加25%,价格平
均涨幅也相同,每个群体的货币收入都增加了这么多,每个群体所生产的产品都上
涨了这么多。但是,这并不能掩盖过渡期间各个群体的获利和损失。以D群体为
例,尽管在最后阶段该群体的收入和产品价格也上升了25%,而他们能买到的商
品和服务,也只是和通货膨胀开始前完全相同。但在通货膨胀期间,在该群体的收
入和产品价格还没有上涨时,该群体不得不多花30%的钱向A、B、C等其他的生
产群体购买产品和服务,这些损失将永远得不到补偿。
3
因此,通货膨胀只不过是我们的核心课程的又一例子。它或许能在一段不长
的时间内,给享受特别待遇的群体带来利益,但这一定会以牺牲其他群体的利益为
代价。而且就长期而言,它会给整个社会造成灾难性后果。即使相当轻微的通货膨
胀,也会扭曲生产结构。它会导致一些产业过度扩张,迫使其他产业萎缩萧条,以
此误导资本配置并造成浪费。当通货膨胀停止或减弱时,那些被误导的资本投入
(形式可能是机器、工厂或写字楼)不可能产生足够的回报,并很有可能损失大部
分的价值。
通货膨胀一旦启动便不受控制。我们不可能引导其平缓温和地结束,我们无法
扭转随之而来的经济萧条。甚至不可能在预先设定的时点,或在价格上涨到预先设
定的水平而让通货膨胀暂停。靠政治力量和经济力量都无法驾驭通货膨胀。那些能
从通货膨胀中获得利益的政治集团,必然坚持继续维持通货膨胀。当有人主张让价
格上涨并固定在25%最好,就有人进一步主张,价格上涨50%,带来的好处会翻
番,更有人坚持价格上涨100%的好处将是四倍。
此外,我们不可能控制通货膨胀下的货币价值。前面谈过,货币价值绝不是靠
机械推导能得出的。比方说,你不可能事先计算出,货币数量增加100%,则单
位货币价值下跌50%。我们也说过,货币的价值是由持有者的主观价值认定的。
而价值的认定,不仅取决于每个人持有的量,而且也取决于货币的质。例如,战争
的胜败将决定参战国货币汇率的涨跌,这与货币数量关系不大。货币的当前价值往
往取决于人们对未来的货币数量的预期。还有,每个人对货币价值的认定,不可避
免地会参考其他人对货币价值的认定,就像对待投机性交易所里面的期货商品一
样,彼此的判断会相互影响。
所有这些,可以解释为什么恶性通货膨胀一旦发生,单位货币价值下跌的速度
将远远超过比货币数量正在增加或者能够增加的速度。到这个地步,那就是灭顶之
灾,整个通货膨胀的计划就此宣告破产。
4
然而,人们对通货膨胀的热情从未消失过。似乎没有哪个国家能以别国的失败
为前车之鉴,也没有哪代人能从前人的苦难中吸取教训。每一个国家,每一代人,
都沉迷于相同的幻景。每次都伸手去摘死海的苹果,一到嘴里便化为一团灰烬。通
货膨胀的特质让人们幻化出千百种错觉。
当今社会主张实施通货膨胀最顽固的论调,是认为它能“使产业之轮运转起
来”,能把我们从产业停滞和资产闲置的白白损失中拯救出来,进而带来“充分就
业”。这套说法的原型仍就是混淆金钱与财富。它假设通货膨胀能带来新的“购买
力”,而且新购买力产生的影响会向外扩散,好比一颗石头丢到池塘里,掀起阵阵
涟漪那样。但是我们已经知道,对特定产品的实质购买力是由其他许多产品组成
的,它不可能只靠印刷更多我们称之为美元的纸张,就能神奇地提高。交易经济的
基本运作方式,是某甲拿自己生产的东西,去交换某乙生产的东西。*
通货膨胀的真正作用是改变价格和成本之间的关系。它所带来的最大改变,是
提高相对于工资率的商品价格,借此来恢复价格和生产成本之间可以持续经营的关
系,进而能借恢复经营利润来盘活闲置资源,鼓励恢复生产。
整个事情已经摆明:把难以为继的工资率降低,是更直接和更诚实的做法。但
是久经世故的通货膨胀支持者声称这种做法在政治上行不通。那些通过直接调降工
资率来降低失业率的提案,甚至被他们指控为 “反劳工”。但是他们本身提出的计
划就是在欺瞒劳工,就是通过价格上涨来降低劳工的实质工资率(即以实质购买力
表示的工资率)。
他们小看了经过千锤百炼的劳工;大工会都聘有专业的劳动力经济学家,所以
劳工不容易被蒙骗。鉴于此,通货膨胀政策似乎既无法达到其经济目标,也无法实